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袁紹的信

第一百零一章 袁紹的信

不得不承認,在劉辨的眼裏面高柔把姿態放的很低,這便使得劉辨對高柔更為欣賞,遂他說道:“你當小吏,着實屈才,中山國內,你選地方,當為縣令。”

“謝殿下?”高柔豈能是不識好歹之人,劉辨有意提攜,高柔自然得接着,如此他便正式效力在劉辨麾下。

英雄人物:高柔,字文惠。

身份:士族。

年齡:年)。

性格:冷靜。

四維:武力45,統率60,智力75,政治81。

品質:藍色。

評定:良才,明者,賢者。

悟性資質測試:聰慧。

忠誠度:100。

特性:聰慧,虛實,看破,統籌,建設,能吏,郡官,徽稅,忠義,忠君,死忠。

效忠:劉辯。

官位:毋極縣令。

駐守:中山國。

提示:經服用全能造化突破丹已達到培養上限,不可培養。

——

高柔身為縣令,起點不算低,當然也不算高,但他之前是一方父母官,可在地方上大力施展他的抱負。

至於中山國郡太守一類的最高地方官員的任命,劉辨也是把閑職許久的閔純和耿武重用了,閔純為中山國郡太守,而耿武也是為清河國郡太守。遂閔純和耿武二人得以重用,不用再做冷板凳了。

事實上,劉辨其實沒打算讓這二人坐冷板凳,只是一直沒有適合他們的官職可以安排而已。就算是如今劉辨封賞這二人為郡太守,可要論資排輩,論功勛能力,閔純和耿武也是差了一些的。

只是因為一直把這二人閑置,影響不好,恐寒人心。再者冀州地方還需要冀州人士治理,劉辨這才讓閔純和耿武頂了上來。

不久之後,劉辨以清河國、巨鹿郡、中山國三個地方形成對安平國的包夾之勢,出動大軍十萬直入安平國境內。

安平國守軍面對來勢洶洶的劉辨軍一致的選擇了投降,畢竟袁紹軍勢已經龜縮回了渤海郡,在清河國五中山國相繼淪陷之後,安平國根本就沒有能力阻擋住劉辨軍。為了百姓不遭受戰火的肆虐,也為了不讓將士們白白犧牲,安平國望風而降了。

如此劉辨不費一兵一卒的拿下安平國,他的十萬大軍也正式兵鋒直指河間國,而河間國之後便是袁紹的根基渤海郡。如此一來,只要劉辨能夠順利的拿下河間國,那麼渤海郡便處於危牆之下,袁紹的根基便暴露在劉辨的視野當中。

劉辨在進行了大軍誓師總動員之後,他便任命高順、劉新、張頜三蔣,共領大軍十萬,由田豐、董昭、沮授三人為軍師,向河間國進發,劉辨本人則統領五萬人馬作為後軍壓陣。

劉辨軍都快要打到家門口來了,袁紹這邊可是亂成了一鍋粥,雖然袁紹兵力尚且還有十萬,但他麾下人心極其不穩,不少人已經開始暗通劉辨,以求後路。

且觀袁紹在經歷大敗之後便一病不起,身子骨是每況日下,尤其是他胳膊上的箭傷一直不好,因為得病菌感染,反反覆復,把袁紹折磨的可是不輕。在淳于瓊敗逃回來之後,袁紹貶斥淳于瓊之後又怒

急攻心,吐血昏睡多日。再有周昂回來秉明麴義軍之亂,高幹身死,袁紹再一氣之下就下令斬殺了周昂,可憐周昂就成了袁紹泄憤的冤死鬼。

袁紹的這一舉動引得有些將士不滿,畢竟周昂最多是失職之錯,罪不至死,反倒是吃了大敗仗,導致全軍覆沒的淳于瓊最後是屁事沒有,這叫人怎麼覺得公平?

可要知道淳于瓊這邊死的人再多,那也沒有袁紹的親近之人死去,但是周昂這裏,高幹死了,高柔投降了,這叫袁紹心裏面怎麼不憤怒?周昂成了冤死鬼一點都不奇怪。

而後麴義軍被一夜擊潰,劉辨大軍合圍安平國,又要進軍河間國,這等消息一件又一件的傳過來直接就把袁紹氣的又重卧在床,大病加深,多日昏睡。偶爾清醒時候便一直對妻子劉氏哭述。

我袁紹好歹也是一代人傑,如今為何會連連遭受挫敗,當真是老天爺不公平,叫那劉辨小兒得勢,我恨啊!好恨啊!

身為主公的袁紹都變成了這副模樣,那讓他手底下的人還怎麼做事?

人心惶惶是正常的,有人對袁紹離心離德也是正常的,但越是危機時候,就越是展露人心和考驗忠誠的時候,於是逢紀與郭圖便站了出來,這兩位謀士可謂是發揮此生所學和才能,向袁紹提出了兩個很關鍵的建議。

劉辨軍既然已經打過來了,那就只能夠應戰,倘若不應戰,劉辨軍就會直下渤海郡,到時候就會很被動,固守城池會遭受圍城之困境,這是不明智的。既然現在還有河間國做緩衝,那便把河間國當做戰場,需派遣大軍去與劉辨軍較量,不求擊敗劉辨軍,但求拖住劉辨軍,使得劉辨軍無法順利進去渤海郡,那便是戰略上的勝利。因為劉辨軍不會持久作戰,劉辨的盤子鋪的太大,只要他有一處環節出現壞點,那麼他將會全面崩盤,介時我們就有機會了。

這便是逢紀提出的建議,他主張主動出兵,拖住劉辨軍,而且要拖的越久越好。

袁紹一聽覺得這主意可行,他便問了,那何人可以領大軍與劉辨軍一戰呢?

逢紀便回答了,顏良、文丑兩位將軍勇武過人,都是可以領軍對敵的。

袁紹同意了,他正要下令,可逢紀又說了,顏良、文丑這兩個人的確是很勇武,但他們的智謀不行,與劉辨軍較量的話,他們恐怕不是對手,所以還得派遣智謀人士去輔佐才是,在下不才,但願往。

逢紀舉薦自己,袁紹哪有不同意的道理,可逢紀又說了,顏良文丑這兩個人都是性格暴烈之人,而且還同氣連枝,我擔心到時候他們脾氣上來了,我壓不住,所以還得請一身份尊貴之人來軍中坐鎮,好壓得住顏良文丑二人才是。

袁紹這一聽覺得也有道理,顏良文丑二人都是他的心腹愛將,所以袁紹對這二人的脾氣也是了如指掌。要放在先前,自然是袁紹親自領軍出征,有他在,顏良文丑二人自當不可能造次,可是袁紹不領軍的話,顏良文丑二人在軍中會如何行事,那就很難說了。

在這個時候,其實袁紹是有些氣餒和尷尬的,他得重病不能親帥大軍,這才出現這樣的問題。

不過逢紀也提出了解決的辦法,他說了,主公可讓大公子袁譚挂帥印,便了壓住顏良文丑。

袁紹心想這個

主意也好,在袁熙死後,袁尚幼小的情況下,袁譚也是袁紹身邊最有指望的兒子了,雖然袁紹不喜袁譚,但他們畢竟始終是父子,打斷了骨頭還連着筋的,血畢竟是濃於水,這是不可爭辯的事實。

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袁紹覺得這樣可行,算算年紀,袁譚與劉辨也差不多大,袁紹因此就想知道他的兒子相比劉辨會是如何。

所以袁紹就同意了逢紀的建議,並且下令整令大軍出征。

而後郭圖又向袁紹建議說了,主公,咱們光出軍還不行,當兩路並進,派遣使者去公孫瓚那邊,讓他也出軍。我們可以許諾公孫瓚足夠的好處,再言明唇亡齒寒的道理,便不怕公孫瓚不出兵。

袁紹覺得很對,他這邊被劉辨按在地上一陣猛錘,可是公孫瓚屁事沒有,這怎麼可以呢?袁紹心想不能夠只有我一個人挨打,得把公孫瓚也拖下水才是,他覺得公孫瓚作壁上觀許久,也是時候下場搞事了。

於是袁紹便聽從了郭圖的建議,他親自給公孫瓚寫了一封信,這信寫的袁紹是聲淚俱下,他不知道公孫瓚看了之後會不會感動,反正袁紹自己是挺感動的。

袁紹在信中大致寫了這些內容:瓚啊!當初咱們十六路諸侯聯盟共同討伐董卓的時候那是多麼的風光,可現在才過去幾年?咱們的處境就變得如此不妙了啊!那劉辨小兒着實不把咱們兩個人放在眼裏面,搶了幽州又搶了冀州。現在冀州大半的地盤都成了劉辨小兒的,我干不過他是我自己技不如人,可當初咱們說好的一起搞事,你卻是一直沒有實質性的動作,搞得我十分的被動,我可以說我現在的困境有你一半的責任啊!

但是瓚啊!你是知道的,我這個人一向是非常大度的,之前的事情我就不多說了,咱們就說以後。後面你可不能再沒有實質性的動作了,我已經到了快山窮水盡的地步,你必須要下場參合進來搞事了,要不然的話我這十有八九就會被劉辨小兒給拿下。你要知道,我一但被拿下了,你也就玩到頭了啊!

我便是你的前車之鑒啊!

所以,瓚啊!咱們要想玩的久,玩的爽,你還是得和我一起搞事才行。我現在的處境,你應該也是知道的,你總不能夠見死不救吧!我答應你只要把劉辨小兒擊敗了,那咱們共分冀州,你拿大頭,我拿小頭,咱們通力合作,齊頭並進,指定能行,把那劉辨小兒按在地上錘,你想想那畫面,是不是很解氣?很舒心?很快樂?

答應我吧!瓚!咱們才是一條戰線上的,別人都是靠不住的,你可一定得來幫我,要不然的話,我一旦涼了,劉辨小兒就會盯上你可,那你離涼也不遠了。到時候咱們在地下還能做兄弟,你看這樣的結局是你想要的嗎?

糧草物資,兵甲器械,美女珍寶,你需要什麼你就說,只要你能在劉辨軍的背後捅上一刀,捅他個半身不遂,那這些都不是個事兒,糧草這些事後我全給你包了,肯定不會虧待你的。

如此,我便靜候你的佳音了。

信的內容肯定不止這些,但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袁紹覺得他這信寫的太好,派遣一般的人去送信他都不放心,便指名道姓的讓郭圖親自去送,順便充當一下使者。

郭圖樂意領命,便領了十多個隨從就出發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漢末之我為劉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漢末之我為劉辯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零一章 袁紹的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