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父母都在趨向可悲的後果

第一節 父母都在趨向可悲的後果

煩惱憂慮像一把搖椅,它可以使你有事可做,但卻不會使你前進一步。

——席勒

人都是有情緒的,似乎應該原諒那些發脾氣的父母,但孩子可不給你這樣的機會。你如果做出了對孩子出格的行為,將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你的目的應主要解決自己的問題,然後才是孩子的問題。

父母處於失控狀態時,最倒霉的就是孩子了。

一些手頭本不太寬裕的父母給孩子報了輔導班后,發現孩子不喜歡,便千方百計地哄着孩子學。硬着頭皮學習的孩子出現怠學或厭煩時,父母往往言語激烈,威脅強迫孩子,使他們時時處於驚恐之中。

有的父母花了全部的積蓄搬進新居后,看到孩子在牆上即興的“佳作”,便對孩子大呼小叫,嚴厲責罰孩子,甚至約法三章:不許在牆上畫畫,不許在地板上拍皮球,不許在衛生間裏玩水,不許帶同伴來玩耍……弄得孩子直想搬進舊居。

帥亞的媽媽就是經常向孩子發脾氣的人。

一次,帥亞的媽媽在商場排隊買緊俏商品,她讓孩子在一旁的空地上玩,但不許離開她的視線。可天性調皮的孩子開始圍着人群跑來跑去,這位母親或許等得心焦,她受不了孩子的所作所為,她開始威脅孩子,但卻沒有絲毫效果。她於是生氣了,破口大罵:“你再不回來,我就當著所有人的面要你好看。”

當時在場的人和現在我的讀者們不言而喻。其實這就是衝動的代價。看看我們周圍,在生活中失去理性的父母隨處可見。

“滾一邊去!”

“馬上給我閉嘴,小心我打爛你的屁股。”

……

在你大吼大叫的時候,這些孩子們或許緊張。教養孩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三兩天的事。這種困難也在客觀上促成了我們的進步。所以,教育孩子的不快也就有了意義。我們如果改變了教育孩子的觀念,孩子即使不合作,不聽我們的話,也不容易大動肝火。

父母的抓狂對教育孩子的事情毫無效果,沒有任何幫助。我們最衝動的反應恰恰導向那個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1.衝動和失控是多麼嚴重的事情,父母往往失態,失去控制,使我們原本不希望的後果發生了。

2.不吼不叫是一種理智,是一種修養。在教育孩子時,平心靜氣的父母往往可以解開孩子的疙瘩,打開孩子的心結,使孩子從固執中解脫和成長。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父母怎樣正確教育孩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父母怎樣正確教育孩子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節 父母都在趨向可悲的後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