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重生的導演
“接下來公佈最佳影片,本屆入圍影片《歡喜》索羅斯、《漲潮》秦硯、《肆虐2020》……”
“獲獎影片是《歡喜》索羅斯!”
“接下來公佈最佳導演,本屆入圍名片《漫長的一聲》宮本桑山、《漲潮》秦硯、《歡喜》索羅斯……”
“恭喜獲獎導演是宮本桑山!”
……
《每日郵報》:本屆奧斯卡名單公佈,秦導演第三次提名后陪跑。
《華夏日報》:秦導再次逐奧失敗,國際電影圈的歧視!
《星周刊》:知名導演秦硯專訪!紈絝子弟的掌鏡之路!
……
推特(微博)實時搜索第一:知名導演秦硯遭遇車禍,當場死亡!
……
“呼!”秦硯睜開眼,入目的是昏暗的天花板,沒有絲毫的陽光灑逃進來,看樣子還沒到天亮的時辰。
也不是第一次深夜中驚醒,他早就習慣了。秦硯直接伸手端起右手的玻璃杯,喝了幾口涼水,將胸腔內的燥熱氣鬱壓了下去。
不過今天多少有些不一樣,所有的畫面都像是膠片一樣連續播放。播放的速度實在太快,而且那可是幾十年的經歷,哪怕只是單純的回放也讓人心神俱疲。
沒錯,他就是那個在導演路上奮鬥了二十幾年,結果多次在最高獎項上陪跑,甚至挑起了黃種人歧視話題,最後卻遭遇車禍慘死的秦硯。
自己活着的時候,各種媒體就沒少拿自己的私生活來博人眼球。自己的死亡訊息恐怕會成為娛樂圈的一次狂歡吧。
據說人死後,看看世界有多少改變,才能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嗎?可惜自己沒有辦法秦硯見證那一切,秦硯有些遺憾地想到。
老實說秦硯對於自己的人生並沒有多少不滿或遺憾。
他出生在一個富豪世家,而且還是那種在國際上都排得上名號的家族。他前二十年的生活,可以用紙醉金迷、窮盡奢華來形容。
秦硯可不是草包,他從小就接受精英教育,除了出色的應試成績外,他的藝術天分也不差,美術、音樂、文學各個方面都有所涉獵。
不誇張的說,秦硯所擁有的教育資源是很多人根本無法想像的。有專業的教育學專家為秦硯規劃、安排課程,根據秦硯的自身情況調整教學方案,這才是真正的精英教育。
什麼富二代都是紈絝子弟這種說法,對於秦硯完全不適用。
或許是物質生活過於豐富,很多東西觸手可及,讓秦硯走上了追求藝術的道路,而他最喜愛的就是電影。
電影裏有無數的世界,兩、三個小時足以展現一個人的人生甚至以整個世界,電影能夠衝破想像,同時也能跨越時間……
秦硯雖然不是獨子,但家裏並沒有什麼兄弟鬩牆、相互算計的狗血劇情,一家人都很支持秦硯去追尋自己的電影夢。
而且這種支持可不是口頭上說說,那是實打實的用錢砸!
秦硯畢業作品《劃開》就花了500多萬,因為他給《劃開》的兩位主演購置了30多套衣服。而這部作品除了秦硯和畢業作品評委外,鮮有人知。
其實這完全不怪秦硯,從秦硯出生開始,他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就是“追求完美”。如果有什麼不完美,那就用錢去讓它變得完美,衣服不好看,那就買買買。
從《劃開》之後,秦硯在拍電影方面越來越土豪。在拍《追美人》的時候,把他哥的蘭博基尼直接開到片場,獻身於一場無關緊要戲份。
到現在秦硯都還記得那場戲,一個地痞無賴在路邊調戲女主角,自稱是富二代,只要女主角跟了自己就能享受榮華富貴。
男主角撞見這一幕後,直接開着自己騷綠色的蘭博基尼撞了過去。
當然,為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男主角只是把小蘭(秦硯其實一直叫那輛車“小綠”)撞在路邊的柵欄上,用一句“聽說你要和我比有錢?”呵退了連姓名都不配擁有的龍套混混。
秦硯當時的設想是:“你的心上人可能不會駕着七彩祥雲來接你,但他有可能開着蘭博基尼。”
《追美人》是一部爛俗的愛情電影,也是秦硯拍的唯一一部愛情電影。原因很簡單,《追美人》上映之後,秦硯差點被觀眾噴到心理自閉。
“什麼狗幣富二代,有錢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嗎?”
“女主不是綠茶婊嗎?一邊享受着男主角的好,一邊又不答應。”
“編劇懂不懂什麼是愛情啊!”
……
秦硯承認自己不懂愛情,因為什麼都不缺的他,對於愛情真的不感興趣。
秦硯認可蘇格拉底對於愛的描述“愛神是對於所欠缺的熱愛”。說人話就是,所謂愛情不過是對自己缺失的追求。
然而很明顯上輩子的秦硯並不認為自己所欠缺的東西,是他人所能給予的。
在意識到自己註定在愛情的道路上孤苦伶仃后,秦硯就徹底封印了“愛情”這個藝術的永恆主題,繼續去追尋物質之上的永恆美。
於是秦硯在藝術片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一般情況下,藝術片的成本是遠遠低於商業片的。畢竟爆破、特效、高片酬乃至宣發,都和藝術片沒什麼關係。
但秦硯的藝術片,從裏到外都流露出一股“秦硯”的味道。有影評人直接戳穿了說道:那就是金錢的味道!
拍《秋殺》的時候,秦硯提前兩年租下了一千畝的農田,種上自己所需要的玉米,只為了拍攝男主角面對自家農田意外失火時候的絕望。
拍梵高傳記電影《仰望星空》的時候,秦硯花500多萬請知名的畫師臨摹了上百幅梵高的經典畫作,很多畫作只是在電影中一掃而過。
秦硯對於畫面的美學有一種病態的追逐,他一直的觀念就是:只有讓自己感覺到心疼的畫面,才能夠讓觀眾感覺到心疼。
所以秦硯的畫面越來越華美,對於秦硯電影最經典的評論便是“每一幀都可以截圖下來當壁紙”。
讓人慶幸的是秦硯在藝術片上的確有着自己獨到的天賦,當然這得益於他從小到大成長的環境。
在衣食無憂后,人類才有足夠多的精力去觀察那些超越物質的命題。
秦硯拍過以“死亡”為主題的《秋殺》;也有從頭到尾瀰漫著一股悲觀宿命論旋律的《從我出生那天開始》;當然也少不了後現代解構主義的《我的聲音》……
秦硯對於畫面、音樂的掌控,以及不計成本的投入,讓他每一部作品都得到了認可,很快就成為華語影壇文藝片的代表人物。
只不過秦硯總覺得自己的電影差了點什麼,始終沒有辦法達到自己滿意的成都。這個問題困擾了秦硯近十年。
原因其實很簡單,秦硯對於這些命題的了解僅僅是道聽途說罷了。
比如他想表社會階層的衝突,想拍底層生活的泥淖,可是他根本沒有真正體驗過他所描述的苦難。
他所理解的痛苦都來源於其他人的作品,這讓秦硯的電影始終透露出一種趾高氣昂和盛氣凌人的感覺。導致拍攝技藝、畫面、燈光、演技乃至服裝都已經臻至化境,但始終有一層疏離感。
這就是秦硯為什麼只能是藝術片的領軍人物,而不是真正泰斗。
秦硯在“藝術”兩個字上掙扎了十年,某一天他突然聽到自己的父母說道:
“小硯拍的電影什麼都好,可就是有一點無聊。”
他才突然意識到自己的電影,沒有辦法像自己所仰慕的史匹堡、卡梅隆、諾蘭、昆汀他們一樣,帶給別人“看電影的享受”。
接下來的幾年,秦硯徹底消失在公眾視野中,引得多少狗仔們失聲痛哭。
吃瓜群眾最關心什麼,長得好看的人、有錢的人、職業特殊的人……
畢竟秦硯一個人佔據了所有的特點。只要把他最近吃什麼、穿什麼、用什麼亂寫一通,就有驚人的閱讀量。
他們甚至幻想,如果哪天秦硯談戀愛被他們拍到了獨家,他們就可以提前退休、享受生活了。
消失的秦硯做什麼去了?他回歸了自己的生活圈當了一段時間的花花公子,既是旁觀者又是親身經歷者。
三年後,秦硯拍出了第一部提名國際三大電影節的電影《金色沙漠》——金色,用金錢堆砌起來的世界;沙漠,困於其中、直至死亡。
這才是秦硯最熟知的世界。
雖然最後沒能獲獎,但秦硯本人倒是沒有任何的遺憾,因為他已經知道自己的電影到底差在哪兒,只要不斷打磨就好了。
接下來的幾年,秦硯經常鬧失蹤,偶有報道都是看見秦硯又在什麼地方玩“變裝遊戲”。
每次等秦硯再出現於公眾視野的時候便會帶來一部新的電影,主題與之前的“變裝遊戲”緊密相關。
接下來幾年,華語文藝片真的成為了秦硯的天下,同時他也是唯一一個獲得國際認可的大陸文藝片導演。
但這並不代表秦硯就此一路亨通,相反對於秦硯的爭議就沒有停止過。
他越是有名,他越是招人攻訐。誰不羨慕秦硯這種含着鑽石湯勺出身的傢伙?別的新人導演還在片場辛辛苦苦跑場務的時候,他已經拿着導演筒揮斥方遒。
諸如“拿着錢砸出來的電影”、“奢靡腐朽的拜金主義”等說法都算是輕微的,更多如“拿錢買獎項”、“潛規則的掌握者”等誹謗才是字字誅心。
偏偏秦硯不願意澄清與反駁,作為一名導演,他想用自己的作品進行反擊。
可如果每一個人努力的人都能獲得成功,那這個世界上就沒有那麼多悲劇了。
秦硯很明顯地感覺到自己遇到了瓶頸,而瓶頸則來自於他三十多年養尊處優的生活。
雖然他已經很努力地去體驗人生,豐富自己的閱歷,可是他那讓人羨慕的出身依舊成為了他最大的桎梏。
不曾見過社會底層的泥濘,秦硯沒法拍出像《上帝之城》、《寄生蟲》那樣真正影視留名的作品。
這讓秦硯三次逐奧失敗。
當然國際三大獎項,尤其是學院獎對於華人導演、演員的歧視的確存在。否則以秦硯的實力就算無法摘得最高的榮譽,但諸如音樂、剪輯、攝像、劇本等獎項,也應該有所斬獲才對。
秦硯何其高傲、自信的一個人,無論他再陪跑多少次,他也確信自己一定能拍出一部電影徹底征服那些偏袒的老頑固。
可誰知道他的人生比他的電影還要離奇?一場車禍,竟然讓他重生了?
※※※※※※※※※※※※※※※※※※※※
大家好,我回來了!
先給大家說一說本文的避雷問題。
這篇文章算是半架空,會涉及到華語電影最近二十年的發展脈絡,這將構成本文的發展邏輯。
但也僅僅是涉及,不會過度強調、不會抄襲。
比如說會提及一些電影、演員,但基本都和秦硯同志沒什麼聯繫。一是我對演員真正的性格、生活不了解,我不願意去隨便塑造形象,二是為了讓我這片文能夠好好活下來。
但偶爾我可能會夾帶一點點的私貨,但分量很少很少,如果有私貨的話,我會說出來的。畢竟誰還沒有一兩個牆頭呢?
以上就是閱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