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學習《周易》的門徑

附錄:學習《周易》的門徑

附錄:學習《周易》的門徑◎兩儀◎

兩儀指具有陰陽對立與並存性質的兩種因素或事物。其所指天地、男女、晝夜等,或說為陰陽、或說為奇偶、或說為剛柔、或說為乾坤,總之是說宇宙間一切可以二分的事物。

太極生兩儀。

天為陽。

地為陰。

陽爻

陰爻

《易·繫辭上》:“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一般意義上就可以理解為陰陽,且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在“周易”中,“陽”用“

”表示,稱“陽爻”;“陰”用“

”表示,稱陰爻。

《莊子·天下篇》明確指出“易以道陰陽”。《周易》把世界所有事物及其性質、狀態概括為陰和陽兩類,表明世界是由陰陽兩種物象構成的,喻示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一切“剛”、“柔”事物,體現了“陰陽二氣”交感消長、互相對立而又相互依存的關係。

宋代朱熹說,天地之間,您去觀察任何事物,沒有一個不是有陰陽現象的,萬物的一動一靜,人的一作一息,都含陰陽的至理。

自然和社會的陰陽事例:

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

晝為陽,夜為陰。明為陽,暗為陰。

我們再來看陰陽與地理:

在我國的地名中有一個約定俗成的稱法:山之南,水之北為陽,如洛陽即洛水之北;山之北,水之南為陰,如華陰就是華山的北部。

陰陽與人事:男為陽,女為陰。君子為陽,小人為陰。

陰陽與其他:上為陽,下為陰。動為陽,靜為陰。

人們往往把人的性格和審美取向分別稱為“陽剛”與“陰柔”。

《周易》六十四卦共有384爻,其中陽爻192,陰爻192,分別喻示着自然和社會的一切“陰陽”和“剛”“柔”現象。演示着萬事萬物的發展情狀。這三千年前出現的經典,對現代的科學都是適用的,比如陰電、陽電,正極、負極,正數、負數。

◎四象◎

四象是指陰陽消長的四個特徵,分別是老陽、老陰、少陽、少陰。少陽、老陽、少陰、老陰四象分別代表春、夏、秋、冬和東、南、西、北。望、朔、上弦、下弦,青龍、白虎、玄武、朱雀也經常被稱為四象。四象是《周易》中由陰陽到八卦的中間環節和過渡性事物。

◎爻、爻象、爻位◎

爻,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有六層線條,這些線條稱為“爻”,音yáo,《說文解字》解釋“爻”,就是相交。如果把萬事萬物的無窮信息比喻成一個無邊的網,那麼一個“爻”就是網上的一個交叉點。陽爻都用數字“九”代表,陰爻都用數字“六”代表。六爻相交成卦,其所表示的事物形象、形跡稱為爻象。每爻所居的位次稱為爻位,爻位各自有各自的處境和含義。

爻象

是陰爻和陽爻象徵的事物及其性質。陽爻象徵日、天、男子、君子、剛健等;陰爻象徵月、地、女子,陰柔等。

爻位

六十四卦每卦有六個爻,六個爻分處六個等級,稱“爻位”。六爻的爻位是自下而上排列的,象徵事物發展的規律是從低級向高級進行。這些不同等級的爻位都有專稱,就是爻名,下面舉《乾》、《坤》兩卦為例:

……《乾》卦

……《坤》卦

爻位表現了一切事物自低而高、自小及大的發展變化規律,也表現了空間的天地人和時間的過去現在未來,《周易》爻序的精妙合理,令人嘆服!

……《乾》卦

……《坤》卦

爻位還可以象徵事物發展過程中所處的貴賤、先後的地位和階段,以古代社會地位為喻,初為庶民,二為士人,三為大夫,四為公侯,五為天子,上為已離職的太上皇。

六爻一卦,下三爻稱“下卦”又稱“內卦”;上三爻稱“上卦”又稱“外卦”。

八卦符號由陰陽爻畫三疊而成,前人告訴我們上畫象徵天,下畫象徵地,中畫象徵人,天、地、人即為“三才”。而在重卦中,則以上、五兩爻象徵天,初、二兩爻象徵地,三、四兩爻象徵人,亦具“三才”之義,別稱“三材”。

《乾》卦……

◎卦、卦名、卦象◎

卦,有單卦和重卦之分。由三個爻重疊組成的稱為單卦或小成卦,如:

《乾》卦

由六個爻重疊組成的卦稱為重卦,或大成卦,又稱“復卦”,如:

《乾》卦

每一卦都有名稱就是卦名,如乾、坎、艮、震等。每一卦都有象徵和寓意作用,如乾象徵寓意為健天,艮象徵山,寓意為止,震表示雷,坎表示水,等等。

單卦有八種,稱為“八卦”。

八卦是:乾、坎、艮、震、巽、離、坤、兌。

象徵天;坎

象徵水;艮

象徵山

象徵雷;巽

象徵風;離

象徵火

象徵地;兌

象徵澤

八卦取象

八卦的取象,天、地、水、火、風、雷、山、澤,天和地,一上一下,一陰一陽,水和火,一個往上升一個往下流;風和雷都是運動之象,山和澤是靜止之象。風和雷一剛一柔,山澤一凸一凹。風和雷在天,山和澤在地;風雷中有電火明滅,山澤之中又有水氣沉浮:八卦錯綜變化,構成這個生機勃勃多彩多姿的世界。

再對比一下八卦的卦畫和它們象徵的事物,也令人覺得十分微妙:由三個陰爻組成的“坤”,又極像虛懷若谷,厚積、重負的大地之德;“離”卦如同火焰,剛中有柔;“坎”卦又是恰似水流,柔中帶剛;“巽”卦像是晴空下流動的風;“震”卦又像是載着雨水的雷;“艮”卦象山外干而內濕;“兌”卦像湖泊一樣下干而上潤。

六十四卦

八卦兩兩相重,排列組合而成六十四卦,這六十四卦卦名有三種情形:

第一,自相重疊而成的卦,名稱不變。例如:乾

與乾

上下重疊而成

,仍稱“乾”。坤

上下重疊而成

,仍稱“坤”。依此類推,兌上兌下

仍稱兌,離上離下

,仍稱離,坎上坎下

,仍稱坎……

卦爻辭為“童蒙求我”以稱為蒙卦。

第二,異卦上下重疊而成的卦,卦名多取卦爻辭中代表性的為之。如:坎下艮上,而成

該第三,以現象或事理命名的卦,卦名不見於卦爻辭,如:“大有”,“中學”,“既濟”等。

清楚八卦的象徵,熟練背誦經的《八卦取象歌》和《卦名次序歌》。

宋代朱熹在《周易本義》一書中有一首《八卦取象歌》和一首《卦名次序歌》,希望讀者能夠背誦:

八卦取象歌

乾三連,

坤六斷;

震仰盂

艮覆碗;

離中虛,

坎中滿;

兌上缺,

巽下斷。

卦名次序歌

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兮噬嗑賁。剝復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三十備。咸恆遁兮及大壯,晉與明夷家人睽。蹇解損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繼。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兮中孚至。小過既濟兼未濟,是為下經三十四。

卦序

卦序是指卦象的排列次序。八卦排列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按乾、坤、震、巽、坎、離、艮、兌的順序排列,稱為“文王八卦次序”,又稱為“後天八卦次序”;另一種按乾、兌、離、震、巽、坎、艮、坤的順序排列,稱為“伏羲八卦次序”,又稱“先天八卦次序”。

今本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從《乾》、《坤》兩卦開始,到《既濟》、《未濟》卦終篇。

八卦的卦序稱為: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六十四卦卦序稱為:乾卦第一、坤卦第二……未濟卦第六十四。

……先天八卦方位

八卦表示八方:乾正南,坤正北,離正東,坎正西,震東北,兌東南,艮西北,巽西南。這種方位排列法稱“先天八卦方位”,又稱“伏羲八卦方位”。

……後天八卦方位

離正南,坎正北,震正東,兌正西,艮東北,巽東南,乾西北,坤西南。這種方位排列法稱……“後天八卦方位”,又稱“文王八卦方位”。

◎卦象與卦德◎

卦象的符號是一定的,如單卦

重卦

等,但是每卦的象徵物除了天、地、風、雷……以外還可以是具有相近屬性的各種事物。卦的屬性稱為卦德。象徵物和象徵意義,其象徵物為“卦象”,象徵意義即屬性稱為“卦德”。例如:乾卦象徵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就是乾卦的卦德;坤卦象徵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就是坤卦的卦德。又比如:震卦象徵雷,其卦德為動;巽卦象徵風,其卦德為入。

卦象與卦德表

◎《周易》中的爻位占斷◎

“吉”字,其義為“好”,為“善”,為“得”,總之是吉祥如意。但是在《周易》中,一種行為的結果是否“吉”,通常是因時、因人、因事而異的。表現形式有“吉”“中吉”“貞吉”“大吉”等。

“利”字,其義為有利、宜於、利於等。“利”主要是提示人們怎樣做好,怎樣做沒有好處。表現形式有“利”“無不利”“利見大人”“利涉大川”等。

當位與不當位

卦象六爻的位次有奇、偶之分,即陰、陽之別。初、三、五是奇位,也就是陽位;二、四、上為偶位,也就是陰位。陽爻居陽位,陰爻居陰位,都稱為當位,又稱“得位”。古人以為得位之爻象徵事物發展符合規律或人處在相宜的地位、環境,具有發展前途。

陽爻居陰位,或陰爻居陽位,稱為不當位,又稱“失正”、“不得位”。如恆卦,初六、六五兩爻為陰爻居陽位,故不當位;九二、九四兩爻為陽爻居陰位,故失正。不當位之爻象徵事物發展背離正道、違反規律或是人處在不相宜的地位和時間。

在《周易》中,得位之爻多吉利,失位之爻多不吉利,但也不是絕對如此,要看具體情況的變化。當位時要注意守正防凶,不當位時要努力趨正求吉。

《咸》卦

如《咸》卦,六二、上六兩爻為陰爻居陰位,所以是當位;九三、九五兩爻為陽爻居陽位,也是得位。

中、中正

中國文化推崇“中”,《周易》即十分典型地強調“中”的思想。

六爻的二爻和五爻分別居下卦之中和上卦之中,這都稱為中位。爻處中位謂之“得中”、“居中”,簡言為“中”,中位象徵著人和事物堅持中道,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恰到好處。得中優於得正,故《周易》中二爻、五爻多吉利之象。

剛指陽,柔指陰。凡事陽爻居中位,謂之剛中,象徵具有剛健而適中之德;陰爻居中位,謂之柔中,象徵具有柔順而適中之德。

如果陰爻居二位,陽爻居五位,既得“中”又得“正”,稱為“中正”。在《周易》中,中正之爻尤為善美,象徵事物發展到最佳狀態,具備最為良好的發展條件。

李光地《周易折中·義例》云:“剛柔中正不中正之謂德。剛柔各有善不善,時當用剛,則以剛為善也;時當用柔,則以柔為善也。唯中與正,則無有不善者。然正尤不如中之善,故程子曰:‘正未必中,中則無不正也。’六爻當位者未必皆吉,而二五之中,則吉者獨多,以此故爾。”

《乾》卦

如《乾》卦,九二、九五兩爻得中,而且九五陽爻處於陽位既“中”且“正”,這在《周易》爻中是最美善的象徵。

本卦、變卦和變爻、靜卦

占筮最初時所得到的卦即為本卦,或稱正卦、原卦,古人也叫貞卦。如《左傳·庄公二十二年》記載說:“周史有以《周易》見陳侯者,陳侯使筮之,遇觀之否。”陳侯最初所得觀卦即為本卦。

變卦又稱“之卦”、“動卦”,指一個卦因一爻或多爻的爻動爻性發生變化而成為另一個卦象。例如,乾卦,九二爻由陽性變陰性,即變為同人卦。如《左傳·閔公元年》記載說:“畢萬筮仕於晉,遇屯之比。”比卦即為屯卦的變卦。

變爻也稱為“動爻”,指占筮所得的本卦中具有可變性的爻,或稱老陽爻、老陰爻。某一爻或幾爻由陽變陰,或由陰變陽,卦象也隨之改變,即為變卦。例如,屯變比,就是因初九爻由陽變陰而成,初九爻即為變爻。

如果所佔得卦象中沒有變爻,各爻都是靜止不動的,就是靜卦。

錯卦

把一個卦的各個爻的陰陽性質反轉過來(陰變陽,陽變陰)求得的卦就是錯卦。錯卦又稱為“對卦”,也稱為“旁通”。《周易》六十四卦中根據旁通關係排列在一起的卦有:乾與坤

、頤

與大過

與離

,中孚

與小過

綜卦

一個別卦的卦象從下到上顛倒過來,成為另一個卦象,稱為綜卦,又稱“覆卦”、“反卦”。例如,屯卦

,倒過來即為蒙的卦象

;泰卦

,倒過來即為否的卦象

。反之亦然《周易》六十四卦中共有二十八對覆卦,也就是說有五十六個卦可以顛倒過來成為另外一個卦象。由於兩卦卦象互為顛倒關係,所以覆卦又叫反對之象、反卦。卦象“反對”之卦在《周易》六十四卦中均兩兩相鄰而排在一起。

綜卦(覆卦)的簡單識別方法是:先看到一個卦象,然後到對面(身體轉180度)再看這個卦象就是綜卦了。

互卦

一個卦除初爻和上爻外,取其二爻、三爻、四爻組成一個單卦做內卦,稱為“下互”,再取三爻、四爻、五爻組成一個外卦,稱為“上互”。也就是說,《易》卦六爻之間,除初爻、上爻外,中四爻又有相連互交的卦包涵其間,稱為“互卦”。下面舉《屯》卦

為例:

卦主

《周易》六十四卦的每卦六爻中,有為主之爻,即一卦中構成一卦特徵或決定一卦吉凶大義的主爻。例如,復卦

六爻,初九為卦主;乾卦

,九五為卦主;坤卦

前人或稱為主卦之主。成卦之主、主卦之主都可以有兩爻,如泰卦

中九二、六五兩爻既是成卦之主,也是主卦之主。六十四卦的《彖傳》中一般揭示出卦主所在。

李光地《周易折中·義例》云:“凡所謂卦主者,有成卦之主焉,有主卦之主焉。成卦之主,則卦之所由以成者。無論位之高下,德之善惡,若卦義因之而起,則皆得為卦主也。主卦之主,必皆德之善,而得時、得位者為之,故取於五位者為多,而它爻亦間取焉。其成卦之主,即為主卦之主,必其德之善,而兼得時位者也。”

兩爻的承、乘、比、應

在《周易》卦的六爻之間相互關係中,由於各個爻的位次、距離和性質的不同,會出現承、乘、比、應等不同的相互關係,這裏先來講承和乘。

凡是下爻緊靠着上爻時稱為“承”,就是以下承上,指的是下者對上的關係,有承受、順從之意,主要講的是陰爻上承陽爻的情況。此時,陰陽“當位”之爻相承多吉,“不當位”之爻相承多凶。

凡是上爻凌駕下爻叫做“乘”,一般指陰爻位於陽爻之上的情形,陰乘陽,象徵小人欺凌君子,女子凌駕於男子之上。乘剛的陰爻多不吉利。

“比”是指六爻之間的兩爻相鄰的關係。如初爻與二爻比,二爻與三爻比,三爻與四爻比,四爻與五爻比,五爻與上爻比。兩爻相比,象徵著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和影響。兩爻相比有時也呈現出“承”和“乘”的現象。

“應”是指六爻之間處在下卦的三爻與處在上卦的三爻兩兩交感對應。對應的兩爻,如果是一陰一陽,可以兩相交感,稱為“有應”;如果對應的兩爻都是陰爻或都是陽爻,這樣就無法交感,稱為無應。這很像物理學中電磁學的“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現象。

陰爻位於陽爻之上,稱為“乘剛”,象徵小人乘凌君子,女子凌駕男子,爻義往往不吉。

兩爻相鄰稱為“比”,象徵事物處在鄰近環境中的作用與反作用,可通過兩爻的承乘關係加以分析。

陰爻位於陽爻之下,稱為“承”,象徵卑微者(柔順者)順承尊高者(剛強者)。

“應”是指六爻之間處在下卦的三爻與處在上卦的三爻兩兩交感對應。象徵著事物之間的和諧、統一與矛盾、對立的運動規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易經的智慧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易經的智慧
上一章下一章

附錄:學習《周易》的門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