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愛孩子的成績,還是愛孩子本身
歷史上有“父母憑子貴”的很多事例。父母都以孩子為驕傲,對孩子寄予了很高的希望,變本加厲地去愛孩子。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類拔萃的學習成績、具備不同凡響的特長和其他一些有別於其他孩子的特質。但是,世間並非所有的孩子都能出類拔萃或出人頭地,攤上智力平平、沒有起色的孩子,怎麼辦?
閆莉生在一個優越的家庭里,童年受到了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愛護。自從上了小學二年級后,她的成績越來越差。開始,父母對她進行打罵,觀察了一段時間后,孩子仍不見起色。漸漸地,父母對她徹底失望了,於是拚命賺錢以擺脫孩子造成的不快。閆莉也開始恨起了自己,越來越對自己失望,怎麼努力也換不來父母的笑臉。於是,她每天回家都觀察父母的眼色,生怕他們“電閃雷鳴”。
其實,失敗的孩子渴望父母無條件地愛,但父母往往因為孩子的失敗而感覺不到孩子的可愛。孩子感覺父母愛的只是學習成績而不是自己,漸漸地學會了和家長對着干,你不讓我做什麼,我偏做什麼。
父母都知道,無法將孩子送到上帝那裏進行“退貨”,只有用後天的條件將孩子用更大能力的發掘。俗話說,兒不嫌母醜,同樣地,父母也不必嫌子拙,重要的是愛孩子本身。生活中,不是讓父母拿孩子的長處與別人炫耀,而是為了孩子本身,讓孩子發揮出自己真正的潛能。
過於看重孩子全優的成績和各種特長的話,孩子就會認為自己必須樣樣走在前列才能獲得父母的尊重。但是,孩子如果感覺到你對他的尊重建立在先天稟賦上,即使沒有驕人的成績單,他也會有信心活出自己的精彩。
孩子不是機械,也不是寵物,父母不是操作員,也不是主人。父母朝着目標努力時,不要放掉得失之心,也不要逼孩子非得成為自己心目中所想要的樣子,否則孩子就很難有自己真正的人生。父母從來不需要給孩子一個確定的具體目標,即必須成為什麼樣的人。孩子朝着目標努力時,父母要放掉得失之心。否則,越是讓孩子成為父母想要的樣子,越接近父母的目標,孩子就越沒有自己的目標。
你應該做的就是,為孩子創造一個空間,讓孩子根據自己的主張,發展自己的信仰。而依葫蘆畫瓢,是無法發展自己真正的信仰的。
在生活中,孩子最抱怨父母是什麼呢?特別是那些處於青春期的孩子,他們最希望就是父母不要隨意干預他們的生活,這意味着他們是獨立自主的。
因此,父母要愛孩子本身,而不是按照自己的設計培養孩子。自主成熟的人一些特質應是父母教育孩子應參考的東西。愛孩子本身,愛孩子本身的特質,這是成功的必備條件。我們誰也無法代替孩子成長,但可以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成為具有成功潛質的人,這才是教育孩子的關鍵。
1.孩子應清楚自己的目標,並勇敢地追求渴望擁有的事物。
2.孩子要善於徵詢別人的意見,但最終由自己作出判斷。
3.孩子要有自己健全的人格和信念,守信用。
4.孩子要有主見,不讓別人拿他們的問題來責備自己。
5.孩子還要歡迎別人的批評意見,但不會糊裏糊塗地全盤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