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532.卧底(求訂閱,求月票 推薦票,求收藏)
刑天戰隊是在承天府追上李自成的,不過他們並沒有找到下手的機會。
李自成在承天府並沒有下船,周圍密密麻麻的大軍將李自成護的嚴嚴實實,基本找不到滲透的機會。
周智義安排人偷偷找上了潛伏的卧底,並約定了時間與他見面。
晚上,在卧底安排的人員接應下,周智義來到了一艘停靠在漢江邊上的中型戰船上。
說是戰船,其實不過是普通的民船改裝過來的。
襄陽一帶經歷過多次戰火,戰船早就在歷次戰爭中損失殆盡了。朝廷肯定沒有多餘的錢來重建戰船,所以無論是哪一方,水戰的時候都是用的民船。
好在這個時代的水戰大多以冷兵器為主,特別是內河水戰,很少能夠用到大炮,與海上完全沒法比,所以把民船拉過來稍微改裝一下就是一艘戰船了。
這段時間,李自成也是花大力氣趕造了一大批戰船,不過製造標準就比較低了,而且也沒有陰乾、上漆那套說法,不沉、能用就行。反正是要上戰場的,搞不好就會被擊沉了,修那麼好也沒用。
當然這不包括李自成的龍舟。
為了彰顯自己的皇帝威儀,李自成的龍舟修得是又高又大。並且船頭、樑柱等地方雕刻了很多龍型圖案,金漆是刷了一道又一道。
用的木料也是上好木材,而且是陰乾多年的,絕對不是倉促趕工的次品。
為了這艘龍舟,大順軍徵集了襄陽地區,甚至荊州地區的無數能工巧匠,日夜趕工,終於在出征前完工了。
龍舟上極盡奢華,李自成喜愛的妃子們也住在上面隨同出征,更有宮女、侍衛數百人,簡直就是一處小型的行宮。
夜色中,龍舟上燈火通明、鶯歌燕舞,隔着老遠都能聽到隱隱傳來的絲竹聲。
周智義找的內應叫宋明權,很早以前就是監察司派往大順軍的卧底,後來監察司改制后關係轉到了暗影司門下。經過這些年的努力,宋明權得到了李自成的信任,成為親軍中的一名校尉,執掌這艘戰船。
其實當初監察司派往大順軍的內應還有好幾個,但是這些年下來能夠活下來,並走上關鍵位置的只有宋明權。
因為宋明權有一個巨大的優勢,那就是他是陝西米脂人。
宋明權一家在荒年逃到了京師,後來機緣巧合下去了濟州島。他們一家人比較幸運,都活下來了,並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後來宋明權參軍,被監察司看中,秘密招走進行培訓后安插到了當時的闖軍中,這一去就是幾年。
為了保密,無論是他的戰友還是家人,都以為他執行任務犧牲了,根本不知道他現在已經成了大順軍的一名中級將領。
當這個卧底,宋明權是心甘情願的。
沒有魯若麟,宋明權一家早就餓死了,更加不可能過上有地、有房的美好日子。所以當監察司找到他,希望他去當卧底的時候,他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
宋明權在安國軍學了不少東西,還學會了認字、寫字。有了這個優勢,加上陝西米脂老鄉的身份,他在大順軍里的發展非常順利。幾年時間就從一名普通士兵升到了校尉,更是被編入親軍護衛李自成的安全。
在船上的一處隱秘空間裏,宋明權略顯激動的向周智義問道:“家裏還好吧?”
周智義笑了笑,“好得很,蒸蒸日上,馬上就要天下太平了。”
宋明權點點頭,“那就好,那就好。”
周智義拿出一封信,提給宋明權,“這是你家裏的情況。規矩你知道,他們以為你已經死了,所以不可能寫信給你。”
“有這就足夠了,足夠了。”宋明權迫不及待的接過信,拿出一張紙立馬就看了起來。
對於這些身處敵營的卧底,安國軍隔段時間就會將他們家人的情況告之,可以很好的穩定卧底的情緒,防止發生意外。
信中詳細寫明了宋明權家人的情況。
他的父母身體還不錯,只是早年的困苦生活大大透支了他們的身體,年紀大了以後已經不能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了。好在現在生活條件大大改善,即使他們不能勞動也不用擔心餓肚子。
宋明權的弟弟也成家了,並且有了兒子。因為是烈士家屬的原因,宋明權一家有二十畝的免稅田,每年官府還會在農忙時派人過來幫忙,一家人的生活安定而又富足。
宋明權的妹妹也嫁人了,嫁給了城裏的一名工匠,成了一名城裏人,住上了小別墅,日子也是過的美滋滋的。
宋明權看着信,心裏是即滿足又遺憾。
家裏的大事他都沒有參與並見證,也不能在父母身前盡孝,實在是非常慚愧和遺憾。同時他也為家人能夠過上現在的日子感到高興和滿足,覺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不知不覺中,宋明權的眼角流出了淚水。
快速將信看完,宋明權抹了一把眼淚,將信放到蠟燭上點燃燒掉。
“讓周大人見笑了。”宋明權不好意思的說道。
“無妨,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時。宋兄為了我們的大業甘受危險、困苦,實在讓我等佩服。”周智義正色道。
“時間緊迫,我現在就將李自成的情況告訴你。”聊完了私事,宋明權立馬開始嚴肅起來。
“宋兄請講。”周智義連忙挺直了身子。
李自成的護衛大軍看似比魯若麟的親衛大軍要多很多,其實在嚴謹度上來說卻遠遠不如。
畢竟大順軍魚龍混雜,紀律也是最近才稍微整頓了一下,從根子上來說依然是一群農民軍,散漫、隨性、粗枝大葉不是一下子就能改掉的。
這一點,從周智義輕易來到親軍大營內部就能看出來。
宋明權不過是派出了一名親信,報上名號,就把周智義帶到了船上,一路上可以說連像樣的檢查和審問都沒有。
當然,也許是因為周智義是孤身一人,大順軍沒有引起重視。如果是一群人,可能就不是這樣的待遇了。
周智義目前所在的這條船,離李自成的龍舟直線距離不過六七百米,已經是非常近的距離了。
這六七百米的距離之間有幾十條船阻隔在其中,那些才是李自成真正的親信,跟隨多年的老兵們。
從水上發起進攻,看似有很多有利條件,但是想要真正靠近李自成的龍舟卻沒有那麼容易。
為了保證李自成的安全,除了固定護衛在龍舟邊的幾條船,其他船隻是嚴禁靠近的。
就連每日往返龍舟運送補給的船隻,也是由李自成的絕對親信親自護送的,想要通過補給船混上去基本不太可能。
整個李自成的中軍大營,外圍比較鬆懈,但是真正的核心防守還是比較嚴密的。
雖然從水上發起進攻比較困難,但是周智義依然傾向於從水上突襲。因為不管成功與否,撤退都是一個大難題,而從陸地上撤退無疑比水上難得多。
周智義不怕犧牲,但是在可能的情況下,他並不想讓身邊的弟兄成為死士。
雖然從水上撤退同樣危險重重,但是機會還是比陸地上大一些。現在周智義需要做的是,如何把參與行動的人神不知、鬼不覺的弄到這艘船上來。
“你能夠在上面不察覺的情況下弄多少人上船?”周智義問道。
宋明權想了一下,報出了一個數字:“最多不能超過三十人。”
“三十人?”周智義皺起了眉頭。
這個人數有點少,即使上了李自成的龍舟,不能快速找到李自成的話,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
“不能再多了。親軍這邊管理比較嚴格,人員變動太大很容易引起其他人的警覺。”宋明權解釋道。
周智義點點頭表示理解。
這還是因為李自成的大軍管理鬆懈,才能有這個空子可以鑽。要是魯若麟的親軍,一個人的變動都會引起重視,更不用說三十人了。
“你準備怎麼弄?”周智義問道。
“過幾天經過沙洋鎮,當地權貴有一批金銀財寶送於我的上司確山伯王良智。確山伯讓我安排人手前往接收,到時候我會派三十人去沙洋鎮。你可以先將人手安排在沙洋鎮等候,在這三十人到達后,我的親信會持我的命令讓他們去別的地方公幹,由你的人把財寶運回來。這樣的話,你的三十個人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留在船上了。”
宋明權說出了謀划已久的辦法。
“你的親信可靠嗎?”周智義還是有些不放心。
“絕對可靠,他的命都是我救的,為人也很本分。而且他也不知道我們的謀划,只是以為你們是來投靠我的。”宋明權解釋道。
“嗯。小心駛得萬年船,一定不能大意了。”周智義叮囑道。
“放心,在事情沒有成功之前,我可不想被發現了。”宋明權笑了笑。
“一定要小心,多備幾條小船,不管成功與否,我們都要活着離開。”周智義申請嚴肅的說道。
“明白。我還想回去看看侄子,為父母盡孝呢。”宋明權故作輕鬆的說道。
周智義和宋明權都明白,一旦動手,活下來的希望非常渺茫,但是為了安國軍的偉大事業,他們都決定義無反顧。
第二天,周智義就離開李自成的中軍大營,返回了刑天戰隊的秘密營地。
從三百名隊員中,周智義挑選了能力最強、最精通水性的二十九名隊員,加上他自己,組成了這次的斬首行動小組。其餘的隊員則在外圍接應,掩護斬首小組撤退。
幾天後,在沙洋鎮一個約定的偏僻地點,外面等候了一天的周智義終於等來了宋明權的親信。
這名親信按照宋明權的吩咐,將前來接收財寶的人派到荊州公幹,讓周智義他們前往沙洋鎮接收財物。
此時的沙洋鎮遍佈大順軍的人,好在這名親信有正式的文書,順利的將周智義等人帶到了宋明權的船上。
這名親信是一個非常穩重、沉默寡言的人,根本就不問周智義等人的來路,只是遵照宋明權的命令辦事,省去了周智義的很多麻煩。
對於突然多出來的三十個人,宋明權的手下們雖然好奇,但是也沒有覺得不正常。
這段時間加入大順軍的人不少,都是通過各種關係跑來圖謀飛黃騰達的,見的多了自然就見怪不怪了。
何況李自成也希望壯大聲勢,形成天下景從的景象,對於加入的各方勢力是大開方便之門,各路牛鬼蛇神紛紛跑來混個一官半職,確實有了點天下共主的味道。
在這樣的情況下,周智義的區區三十人一點都不顯眼。因為部下人數沒變,領取的給養還是原來的數目,甚至都沒有驚動上官。
雖然周智義等人上了船,但是一直沒有找到靠近李自成龍舟的機會,只能耐心的等待。
與此同時,長江和漢水上的大順軍和安國軍終於交上手了。
為了應對李自成的兩路大軍,安國軍同樣兵分兩路,各佈置了十萬人馬,沿長江和漢水一線層層阻擊,暫時把大順軍攔在了牌洲鎮和漢川鎮一線。
安國軍的阻擊力度並不大,目的是要遲滯大順軍的行動,打擊他們的士氣。魯若麟為大順軍設定的決戰場在武昌、漢陽一帶,現在的戰鬥只不過是開胃菜罷了。
大順軍在與安國軍交上手之後才明白安國軍的難纏。
比起大順軍的叫花子部隊,安國軍可謂是精銳之師。雖然安國軍人數遠遠不如大順軍,但是取得的戰果卻豐厚得多。
往往大順軍幾千上萬人都不能擊敗安國軍的千人部隊,而且傷亡比非常懸殊。
如果不是安國軍有意識的放棄地盤撤退,大順軍的士氣絕對會打得崩潰。
大順軍花費巨大代價打造的水師在安國軍面前同樣沒有佔到便宜。
安國軍的巨艦雖然無法開進內河,但是安國軍的戰艦上安裝了很多小型火炮,在地利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安國軍戰艦的損失反而比大順軍小得多。
好在李自成從來不心疼那些炮灰部隊,雖然傷亡比安國軍大得多,但戰線還是在向武昌前進,這已經讓李自成很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