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楔子

中國,古代十大名醫。

一、扁鵲。“扁鵲”乃是綽號,其真實姓名為秦越人。約生於,公元前四零七年,卒於公元前三一零年。善用“針石”、“服湯”、“熨”等治病,著有《扁鵲內經》、《外經》早已遺失。

扁鵲善於運用四診,尤其是脈診和望診的方式來診斷疾病。這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記述了與他有關的兩個醫治案例,一是用脈診的方法,診斷趙子簡的病,二是用望診的方法,診斷齊桓侯的病。因此,被稱為“脈學之宗”。

二、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約生於,公元一四五年,卒於公元二零八年,此考證尚且不明。

“麻沸散”的使用,為世界醫學史上最早之全身麻醉,還發明了“五禽戲”。

三、張仲景。名機,東漢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南陽市鄧州)人,東漢醫學家,約生於,公元一五零年,卒於公元二一九年,著有《傷寒雜病論》。

其《傷寒雜病論》確立了醫學“辨證論治”的規律,它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這是中國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葯具備的經典著作,開創了國家醫學辨證論治的歷史先河,同時,在製劑學方面也有獨到之處,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因此歷代的醫學家都尊稱張仲景為“醫聖”。

四、皇甫謐。魏晉醫學家,字士安,少年之時名為靜,到了晚年自稱為玄晏先生,西晉安定朝那(今甘肅靈台人縣朝那鎮)人。

著有《針灸甲乙經》是中國第一部針灸學的專著,總結了晉以前的針灸學成就,在針灸學的歷史上佔有較高的學術地位,另外,著有《帝王世紀》等。

五、葉桂,字天士,號秀岩,清醫學家,江蘇吳縣人,生於,公元一六六七年,卒於一七四六年。中醫學史上溫病學派的創始人,其聲望地位,並不在“金元四大家”之下,名貫大江南北。

其著作《溫熱論》至今仍被臨床醫家推崇備至,對治奇經、脾胃、兒科等病尤為擅長,尚有《葉案存真》、《末刻本醫案》。

六、孫思邈,京兆東原(今陝西省耀縣孫家塬)人,出生於隋開皇元年,卒於唐永淳元年。是我國乃至世界歷史上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

歷史上,被人們尊為“藥王”,著有《千金方》,他創立了臟病、腑病分類系統,在醫學上有較大貢獻。

七、薛生白。字生白,號一瓢,又號槐雲道人,清代吳縣人,生於,公元一六八一年,卒於公元一七七零年。

所著《濕熱條辨》即成傳世之作,於溫病學貢獻甚大。

八、宋慈。字惠父,漢族,建陽(今屬福建南平地區)人,生於,公元一一八六年,卒於公元一二四九年。中國古代傑出的法醫學家,被人們稱之為“法醫學之父”。

著有《洗冤集錄》這個在西方,被普遍認為是宋慈於公元一二三五年開創了“法醫鑒定學”。

九、李時珍。字東璧,又名李東璧,號瀕湖,明朝醫學家,湖北蘄(今湖北省蘄春縣)人。生於,公元一五一八年,卒於公元一五九三年。

曾參考歷代有關醫藥及學術書籍八百餘種,結合自身經驗和調查研究,窮搜博採,歷三十年三次易稿而成《本草綱目》,乃是中國醫學史上一大巨著,中國明朝以前藥物學的總結性巨著。

十、葛洪。字稚川,號抱朴子,人稱“葛仙翁”,東晉醫藥學家,丹陽句容縣(今江蘇省句容縣)人。約生於,公元二八三年,卒於公元三六三年。

著有《抱朴子》和《肘后救卒方》醫籍,據史籍記載,尚有《金匱藥方》一百卷,《神仙服食方》十卷,《服食方》四卷,《玉函煎方》五卷。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通天大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通天大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