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蒲扇的由來(1)
一家人,和和樂樂的過完了端午節。
“嬸,大嫂,在忙啊。”初六一早,大門口,楊氏很難得的進了門,招呼二人,手上還提了一包糖,幾個粽子,兩把蒲扇。
這人搞錯了吧,昨天才是端午節,今天咋會發神經,跑到這兒來送節不成?
袁氏看了一眼老人婆,這次,連老太婆都迷糊了,茫然的搖了搖頭。
“噢,是他二娘啊,你這是要上哪兒去啊?”既然沒什麼來往,端午也過了,不可能今天還來送節。
“噢,是這樣的,昨天都快晌午了,大義大姐說鋪子上忙,松不到手,派人來送節。把嬸這份禮放我家,讓給送過來,昨下午忙暈了,就忘記了,今天早上才想起,這不,就給嬸送過來了。”說完,把手上的東西遞給了袁氏。
“唉呀,大義這孩子,硬是個講禮的,這過節,茶都沒來喝我一口,還給帶禮過來了。我這個隔房嬸嬸,倒是享了她的福了。”阿甲聽了原由,高興的笑着。
“呵呵,大姐說了,這些年,你都看顧着我們,這禮,是孝敬您老的。”客套話說完,楊氏轉身就準備走了“東西我帶過來了,家裏還有事,我先回了。”
“噢,那多謝你嘍!”袁氏也乾脆,客套話都難得說。
“大姐也是,硬是錢多無處消了,還買東西送這老太婆,又不是親房。偏偏阿咪喊一寧給她拿過來。人家未必就領你這個情了?”楊氏在回家的路上,唧哩咕嚕的念了一大堆。
其實,不是昨天她忙,忘記了,是她根本就沒想過按來人說的那樣辦,給隔壁的老太太送禮,這在以前,是從來沒有過的事。
“阿咪,你看這李大義什麼意思?”袁氏把東西放在桌上,轉身詢問着。
“呵呵,我也不太清楚,想必,是我們昨天賣艾草時在她鋪子上閑聊了一會兒,扯了幾把給她,她這就還禮了吧。”要說李大義真心想送,昨天走時就該給她們了。估計是給楊柳沖的人派禮時,臨時起意,把她給加進去的。不過,這楊氏,能把別人交待的事忘記了,而且,這牆挨牆,門挨門幾步路就到了的,還拖到今天送過來,心思就不難理解了。
“噢,這樣說來,我們還欠她一份人情了。”人與人之間,講究的是一個禮尚往來。今天你請我,明天我請你,一來二往,親戚也就越走越親;那淡漠薄涼的,哪怕是嫡親的親人,也會越來越生疏。
“收下吧,那糖,你坐月子正好可以用。粽子今天就吃了。至於這蒲扇,家裏有用的,就先放着。”阿甲看了一下桌上的禮物,分派道。
“阿甲,大姑為什麼送端午禮,還要送兩把蒲扇呢。”琪姐兒這會兒,把蒲扇翻過來覆過去的看了又看,和家裏用的也沒什麼區別啊。
“呵呵,這個啊,說起來,也是有一個根源的。”
一聽有根源,有出處,那就是有故事可聽。琪姐兒連忙搬了個小凳子,坐在阿甲身邊,幫她划麻線,聽她講故事。
話說,遠古時候,有一對兄弟,父母雙亡后就準備分家。
“老二,你家人口少,就你兩口子,這地寬了,也種不下來。所以,你就要後山那一片地。這屋前的一片田土就歸我們。”大哥和大嫂早就合計好了,可不能讓弟弟佔了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