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鰱、北梭魚、鰻魚和背棘魚
大海鰱、北梭魚、鰻魚和背棘魚鰻魚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在中世紀時期還曾一度作為人們的主食。很早以前,人們就認為鰻魚十分特別,這是因為它們與其他淡水魚類不同,在繁殖季節的開始並不產卵或排出精子。這一神秘的現象引起了許多猜測和解釋,但這些解釋都只是空想而已。直到19世紀末期,人們才真正解開這一謎團。今天,人們已經掌握了許多鰻魚的生物特性,但它們的生物習性中仍蘊藏了許多未為人知的秘密。
大海鰱、北梭魚、鰻魚和背棘魚可分為4個目,其中的物種除特定的結構相似外,彼此外表各不相同。它們的共同點是,都具有與成魚截然不同的幼魚,幼魚通體透明,呈柳葉或帶形,美其名曰“柳葉鰻”。這4個目為:包括大海鰱、海鰱或女仕魚的海鰱目,包括北梭魚、海蜥魚和棘鰻的北梭魚目,包括15個鰻魚科的鰻鱺目,包括吞噬鰻、囊喉鰻及其同類的囊鰓鰻目。
大海鰱及其同類
海鰱目
大海鰱及其同類(海鰱目)身體不呈鰻形,擁有悠久的歷史,這一類群的化石源自晚白堊紀歐洲、亞洲及非洲的沉積物(0.96億~0.65億年前)。它們都具有柳葉鰻幼體期,下頜的兩側間還有咽板——咽喉皮膚表面的一對骨結構。咽板在古代魚類身上十分常見,但這種結構在現存魚類中卻不多見。該目下的物種主要為海生魚類,有時也會進入淡水中棲息。
大海鰱是海鰱目中最大的物種,重達160千克。在海釣中,上鉤的大海鰱會高高躍起至空中,翻轉過身來擺脫釣鉤,與垂釣者形成對抗,因此深受垂釣者的喜愛。這一物種棲息在大西洋兩側的熱帶和亞熱帶水域中,成魚在海洋中繁殖,而幼魚在變形時會遷徙至近海岸的水域中。新生的大海鰱成魚在環礁湖和紅樹沼澤區域棲息和生長,這類濕地通常氧氣含量低,但大海鰱能呼吸大氣氧氣,此時這種技能正好得以施展。
印度洋——太平洋大海鰱與其大西洋近族外表相似,甚至連背鰭上長長的最末鰭刺都如出一轍。它們的生命周期也與大西洋大海鰱相似。2個物種只在結構上有微小差別,如印度洋——太平洋大海鰱的鰾道緊靠頭骨中的內耳區,鰭條和椎骨的數量也與大西洋大海鰱不同。此外,兩者最顯著的區別是印度洋——太平洋大海鰱一般較小,很少超過50千克重。
海鰱(海鰱物種)也是溫水物種,棲息在熱帶和亞熱帶大西洋水域。儘管它們的俗名並不起眼,但這一物種卻能長至6.8千克重。
北梭魚、棘鰻及其同類
海鰱目
北梭魚廣泛分佈在熱帶海洋的淺水域中,它們是群集魚類,以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常棲息在海水的極淺處,有時其背鰭和尾鰭的上葉會伸出海面。北梭魚的重量很少超過9千克,體長也很少超過1.1米。儘管肉質不佳,但由於它們驍勇善斗,因此常被海釣者追逐。
海蜥魚(海蜥魚科)和棘鰻或背棘魚(背棘魚科)都是有鱗的深海魚類,它們很少超過2米長。它們的嘴前有延伸出來的吻部,直指向前。其頭部通常是整個身體中最長的一部分。身體部分呈鰻形,沿尾部方向逐漸變細。部分物種有小巧的尾鰭,而其他物種的臀鰭和尾鰭則結合在一起,即連接起來了。有背鰭的物種,其背鰭短小,位置靠前。背棘魚的背上和臀鰭前有一系列單個的棘刺,因此它們除了棘鰻外還享有背棘魚這一俗名。它們較短小粗壯。背棘魚呈世界性分佈,以海底的棘皮動物(參見海膽和海星)、海綿動物和海葵為食。
海蜥魚也呈世界性分佈,大多集中在1800米的深處,但鼻海蜥魚卻曾被捕獲於北大西洋5200米的深處。它們以無脊椎動物為食,主要捕食那些棲息於深海的物種,至少部分海蜥魚物種能用吻將獵物從海底驅逐出來。其他海蜥魚物種則捕食小型烏賊,大西洋的深海海蜥魚的頭頂上還排列着一排可能是味蕾的結構。海蜥魚顏色多十分灰暗,但歐氏海蜥魚卻呈閃耀着銀光的粉紅色,它也是少數幾個口腔頂有深淺交替條紋的魚類物種之一。
大海鰱魚群
大隊的大海鰱魚群(深受海釣者所喜愛)常在固定棲息地生活數年。大海鰱以小型魚類為食,如沙丁魚。
知識檔案
大海鰱、北梭魚和鰻魚
總目海鰱總目
目海鰱目、北梭魚目、鰻鱺目、囊鰓鰻目
約800個物種,分為約156屬,約24科及4目。
分佈:各大洋;熱帶和溫帶水域中。
北大西洋西部的吸口背棘魚的嘴內沒有牙齒,能像吸塵器一樣吮吸入大量軟泥,軟泥中所含的有機物質數量可能較少,但這種棘鰻有很長的腸,能最大化地吸收軟泥中的營養物質,事實上它們正是依靠這種不被看好的食物而生存下來的。
在1928~1930年間的科研航程中,科研艦丹納號在南非沿海捕獲了一條長1.84米的柳葉鰻幼魚。一時間,人們對此眾說紛紜,偽科學論者甚至提出這樣的論調:“如果長10厘米的康吉鰻幼魚能長成長2米的成魚,那麼這條柳葉鰻幼魚就會長成超過30米的成魚。因此這是一條海蛇幼體,也就是說海蛇就是鰻魚。”
人們還捕獲了另一些巨型柳葉鰻幼魚,並為其命名為巨柳葉鰻。20世紀60年代中期,人們又捕獲到一條巨型柳葉鰻,這一次人們得到了幸運女神的眷顧——當時捕獲的幼魚正處於變形中期,可以確定其成魚正是背棘魚。隨後人們在其他巨型柳葉鰻的身上一再驗證,證明其確能變形為背棘魚,因此也奠定了背棘魚與鰻魚的關係,粉碎了關於海蛇的一系列無稽之談。然而,背棘魚與其他鰻魚有所不同,它們在變形後幾乎很難繼續生長發育,所謂30米長的成魚——“海蛇”——只不過是人們天馬行空的妄自猜測罷了。
鰻魚
鰻鱺目
鰻魚物種科的確切數目至今尚未確定,專家們對這一問題持有不同觀點,這是由於他們對部分物種知之甚少——有時僅有一個或數個標本以供研究。此外,人們在將已知的柳葉鰻幼魚與已知的成魚進行匹配時,也遇到了很多困難。
歐洲鰻魚的幼魚在藻海被孵化出來后便漂回至灣流,隨後經過約3年時間游到寒冷清澈的歐洲沿岸淺水域中,在那裏它們慢慢收縮變形為鰻線並溯流而上,經過數年的生長、攝食,直至再度遷徙。美洲鰻魚在藻海的西部繁殖,其柳葉鰻幼魚只需1或2年時間就可到達淡水域中。
並非所有鰻鱺魚的繁殖場都已被人類發現,例如,極具經濟價值的日本鰻的產卵場就不為人知。南非東部的鰻魚都在馬達加斯加島東面的深海處繁殖,包括斑點鰻、北方鰻和東非或長鰭淡水鰻。
歐洲、美洲和日本鰻的成魚呈世界性分佈,而東非的第4個鰻魚物種馬達加斯加斑點鰻分佈在許多太平洋島嶼、遠東和北面的中國香港及日本南部。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加里曼丹鰻鱺則棲息在婆羅洲的渤河,西里伯斯島長鰭鰻則僅分佈在西里伯斯島東北部。鰻魚的其他物種分佈在上述區域的中間,都有能通往其繁殖場的通道。它們究竟是怎樣到達那些繁殖場的,又為什麼會去往那裏繁殖呢?我們不知道答案,但有幾個十分有趣的可能性可供參考。
鰻魚和背棘魚的代表物種
1.短尾棘鰻,月尾鰻科下的兩個物種之一;2.鷸鰻(線口鰻屬),線口鰻科;3.休氏唇鼻鰻,屬於偽海鰻科(草鰻科);4.波紋裸胸鱔,海鱔科;5.北方兇殘鰻或考氏劍齒鰻,合鰓鰻科;6.線蚓鰻,蚓鰻科;7.海蜥魚(海蜥魚屬,海蜥魚科,屬於北梭魚目);8.魏氏糯鰻,糯鰻科;9.吞噬鰻或寬咽鰻,寬咽魚科下的唯一物種。
歐洲鰻魚的幼魚被灣流帶走,那麼其成魚為什麼不追隨着返回繁殖場呢?又或者,若繁殖場對溫度、鹽度和水壓3個參數都有特定要求,那麼這些參數可否指引鰻魚返回呢?事實上,用特定的參數來指引鰻魚的方向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例如,在水溫的指引下從歐洲北部而來的鰻魚成魚能到達藻海,而從意大利來的鰻魚就不會到達藻海(地中海的水溫比相鄰的大西洋要高)。大西洋靠近歐洲附近的水壓(可體現為水下的深度)則比其他部分更適合鰻魚的繁殖。此外,人們並不難理解的是,由於鰻魚成魚在早期遷徙中就能自如地適應從淡水到鹹水的過渡,因此它們對鹽度的改變並不敏感。
人類對於鰻魚的認識還存在許多盲點,但卻並不妨礙人類對此做出許多十分有趣的推測。首先,許多動物都能利用地球磁場來導航,儘管迄今為止人們還沒有在鰻魚身上發現磁場探測器官,但卻不能完全否定其存在的可能性。第二個推測與大陸的運動,即大陸漂移有關。歐洲的大部分與北美曾經連為一個大陸,非洲與南美也是如此。在形成如今的大陸分佈狀況的過程中,一定有一段時期在這2塊大陸之間存在一片狹窄的海洋。那麼是否存在這種可能,即當鰻魚剛出現時,它們就在這片狹窄的海洋中繁殖,因此就算它們不擅游泳也不得不跋涉數千千米到達此地,因為只有在這裏的物理環境才能保證其順利繁殖。
人們對做標記的遷徙鰻魚進行的研究顯示,它們的遷徙耗時4~7個月,在此期間它們並不進食。更令人難以理解的是,那些隨着灣流被帶往攝食場的柳葉鰻,在穿越大洋的2~3年遷徙期間內也不攝食。它們的消化道內沒有食物,而它們所具有的前伸的特殊牙齒大部分位於頜外,絕不用於捕獲食物。然而,它們卻能在遷徙的過程中不斷生長,直至變形前才收縮,牙齒也會消失。
對於這些令人費解的難題,如下幾條線索也許能做出部分解釋。對康吉鰻幼魚的研究顯示,它們能從海水中吸收營養物質和重要礦物質。這一物種的嘴上有成行的細小突起(茸毛),能吸收營養物質。然而,鰻鱺魚卻並不具備這類結構。由於鰻魚的變形十分迅速,因此它們必須儲備大量鈣質以便快速完成骨骼的礦化並順利地從幼魚進入到成魚階段。柳葉鰻在變形過程中消失的前伸牙齒富含鈣質,因此這些牙齒有可能是幼魚為變形所儲備的必要鈣質。
鰻魚在柳葉鰻幼魚與成魚階段之間,還必須經過一個身體形狀雖然改變但仍保持透明的時期,即“玻璃鰻”,它與緊隨其後發育而成的鰻線都能烹飪為佳肴。
在柳葉鰻的變形期內,它們原本扁平的身體逐漸變為成魚的形狀,發育出腹鰭、鱗片,身體也具有了相應的顏色。在色素出現前,這些幼魚被稱為玻璃鰻,色素出現后則被稱為鰻線。依據當地外在環境的不同,大量溯河而上的可能是玻璃鰻,也可能是鰻線。19世紀河口污染以前,人們能捕獲數百萬條鰻線,並舉行專門的鰻線交易會。捕獲於英國塞文河的鰻線特別著名,主要用做食物。在歐洲其他地方,鰻線還可用做防腐劑和黏合劑。如今人們仍然捕獲鰻線,但主要是將其送至鰻魚養殖場,在那裏它們成熟的時間比在野外所需的時間要短。鰻魚成魚營養豐富,不論是煙熏或是燜燉,在世界許多地方都深受歡迎,凝膠鰻魚則一度在貧困的倫敦東區十分盛行。
儘管鰻魚的血液中含有一種危險的魚毒素(魚毒),但它們仍然十分受歡迎。因此在烹飪鰻魚時,特別要注意不要讓鰻魚的血液接觸到眼睛或其他黏膜。這種魚毒素在烹飪時會很快被破壞,因此大多數食鰻魚者都開心地享受美味,絲毫不會察覺它們的毒素。
海鰻是古羅馬時期統治階級鍾愛的寵物。地中海海鰻的學名正是為了紀念公元前2世紀末期的一位羅馬時期的富豪李西尼斯·穆拉納(LiciniusMuraena)。根據普林尼的記載,李西尼斯圍養海鰻,用以向大眾炫耀自己的財富。到了儒略·凱撒(JuliusCaesar)時期,蓋阿斯·海爾斯(GaiusHerrius)甚至為自己的海鰻建造了一個專門的池塘,這一行為震驚了當時的皇帝凱撒,並提出要購買這些海鰻。蓋阿斯拒絕了這一要求,但可能是為了與皇帝保持良好的關係,他仍同意借給凱撒6000條海鰻用以在宴會上展示。此外,還有許多其他故事,描述了當時的富豪如何用珠寶裝飾自己的寵物海鰻。
羅馬帝國時期的頹廢社會中流傳的關於鰻魚最為臭名昭著的故事,可能要數維迪斯·保羅將反抗或多餘的奴隸投給海鰻作食物,用以給自己的晚宴貴賓取樂。這一故事和其他一些類似傳說都反映了鰻魚的兇殘可怕,因此演變為一些深入人心的神話傳說,其主旨都聲稱潛水者的皮膚一旦接觸到海鰻,就只有死路一條。這些傳說中充斥着這樣的情景:海鰻攻擊潛水者時,會在咬傷他們的同時釋放毒素,一旦海鰻用牙齒咬住潛水者就絕不會鬆口。事實上這些謠傳並不可信。首先,海鰻的咬傷是無毒的,任何傷口引起的感染都是繼發感染。其次,海鰻的牙齒適於捕捉小型獵物,它們長而薄,較大的牙齒互相鉸合,能使獵物順利地進入到自己的胃中。但這並不意味着海鰻在咬住獵物后就絕不鬆口,特別是當海鰻咬住的是人類這樣大而難以吞咽的獵物時,它們就更不會一直咬住不放了。
海鰻大多具有與地中海海鰻相似的牙齒,而熱帶蛇鱔屬物種卻有鈍而圓的牙齒,正好適於碾碎其主要的食物螃蟹。管鼻海鱔(管鼻鱔屬)的前鼻孔延伸成特有的長葉形結構。藍體管鼻海鱔色澤艷麗,深受觀賞魚愛好者喜愛。其雄性呈土耳其玉色,明黃的背鰭還鑲有白邊,頭部的前端和下端呈黃色,其他部分則為藍色;其雌性通體均為黃色,臀鰭為黑色。
海鰻的分佈遍及所有熱帶海洋,常棲息在較淺的水域中,偶爾也會進入到淡水域中。
偽海鰻(草鰻科,有時也被稱為偽海鱔科)可能與海鰻有許多密切的關聯,它們與海鰻相似,都沒有鱗片,連續的奇(中)鰭上覆蓋著厚厚的皮膚,胸鰭退化,其中至少有1個物種的胸鰭已完全消失。其體色也與許多海鰻一樣,上有許多斑點。但與海鰻相比,它們頭上的孔更小,身體更薄,這足以證明它們是獨立於海鰻的一個單獨物種科。偽海鰻的代表物種呈世界性分佈,但由於它們行蹤隱秘,因此人們對它們幾乎一無所知。
雙色偽海鰻的柳葉鰻幼魚在地中海水域極其常見,但迄今為止,人們對其成魚的了解仍然十分有限。100多年前人類就已有關於這一物種的記載,但僅有極少數個體標本被收藏於博物館中,隨着潛水員嘗試着將水下麻醉劑用於麻醉這些動物,這才慢慢捕獲到更多個體標本。這一物種也分佈在美國佛羅里達近海,體型較小(短於25厘米),無胸鰭,背部呈深棕色,腹部為淺棕色。
短管星太陽珊瑚叢中的2隻斑點海鰻幼魚的頭從窩中探出,擺出一副其特有的姿態。該物種在礁石旁十分常見。
科研艦比爾比利號在聖安德魯河河口的科特迪瓦水域的50米深處,發現了一條鰻魚個體,這就是奧洛草鰻(Chlopsisolokun,名稱是以居住在該地區的約魯巴民族所敬仰的海神奧路昆Olokun命名的)。弗氏偽康吉鰻一般廣泛分佈在太平洋水域,奧洛草鰻則是這一物種屬中第一個在大西洋棲息的物種。
“線蚓鰻”這一俗名貼切地描述了蚓鰻科中約6個物種的外形特徵:身體長而薄,表面無鱗片,背鰭及臀鰭通常極不發達。它們有時也被認做“蠕鰻”,但事實上“蠕鰻”這一俗名更適合於蛇鰻科物種。線蚓鰻在印度洋——太平洋十分常見,少數物種也棲息在大西洋,特別是大西洋西部水域。它們分明的背鰭有的呈叉形(有兩葉),有的則呈三葉,這在鰻魚中極其少見。
線蚓鰻的部分物種兩性之間呈現明顯的區別,譬如,西印度蠕鰻雌性的體長接近於雄性體長的2倍,雌性的椎骨比雄性多,心臟在身體中的位置也更靠近身體的後端。這些不同之處在過去曾經多次引起物種的誤認。
諸如線蚓鰻這樣的部分鰻魚物種都呈明顯的兩性二態性。圖中不同性別個體的大小和鰭的輪廓都迥然不同。
藍體管鼻海鱔
圖中為該物種的雄性,具有黃色的背鰭。該物種是海鰻中唯一一個在性別和體色上都有明顯區別的物種。
花園鰻的群落
花園鰻約有25個物種,分為2個屬(園鰻屬和異康吉鰻屬),所有花園鰻物種都具有相似的日常行為和生命史。花園鰻群落一般棲息在水流平穩、又有足夠光線供其尋找食物的淺水域中,在那裏,它們如同會抓握食物的手杖一般,面朝水流而立。其中最密集群落的密度約為每隔50厘米就有一條花園鰻,群落的密度越高,其在海洋中所處的位置就越深。群落中每個個體之間的距離與其個體的長度有關,這是因為每個個體都能覆蓋以近似於其體長的長度為半徑所圍成的半球形水域,因此只有保持這個距離才能保證每個個體與相鄰的個體分隔開來。
專家們對紅海的西氏園鰻群落進行了細緻的研究,並得到許多有趣的信息。它們的洞穴是旋繞的,上邊佈滿了鰻魚皮膚分泌的黏液(在專家們研究的期間,它們從來未曾離開自己的洞穴)。日出前半小時左右,它們便開始一天的活動:從洞穴中探出頭來覓食,但一有任何風吹草動,整個園鰻群落都會躲進洞穴中。中午前後,園鰻會回到洞穴休憩,下午至日落這段時間,它們又會再度探出頭來覓食。十分有趣的是,當群落中的個體完全縮回洞穴休息時,它的攝食範圍會被另一個毫無關聯的魚類所覆蓋——毛背魚科的鑽沙魚,它們攝食的深度正好與園鰻探出的頭部所在的深度一致。當園鰻探出頭時,鑽沙魚就會像它們名字所顯示的那樣,鑽入沙中藏起來。
花園鰻甚至在交配時都離不開洞穴的保護。雄性花園鰻從洞穴中探出身來,用閃光的魚鰭朝着相鄰的雌性擺動,若雌性願意接納,便從自己的洞穴中探出來,與雄性纏繞在一起。在交尾時,花園鰻能排出少量卵,同時使其受精。一對花園鰻一天中可交尾20次。對花園鰻群落分佈的詳細研究顯示,雌性從不移動自己的洞穴,但有些雄性為了靠近雌性,有時也會移動自己的洞穴。然而,這種洞穴的移動卻從未被人類觀察到,據推測,這類活動多半發生在夜間。在繁殖過後,雄性也會將自己的洞穴朝遠離雌性的方向移動。
經過柳葉鰻幼魚期后,小小的新生花園鰻便會聚集在一起固着下來,直到它們長至約25厘米長,這個新生花園鰻群落才會瓦解,其中的個體會在成魚群落中尋找相應的地方安定下來。成魚十分厭惡這種新個體的入侵,除非新個體能承受該群落中其他個體對它的攻擊,否則它便只好移走,或在該群落的邊緣“苟活”。
花園鰻的主要敵人是鰩,它在花園鰻群落中穿梭時,就像割草機在修剪草坪一樣具有殺傷力。而這些花園鰻在受到攻擊時,究竟是能及時縮回洞穴還是更容易被捕捉,至今人們還沒有得到令人滿意的研究結果。
線蚓鰻為穴居魚類,但與其他穴居物種不同的是,它們總是先用頭部入穴,並喜歡棲息在沙質或細石的水底。太平洋的大鰭蚓鰻具有典型的線蚓鰻生命史,其蠕蟲形柳葉鰻幼魚僅有細小的眼睛和退化的魚鰭,當它們變形時,也同時開始掘穴。此後它們除了偶爾在夜間出動之外,極少離開洞穴,直至達到性成熟,此時其眼睛和魚鰭變大,變形后的成魚就在夜間四處遊動,尋覓交配的對象。
花園鰻(糯鰻科,異糯鰻亞科)在水中群生,它們半埋在海底,隨着海流搖來搖去,如同植物一般,因此得名花園鰻。它們與康吉鰻密切相關,以長而薄的身體、小巧的鰓孔、身體後端的堅硬肉質點以及皮膚下隱藏的臀鰭為特點。它們用尾部入穴,發達的尾部還可刺入沙層中。其分佈狀況與線蚓鰻類似。
盲糯鰻科(合鰓鰻科)可分為3個類群:劍齒鰻或芥末鰻(軟泥鰻亞科或前肛鰻亞科),包括約16個物種;盲糯鰻(合鰓鰻亞科),包括約9個物種;單型扁鼻寄生鰻亞科,包括扁鼻寄生鰻。它們的柳葉鰻幼魚都具有不同尋常的伸縮眼睛,體現了彼此之間的緊密相關性。
前肛鰻物種的口腔頂上都有特殊的長牙(犁齒),胸鰭有退化消失的趨勢。這些物種的身體呈兩側扁平的傾向,沿朝向尾部的方向均勻變細。它們的鰾十分長,鼻孔呈管形。本書在此介紹這一毫不起眼的印度洋——太平洋亞科物種(軟泥鰻亞科或前肛鰻亞科),主要是因為關於箭齒前肛鰻屬的如下歷史集中體現了魚類學家所面臨的部分問題。
有一次,有人將一條魚帶到日本高知附近的魚市裡,但沒有人知道那是條什麼魚,科學家們以它為標本,描述並建立了一個新的物種和屬——深海昏糯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一標本遭到毀壞,直到1950年,人們才在日本和夏威夷近海捕獲到該物種的一個新標本。儘管搜尋這種棕色無鱗鰻魚的過程並不艱辛,但的確反映了在其原棲息地十分常見但卻是科研界唯一僅有的標本物種,是多麼容易在一次意外中就毀於一旦。
盲糯鰻有單一的腹部鰓裂,該科(合鰓鰻科)的部分物種分佈於大多數大洋中,營寄生生活。
盲糯鰻或合鰓鰻以幾乎在腹部連接起來的鰓裂為特徵,它們也因此得名。深海科研艦“加拉蒂亞”號在一次搜尋中獲得了珍貴的12個合鰓鰻標本,為安全起見,人們將這12個標本分裝成3個包裹,寄往新西蘭的研究人員處。不幸的是,包含了5個標本的第二個包裹於1961年7月,在包裹存儲室中被大火所毀。
盲糯鰻棲息在平均溫度為5℃的寒冷深水域中,以甲殼類動物和魚類為食(一隻從1000米深處拖上來的考氏合鰓鰻標本甚至吞吃章魚的卵)。這種身體厚實的有鱗鰻魚還有較大的頜和較小的齒,其鱗片形狀與扁鼻寄生鰻的鱗片相似,有些物種腹部上還有特有的凹痕,正好位於胸鰭之下。個別屬物種沒有鱗片,是此亞科中的異類。這些鰻魚物種都呈世界性分佈,棲息在400~2000米的深度。成魚營底棲生活,幼魚具有伸縮眼,除此之外,人們對它們的生命史一無所知。
大眼康吉鰻為太平洋物種,它在夜間將頭斜伸出基質覓食。
該類群的第三個物種(扁鼻寄生鰻)也是該亞科中的唯一一個物種,但事實上,學術界對此觀點並未形成共識。這種深海鰻魚體長約60厘米,在加拿大東部沿海、太平洋西部和北部以及南非和新西蘭近海都能捕獲到。這種分散的捕獲地點分佈究竟是由於各地物種不同,還是由於人們在各地捕獲時所付出的努力不同而造成的,尚很難斷定。扁鼻寄生鰻的數量非常多,常被大量捕獲,這也意味着它們是純群聚物種,或為需要在特定棲息地點生活的物種。它們的頭部線條平滑,上有一個橫向的小嘴,其頜和頜肌十分強韌。它們的鰓裂較短,在胸鰭下呈水平排列,背鰭正好生長在臀鰭之前。它們的身體大部分呈圓柱體形,自末端的肛門開始收縮。它們身上的小鱗片成組排布,角度都指向身體的側線。
金點蛇鰻
該科(蛇鰻科)物種的尾部堅硬,能在沙地中掘穴,並半埋在洞穴中伺機攻擊小型魚類和甲殼類動物。
新生扁鼻寄生鰻以小型甲殼類動物為食,成魚則可能至少營部分的寄生生活,或為食腐動物。第一條扁鼻寄生鰻標本的胃中滿是魚肉,後來的大多數標本也是如此。來自北大西洋的標本則顯示它們也以大比目魚和其他大型魚類為食,但可能僅僅只吞食那些受傷或垂死的魚類。
鰻鱺目的其他科都是深海鰻魚,為了適應不同的生活環境,它們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身體結構變化。
鷸鰻(線口鰻科)為眼大、身體極長的動物,它們身體的後端幾乎完全是被皮膚裹住的脊骨延伸段。其椎骨十分脆弱,硬化度極低,即包含的骨物質很少,因此人們很少能捕獲完整的鷸鰻標本。未破損的鷸鰻標本包含750個以上的椎骨,這是人們所知的最多的椎骨數目。它們長而發光的頜如同鷸類的喙一般奇特,其俗名也由此而來。過去人們曾認為鷸鰻中有2個類群,即有極長分支頜的類群和只有較短分支頜的類群。但迄今為止捕獲到的標本都顯示成熟的鷸鰻雄性為短頜,而成熟的雌性及未成熟的所有鷸鰻均為長頜。在達到成熟前,鷸鰻的內外頜都被朝後伸出的小齒包裹,有些類似砂紙。這有可能是因為成魚已經失去大部分牙齒而很少進食,也有可能是由於它們在繁殖后很快就會死去。
由於鷸鰻的頜只在很後端才能關合,也就是說吻的兩尖端一般無法閉合在一起,因此人們對它們的進食方式了解甚少。海底科研艦對少數活的深海鷸鰻的觀察顯示,它們生命中的大部分時間都保持嘴朝下的姿勢,垂直懸在水中,有時靜止,有時則輕微波動。少數幾個胃中仍有食物的標本顯示,它們主要以深海蝦為食。這些蝦都具有長觸鬚和腿,這可能意味着,鷸鰻主要依靠觸覺捕食,即鷸鰻的內頜或外頜一旦捕捉到這類甲殼動物的長觸鬚和腿,就會順着獵物的觸鬚或腿靠近它們並將其吞食。
鷸鰻有3個已確認的物種屬(喙吻鰻屬、線口鰻屬、唇線鰻屬),它們廣泛分佈於深至大洋下2000米處的溫暖水域中。其柳葉鰻幼魚具有細長的尾絲,十分容易辨認,這些尾絲會發育為成魚長長的尾部。當幼魚長至30厘米長時,就開始變形為成魚。
吞噬鰻及其同類
囊鰓鰻目
剩餘的4個物種科都是深海吞噬鰻或囊喉鰻。其中短尾鷸鰻(月尾鰻科)中的2個單型物種屬尤其與眾不同,它們形如飛鏢,長而薄的身體被分為腹、背兩部分。這些鰻魚物種棲息在所有熱帶和亞熱帶大洋的500~5000米同。典型的柳葉鰻呈柳葉形(僅有些小變化),而短尾鷸鰻的幼魚則隨着深度的增加而變長。人們掌握的有限資料顯示,這些物種的幼魚期大概至少持續2年。
圖為鷸鰻(線口鰻物種)的長頜,它們的銼齒能纏繞住深海甲殼類動物的長腿和觸角。
這3個深海鰻魚科——單頜鰻(單頜鰻科),囊喉鰻(囊喉鰻科)和吞噬鰻或寬咽鰻(寬咽魚科)——都具有類似的嘴,因此有時它們都被歸屬於“吞噬鰻”下。
單頜鰻有約14個來自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標本,它們的學名意指“單一的頜”,是由於這些物種沒有上頜骨,而較大的下頜骨卻能長過其頭部,故而得名。它們的所有已知標本都很小,其中最大的僅有16厘米長,只有一個物種有顏色。有人認為單頜鰻是囊喉鰻(囊喉鰻科)的幼魚,但囊喉鰻成魚的椎骨數目卻比單頜鰻多。由於最大的單頜鰻的椎骨深處,較之更深的地點則甚少涉足。它們為身體扁平的小型魚類,體長能達15厘米。月尾鰻具有深色光滑的皮膚和小而銳利的眼睛,新胚鰻體呈亮紅色。人們對它們的生物特性所知有限,但在其已知的繁殖過程中有許多有趣的特性。許多鰻魚都對繁殖地點的物理環境有明確界定,使之符合其嚴格的生理要求;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西洋的短尾鷸鰻則在海洋北部大片的溫暖水域中產卵。
吞噬鰻的幼魚與其他鰻魚的幼魚截然不數目最多,因此人們推測這一物種在生長時,其椎骨數量也隨之持續增加。只有當人們尋找到性成熟的單頜鰻,或是建立起清晰的單頜鰻-囊喉鰻發育關係,即發現能顯示從單頜鰻發育至囊喉鰻的結構變化的標本時,才能真正解開它們彼此之間關係的謎團吧。
囊喉鰻是典型的深海魚類,它們具有大嘴、具彈性的胃、有齒的頜以及尾部的發光器官。囊喉鰻研究中存在的一個疑點是,目前僅有9個囊喉鰻物種得到普遍確認(基於不足100個標本),而一般確認的單頜鰻物種卻約有14個。如果說單頜鰻是囊喉鰻的幼魚,那麼必然至少有5個囊喉鰻物種有待人們發現,或者是有5個單頜鰻物種的確認有誤。
在人們獲得的標本中,僅有少數是活的。在大西洋人們曾幸運地用拖網捕到過一條活的哈氏囊喉鰻。它雖在1700米的大洋深處被拖網捕獲上來,但當時它卻並不在拖網中,只是牙齒被纏繞在拖網口,因此在拖網被拖上來的過程中,它依靠自身重量掙脫拖網而逃。由於它沒有鰾,因此在靠近海面的時候,由於水壓的降低導致鰾內氣體的大量膨脹而無法逃遠。
囊喉鰻是深海魚類中較大的物種,能長至超過2米長,但身體的主要部分卻是尾部。毫無疑問,它們的大嘴必然經過許多形態上的變化,例如,弓鰓離頭骨距離較遠,並分裂為2個側鰓瓣,它們沒有厴(鰓蓋)骨,鰓室並不完全被皮膚覆蓋。這些變化說明囊喉鰻的呼吸機制與其他魚類並不相同。除了缺少骨盆帶,它們身上的另一個有趣之處就是其側線器官並不位於皮下管中,而是通過單個的乳突或突起位於身體皮膚之上。人們猜測這樣的改變可能是為了使它們對水波變化更為敏感,從而提高它們捕獲合適的獵物來填滿其可膨脹胃的幾率。它們的上頜上有2排圓錐形的彎齒,下頜上有一排大小交錯的小齒,因此獵物一旦被咬在嘴裏,就很難逃脫。
所有囊喉鰻逐漸變細的長尾末端都有一個複雜的發光器官,其作用至今不詳。事實上,這個發光器官的排布實在令人難以理解。它們頭頂上的2條凹溝一直延伸至尾部,其中的白色發光組織能發出微弱的光。凹溝分別沿背鰭的任一側向尾部延伸,每一分支都有2條成角度的小溝,它們也包含了相似的白色發光組織。其尾部器官則被限制在身體最後約15厘米處,即其身體最薄處的腹部皮膚上的一個粉色棒形觸角。它們的身體從此點往後略微豐滿,背部上有6個、腹部上有7個紅色凸起(乳突),凸起的基座無色。發光器官的主體部分位於凸起之後,為透明的葉形結構,上邊佈滿了豐富的血管。其背部和腹部邊緣延伸出來,呈紅色;發光器官因其中包含血管而呈粉色,並被一塊黑底紅點的板分為兩區。囊喉鰻更靠近尾部的身體很細,與身體的其餘部分呈現為黑色不同,這裏呈紅色和紫色。此處還分佈了許多手指狀乳突,這些小小的乳突能發出穩定的粉色光,而葉形尾部器官則能在發出穩定的紅光后還能不斷閃爍。
大口蛇鰻能長至1.2米長,具有十分強韌的頜部。這一物種能吞食孔雀比目魚。
這種發光器官可作為誘餌,但若要將其用做誘餌時,囊喉鰻必須把身體扭曲起來。即便它們身體細長,也可能善於盤曲,但保持這樣一種扭曲的姿勢也不可能向前猛撲而捕獲獵物,因此所謂誘餌一說,似乎不太可能。
該深海鰻魚類群中的最後一個科同樣十分奇特,其中吞噬鰻或寬咽鰻便是該科(寬咽魚科)下的唯一物種。它們的嘴甚至比囊喉鰻還要大,頜的長度能達身體長度的25%,通過一層黑色彈性隔膜連接在一起。它們的眼睛和大腦很小,局限於嘴前一塊很小的區域中。
人們對吞噬鰻的生物特性幾乎一無所知。它們的牙齒細小,因此很可能以微小的生物體為食。其尾部附近有一個複雜的小器官,但目前尚不清楚它是否能發光。它們沒有鰾,但體內卻有廣泛的充滿液體的管系(淋巴系統),能為其提供浮力。它們的側線器官位於體外,為小腫塊上的2或3個乳突。
吞噬鰻幼魚在短於4厘米時就會變形,但即使是這麼小的一個生物都已經有了一張大嘴。有趣的是,其幼魚的棲息處比成魚更靠近水面,而成魚常棲息在水域的更深處。
大海鰱、北梭魚和鰻魚的目
大海鰱及其同類
海鰱目
多數棲息在熱帶海洋中,很少棲息於鹹水或淡水中。身體最長可達約2米,最重可達160千克。包括約8個物種,分為2屬和2科,包括印度洋——太平洋大海鰱、大海鰱、海鰱或女仕魚。
北梭魚、棘鰻及其同類
北梭魚目
多數棲息在熱帶海洋中(北梭魚)和世界各地的深海中(海蜥魚和棘鰻)。身體最長可達約2米。包括約29個物種,分為8屬和3科,包括北梭魚和吸口背棘魚。
鰻魚
鰻鱺目
分佈在所有大洋、北美、歐洲、東非、馬達加斯加、印度南部、斯里蘭卡、東南亞、馬來群島、澳洲東部及北部、新西蘭。身體最長可達約3米。包括約738個物種,分為約141屬和約15科,包括:鰻鱺或淡水鰻魚(鰻鱺科),含美洲鰻魚、歐洲鰻魚、日本鰻魚;鷸鰻(線口鰻科);
康吉鰻(糯鰻科);海鰻(海鱔科),含海鰻(海鰻屬);盲糯鰻或合鰓鰻(合鰓鰻科);蠕鰻或線蚓鰻(蚓鰻科);偽海鰻或偽海鱔(草鰻科);扁鼻寄生鰻(扁鼻寄生鰻亞科,僅有一個物種扁鼻寄生鰻)。
大海鰱及其同類
大海鰱
大海鰱科
海鰱
海鰱科
北梭魚、棘鰻及其同類
北梭魚
北梭魚科
海蜥魚
海蜥魚科
離頜魚科
背棘魚
背棘魚科
鰻魚
鰻鱺或淡
水鰻魚
鰻鱺科
鴨嘴蛇鰻
鴨嘴蛇鰻科
異鰻科
吞噬鰻及其同類
囊鰓鰻目
多數棲息在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熱帶及溫帶的深水域。身體最長可達約2米。包括26個物種,分為5屬4科,包括吞噬鰻。
海鰻
海鰻科
鷸鰻
線口鰻科
蠕鰻或線蚓鰻
蚓鰻科
偽海鰻或偽海鱔
草鰻科
吞噬鰻及其同類
短尾鷸鰻
月尾鰻科
吞噬鰻
寬咽魚科
囊喉鰻
囊喉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