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第七十三章 高州府同知

第一第七十三章 高州府同知

眾人鬆了一口氣,看來這高建修是要把這博賀私港收編了。如此也好,這博賀港算是半公開的開港了。以後電白縣的衙門就不能隨便來勒索大家了。

不過大家對於高建修也不敢太信任,畢竟高大人今早就給大家一個下馬威,炮轟海岸。但是高建修這次是很有誠意的,畢竟博賀港是個不可多得的良港,經濟價值和軍事價值都很高,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裏。

“大家暢所欲言,有什麼問題可以問,有什麼好的建議都可以提。爭取把博賀港搞好,給大家謀福利,給市舶司和朝廷帶來收入。本官一心報國,但是也不是不近人情。大家當知道廣東市舶司,也是准許一些良紳出海做貿易的。”高建修動員大家發言。

還真有鄉紳發言,提了一些無關痛癢的問題,高建修也一一作答。

“各位,對於博賀港,本官做了一些設想,說出來給大家參考,如果大家沒有什麼意見,那就按照此法操作。如果有意見,趕緊反饋於我,我會參考修改的。這些條例都在這小本上,我現在就發給大家,你們現在就在這裏看看。”高建修說完,就讓親兵把早就準備好的《電白博賀港管理條例草案》發放下去,人手一本。

雖然這電白縣科舉不振,但是在座的各位鄉紳、商人還是沒有文盲的,閱讀完全不成問題。

眾鄉紳一看,乖乖,這管理條例還真詳細,有一百多條,看來這個高建修早就瞄上了博賀港,所以才能制定出這麼詳細的條例。不過各位鄉紳看完管理條例以後,覺得高大人還剛才說的為博賀某福利還真不是客套話。這個條例,讓博賀的鄉紳們充分參與到博賀港的管理中來,讓自己分享權力。

高建修的設想,市舶司在博賀港設立一百衙役,來維持本港的治安,並且在貿易季節負責給進口番船徵收進口稅。而這一百衙役,高建修負責抽調五十人過來,另外五十人就在博賀招募,優先招募各位鄉紳的子弟。衙役的餉銀跟廣東市舶司一樣,每月六錢銀子。這讓各位鄉紳有點興趣,可以推薦自己的子弟或者是遠房窮親戚進市舶司,也算解決生計。需知道這高州府,經濟欠發達,六錢銀子對於普通民眾很有吸引力。

當然最吸引各位鄉紳的舉措就是,成立一個市舶司博賀辦事處,辦事處設立管事一名,由高建修調派過來,管事下面設立五名副管事,由博賀的鄉紳推選。管事和副管事,任期三年,餉銀每月五兩銀子。辦事處的日常工作,由這六名正副管事負責,只有遇到重大事件才要到香港去請示高建修。如此一來,就形成了博賀人治理博賀港的事實。這也確實讓博賀父老最為心動的。

至於博賀人如果想要出海到外洋去做生意,也可以。只需要向辦事處申請,再由辦事處上報給高建修。等高建修同意后,出海船主在辦事處購買船引,就可以了。當然,出海船隻的數量,高建修會控制的。

最後,高建修決定在這海港修建兩座炮台,以作為防備。畢竟,作為一個進出口良港,沒有炮台的話,等名聲大了以後,難免會有海盜甚至殖民者打主意。當然,修建炮台以及購買大炮的銀子都是高建修出。

各位鄉紳見高建修要修炮台,非常支持。畢竟修建了炮台,以後自己的生命和財產就有了保障。雖然從此以後等於是上了高建修的“賊船”,但是抱上了高建修的大腿,也還不錯,最起碼他還能給自己博賀人過上不錯的日子。

經過軟硬兼施,高建修終於把博賀港吃下。高建修準備好好經營博賀港,準備把博賀港建設成為對中南半島國家(安南、占城、真臘、暹羅和緬甸)的貿易基地,而香港則要成為對南洋國家以及西洋、東洋的貿易基地。雖然先期要投入數萬兩銀子,才能把博賀港建設好,畢竟建辦事處、衙役們的開支、修建炮台、十數門要塞炮需要花費的銀子不再少數。但是,這些都是值得的,等兩年以後,博賀港繁華起來后,這些銀子都能賺回來。更重要的是,高建修通過控制博賀港,把博賀電白作為一個支點,逐步向高州府、瓊州府、肇慶府、廉州府甚至粵西滲透,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

既然大家對於高建修控制博賀都沒有意見,反正是帶着大家發財,那就開始慶功了。於是,就在石千家裏大擺宴席。晚餐豐盛,不過高建修沒什麼印象。給高建修驚喜的是,飯後的甜點,竟然是花生。沒有想到啊,在這明末也能吃到花生。

這個花生,據說是二十多年前從呂宋帶回來的種子,現在在博賀已經開始有一定規模的種植了。即使如此,這個花生也是富人吃的東西,窮人吃不起,因為物以稀為貴嘛。品嘗了花生后,高建修這才想起早上吃的豬雜湯,就是用的花生油。勞動人民的智慧啊,現在都有花生油了。

想想明末,可真是一個開放的時代,美洲來的農作物豐富了百姓的餐桌,歐洲來的槍炮促進了殺戮。既然是一個開放的時代,自己當然要以開放的姿態擁抱這個時代。可是,作為一個二十一世紀的靈魂,我高建修卻“逆天行事”------以嚴海禁為己任,利用海禁發財,這可是一個天大的諷刺啊。

不過高建修何許人也,在明代經過兩三年的沉澱,絲毫不以為恥,很快就為自己找到了理由。我可是假海禁,真開放。這不,在博賀港,讓對外貿易半公開化,也算是讓高州府百姓充分參與到對外開放中來,既開闊了他們的眼界,又能發財,簡直是造福一方百姓啊。如此說來,我高建修不但無過,還有大功。需知道,自己可是為這方百姓的福祉,違反了朝廷律令,是要冒很大風險的,雖然這大明律在高建修的眼裏一文不值。

要說這博賀港,其實挺不錯的,早上雖然有些霧氣,一早就有漁民出海打漁去了。這些勤勞的漁民,是社會的最底層,他們每個月都要出海幾次,一次就是兩三天才能回來。雖然回來后能有不少收穫,但是他們要交稅,海魚的價格又被一些魚販子操縱,辛苦出海,結果所得甚少,勉強餬口罷了。

“大人在感嘆什麼?是嘆那些漁民嗎?”高建修身邊響起一略帶磁性的男中音,回頭一看,就是這博賀除了鍾秉坤外最大的海商陳景宏了。此人中等身材,國字臉,面目因為被海風吹曬而黝黑,倒也有些男子氣概。而且,他是本地的土著,不是福建人。

陳景宏此人,一向被鍾秉坤壓制,由於沒有機會作惡,所以名聲良好。高建修一來,他是第一個贊成,在昨天晚上被推舉為市舶司博賀辦事處的副管事。

挺聰明伶俐的一個人,高建修正要跟陳景宏好好聊聊,就被一個親兵打斷。

“大人,鍾秉坤抓到了。”

“好啊,趕緊給押上來吧?”高建修大喜道。

“這個,人還沒有押到,鍾秉坤跑到了電白縣衙門李知縣那裏。我們讓市舶司衙役去抓人,碰到了些麻煩。所以,現在咱們的炮兵和市舶司衙役把電白縣衙包圍了,正準備要攻進去的時候,碰到了高州府同知宋大人。宋大人教訓了我們一趟,見我們還不肯撤圍,就親自過來了。讓你去見他呢。”親兵尷尬的回答道。

知府同知,可是正五品的文官,這個還不太好辦了。也不知道這個宋同知是何許人也,好不好對付。

陳景宏確實是個精靈人,告訴高建修,這個題同知宋應昇是個六十來歲的老頭,舉人出身,江西南昌府奉新縣人,很有官聲。

宋應昇?沒聽說過,自己對於明末姓宋的名人,只知道宋獻策和宋應星。慢着,這個宋應昇也是南昌信奉人,跟宋應星只有一字之差,難道是老宋的兄弟不成?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新時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大明新時代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第七十三章 高州府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