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五 搖擺不定

六一五 搖擺不定

“皇上,”竇國光說到:“臣不否認,朝中確有政商勾結斂財致富者。”

“此為律法之不完善,非商之過。”

“聖賢有雲,不教而殺,謂之虐。”

“律法未導人向善,誠信經營,皇上便向商賈徵收重稅,此謂之不仁。”

柴宗訓比較討厭什麼仁不仁的,但現在想來,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東西,的確有大用。

倘若人人都講禮義廉恥,沒有貪官,沒有政商勾結,所有人公平競爭,相對來說,社稷風氣將要好得多。

“皇上,”竇國光繼續說到:“向高盈利者高徵稅,於百姓來說,可理解為劫富濟貧。”

“雖短時間內能平衡矛盾,但長久來看,必會遏制社稷活力,況國內目前遠遠沒有達到楊大人所說貧富懸殊尖銳的時候。”

柴宗訓說到:“朕知道沒有到那個時候,但現在有這個苗頭便給他掐滅不好嗎?”

“真等到那個時候,船大難掉頭,就來不及啦。”

“回皇上,”竇國光分析到:“雖然高徵稅能解決貧富差距問題,讓老百姓沒有後顧之憂。”

“可皇上,人是有惰性的。”

“當人知道自己暴富無望,醫療無須操心,孩子教育交給朝廷,沒有後顧之憂,有很大可能便會放縱自己。”

“屆時人人只顧享樂,而那些被高徵稅者,負擔了社稷所有的福利,朝廷只能拚命維護他們,不許出現變故,而導致福利中斷。”

“而且醫保司建立之後,看病不要錢,不用顧及醫療費用,百姓只要有個頭疼腦熱,必然會去醫院。”

“這樣看上去很好,百姓的壽命會大大延長,但其實也是社稷的負擔。”

“皇上御極之初,社稷戰亂百年,得戶三百萬,后陸續收歸炎夏故土,共得戶九百萬,而如今我大周已得戶五千一百萬。”

“比之唐最盛之時的天寶年間,還要多出一千萬。”

“須知唐時是歷經高祖,太宗,高宗等六代經營,而我大周立國不過三十多年而已。”

“照此下去,人口仍將持續發展,高徵稅的收入,是否還能負擔所有百姓的福利?”

“臣知楊大人也是一片忠心,為了大周基業着想,然而高徵稅不過是飲鴆止渴,竭澤而漁,實不可取也。”

竇國光果然不愧為戶部尚書,對國內數據掌握精準,所以分析得更通透。

柴宗訓問到:“竇卿若覺得高徵稅不行,那該以各種方略抑制社稷財富不均呢?”

“回皇上,”竇國光說到:“首先須完善律法,杜絕政商勾結。”

“其次教民以仁,皇上以仁德教化四方,萬民必回報皇上以孝義。”

“再者,義務教育中須減少術數科目,增加經典科目,教授學生忠君愛國,仁孝禮儀。”

“倘天下皆切實以君為綱,以五倫為常,不再羨慕銅臭,則大周基業,必然萬古長青。”

立法是必須的,但要求人人仁義禮智信,這個不太現實,不可能做到。

柴宗訓思慮良久,方開口到:“竇卿家,關於平均社稷財富一事,朕委實不能當即決斷,你可敢與楊延定一辯?”

“皇上,”竇國光挺直胸膛:“臣有何不敢?”

“好,後日正是大朝,便讓百官聽聽,你與楊延定孰勝孰負,朕也好做決斷。”

高徵稅的事情已經傳遍宇內,不管士農工商,還是販夫走卒,都在討論這件事情。

每當議論的時候,主導這件事的楊延定也會被捎帶上幾句。

有說他深謀遠慮殫精竭慮的,也有罵奸相與民爭利的,不一而足。

幽州城外練新軍的楊業,聽到這些議論總覺得心緒不寧,便趁着休沐趕回城中,他要知道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楊延定接到與竇國光殿上辯論的聖旨,正在準備辯論提綱,得知楊業回來,急忙上前見禮。

“二郎,”楊業開門見山:“這高徵稅,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回父帥,”楊延定說到:“是孩兒新近制定的一項國策,用以平均社稷財富。”

楊業又問到:“皇上對此國策怎麼看?”

楊延定回到:“皇上有少數疑慮,倒有大半是信任的,不然也不會下旨宣傳司宣導全國了。”

“二郎,”楊業仍是疑慮:“你為相時日尚短,朝中並無根基,行事須以謹慎為要,為何上任就行此大刀闊斧之舉?”

楊延定說到:“父帥時常教導孩兒,但凡利於社稷,利於百姓,雖千萬人吾往矣,怎地現時又教孩兒謹慎?”

楊業是矛盾的,雖然屢立戰功,皇上也對楊家無比信任,但一個降將的身份,讓他背負了半輩子壓力。

現在楊家的權勢炙手可熱,楊業更加低調謹慎,嚴厲約束幾個兒子。

現在楊延定突然來這麼一手,着實出乎他的意料:“即便造福社稷,造福百姓,卻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如今宇內竟傳高徵稅,弄得國內人心惶惶,倘有變故,你承擔得起嗎?”

楊延定忠君愛國,卻也有自己的政治抱負。

而且他現在打定主意要實現這個抱負,皇上的猶疑讓他內心不安,現在父親又趕回來質疑,他更是心中憤懣。

“父帥,”楊延定說到:“那些街頭巷尾的議論,孩兒早聽說了。”

“絕大部分的百姓,都是贊同高徵稅的。”

“只有少數利欲熏心者反對孩兒,如此孩兒以為,高徵稅是利於社稷的。”

“為何不能做到全部人贊同呢?”

“父帥,世間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楊業沉吟半晌:“當日你經略遼東,三郎經略朝明,四郎經略江南,五郎伴在皇上左右,六郎隨我在軍中,七郎入翰林院,倒也省了很多紛爭。”

“如今你卻偏偏為相,楊家從此要多事了。”

“父帥,”楊延定說到:“孩兒早已做好準備,倘高徵稅能功成,孩兒便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看着他堅定的模樣,楊業長出一口氣:“此事須得等皇上聖裁。”

“倘皇上有旨意推行,你便竭盡心力去做。”

“倘此事弊端過大,皇上不同意,你便還是回遼東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逆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逆宋
上一章下一章

六一五 搖擺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