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楊亞男一直想着那位老師用的“死穴”這個詞。“不能暴露死穴”,真是說到點子上了。那麼,我們有死穴嗎?有啊,而且不止一個!一想到這兒,她就倒吸一口涼氣。

這次評估,對於建築學專業,可以說是生死攸關。評估的結果,直接關係到建築學專業的生存與發展———國家某部委是隨着中國執業註冊建築師制度的啟動而實施這種評估的,其目的在於通過專業評估認證制度,引導學校實實在在地改善辦學條件,提高建築學專業的教育質量和水平,為註冊建築師隊伍提供優秀的後備人才資源。通過專業評估認證的畢業生將被授予建築學專業學位,可以提早兩年參加國內註冊建築師考試。由於這一舉措得到了坎培拉協議簽署成員的相互認可,通過了這次評估,還有利於學生走向國際。好處簡直太多了!更別說它對專業聲譽的提升了!

但如果通不過呢?那就出“生”入“死”了!從目前的情形看,“死”的幾率還是比較高的,因為有很容易被高手發現的死穴在,想不暴露也難!

死穴之一是實驗條件太差。實驗室面積是按“生均”要求的,這兩年建築學專業大熱,為眾多考生和家長所追捧,學校只好連年擴招以滿足需求,實驗室建設一時跟不上。新的實驗大樓還在圖紙上,因為征地拆遷遇到了障礙,拖了兩年多,尚未進入施工階段,老師和學生們只能一次次“望梅止渴”,而校方也就被他們譏諷為“畫餅充饑”的能手。這樣,專家們進校后看到的實驗條件肯定是不達標的。

死穴之二是老師們的科研論文和項目偏少。高速發展的經濟,把整個中國都搞成了一個建築工地,建築學專業的老師也大熱啊!請他們畫圖紙搞諮詢當顧問的開發商一撥接一撥地登門,大把大把的銀子直接往你口袋裏塞,你忍心拒絕?誰也不會和錢過不去。這就沒時間寫論文報項目了。而評估指標對論文和項目都是有明確的數量要求的,偏偏這又最沒有辦法造假。

死穴之三是因為“忙”而導致了“散”和“亂”———老師們的協作精神和紀律觀念不強。雖不至於像一團散沙,卻有不少習慣於各自為戰的獨行俠。他們不會相互拆台,但恐怕也不懂相互補台。還有,因為在外面接活太多,有時就隨意調課,偶爾還會遲到或早退,教學檔案也不會完全合乎規範。萬一給專家們查到,那就死定了。這也是學院逼着大家簽軍令狀的原因。

這些死穴,有硬件方面的,也有軟件方面的。要彌補它們,只有軟硬兼施了。分管副校長戴天舒要求他們“以軟件建設的優勢來彌補硬件建設的劣勢”,那是只看到了硬件方面的死穴,而沒看到楊亞男他們諱莫如深的軟件方面的死穴———不是刻意隱瞞,說出來,只怕校領導會對建築學專業的老師另眼相看,而他們自己也會受到“管理鬆懈”“玩忽職守”之類的嚴厲批評了。前者的責任在學校,後者的責任就在學院了。戴校長的意思是,學院要加倍履行好自己的責任,將學校沒有履行好的責任也遮掩過去,殊不知楊亞男他們連能否履行好自己的責任也沒有把握啊!這就像一個家庭經濟條件捉襟見肘的家長,連基本的學習用品都無力為孩子提供,卻還要求孩子門門功課滿分,處處拔得頭籌,好為他臉上添彩。這樣的孩子固然有,但不多,而楊亞男他們恰恰屬於那類家庭條件不好學習還不用功的孩子。現在知道用功了,但時間已經晚了。

楊亞男很清楚,這就是戴校長沒有說出的真實想法。不,這層意思他已經表達過了,那是在楊亞男他們去他辦公室尋求更大的支持時。戴校長一方面爽快地答應增撥迎評經費,尤其是可以靈活開支的經費,另一方面也要求他們“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他說:“失敗的後果只能由你們自己承擔了,對於學校來說,失敗了,就像腿上長了一個瘡,痛下決心把它割了就是了,割的時候當然有點疼,過幾天創口癒合了,就又和平常一樣了,割得利索的話,連傷疤都不會留下,而那個瘡卻被永遠地丟棄了!你們千萬別成為那個瘡!”道理講得既淺顯,又透徹,楊亞男聽了不能不心服,但同時卻也有些心寒。

戴校長對這次專業評估是重視的,但重視的程度顯然不及全校性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專業評估嘛,畢竟只是一個局部,評得好,學校當然面上有光;評不好,臉也丟不到哪裏去。拿戰爭來做比喻的話,這就像打一場淮海戰役,大大小小的攻防陣地好幾百個,丟掉一兩個,並不影響最後的勝利。一個優秀的統帥,連“一城一池之得失”都不會在乎,丟掉一兩個陣地還會痛心疾首嗎?這又像一個精明的家長,如果看到一家老小居住的整幢房子都快要垮塌了,他會抓緊找人來加固,花多少工錢都在所不惜,倘若只是某個房間的天花板有些脫落,僅僅影響局部的觀感,他就不一定着急請工匠維修了。再打一個比方:一個五官精緻膚色白皙的美女,如果在她嘴角加上一顆黑痣,那固然是個缺憾,卻不影響她的美貌,反讓人覺得更加天然。

所以,如果通不過這次專業評估,苦果只能由建築工程學院的老師獨自吞咽;假使將苦果切成若干塊的話,那麼,最大的一塊該由她這個主管副院長嚼下去。學校領導憐憫歸憐憫,卻頂多看着你苦得齜牙咧嘴的樣子皺皺眉頭而已。其他兄弟學院嘛,則沒準偷着樂呢!誰讓你們在招生時把理科的高分考生都吸引了過去,佔盡風光出盡風頭呢?“瞧瞧,連評估都通不過,還敢把那麼好的學生網羅到旗下,這不是存心誤人子弟嗎?”等着吧,類似的奚落有你們聽的。

正因為如此清醒,楊亞男對迎評工作哪敢掉以輕心?已經全民動員了,大家都會背誦的口號是“千斤重擔大家挑,人人身上有指標”。但沖在最前面的還是她啊!離專家組進校只有一周了,還有好多事情沒有落實,好多細節沒有敲定,她成日心急火燎的,口腔里出現了大面積的潰瘍,一說話就牽扯着疼,而使命所系,她又必須不停地說話,這就把一張清秀的臉弄得有點怪模怪樣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儒風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儒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