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張勇大戰王屏藩 鄭經通使吳三桂
第二十一回張勇大戰王屏藩鄭經通使吳三桂
馬寶分數路而進,直薄岳州城外。諸將復向蔡毓榮請令出戰,毓榮依然不從。諸將道:“相持數月未能一戰,怕自此人心去矣。”毓榮道:“我軍鬆懈已久,萬不能與三桂對抗。因此我每天訓練,養精蓄銳。現在他以精銳來,我軍心動搖,戰必敗。現在他軍若不能得志,明日必然再攻。若再不得志,軍心必餒,吾因而乘之,無不全勝。蓋敵人聲勢浩大,而我軍尚怯,必須使軍心知敵之無用,而後可以言戰也。”諸將恍然大悟。
馬寶連攻岳州不下,兩軍互有損傷。那時駐紮襄陽清總兵楊嘉來,方扎岳州城后。那楊嘉來本李本深姻親,於是乘岳州危急之時,先通周將馬寶,至夜分仍不收兵。因蔡毓榮以馬寶來勢太銳,盡移精銳於南城。
忽到二更時分,後路北門忽然火起,毓榮軍中大亂,以為馬寶調軍偷過岳州城后掩進城中放火。毓榮欲移軍回救,奈馬寶依然猛攻西南門,前軍不能調動。岳州城西北兩門同時陷落。蔡毓榮無法,欲率軍巷戰,奈軍士紛紛逃竄,忽見前頭楊嘉來旗號,只道嘉來殺進城中來救。誰想兩軍行近時,箭石亂髮,毓榮方知楊嘉來已變,急領兵望東北而逃。
馬寶已攻進城中,獨率親軍,一馬當先,毓榮不敢戀戰,只殺條血路而逃,直回武昌而去。馬寶於是得了岳州,即救滅城中余火,重賞三軍。又表奏楊嘉來,升為中路大總管。計是役,馬寶已取荊州,拔岳州,降襄陽,軍勢更盛。
且說蔡毓榮逃回武昌,計點敗殘軍士,已折去萬人。隨後湖南清提督桑額、巡撫虞宸先後奔到武昌。毓榮即以此次戰敗情形奏知朝廷。並一面飛報圖海,一面整頓人馬,再圖拒敵。馬寶正欲乘勝進攻漢陽、武昌,忽探得圖海已派大隊人馬至武昌助蔡毓榮拒戰。原來圖海自催令毓榮進攻之後,防前軍不足以與馬寶相抗,因此續調旗兵二萬名並吉林馬隊二千名。
恰蔡毓榮已退守武昌,馬寶聽得蔡毓榮軍聲復振,不便立即進攻,一面與夏國相商量,調新降各將前貴州巡撫曹申吉、前雲南提督張國柱,各統本部人馬到岳州助戰。因此兩軍又再勢力相敵,各自佈置。因此目下兩軍權且罷兵。
王屏藩自與吳之茂起事而後,三桂又在四川發令,吳世麒領兵入陝西相助,因此王屏藩即定計以三路直出山西。早有消息報到圖海軍中。這時清朝已改調圖海為征陝大將軍,圖海接諭后即統兵入陝西。
王屏藩反后,陝西官兵已紛紛逃竄,獨提督張勇一軍得圖海將令駐紮涼州,等待與屏藩決戰。王屏藩聽得,卻謂吳之茂道:“張勇久在關隴,若我一離陝西,必為後患,不如先除之。”吳之茂道:“我軍若不離陝西,終是劃地自守。若一出已如翱翔天外,他即分頭防我,也防不勝防也。”王屏藩不從吳之茂之議,直望涼州進發。清提督張勇也準備應敵。會提督王進寶也領兵入陝會戰,定議以王進寶分軍守城。進寶即與張勇共分兩路應敵。張勇以總兵趙良棟為前部,離城十餘里分佈大營,以待來軍。王屏藩領兵望涼州而來。將到時,聽得城外已有兵駐紮,即謂吳之茂道:“吾兵害怕其固守,我即難於急進。現在張勇已扎城外,是欲求戰矣,固我所願也。”吳之茂道:“敵軍在城外屯紮,雖是求戰,也是以逸待勞。現在我軍不宜疾行,只宜緩進。”即傳令各軍休息。
屏藩道:“張勇與吾有舊,吾當以禮招之。如其不從,戰猶未晚。”便立刻揮了一函,差人送至張勇處。張勇接此函后細看一遍,即對左右屬下道:“王屏藩此函,直欲我歸附。”左右屬下道:“將軍意將若何?”張勇道:“他來意只欲先禮後兵,必得我回信然後定奪。現在圖海公已領軍起程西來,吾卻緩緩答覆。待兩軍交戰時圖海大軍已到,他必中計矣。”便令將送信人暫行留下,一面與王進寶佈置軍事。總兵趙良棟進道:“緩緩答覆,不如依信中之言陽為歸附,誘王屏藩到來,一鼓殲之。”張勇道:“屏藩老於戰陣,必不致中計。目現在不如偽為索封高位,然後歸附,以緩之。”便一面復函王屏藩,自稱要封賞王號,待札文誥命到了,方肯迎降。即遣來人回去。
屏藩聽得,與諸人計議。吳之茂道:“此詭計也,直欲緩兵罷了。若聽其言,是大誤矣。”王屏藩便督令各軍齊進。傳令吳之茂先攻王進寶一軍,令雲南土司陸道清領苗兵主部五千獨爭涼州,自引大兵用鄭蛟麟為前部,併力以攻張勇。
那時張勇在軍中,聽得王屏藩進兵,乃道:“他知吾詐也。”一面傳諭各營分頭迎敵。不想佈置未定,吳之茂一軍先到,直壓王進寶陣前。王進寶不能抵禦,三軍往後便卻。張勇聽得進寶一軍失利,急分軍救援。忽報涼州已被陸道清率軍圍困,特來求救。張勇聽了,一時慌了手腳。又見王屏藩大軍已到,前鋒趙良棟奮力抵禦。王屏藩來勢既猛,軍士又養精蓄銳,且乘吳之茂一軍得利,軍心更奮,於是四面環攻。趙良棟也奮不退後,兩軍喊殺連天,互有傷損。正值黃昏時分,大雨如注,兩軍權且罷兵。張勇計是日戰事,頗為失利,將校傷五十餘人,軍士折去二千有餘。自怕寡不敵眾,便與王進寶計議道:“城池幾陷,戰又不勝。幸有大雨,不然不堪設想。現在為我軍計,宜固守涼城,以免失地之罪。一面分大兵在城外駐紮,只圖固守以待大軍,是為上策。”諸將都以為然。
到第二天,吳之茂又主進兵,王屏藩便令以後軍為前軍,於是以吳之茂全軍會同陸道清攻城,王屏藩以全軍與鄭蛟麟攻張勇營壘。定計第一日以前軍進攻,第二日以後軍進攻,輪流更替,不得停歇,以攻破為止。三軍得令,鼓噪而進,都并力攻撲。那張勇與王進寶,也竭力守御,第一日不能得手,王屏藩欲張勇出戰,以圖破敵,周兵百般辱罵,張勇也置不理。王屏藩、吳之茂連攻三日,都不能得手。屏藩正在焦躁,忽探馬報稱大將軍圖海已到了。原來圖海正督軍前行,約百里即到涼州,已見張勇來人催救,急調吉林馬隊三千飛行,即催大軍前進。吳之茂見圖海已到,不知人馬多少,不免失措。城內又以箭石相拒,王進寶更遣朱芬由城內衝出,以應來軍。兩軍混戰一場,各自收兵。圖海以遠來疲憊,也不敢追擊。即奏獎張勇、王進寶等,並升趙良棟為提督,統兵獨當一面。自此兩軍連日交戰,都互有勝敗。
王屏藩見不能得手,尚須再籌良策,只得與諸軍退守固原,再等待大軍。吳三桂自見岳州一軍未能通過武昌,甚為焦慮。剛好夏國相奏至,力主棄滇之議,即以滇中精銳調赴岳州,疾行北進。自計只得岳州一路進兵,必難致敵人死命,便欲得閩浙一路,沿江蘇直趨兩淮,較為直截。只惜耿精忠歸降后,總不進兵,不如派使臣入閩,並通台灣鄭經,會同北討伐,豈不甚好?想罷,便發諭夏國相,先擇人使閩、使台,會兵北進。
原來台灣鄭經乃鄭成功之子。成功死後,其子鄭經繼立,也屢與清廷搆戰。只是互有勝敗,因此吳三桂並欲鄭經附從,即借其兵力以為己助。及尚書王緒奉命,自不敢怠慢,先行入閩,即拜見耿精忠。耿王也知其來意,即與王緒會商出師之期。王緒道:“吾尚須入台灣,待與鄭經商妥之後,大王以一軍應江西,以一軍沿浙江而進,吾也使鄭經出師直搗蘇杭以北向,使與大王並進也。”耿精忠便派員導王緒入台灣。那時鄭經自承父業已出兵數次,然終不能通閩浙之路,正欲乘三桂起事擾動南北之際乘間出兵,忽聽報吳三桂已派使臣到,當即以禮迎接。鄭經道:“吾守台灣已閱兩世,尚不敢自稱大號,以未忘明室故也。公卿到來,將欲何為?”王緒道:“方今大周已起,清軍疲於奔命。大王若悉數精銳,直指淮揚而進,則耿王也必為君後援,是天下不難定也。事成之後,大王固不失藩王之位,又可以成先世之功,忠孝兩全,功在一時,名垂萬載,何大王不省悟也?”鄭經聽罷,覺王緒之言甚為有理,即道:“卿言是也,孤將聽卿。”於是諭令百僚,以禮款待王緒。即與諸臣計議,又派使臣隨王緒至周訂約出師之期。
張勇大戰王屏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