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蛀蟲

第184章 蛀蟲

兩位公子哥嚇破了膽,跌跌撞撞地逃出了宗人府的大門。

二人本是寧夏慶藩旁支,三年前死了鎮國將軍的爹,眼下守孝結束,兄弟二人聽說南京煙花之地,便結伴遊玩,順便找宗人府將自己的爵位領走,以後便可以大吃朝廷供養了。

大明朝的宗室是朝廷供養的,不同級別不同俸祿。

二人一個是長子,一個是次子,都有爵位可享。

長子繼承乃父的鎮國將軍爵,歲祿千石;次子降一級為輔國將軍,歲祿八百石。

老頭子一死,這兩兄弟的花銷不但沒有減少,還大大增加。

這都是大明對宗室供養制度的好處。

卻說兄弟二人被劉世延一頓咆哮轟出了宗人府,起先只是驚恐,但站在門外想了一會,卻是越想越氣。

少年漲紅着臉道:“大哥,咱們是堂堂宗室,何必怕他?咱們換領爵祿是天經地義、祖宗規矩,也是朝廷法度,名正言順啊。”

青年也緩過味兒來,蹙眉道:“是這個話,不成,咱們再去!”

兩人說著便再度衝進了宗人府中。

……

宗人府的新聞是當天下午便抄到了梁叛的案頭上,幾個記者撰稿的標題也很有噱頭——

慶成王之後於南京宗人府討爵不成反遭毒打。

宗室討爵被宗人府粗暴對待,並遭到刻字羞辱!

震驚!誠意伯暴打宗室后竟寫下這二字羞辱!

誠意伯劉世延暴打慶成王之後,並直言其為“蛀蟲”!

其實要說勁爆和吸引眼球,無疑是第三個得到UC震驚部真傳的同志擬的標題好。

但是眼下江寧傳媒怎麼說也算是官媒,這種標題黨的口子還是不開為好。

梁叛可不想幾百年後被自媒體說:明朝的這個人,才是萬惡標題黨的始作俑者。

於是他在第一篇的標題上打了個勾,然後教人發到刻印廠去排版。

送走稿子之後,梁叛仔細想想其中的內容,其實倒頗有些感觸。

如今大明朝的朱家宗室,只算領俸祿的便已有三千多人,這些人哪怕歲祿只有一千石,三千多人加起來也有三百萬石。

這是個無比龐大的數字!

去年,也就是崇佑三十三年,整個國庫去掉地方所用上繳之後,也不過才一千多萬石。

眼下宗室的問題還能解決,但再過二十年、四十年呢?

那些朱家的種馬們一個人可以生幾十個,反正朝廷幫着養,而且生得越多朝廷給得越多,不但自己沒有負擔,還有賺的。

何樂而不為?

所以劉世延評價的那兩個字,其實一點都沒錯。

龐大的宗室群體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一群蛀蟲。

可劉世延作為誠意伯說這種話,好像有點名不正言不順。

畢竟他自己雖然並非宗室,卻是勛貴,也是個正經的伯爵,即便他不做這個宗人府的官,朝廷每年也有俸祿養他。

要知道朝廷每年在稅收以內,首先要劃撥一大筆金花銀到南京,用於武官和勛貴的俸祿。

眼下皇帝開始重用勛貴,給他們派辦差事,從另一個層面來說,也在提高對勛貴這筆支出的性價比。

至少勛貴做事了,而且有一些做得還不錯。

鑒於宗室的這種情況,梁叛再次以“南京大實話”的筆名,寫了一篇專欄,給誠意伯壯壯聲勢。

其實這篇專欄中沒有他自己的創造發揮,只是將朝廷對宗室的政策,以及自洪武以來宗室人口的發展一一羅列了出來,並做成了一個表格。

所有看報的人都能很直觀地看出國庫在宗室身上的消耗,以及宗室支出在朝廷整體支出中的越來越高的佔比。

同時還挑了幾個關鍵節點,比如洪武中期、永樂末期、弘治中、正德初、崇佑當年,例舉了幾樣關鍵性的支出,比如軍費支出、俸祿支出、官學支出、養濟福利支出、藥局支出等,加上宗室支出,開創性地做成柱狀圖進行對比。

此外再無其他。

寫到一半的時候,鬧鬧端了茶來,問道:“又寫甚麼了?”

梁叛將稿子拿給她,揶揄地笑道:“自從知道你嫁給我之後,劉世延又發瘋了,剛剛打了兩個宗室。說起來也是你親戚,要不要買點水果去探視一下?”

鬧鬧將嘴一撅,不依地道:“他發瘋同我甚麼相干!讓他們打罷,哼,慶成王後代最多,朝廷吃俸祿的宗室有三成都在慶成王的系譜上,教他們打罷。”

梁叛在她充滿肉感的翹臀上拍了一巴掌,笑道:“走,我們到田裏去瞧瞧,看那兩個小鬼幹活兒幹得怎麼樣了。”

……

梁家的田因為絕大部分都是找荒地開墾的,所以並不連在一片。

這些田有些聚集在驛道西側,有些散落在附近的荒地之中。

沿着莊園外的夯土路走過驛道,跨過水渠便有六分地是梁家的。

但是剩下的還得繼續朝西走,直到翻過一道土坎兒以後,才能見到他們家連成片的田地。

這一片一共二十三畝不到,其中有八畝是從城裏一位破落戶手中轉接過來的,買來時也幾乎撂荒了。

兩人換了一身粗布耐髒的衣裳,踩着草鞋,戴着蒲草帽,便帶了兩個老媽子往田裏去了。

至於另外三個,丫頭要奶娃,冉清和蘇菲婭,都要養胎……

鬧鬧上了田埂便不大會走,在梁叛的攙扶下,歪歪倒到一腳深一腳淺地走了近二里地,才走到自家田邊上。

遠遠只見老狗領着四個洋鬼子奴隸,扛着鋤頭和鐵鍬在那裏挖土。

老狗他們用的鐵鍬是按照梁叛畫的圖打出來的,就是現代用的鐵鍬或者老話叫“洋鍬”的樣式。

這種樣式和此時用的所謂“鍬”是不同的。

此時農民們所用的鍬,是一種帶着兩個分叉的鍬形工具,古名叫耜(sì)。

很多書籍在介紹神農的時候,經常會配一個黑色的拓像,是一個古人帶着斗笠,手持一柄叉在彎腰耕種的模樣,那個像叉的玩意兒其實就是耜,也就是鍬。

包括日本武士的盔帽,有一種叫“鍬形盔”,也即盔上頂着兩根像鹿角一樣誇張的玩意兒,便是從古鍬演化而來的形狀。

這東西用途很多,除了鏟土以外,還能代替犁來翻地,或者用它在地上戳倆洞播種,唯獨作為鏟土的工具其實並不如後世的鐵鍬。

因為它的中間會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錦衣大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錦衣大明
上一章下一章

第184章 蛀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