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家庭與學校教育,法律與道德
對於舅舅說的這個啥子奇怪理論,甜甜小時候根本就沒當回事兒,只當舅舅是老糊塗的奇怪性格而已。
必竟,舅舅都快50歲了,說那些大人的話,在孩子看來很正常,不理解也很符合邏輯,沒什麼可多想的。
加上她親爹那些年也在家裏私下評價過,說舅舅是咋着咋着等等,想來,那話中所講的“束縛”,純粹是一種個人幻想。
等那事兒過去很多年以後,甜甜才理解了舅舅的思想角度,只是,小孩子必竟還小,以前不可能懂的。
況且,舅舅也不是迷信心靈雞湯的性格,在家庭教育上,並沒有對她灌輸這些個人觀點,只是偶爾聊過。
所以,甜甜小時候經歷的家庭教育,和其他老百姓家的孩子一樣,都是民族傳統文化思想類型,無非是多了些心學教育,顯得更有素養道德。
她是在家聽家長的話,到學校聽老師的話,認清是非對錯,明白什麼是愛護和傷害,不故意傷害別人,不罵人不打人,等等吧,絕對是一個五好學生。
只可惜,社會文明發展進步太快,科技力量日新月異,國家之間也並不是和平繁榮。
舅舅早就看透了這一點,結合社會形態變化,他認為理想化的生存環境與現實不符。
那一年,和舅舅聊過結婚話題以後,甜甜她老媽的工作也開始變得緊張,沒心思再成天扯這些瑣事。
再後來,受到國外的科技市場衝擊,國內很多公司被迫轉型換代,老媽和親爹陸續下崗,成了失業人員。
最後,就是甜甜不願再提的父母離婚,她自己也只能轉校,跟着舅舅過日子去了,一直到讀了大學。
……………………
縱觀小時候,甜甜自認為,她接受的家庭教育很傳統,也是書本上描寫的國家未來,是朵盛開的小花兒。
無論是跟着父母,還是跟着舅舅,在家庭教育上從未有什麼大的變化,對與錯,家長們都說得明明白白。
只不過,社會環境必竟是擺在那裏,在影響上,多少還是有的,加上舅舅在生活中的舉動和話語,有些方面還是切實影響到了她。
比如,舅舅和她說,到學校要好好學習云云,卻在生活中,和她深入聊起了生命,還談到了基因傳承。
當時兩人聊的話題,是源於一些專家說的理論,也就是人類都是由基因控制,思想根本不是自己的等等。
那在學校,甜甜自然也有聽到同學討論這個,回家后肯定會跟舅舅說,然後評價哪個孩子是什麼壞性格。
所以,源於此種因素,舅舅才沒有當個小事兒給放下,特意和她深入聊了聊這個,還舉了一些生活實例。
說是養的貓狗生下來就通人性,懂得搖尾巴討好人類,而野生的獸類,通過馴化也能夠逐漸做到這一點。
繼而,這些獸類生下的後代,漸漸就會忘記怎麼去捕獵,成天只會跟着人類過活,野性慢慢會隱藏消失。
那從這種現象來看,基因的傳承,顯然是被動受到環境因素影響,產生了相應改變,是作用在生存上的。
若是基因有自主意識形態,它怎麼可能會認為人類能幫這些生命繁衍下去呢?生存才是基因的本能核心。
答案顯而易見,進化論所說的優勝劣汰,事實上指的是社會生存這些形態結構,並不能代表基因的傳承。
沒有什麼基因,是應該被宇宙生存拋棄和淘汰的,也不具備進化的特定方向與目標,基因傳承即是輪迴。
所以說,人的自我思想,正是自己的,也必定是自己來控制方向,如何在生存中找到自己認同的延續環境,全都在於自己怎麼看。
舅舅在那次聊天中,講到了關於基因的“輪迴論”“傳承論”“進化論”“優勝劣汰論”“宏觀與微觀生存論”“存在需求論”“顯性論”“隱性論”“共存論”等等,基本上都是他的個人觀點。
甜甜那時候聽得是連連點頭,覺得舅舅這五十多歲的年齡,果然懂的東西很多,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真是不假。
後來,到讀大學報專業的時候,可能是受到這些基因論的觀點影響,甜甜在學醫的選擇上,報考了高深的基因學專業,這也算是家庭教育影響了未來。
……………………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甜甜早就理解了,也明白對與錯的是非觀念,是作用在孩子思想成長上的道德感。
但是,道德感並不代表着有約束力,也並非每一個孩子都有相同力度的家庭教育,這在學校教育中,有顯著的體現,也是一種廣泛分佈的現象。
這就是學生之間的暴力行為,包括但不限於:偷東西、誣陷私隱、打人罵人、扯衣服、扯頭髮、打群架。
等等等等,太多太多,不說她父母和舅舅那幾輩兒發生過的暴力事情,就單說她自己這一代,就能有切實體會。
似乎,在家裏父母講的是非對錯,並不真實存在,人們根本不認為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就算有,也存在觀念上的差距。
有些人,認為小孩子不懂事兒,平白無故罵人而已,沒什麼可計較的,至於扯衣服拉頭髮,暴露了什麼私隱,那更不值得說。
所以,當甜甜在上學時,將這些心裏的疑惑說出來后,她親爹是恨不得找上門,將對方孩子給弄死,她老媽則是言傳身教,和她說要開心點兒,不要和沒素質的人一起玩兒。
等她跟着舅舅過日子,舅舅則給她講了一些實例,是在生活中曾經發生過的,還告訴她如何去做比較好。
她呢,就真去做,然後和舅舅說具體感受與結果,舅舅再和她說更多的做法,慢慢的,一來二去,她就過完高中生涯了。
在這期間,她一路走的都是冷淡風格,根本沒什麼要好的同學,也不受太過份的喜歡,除了在高中有過情愫萌芽,其餘時間那幾乎全是平平安安。
但是,她沒經歷過那些事兒,卻親眼看到過太多太多的不好現象,是非對錯的看法,也逐漸與曾經舅舅說的那個理念相同了。
這世間哪有什麼對與錯?要是真有,怎麼可能還會造成這麼多傷害?遲到的正義並非是對錯,那只是想像而已,她,已經長大了。
……………………
在讀大學以前,甜甜從未聽舅舅再說起過那句話,也就是“世界上沒有對與錯”。
但是,舅舅不明說,不代表甜甜她不懂,很多生活和對話中,舅舅似乎是潛移默化,讓她在長大的同時,明白這對與錯的存在狀態。
至於這狀態,那就是法律了,也是繞不開的話題,更是甜甜上大學以後,才徹底理解的相關意義所在。
讀到大學,那就是與社會工作方面逐漸接軌了,讀書的同時,那還得考慮以後工作方面怎麼辦,成績和知識就是基礎,沒有這些,工作上根本邁不出腳步。
所以,在知識的學習上,法律等相關書籍與看法,她和其他同學一樣,都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與認知。
有一句人人都知道的名言:“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標準”,闡述了法律的存在,但這並不能代表道德方面。
簡單來說,法律是規定和約束,而道德是素養與標準,兩者的關係很複雜,事實現象卻能超出道德要求。
比如:殺人、搶劫、侵犯人身等犯罪行為,是法律明令禁止的,道德規範也是否定。
比如:幫助他人、無私奉獻等等,是法律允許的行為,也是道德規範予以肯定的。
比如:為親人含冤受苦而報仇血恨,這種殺人行為也是法律禁止的,但是受到道德規範的肯定。
比如:利用合同漏洞等等方式,謀取商業利益,是法律允許的,可道德規範予以否定,也是仇恨的一種。
加上其它還有很多很多純粹是技術性的法律規定,那根本和道德沒有一點兒關係。
所以,在讀大學期間,甜甜就懂了,只用道德來衡量法律是不完整的,是非對錯,只是道德的素養標準,到了社會上,那根本行不通。
只不過,她並沒有真正踏足社會,對於長輩們說的那些故事,她沒有更切實的體會。
雖然還沒有經歷過,但是,觀念上,她早已經有了準備,她修鍊小成的時候,還親手殺掉了一個大惡人。
那便是轟動全球的“婦女拐賣事件”,她們一家差點兒就分崩離析,那也是她第一次嚴格意義上的殺人。
至於其結果,顯然是不符合法律明文要求,但道德規範上足以肯定,真要去論是非對錯,她可有得說了。
從這一出發點上來看,她似乎也是從那天起,就有了心理上的道德釋放,逐漸不再被道德要求所束縛了,敢於在後來的戰鬥中殺生滅靈。
而讓她醒悟並理解社會教育的,則是那起拐賣殺人事件之後,舅舅帶着她們幾個上門去報仇血恨的情景。
她還清楚記得,那個女孩兒叫楊波,是楊清的親戚,穿着很誘人,豐滿白皙,差點把舅舅的魂兒給勾跑。
但就是這個楊波,是構成拐賣事件的原凶之一,她看樣子有是非對錯觀,但行為卻根本不存在一絲善良。
舅舅在殺死楊波之前,又一次正經說出了那句“世界上沒有對與錯,只有選擇的不同而已”。
這句話在當時的情景下似乎沒有什麼必要,殺也就殺了,報仇血恨的理由很充足,扯再多都算是借口。
可在甜甜聽來,這話應該是特意說給她的,也是舅舅在生活細節中在教育着她一步步成長。
算起來,那才是甜甜第一次正面聽到,舅舅和她說起這個理念,以前和她老媽談的,那是把她當小孩兒。
至於為何要說,顯然是舅舅認為,她已經長大了,真正踏足這個社會前,也在教育上有了濃重一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