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神秘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求訂閱!!!)
而此時的張偉在這裏休息了一段時間之後。
也就接着回去開始了自己的學習。
現在畢竟飛機的學習,他並不是這幾天就可以完全完成的.
更何況自己還有很多的突發情況,還不知道應該如何進行應對。
雖然現在的自己,已經可以做到獨立開飛機上天,但是,卻也始終是在自己的這個小鎮上方。
而且在自己的這個小鎮上,家族裏面的人也是特地進行過設計的。
那就是自己平時試飛的那些路線,基本上是沒有任何飛機的,並且在自己每次起飛之前,也會有專門的人勘測,是否合適進行飛行。
總而言之,現在自己的試飛,幾乎都是在最完美的天氣情況以及航線情況之下完成的。
所以現在的試飛,也並沒有多麼大的代表性。
不過能夠在幾天的時間裏面將飛行完成到現在這樣的地步,其實也已經是做的非常的不錯了。
之後,張偉也是又回到了家族裏面,進行了幾天的試飛。
而在這個期間,夏雪也是不停的在國內詢問自己的情況,看米國這邊的事情自己忙完了沒有。
其實也不難理解,因為自己確實是第一次出國工作這麼長的時間。
而且自己現在所在的地方還是在米國,所以夏雪會擔心倒也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
所以張偉也是臨時決定,馬上回國,在這次的家族會晤結束之後。
是的,今天其實是有一個家族要來和自己見面的。
並且這個家族的名字,自己也是非常的耳熟,自己其實在很多地方都見過這個家族的名字,並且也聽說過非常多次了。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崛起,這個自己之前還是看過不少視頻剪輯的,所以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了解的。
這個家族的崛起,首先就不是一帆風順的。
現在被認為是家族創始人的梅耶·羅斯柴爾德(MayerRothschild),最早從事貨幣買賣業務。
由於18世紀後期德公國遍地(350個),每個公國都有自己的貨幣體系,梅耶的職業幾乎可以等同於外幣兌換。
所以那個時候的家族,其實並沒有發展起來。
在法蘭克福小有成就的梅耶,率領他的五個兒子到歐洲大陸開拓市場。
內森·羅斯柴爾德(NathanRothschild)是梅耶的第三子,他最早走出德,於1800年在英倫敦開了分公司--創業。
另外幾個兄弟要麼留守法蘭克福,要麼出走阿姆斯特丹和巴黎。
這一時期歐外匯市場缺失,再加上歐洲各國和法的戰爭帶來了不確定性(例如英和法互相封鎖),幾個兄弟就利用歐洲各地不同的匯率來賺錢。
這種賺錢方法非常簡單粗暴,他們在通貨外匯最低的時候買進,在最高的時候拋出,這也是他們利潤的主要來源。
如果看過《貨幣戰爭》,就知道裏頭的內森彷彿開了天眼,事先得知英的威靈頓(Wellington)將軍於1815年6月在滑鐵盧擊敗了法國的拿破崙,並藉此在急劇變化的局勢中發了一筆橫財。
內森重振旗鼓又開始在倫敦囤積金銀,預測英政府得奔赴歐洲大陸作戰,所以需要通過他來運錢,而他則堅信自己擁有“控制市場的力量“。
沒想到拿破崙從3月復辟到6月兵敗滑鐵盧,只經歷了3個月時間,內森兄弟們的這筆錢不斷貶值,成了沒人要的地攤貨。
調整姿勢后,1818年,內森成功為普魯士政府提供了500萬英鎊的貸款,為國際貸款業務提供了新途徑。
除了通過債券發行給世界各地政府籌集資金,羅斯柴爾德家族整個19世紀掙錢方式還包括皇室、政治家理財,從事黃金和貨幣交易、進行工業和礦業的投資。
據尤瑟夫·卡西斯(YoussefCassis)等人考證,1836年內森去世時,他是英國最富有的人,幾乎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
算上內森的幾個兄弟,當時羅斯柴爾德家族確實站上了世界之巔,擁有600萬英鎊資產。
到了1852年,羅斯柴爾德家族資產更是達到了953萬英鎊。而且內森的後代也不賴,1870年代,內森的四個兒子遺產總計840萬英鎊,超過同時期英國任何家族的財產。
普法戰爭結束到第一次世界戰爭爆發,羅斯柴爾德家族風光了一個多世紀,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918年)后,羅斯柴爾德迅速銷聲匿跡。
吳軍博士在《浪潮之巔》裏隨手辟《貨幣戰爭》的謠時,也順帶提到,歐美的大銀行,包括瑞士的瑞銀集團、蘇黎世信貸、德意志銀行,以及米國的高盛集團、摩根士丹利都紛紛上市,融得大量發展資金。
羅斯柴爾德的標誌是被折斷的五支箭。
羅斯柴爾德王朝的締造者梅耶·羅思柴爾德有五個兒子,全都子承父業。
這個家族的族徽是五支箭。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私人藝術家莫里茨·奧本海默有一幅畫,揭示了這個族徽的象徵意義。
這幅畫描繪的是《聖經》裏的一個故事:生命垂危的父親要五個兒子折斷捆在一起的五支箭,正當他們一籌莫展時,這位父親自己把這捆箭拆開把其中一根折斷,他說,家族的力量來自於團結,一根箭容易被折斷,五支箭抱成一團就不容易折斷。就如我們華夏國的諺語所云“兄弟齊心其力斷金。”
其實這個故事已經不僅僅是在米國比較出名了。
甚至在華夏國的張偉,都是聽過這個故事的,雖然不知道這個事情是真的還是假的。
羅斯柴爾德兄弟一直銘記這個古老的寓言。父親死後,他們各奔東西,希望創建世界上第一家家族銀行。老羅斯柴爾德臨終時囑咐孩子們“一定要和舟共濟”,教導他們要有矢志不渝的家族觀念。
所以,時至今日,在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夫婦中,有29對是近親結婚,而且大都是猶太人。
不過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隱憂已經出現,近親結婚的結果,加上財富的壓力,已經導致家族的生育力不斷下降,這個王朝或許將來也有滅亡的一天。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生意已做了250多年。
“奔馳”汽車、銀行和蘇伊士運河是這個家族送給人類的禮物。
其實,羅斯柴爾德家族帶給我們的遠遠不止這些,19世紀的歐洲流行這樣一種說法:“歐洲有六大強國:大不列顛英國、法國、俄羅斯、奧匈帝國、普魯士和羅斯柴爾德家族。”
時至今日,前五大帝國均已失去昔日雄風,惟有羅斯柴爾德家族依然如日中天。
另外這個家族裏面還一直有着猶太傳統。
儘管羅斯柴爾德家族擁有巨大的財富,並躋身歐美上流社會,但他們始終堅持着猶太人的傳統、維護猶太人利益看得比做生意和賺錢重要。
羅斯柴爾德家族大多數人堅持族內通婚,這個家族下屬的公司企業都按猶太教安息日的規矩,在星期六估算,不做任何生意。
1820年,內森宣佈不同任何一個拒絕給猶太人公民權的德國城市做生意。
1850年,當卡爾借錢給羅馬教皇時,向梵蒂岡提出要求拆除羅馬的猶太隔都。
19世紀倫敦的羅斯柴爾德銀行宣佈不向俄國沙皇貸款,因為沙皇政府迫害和虐待俄國猶太人。
萊昂內爾在1858年成為英國下議院議員。
他不願以基督教徒的方式,而要求猶太教方式用手按《希伯來聖經》,頭上戴猶太帽子舉行宣誓。
上議院的貴族開始表示反對,但後來同意了,這在以基督教為國教的英國實在是不同尋常的,是長期受歧視的猶太人的一個勝利。
27年後,萊昂內爾的兒子內森尼爾成為英國第一位猶裔貴族和上議院議員,他同樣也是用他父親的猶太方式宣誓的。
羅斯柴爾德家庭還積极參加猶太人的各種活動,向猶太社團捐助了多筆慈善金。
這個家族與猶太復國主義運動也有不解之緣。
它在法國的成員愛德蒙男爵(1845~1934年)20世紀初向巴勒斯坦的早期猶太移民提供了約600萬美元的資金,幫助移民們購買土地和生產設備,定居生存。
倫敦的沃爾特(1868~1937年)曾任英國猶太復國主義主席。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猶太家世及與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聯繫,自然而然成為歷次反猶主義的衝擊對象。
在**統治德國的時代,羅斯柴爾德家族德國支脈的許多成員遇難。
此外,種種基於反猶主義的以紅盾家族為故事主角的陰謀論也大行其道,滿足了一部分人對這個家族隱秘的財富和行為的想像。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故事還被搬上了銀幕和舞台。
1934年荷里活電影《羅斯柴爾德之家》由GeorgeArliss和LorettaYoung主演,以梅耶的生平為故事的主線。
這部電影的若干片段上了**的反猶宣傳《外部的猶太人》(DerewigeJude)。
百老匯音樂劇《羅斯柴爾德家族》(TheRothschilds),還獲得過1971年TonyAward的提名。
總之,羅斯柴爾德家庭是一個典型的猶太家族。
利奧波德·萊昂內爾說過這樣一句話,大概可以反映和代表這個家族所有成員的思想:“我有兩大榮譽:第一,我是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一員;第二,我是一個猶太人”。錫安主義
許多人已經知道,今天羅斯柴爾德對世界特別是金融市場的影響已經微乎其微。
羅斯柴爾德家族曾是錫安運動(猶太復國運動)的主要爭取對象。
而該家族亦對錫安運動頗為支持,曾多次投資錫安主義組織,發展巴勒斯坦地區,為以色列建國立下汗馬功勞。如今以色列多有以“羅斯柴爾德”命名之街道。
一部分是因為家族生意的弱點牽制了他們,從1830年代開始與米國有業務來往以來,羅斯柴爾德家族就遲遲沒能在米國紐約設立分行。
內森和他的弟弟詹姆斯·羅斯柴爾德(JamesRothschild)看到米國州政府債券和商業金融的商機,希望全面進軍米國。
米國著名詩人、文學家埃茲拉·龐德(EzraPound,1885年10月30日—1972年11月1日)曾經在意大利公開指責以羅斯柴爾德家族為首腦的銀行家們為控制世界各國的銀行而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米國南北戰爭。
而這些指責通常都和反猶太主義相關。
1931年後,國際金本位體系逐漸崩塌,原有業務建立在金本位上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每一次重振政府融資角色的嘗試都舉步維艱。
奧地利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成員沒能預見阿道夫·希特拉的心狠手辣(這不怪這些成員),眼睜睜看着家族遺產被**德國洗劫、沒收。
**德國以290萬英鎊強制收購羅斯柴爾德位於捷克斯洛伐克的一家鋼鐵廠,並且以戰爭為由不付任何現金。
**德國滅亡后,羅斯柴爾德在東歐的資產又被前蘇聯充公,實在是禍不單行。
甚至華夏國出版的《貨幣戰爭》也繼承了這種論調。
該書中,Rothschild按英文發音被普通話音譯為“羅斯柴爾德”。二戰結束了,羅斯柴爾德家族又保持了一段一蹶不振的狀態。
紐約華爾街,大量的銀行、投資公司採取分股讓權的方式讓企業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也就是公司老闆會把一部分股權分給幹得好的經理,使其成為合伙人,但是羅斯柴爾德家族無動於衷。
反而是選擇了投資項目編輯播報。
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鐵礦石製造商、第三大銅生產商和第二大煤炭出口商,必和必拓旗下的澳大利亞奧林匹克大壩,其鈾儲量佔到世界的40%。
2005年末,公司市值已高達883億美元。
眾所周知,對全球資源類產品的儲備公司進行有計劃的收購,是迅速擁有資源市場話語權的最好辦法。
華夏國針對那些能夠控制全球資源儲備和銷售的國際資源巨鱷的股權進行收購,比單純地購買資源要有效、合算得多。
以往一到每年春天,必和必拓就會讓華夏國的鋼鐵生產企業緊張一次,鐵礦石談判的心理陰影難以消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