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李靖(二)
包文帶着李靖走了進來,姜萬鈞坐直了身子。只見包文的身後跟着一位,身高七尺有餘,姿貌瑰偉,眉目疏朗,須長四尺,目有精光的中年男子。長時間趕路,臉上略顯疲憊,但氣息平穩,整個人的氣質猶如山峰一樣沉穩。
“包文拜見涼王,幸不辱使命……”
“你先去一旁吃點東西歇息一會兒,我和藥師兄說幾句話。”姜萬鈞雖然很多事情想要了解,不過現在不急。
“是。”包文退出了門外。
“不敢當‘兄’字,李靖見過涼王。”
“私底下隨意一些,這裏沒有什麼涼王,姜某人與你只論私交。哦對了,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輔機。”姜萬鈞把長孫無忌介紹給了李靖。
雙方互相見了禮,李靖也被姜萬鈞給拉到了座位上。
李靖端坐在席上,臉上面無表情,但心裏卻是一頭霧水。他不認為自己有什麼名氣,否則也不至於蹉跎四十餘載,仍然一事無成。可是姜萬鈞的態度,又讓他感覺,姜萬鈞似乎早就認識他似的。若姜萬鈞和他年紀相仿也就罷了,偏偏怎麼看這都是不可能的事。
面對李靖的疑問,姜萬鈞神秘笑了笑,說是天意,這下更讓李靖糊塗了。
說實話,一開始李靖並不看好姜萬鈞,甚至都不能說“不看好”,應該說根本就沒看見。
在李靖的心中,能被稱之為大隋心腹大患的只有兩個,一個是北方的突厥,另一個就是李淵。
雖然他對李淵沒有什麼好感,但從天下大勢來看,李淵佔盡了先機,身後有關隴貴族的支持,又佔據了大興,這可是要人有人要錢有錢。
關隴貴族集團,最早源自宇文泰的八柱國,到西魏時,完善了府兵制,在府兵的頂端設置八柱國、十二大將軍。
大隋的建立,關隴貴族集團的支持功不可沒。
作為韓擒虎的外甥,李靖比別人了解得更多一些,自然也更清楚關隴貴族的可怕之處,“入則為相,出則為將,自無文武分徒之事”,這可不是說著玩的。
“能對付這些世家門閥的,只有世家門閥”,這是很多人的共識。
這就要提到另外一個“集團”了,“士族集團”。
最有代表性的當屬五姓七望: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滎陽鄭氏及太原王氏。
如果說關隴貴族集團是用拳頭建立起來的話,那麼士族集團便是用筆杆子建立起來的,因為他們具有深厚的儒學傳統,所以在儒學一家獨大的當前,他們在士林中掌握的話語權就連皇上都要忌憚。
很遺憾,姜萬鈞完美避開了這一武,一文,所以不被人關注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隨着李軌被滅,姜萬鈞佔據了河西十郡,人們想不重視他都不可能了。
李靖這一路走來,在心裏大致勾畫出了姜萬鈞的形象。可是見到真人之後,還是讓他大吃一驚。比他想像的還要年輕,最關鍵的是,那一雙眼睛,絕對不是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年輕人應該擁有的。
“姜某對藥師兄可是仰慕已久。”姜萬鈞意味深長的感嘆道。有些事情解釋不清楚,姜萬鈞總不能說以前在很多小說和影視劇中見到過這位大唐的軍神。
“靖在聽說了涼王的平生之志后甚是欽佩,‘大丈夫當持三尺青鋒,開疆拓土,封狼居胥,精忠報國。’”
李靖這話聽上去有點像諷刺,尤其“精忠報國”四個字,也不知道楊廣會做何感想。長孫無忌正要出聲,卻被姜萬鈞搶在了前邊。
“當初姜某人剛從遼東戰場下來,一心想着都是建功立業。可惜事與願違,來到了赤水城。這一路見得多了,也想通了許多事情。
‘開疆拓土’,‘封狼居胥’,‘精忠報國’依然是姜某人的平生之志,但想要做到這一點,需要一個穩定的大後方,還需要一位英明的君主。
前車之鑒,大隋滅了吐谷渾,也算是開疆拓土了吧?可是姜某人來到這赤水城的時候,整個河源郡都在吐谷渾的馬蹄之下,那之前犧牲無數衛士豈不是全都白費了?
‘開疆拓土’,‘封狼居胥’的目的如果只是為了炫耀武力,誇耀武功,我覺得那就落了下乘。
但這不是將帥的錯,錯在君主。
‘精忠報國’忠的不僅僅是君主一人,何為國?土地,百姓,文武百官,君主,律法,文化等等,這是一個整體,將他們結合在一起才形成了一個‘國’字。愛護百姓,恪盡職守,忠於君主,敬畏律法,尊重文化……做到這些,才是大忠。
當君主,站到了百姓的對立面;站到了國家的對立面,那麼大家勢必要做出選擇,取而代之也是迫不得已。
如果哪一天,姜某人,或者姜某人的子孫後代,敢站到國家的對立面去,那便是自絕於百姓,自絕於江山社稷,不配當一個君主……”姜萬鈞越來越有演說的天賦。
李靖走出涼王府大門,心情依然久久不能平復,被冊封為河津侯,野戰第二師師長,明天他便可以走馬上任。
侯府已經給他準備好了,包文在耳邊巴拉巴拉說個不停。
想想之前發生的一切,李靖忍不住感嘆一聲,“厲害啊!”
李靖早已經不是年輕的毛頭小子,可是被姜萬鈞幾句話說得,心裏暖暖的,當場便拜了下去。冥冥之中好像有一股力量在控制着他的身體,容不得他拒絕。
他曾經和舅父韓擒虎說:“大丈夫若遇主逢時,必當立功立事,以取富貴。”
如今他終於邁出了這第一步,未來如何他不知道,但他想看看姜萬鈞描繪出來的那個世界。
李靖走了,長孫無忌心裏抓心撓肝似的,他趁着姜萬鈞出去解手的時候,嚴令房間裏的人,不許把涼王剛才的話傳出去。不為別的,就為了姜萬鈞那句話,“如果哪一天,姜某人,或者姜某人的子孫後代,敢站到國家的對立面去,那便是自絕於百姓,自絕於江山社稷,不配當一個君主。”
長孫無忌覺得這句話說得太冒失了,這怎麼還鼓動百姓造反呢?
事實上姜萬鈞豈能不知他說的那些話帶來的後果?
可是他怕啊!
一怕自己失去敬畏之心,進而沒了進取之心;二怕自己無法堅守本心,忘記初心:三怕後代弄出來一個“何不食肉糜”的糊塗蛋出來。
姜萬鈞用,“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極,為去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忽悠了李剛等人,又用“侵我土地,殺我百姓,和冒犯君威同罪。”忽悠了一幫子武將。
若最後自己被“驕傲自大,目中無人,做着天朝上國的美夢”給忽悠了,他上哪說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