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緒是什麼

一、情緒是什麼

一、情緒是什麼《牛津英語詞典》對情緒的定義是:情緒是一種不同於認知或意志的、精神上的情感或感情,它是主觀意識的經驗,會影響人的行為。

情緒的概念是由拉丁動詞“motere(行動)”而來,表示促使個體採取某種行動的趨力,它是個體受到某種內在或外在的刺激所產生的一種身心激動狀態。

普通心理學認為,情緒是指伴隨着認知和意識過程產生的對外界事物的態度,是對客觀事物和主體需求之間關係的反應,是以個體的願望和需要為中介的一種心理活動。情緒包含情緒體驗、情緒行為、情緒喚醒和對刺激物的認知等複雜成分。情緒和情感都是“人對客觀事物所持的態度體驗”,只是情緒更傾向於個體基本需求慾望上的態度體驗,而情感則更傾向於社會需求慾望上的態度體驗。

生理反應是情緒存在的必要條件,為了證明這一點,心理學家給那些不會產生恐懼和迴避行為的心理病態者注射了腎上腺素,結果這些心理病態者在注射了腎上腺素之後和正常人一樣產生了恐懼,學會了迴避任務。所以,由不同的藥物刺激引發的行為過程也表明了情緒和情感顯然是有區別的兩種不同的心理、生理過程。

實質上,在行為過程和態度中的情感和情緒的區別就在於:情感是指對行為目標目的的生理評價反應,而情緒是指對行為過程的生理評價反應。以愛情舉例來說,當我們產生愛情時是有目標的,我們的愛情是對相應目標的一種生理上的評價和體驗,同時當我們隨着愛情的追求這一行為過程的起伏波折我們又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

我們常說,人有七情六慾。所謂七情,一般是指喜、怒、哀、思、悲、恐、驚。我們還常說,“人是感情動物”,“不要感情用事”等等。人的各種情緒——從歡喜、憤怒、恐懼等較原始的情感,到愛、恨、痛苦、嫉妒等更多地屬於人類文明的情感,深深地左右着我們的日常生活,影響着一個人的發展軌跡。日本研究“感情”的專家、富山醫藥科大學博士小野武年認為,感情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動物性感情,如在食慾、性慾等本能欲求得到滿足時而產生的快樂的感覺,與這些東西得不到滿足時的不快樂的感覺。另一部分是人類特有的感情,主要是指尊敬、輕蔑、慈愛、憎恨等感情。

科學家一般把動物性的感情稱為“情緒”(Motion)。醫學上雖然已經開發出了核磁共振等診斷和掃描大腦的儀器,卻還是無法直接用人腦來做情感實驗,只好藉助於動物。當然,科學家也無法直接問候動物:“你今天情緒如何?”只能通過觀察動物的行為來了解它們的情緒與大腦的聯繫。如猴子在進化過程中為了生存,發現有自己喜歡的食物時會產生愉快的情緒,而發現獅子、蛇、蜘蛛等動物時則會產生恐懼感和逃離行為。但是美國神經醫學專家克魯夫與布希通過實驗發現,如果破壞了猴子和貓大腦內的扁桃體,它們就無法區分什麼食物可以吃什麼是不能吃的,而且它們也不再害怕以前曾讓它們噤若寒蟬的東西。這告訴我們,包括扁桃體在內的大腦邊緣系統,可能掌管着我們對感情的處理。人類情感障礙源於大腦受損,大腦主要由神經元(即神經細胞)構成,據說這些神經細胞多達1001000億個。每個神經元由細胞體、樹突、軸索構成,軸索形成突觸,延伸到其他的神經元,並以傳遞電信號的方式,將信息傳給遠處的神經元。而在傳遞信號的過程中,名為神經遞質的多種化學物質便會釋放出來,能引起人類情感變化的多巴胺就是其中的一種。如服用了嗎啡的人會感到“快樂”,就是因為腦內的多巴胺起了作用。加拿大科學家詹姆斯和他的學生曾經做過一次著名的實驗,他們將電極插到老鼠腦中,並讓老鼠可以自己壓動一個開關,對老鼠腦內形成一種產生快感的刺激。沒想到老鼠從此不吃不喝也不睡覺,甚至也不“做愛”,只是拚命地壓動那個開關,直至精疲力盡。由此科學家想到,人類中有“廢寢忘食”地痴迷於某種事物(比如賭博)的現象,從老鼠實驗中可以獲得某種啟示,大概就是人腦中持續受到某種刺激而產生了快感的緣故。這種時候,多巴胺會大量釋放出來。科學家通過實驗還發現,人類大腦的扁桃體受損,會出現情感障礙。比如有一種病叫伍巴哈—威提症,得這種病的人無法判斷他人的表情。

圖3-1平和與情緒

心理學專業上的知識,非專業人士是較難理解的。我們這樣通俗地來談談情緒吧。

我們引入“平和”一詞來對應地解釋“情緒”。當一個人內心沒有受到外部的影響,處於平常,淡定的狀態時,心率如同上面的“平和”的樣子;當一個人受到外部的刺激時,其內部的感情波動及心率如同下面的那個“情緒”——受刺激后的激動狀態。我們大多數人都說自己想要“平和”,一個人從幼年、兒童、少年、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會從“情緒”走向“平和”,這也是人趨於成熟的過程。對於不同的個體而言,存在着天生的差異性,一些人可能18歲就處於“平和”狀態,而另一些人到了80歲還處於“情緒”狀態。一位20多歲的女孩子,找了位男朋友,一副“平和狀”,丈母娘看着很滿意,可女孩子會覺得對方就像一杯溫吞水;相反,如果男朋友一副“情緒狀”,戀愛中的女孩子開始可能覺得挺浪漫,有趣的,如同那句“小伙不壞,姑娘不愛”,可一旦涉及談婚論嫁之際,姑娘很可能就希望對方多一份“平和狀”。傳統上,我們選拔管理者的標準是基本排斥“情緒”的,然而,如今的80后、90后們,可能不願意接受自己的上級在日常工作中整日裏的“平和”。

每個人與生俱來地都有“平和”和“情緒”,差別只是體現在偏重於哪一方面。在職場上,一個情緒總處於大幅波動的人是不成熟、職業化程度低的體現。理想的狀態是,日常的工作中需要更多的“平和”,而在體現自身個性和塑造魅力影響力的時候,需要些“情緒”。

我們把對情緒及其特徵的解釋表述為以下四句話:

(1)個體受到刺激所產生的一種激動狀態。范進中舉的案例,說明即使是外部好消息的刺激,過度了也是要命的。

(2)個體所體驗但不易控制。我們的生活常識是,知道自己要發脾氣了,也知道發脾氣對自己的健康和形象不利,可在那種情境下,自身卻是無法控制的。

(3)會導致生理及行為的變化。如同上面故事中的秀才聽了先後兩位不同的解夢,產生了不同的心理上的反應,而心理上的反應最終都會影響到生理和行為的變化。

(4)對個體行為具有干擾或促進作用。故事中的秀才抱着算命先生的心理暗示下的“沒戲”,在考場的表現可能會是不同的。

一般而言,情緒的產生過程會經歷五個階段:

圖3-2情緒產生過程五階段

無論是名人、普通人面對大事、小事,其情緒產生的過程基本包括以上五個階段。舉例說明如下:

一位大學教授下班做好飯,平靜地等着孩子放學吃飯。初中生的兒子回來說:“媽媽,今天我語文考了70分。”這位母親“接受刺激”。對於35歲以上的人,面對這麼悲催的刺激,其身體中健康最薄弱的那個部分一定會馬上給你顏色看,會產生一些“生理變化”。高血壓患者的第一反應是“血衝到了頭上”,心臟不好的人的第一感覺會是“胸悶”。同樣的一位考了70分的孩子回家這麼說,也許他的媽媽會“不受刺激”,原因在於“主觀感受與認知”。那位自己從小就是學霸,且是個教授的媽媽一直耿耿於懷的可能是:我的孩子怎麼可能不是學霸呢?!我從小可從沒拿過90以下的分數!而後者這位媽媽的認知是:“不錯了,兒子,媽媽小時候還老不及格呢!”。於是,前一位媽媽的“表情”會是失望、沮喪,甚至是氣憤;后一位的可能會是淡定、平常甚至是滿足。如此,第一位母親有可能就會伴隨着埋怨、打罵孩子的“行為衝動”。

情緒是一種喚起狀態,這種狀態能夠幫助生物體應對再次發生的重要情境,所以情緒具有生存的價值。情緒性反應的敏感度存在着巨大的個體差異,這方面的差異部分來源於生物體在遺傳中發生的變異,也與後天學習有關,幼年、童年的經歷對塑造我們的情緒起着特別重要的作用,所以習得的情緒反應和情緒敏感度傾向都可以成為許多心理障礙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障礙包括抑鬱、恐懼反應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情商與生產率:給管理者的心理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情商與生產率:給管理者的心理課
上一章下一章

一、情緒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