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推薦序

推薦序

這些年,華為的成功引起了一股學習熱潮。我也因此接觸了各個行業和不同發展階段的很多企業,通過溝通與交流,分享了華為的管理經驗,共同探討中國企業的發展之路,深切感到一種責任和榮幸!

在與許多企業的交流中,我也一直在思考一些問題。華為的經驗來自自身的探索、學習、創新、整合和發展,有其特定的環境,當運用於其他企業時,各個企業的背景、行業、基礎、體制、文化、環境等都有其差別,如何能夠迅速將華為的管理方法植入各個企業的實踐?如何讓各個企業掌握華為管理方法的本質,而不是形式?如何能儘快讓企業看到變革效果?這些問題影響着企業學習華為的信心。現實中,的確有很多企業家對華為充滿了欽佩和尊重,但真正開始學習華為時,他們常常心存疑惑:華為的方法是否適合自己的土壤?

如何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鑰匙?看到《華為經濟學》的書稿,我感覺看到一個閃亮的火花。現在,介紹華為管理的書籍已非常之多,有的着力事實,有的緊扣歷史,有的詳解某一門類管理之法,也有獵奇但實質膚淺之作。這本書的寫法很獨特,它是一本以經濟理論為框架,以華為的管理實踐為主題內容,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書。這種寫法的好處是把華為的管理方法放到一個可以“標準化”的視角(即人們共同認知的經濟原理)中,從實踐回歸理論,進而提煉華為管理之“道”。從“道”的角度闡釋華為,可以脫離每個企業的具體環境和背景,建立一座用於理解和學習華為的橋樑。

華為的管理方法非常注重實踐,當然華為也注重理論,只是從理論到應用,會經歷一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偽存真的過程,所以我們看到的往往是華為管理之“術”。直接學“術”往往得不到真諦,而先理解其“道”,則可能一通百通。

這本書的作者習風是中國最早的一批MBA(工商管理碩士)中的一員,接受了較為全面的企業管理教育,后經中外多家企業實踐,特別是在華為工作10年,切身體驗了華為和其他企業的經驗和管理,因此可以進行比較研究。特別地,他結合理論的研究將華為管理的先進性分析得更為透徹,為我們深度剖析了華為管理之“道”。此前,習風已經從管理學原理出發,分析了華為的組織運作方法,揭示了許多企業難以迴避的科層體制問題,而這次,他又通過這本書,揭示了更本源的企業經營之“道”。這一次,他的研究更為廣闊,用經濟學解釋管理現象,這種嘗試的確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的研究涵蓋了經濟學的多個方面。首先,在政治經濟學領域,他將馬克思的理論與華為的實踐相結合,做了多方面的研究,將剩餘價值歸屬與知識資本化、勞動價值與績效管理、公有制與集體領導、無產階級與奮鬥者文化、分工異化與流程型組織等進行關聯性研究。這一研究表明,華為的經營思想與當前大多數追逐資本的企業完全不同,華為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原理活生生的現實案例。企業首先要明確經營宗旨,這是經營思想的根源,而西方企業“為股東服務”的宗旨是許多知名企業倒下的原因,這方面西方企業界已經開始醒悟,而華為的實踐已經走在前列。

其次,作者從國際貿易理論出發,對照華為的發展過程,從華為聚焦一點,形成比較優勢,到持續投入,形成絕對優勢,再到實施備胎策略,防備管制風險,提出了與國際貿易理論“追求比較成本優勢”不同的觀點,而結合當前的反全球化思潮和中美貿易摩擦,這些問題具有現實意義,的確值得思考。

再次,作者借鑒宏觀和微觀經濟學原理,類比性地將其用於企業管理方法研究。這本書用計劃和市場的關係、規模經濟和生產函數等原理,解釋了為何大多數企業喜歡採用承包制、多元化、內部競爭等化整為零的方式,而華為堅決以加強戰略和計劃能力為主導,以客戶為中心驅動集體協作,以此擴大經營規模;用創新與消費需求的關係,揭開了華為投入研發、探索高利潤藍海區的秘密;用生產要素和分配理論,說明了華為為何從來不用提成制,始終如一地進行科學的價值分配;用內部的“積極財政”和“緊縮貨幣”政策,道出了華為能夠集中力量於戰略目標,保持財務健康,持續發展的原因。這些分析不僅將華為的管理方法與當前一般企業普遍認知的做法區別開來,實際上也為經濟學本身的發展提出了一個極有研究價值的目標對象。

最後,基於“華為經濟學”總結出來的原理,作者指出了其應用領域,即公司治理。當前的公司治理制度來自西方企業的產權制度,即職業經理代理經營下的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人三權分立的制衡機制,企業以此實現股東利益。但是華為採用的是全員持股制度,股東就是員工。所謂經理人,也是股東代表。董事會親自參與經營,委託經營的基礎就不存在了。因此,華為的公司治理較西方企業發生了一系列的根本性變化。這種公司治理機制是否可以成為全新的企業產權制度?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總之,這本書作為第三方對華為的研究性著作,無論觀點是否完全正確,都極有意義。中國的經濟發展令世界矚目,背後有內在的中國因素和中國經驗。同樣,華為成為世界矚目的一流企業,也有極為重要的華為經驗。作者說明了在中國的土壤、環境、人才和文化之下,同樣可以創新、發展和超越。華為的經驗有着一定的西方經驗的傳承,但更有中國特色和華為的創新,否則它就不會超越其當年的老師IBM(國際商業機器公司)。因此,現在是時候將我們對企業管理的研究轉向華為這樣的本土標杆,總結出中國原創的管理理論了,這必將更好地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

我謹向各位讀者推薦這本書,並希望有更多的企業家、學者和管理者深入探討,將華為的管理經驗在當前中國企業管理轉型升級的特殊時期發揚光大。

劉全偉

傳世智慧學院院長

中國企業人才發展智庫特聘顧問

華為前子公司董事

華為大學前領導力發展總監

2020年10月22日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華為經濟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華為經濟學
上一章下一章

推薦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