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體制:軍隊的宏觀構成

軍隊體制:軍隊的宏觀構成

軍隊體制:軍隊的宏觀構成軍隊體制,是軍隊結構形式及各個部分相互關係的制度的總稱。軍隊體制的基本功能是使軍隊的政體效能得到充分的發揮,軍隊各個部分科學合理地相結合,圓滿成功地完成作戰任務和其他任務指標。

軍隊體制不僅具有全局性,更帶有時代特徵和國家特色。另外,它也受國家政治制度、科技水平、經濟條件、民族特點、戰爭特點、歷史傳統、武器裝備、作戰對象和方法、軍事戰略、地理環境、軍事理論等種種因素的影響與制約。

陸軍體制

陸軍體制,即陸軍的組織設置、職權劃分、指揮關係的有機整體的總稱。

陸軍,是主要在陸地遂行作戰任務的軍種,由步兵(摩托化步兵、機械化步兵)、炮兵(導彈兵、火箭兵)、裝甲兵(坦克兵)、航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化學兵)、防空兵、電子對抗兵等兵種和各種專業勤務部隊組成。有一些國家的陸軍還專門設有空降兵、鐵道兵、陸軍防空兵、陸軍航空兵等。陸軍兵種的結構主要取決於作戰任務的需要和武器裝備的發展情況。

戰鬥部隊通常由步兵、火箭(導彈)兵、防空兵、裝甲兵和炮兵以及武裝直升機部隊構成,戰鬥保障部隊通常由工程兵、偵察兵、通信兵、防化兵等部(分)隊構成。

反坦克步兵

現代陸軍一般按照下面的序列編排:集團軍(軍)、師(旅)、團、營、連、排、班,有的國家還編有集團軍。

海軍體制

海軍,是指以艦艇部隊為主體,在海洋上作戰的軍種。由潛艇部隊、水面艦艇部隊、海軍陸戰隊、海軍航空兵、岸防兵等兵種組成。目前世界各國海軍如果按照規模大小、作戰能力強弱以及任務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劃分成遠洋、區域、近海等三個類型。

海軍一般以艦隊、基地為基本編成單位,按照總部、艦隊、基地(區艦隊)和支隊(分隊)等層次編排序列。

從宏觀上看,海軍體制是海軍組織的基本構成,包括海軍機構設置、組織系統、建制、領導指揮關係及各級組織的職權劃分。

優秀的空軍士兵

一般來講,海軍體制主要是指海軍人員與艦艇及武器的構成和排列方式。包括整體結構、海軍領導指揮體制、軍航空兵體制、海軍基地體制、海軍裝備管理體制、艦隊體制、海軍軍事訓練體制、海軍後勤體制等。

空軍體制

相比其他軍種,空軍是一個較年輕的軍種,它以空中作戰為主要任務。

各個國家的空軍部隊的編製序列不盡相同。有些國家是以集團軍、軍、師、團、大隊、中隊編序,有些國家是以航空隊、空軍師、聯隊、中隊編序,還有的國家是以空軍旅、中隊編序,另外一些小國空軍的最大單位是中隊。

所謂空軍體制,它包括空軍整體結構、空軍領導指揮體制、空軍軍事訓練體制、空軍後勤體制、空軍裝備管理體制等,是空軍的組織系統、機構設置、建制、領導和指揮關係以及各級職權劃分的統稱。

簡單來說,空軍體制一般由領導指揮機構、兵種部隊、技術勤務保障系統、後勤保障系統和部隊科學研究部門及軍事院校等構成。

對於大國來說,建設一支與國家地位相稱的、國民經濟能夠負擔的強大空軍,是軍隊建設要解決的一道難題。

在美國,空軍的現役、後備役、文職人員與承包商四位一體,實施空天一體的空軍體制。也就是說,美國空軍以地面以上的大氣層內外空間為戰場,規定其航空、航天、戰略導彈與導彈防禦力量的體制。可以說,美國掌握了航空和航天兩大空間以及戰略導彈的絕大部分資源,處於名副其實的壟斷地位。

而中國的空軍體制並不涉及天外,主要以航空兵、國土防空兵、空降兵範疇為主要部分。

戰略核力量體制

在有核武器的國家,戰略核力量是軍事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戰略核力量是裝備核武器系統,遂行戰略作戰任務的各種部隊的總稱。通常包括陸基戰略轟炸航空兵部隊、戰略導彈部隊、戰略導彈潛艇部隊,還有一些國家把反彈道導彈部隊等也列入其中。

戰略核力量體制是戰略核力量的總體結構、領導指揮機制、部隊編成、組織制度的總稱。美國、蘇聯、英國、法國和中國在20世紀80年代都相繼擁有了戰略核力量。

美國核試驗的爆炸場面

美國在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研究成功后,就實現了導彈和氫彈的結合,繼而組建戰略導彈部隊(隸屬戰略空軍司令部),而後,隨着戰略轟炸機空投氫彈以及潛地彈道導彈的試驗成功,再加上戰略導彈核潛艇裝備部隊的服役,美國形成了一種“三位一體”的戰略核力量,即由戰略轟炸機部隊、陸基戰略導彈部隊和戰略導彈潛艇部隊組成。

經過更新和改革,美蘇兩國擁有的戰略核武器佔全世界總數的95%以上。美國戰略進攻核力量在80年代後期已經達到12.5萬人左右的總兵力,約1.4萬枚戰略核彈頭,26.5億噸爆炸當量,約2000件戰略核武器運載工具。相比美國,蘇聯也不相上下,同時期的蘇聯戰略進攻核力量總兵力約41萬人,戰略核武器運載工具約2500件,戰略核彈頭約1.1萬枚,爆炸當量56.3億噸。

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加緊研究尖端的軍事科技,包括太空武器、第三代核武器等等。未來世界的戰略核力量將會向著規模縮小、攻防能力增強的趨勢發展。

後備力量組織體制

後備力量指的是除現役部隊之外的,一切可以用於戰爭動員使用的群眾性武裝力量的總稱,是國家根據戰爭需要有計劃、有組織的儲備在人民群眾中,戰時能夠招之即來、來之能戰的群眾性武裝力量,是國家武裝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戰爭發生時,國家可以根據戰爭的需要,有組織、有計劃地將原有儲備在人民群眾中的軍隊力量聚集進來,發揮作用。

後備力量也是一種有嚴格的組織體系,經過嚴格訓練的軍事組織。

說到後備力量組織體系,不得不提的就是預備役。體制的完善是需要預備役發揮作用的。

所謂預備役,是指公民在軍隊外服兵役,並隨時準備根據國家需要應召入伍服役,包括編組的預備役部隊和非編組的預備役人員。預備役的組織結構根據訓練程度可分為一類、二類或三類。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採取預備役制度或民兵制度,我國則採取兩者相結合的制度,並且制定出了軍官預備役和士兵預備役兩種。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軍事知識和常識百科全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軍事知識和常識百科全書
上一章下一章

軍隊體制:軍隊的宏觀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