第三節 主攻(5)

第三節 主攻(5)

()不僅如此,尉遲迥還有一萬多人的親兵,都戴綠巾、穿錦襖,號稱“黃龍兵”。這應該是從當時常見的重甲騎兵,演化出現的新式騎兵,即輕騎兵部隊。其最大特點在於機動、靈活,以及實用。這應該是正真意義上的尉遲迥府上的家族軍隊。這些兵不僅沒有賦役,而且還有軍餉,是尉遲大人掏腰包養的,他們不在國家軍隊編製內,所以鐵杆只以尉遲大人馬頭是瞻。當時北周軍隊的服裝是黑色的,而黃龍兵的錦襖則是黃色的,這就是區別。而韋孝寬所帶領的七總管府兵組成的雜牌軍,來自五湖四海。同為府兵,兵源不同,就象我們常說的學生生源不同一樣,素質上的問題,要想提高,空間很小。兩相比較,韋孝寬會認為,這仗最好還是別打了。因為打仗是為了取勝,而不是為展示肌肉,更不是為了丟人顯眼還有就,韋名將一輩子辛苦得來的名將美譽,弄不好會毀於一旦。打破這一尷尬局面的,是這韋名將陣中,有一員武藝超群的猛將殺出。若非如此,這一仗的結果會怎樣,還難說。本人對武俠小說很感謝興趣,但是對有關“武藝”的說法,總是感覺有些模糊。讀些真實點的歷史,不包括古人所寫的演義,今人創作的小說之類,總是會發現,所謂武藝,其實在真正的戰陣上,並不會讓一個傳說中的人物,真象所傳說的那麼神,傳說與現實,很不一樣。就象關雲長耍大刀,在電視上看(電視劇《三國演義》,雖為“演”演義,還是要看的。)於萬人叢中取上將首級,就發現無論怎麼演(中央電視台播放的電視劇《三國演義》,就拍了兩個版本。),都江堰市不算怎麼回事。那演華雄、文丑的,象是只能裝出一副大腦在此時短路的樣子,伸出脖子讓人來砍。更成問題的是,邊上那些萬人,多半是武警部隊的群眾演員,他們怎麼演,都不太對頭。因為這萬人,看着赤免馬風馳電掣般飛奔而來,一點反應都沒有的話,那要集體變傻才行,要不都當時都是一幫在邊上看笑話的。所以關公那使的不是武藝,而是魔術,一動手,把上將和他邊上的萬人,都變傻,伸了脖子,等着青龍偃月刀來砍,就這麼回事。不過,這種情況在我們下面要說的事中,也有。這種邊上人看稀奇,而決定了戰鬥勝負的,讓人噴飯的趣事,古人不避諱地寫出來,確實還是相當幽默的。而接着要說的是,本人對武藝,沒什麼直接感受,卻在下面這位身上,發現武藝確實還是有的,且是有很大作用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閑話隋朝興亡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閑話隋朝興亡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節 主攻(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