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7、南下搶人(七)

577、南下搶人(七)

田齊身為穿越人士,目光從未局限於神州內陸。田齊計劃讓李義、趙孟率兵搶佔琉球和夷州(台灣),佔據華夏大陸第一島鏈,為後代子孫開拓大洋提供前進基地。

但在漢末這個動亂年代,身處遼東四戰之地,田齊也是分身乏術。李義、趙孟兩軍初成,戰力不強,無力出擊青州。他此時派李義、趙孟兩軍南下,也是兩手閑棋,成敗並未在意。即使無法佔據兩地,敗退而回,也可藉此練軍,提升兩軍戰力。

安排完公事,田齊返回后宅。葉香迎上前來,伺候完田齊洗漱,遞上一封書信,“錦衣衛青州百戶所轉來高千戶消息。”

田齊南下,高卉派葉香貼身照顧他起居,順便負責錦衣衛消息傳遞。

田齊接信細看,不由輕嘆一聲,“曹阿滿、袁本初等人真是枉稱英雄,可惜大漢數百年積聚竟被董卓付之一炬。”

據高順所言,十八路諸侯聯軍匯聚洛陽虎牢關以東,與董卓僵持一年,遲疑不進,空費糧草。但關東聯軍圍困虎牢關,阻斷了各州郡向朝庭進貢和上計的通道,各方州牧、太守藉此機會紛紛自立,屯積兵馬糧草,聲援袁紹,討伐董卓。朝庭失去各地糧草、稅銀補給,日漸窮困,洛陽城內怨聲載道,暗流涌動。

呂布得到高順、哈邪暗中相助,牢牢掌控住了并州各路騎軍;袁紹、曹操等人通過哈邪手下匈奴軍士暗中聯絡南北兩軍校尉軍侯,使董卓對朝庭南北禁軍的控制力大幅削弱。

與原來的歷史相比,董卓所掌握的軍力更加薄弱,對朝庭的把控也不太嚴密。董卓察覺到朝庭諸位大臣、南北禁軍校尉與關東諸侯暗通款曲,隱有內外夾擊之勢,深感不安。

而且董卓率軍東進,西北兵力空虛,剛剛被鎮壓下去的羌人叛亂大有死灰復燃之勢。前院不穩,後院起火,數萬西涼鐵騎軍心繁亂,董卓早已心生退意。

與此同時,袁術手下部將孫堅與呂布暗中聯絡,利用呂布和胡珍之間的矛盾,取得呂布暗中支持,大敗胡珍,直逼洛陽。

諸多因素之下,董卓接受軍師李儒建議,縱兵劫掠洛陽,又放火焚城,逼迫朝庭各位大臣和百姓與他一同西撤長安。

洛陽火起,袁紹下令各軍追擊董卓。各軍擔心董卓安排強軍埋伏,遲疑不進,只曹操、孫堅率軍出擊,卻遇董卓埋伏,大敗而回。

高順在信中還提及,哈邪率匈奴軍劫掠城北,獲取大批金銀,掠走數萬工匠、美女,獨自北撤草原;呂布率并州軍搶佔北軍府庫,搶奪大批軍械、戰馬,拒絕哈邪北撤請求,追隨董卓,“護送”天子西進長安。高順在信中請求田齊,準備跟隨曹操,再次追擊董卓。

田齊暗自回憶歷史上呂布的結局,不由輕輕搖頭,嘆息呂布利令智昏,痛失了一手好牌。

田齊沉吟良久,輕聲令葉香回信高順:“叫阿順回來吧。若遇袁紹等人阻攔,就告訴他們,我已率軍回返青州,欲掃平黃巾餘孽,令他回東萊接應。”

葉香應諾,寫了回信遞與田齊用印,放出飛鴿傳信。

高順收到田齊飛鴿傳信,令他回返東萊,不由有些失望。他親眼目睹千年帝都毀於一旦,心中暗自責怪田齊有負先帝信任,手握重兵,肩負天下人重望,卻置身事外,放任董卓這個逆賊為所欲為。

高順不明白田齊為何變得如此膽小和謹慎。他覺得如果田齊能夠站出來領導群雄,董卓的數萬西涼鐵騎根本不值一提,必然能夠解救少帝,還天下以太平。

高順拿着田齊的回信沉默許久,最終長嘆一聲,下令全軍收拾行囊,準備東撤。

高順帳中軍侯下去傳令,賈詡要過田齊回信細看,眉頭輕皺。賈詡察覺高順不甘心東撤,猶豫再三,出言獻計,“主公率大軍渡海西來,卻令我等東撤接應,應該是顧忌幽州之亂。我來虎牢之前,曾暗中傳遞虛假軍情給劉虞,誤導其率軍北上偷襲公孫瓚。計算時間,雙方大戰應該已經開始了。吾私下揣度,主公欲借兩虎相爭之機,搶奪幽冀青徐四州的人口城池。主公無暇西顧,又擔心千戶兵少,難以在京師亂局當中自保,這才令千戶撤軍東歸。”

賈詡的判斷與高順自己對時局的分析基本相同。高順輕輕點頭,略有期待的看着賈詡,希望他能夠給出一些對朝庭有所幫助的建議。他與賈詡共事不過三個月,但賈詡每次對時局的判斷精準無誤,給出的建議實用有效,令他對其才能深信不疑,對其智慧讚賞有加。

賈詡見高順沉默不語,耐心等待他的建議,對自己的計策信心更足,放低聲音,稍稍靠近高順耳邊,“主公那裏不過是順手牽羊,多我們這一軍兵力,於事無益。我們留在虎牢,或許卻能立一奇功。”

高順心中一動,面露微笑,“不知文和欲立何功,有何妙計?”

賈詡再次壓低聲音,“董卓西撤長安,氣勢已衰,敗象已露。曹孟德和孫文台追擊遇伏,大敗而歸,令關東群雄心生恐懼,各懷心思,不肯全力進攻,追而不擊,這才讓董卓稍得喘息。兩軍相持,相互忌憚,各自謹慎,大戰難起。但此時如有一軍再次奮力向前,不論勝敗,雙方軍心必然有所波動。軍心一動,相持之勢難守,形勢必生變化。形勢一變,董卓心虛氣短,擔心夜長夢多,必然加速西撤。撤退加速,被大軍裹挾的朝中大臣和百姓必被拋在最後。我軍全是騎兵,先行追擊過去,必有所獲。救得百姓,令其裝作被俘的西涼軍兵,到時假傳消息給身後的關東諸侯,只言大敗董卓殿後之軍。各路諸侯聞聽董卓兵敗,恐懼之心盡去,必然爭先追擊。大軍協力齊出,董卓必然大敗。到時兵敗如山倒,各軍四散奔逃。我出身西涼,與董卓軍中諸校尉有舊,或許可說服其中一二歸降我軍,趁亂救出少帝,立下奇功。”

高順大喜,鼓掌歡呼,“妙計。我這就回信主公,依此計而行。成則文和之功,敗則由我一人擔之。”

賈詡聞言一喜,暗贊高順胸懷廣闊,慶幸自己對高順的了解沒有偏差。雖說將在外軍令有所不授,但沒有主帥喜歡自作主張的部下。若非對高順的人品信任有加,賈詡決不會獻上此計。高順相隨田齊於微末,又是田齊至親,有他承擔違令之責,無論事情成敗,賈詡再無被田齊“厭棄”之憂。

高順親自出帳,喚回傳令軍侯,更改軍令,全軍收拾行裝,卻不再東撤,而是準備西進,追擊董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良家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三國良家子
上一章下一章

577、南下搶人(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