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兒時的記憶:補鍋
遇到打牙祭,燉豬蹄,做粉蒸肉,粉蒸肥腸這些好吃的,家裏的小孩子燒火就來勁了。
勤添柴,勤勾灰,灶火燒得旺旺的,還添加平日捨不得用的烏黑錚亮的有煙煤。家裏做好吃的侯愛東掌灶火最來勁,生好火,加好煙煤,有煙囪,不用風箱,關了鐵皮爐門,空氣就從下面爐條吸上去,火一會就燃得很旺。火燃得越旺,煙囪的吸力越大,可以聽見呼呼的動靜,靠近了臉上明顯感覺到爐膛的熱度,爐門被吸得發顫,摸着燙手。
鐵鍋是生鐵鑄造的。鑄鐵不像熟鐵,缺乏韌性,迅速冷卻極易開裂,這和普通玻璃有點類似。
煙煤的火力硬,把水燒乾了,鍋底燒紅了,突然地往熱鍋里加冷水,想儘快把鍋冷下來,去適得其反,非常容易把鍋“驚”裂了。
鍋燒漏就得到老街上去補鍋。
逢場趕集,可以看到有人背篼上放着一口大鐵鍋,背到街上去補。
如果是農村人,背篼上的鐵鍋下面還裝着要變賣的蔬菜雞蛋,或者是要劁的小豬、小雞崽子。
廠礦里的人,那背筐下面去時候是空的,回來時候那補好的鍋下面的背篼里裝着自由市場上從農民那買的東西。
補過的鍋就不好用,補過的地方就有小鐵疙瘩擋鍋鏟,洗鍋的時候感覺也不光溜,這和人身上好端端的皮膚上長個疙瘩一樣彆扭。
小孩圍觀補鍋匠補鍋,就像看變戲法一樣有意思。
現在想起這些小時候的記憶,就像昨天發生的事,但是以後的小孩子再也看不到那種補鍋的事了。
補鍋,它太偏門了,不會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留項目,沒有影視資料,它將永遠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裏,也許,它將被遺忘在歷史的長河裏,永遠不為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