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的概述

魚的概述

魚的概述早在30億年前,地球的水域中就可能出現了生命,但在非常漫長的一段時間中,都沒有生命留下的痕迹。已知最早的多細胞無脊椎動物出現在約6億年前。在一段約1.2億年的間隔后(從地質學角度而言),地球上就出現了最早的水生脊椎動物——魚類。如今許多我們十分熟悉的動物就是從這些早期魚類中進化出來的,如鳥類、爬行動物、哺乳動物。

如今現存的脊椎動物中,魚類所佔的比例超過一半。魚類能像其他脊椎動物一樣生活,同時具有許多自己的獨有特性,例如,只有魚類能自行發光(生物發光),能產生電,有完整的寄生狀態,而某些魚類從孵化至成體產生的體積變化之大也是其他動物難以企及的。

不同的人對魚類的印象也截然不同。在有些人看來,絕佳的魚類形象就是牙齒鋒利、能在海洋中優雅輕鬆地捕獲獵物的鯊魚;而另一些人則把魚類視做自家魚缸內迷人的小動物;釣魚者認為,魚類是需要絞盡腦汁以智取之的狡猾獵物;漁夫卻將魚看成是被拖至漁船甲板上的一大堆掙扎着的動物;而在生物學家眼中,魚類則集合了一系列極富挑戰性的問題,這些關於其進化、行為和形態的研究帶給人們的疑問,遠比研究本身能獲得的答案要多得多。

魚類形態多樣,不僅物種數量眾多,部分物種的個體數量也十分驚人。它們不僅十分有趣,對人類的部分研究還具有啟發作用,因此非常有益。顯然,許多物種的大片魚群(倘若能對其保持有序的管理)能成為人類及其他動物極具價值的食物來源。但許多人還未意識到的是,對魚類的有關研究也能有助於人們解決許多複雜的外科及內科醫學問題。例如,在進行人類心臟及肺移植時,會產生組織排斥現象,如果能像雄性琵琶魚融合在雌性琵琶魚身上而並不起任何排異反應那樣,該有多好。對少數幾個關係緊密的有眼和有色表皮的物種及身體粉紅的無眼穴居物種的研究,還能有助於我們了解基因代碼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像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魚類身體形態及體型相差迥異,圖為細小的海馬。

魚類對人類的意義重大。千百年來,它們給人類帶來了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奇,這絕不僅僅只因為它們的棲息地與人類的截然不同而已。人與魚這些千絲萬縷的聯繫無時無刻不向我們提出這樣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什麼是魚類?

什麼是魚類?

基本參數

也許聽來有些令人難以置信,事實上,世界上根本沒有一種叫“魚”的東西。“魚”這一概念只是為方便起見所採用的總括術語,用於描述那些不屬於哺乳動物、龜或其他動物的水生脊椎動物。如今現存的魚類共分為5個涇渭分明的類群(綱)(另外還有3個已滅絕的類群),它們彼此之間關聯甚少。將這些不同類群都置於“魚”這個總括概念下,就如同僅因為所有會飛的脊椎動物——即蝙蝠(屬哺乳動物)、鳥類,甚至飛蜥——均具有飛翔的能力,就將它們都置於“鳥”這個簡單的概念下一樣。

七鰓鰻與鯊魚之間的差別甚至比蠑螈與駱駝之間的差別更大。

然而,數百年來,“魚”這個概念早已深入人心,為方便起見,本書也將採用這一概念。但需要重申的是,用“魚類”來代表現存的5個不同魚類群就如同將所有其他動物都視做四足動物一樣,其中甚至還包括一些足部已經逐漸退化或變異的物種。

現存的5個類群包括2個無頜魚類群——盲鰻和七鰓鰻,3個有頜魚類群——軟骨魚(鯊魚和鰩)、肉鰭魚(腔棘魚和肺魚)和硬骨魚(剩下的其他所有魚類)。其中最後2個類群的物種具有骨質骨骼,而不僅僅只是軟骨質骨骼。

現存的5個類群所包含物種的數量差別極大,其中有約43種盲鰻和約40種七鰓鰻。現今的魚類以有頜魚為主:其中鯊魚、鰩及銀鮫就有約700個物種,而物種最多的當數擁有超過26000個物種的硬骨魚。

主要類群的簡史

進化

最早確認的魚類遺迹是岩石上破碎變形的小化石,源自迄今4.9億~4.43億年前的奧陶紀中期。(超過5億年前的寒武紀早期就出現了其可能的遺迹,但專家尚未確認它們屬於魚類。)這些化石板是無頜魚的部分外部骨質甲殼。現存的無頜魚雖然都沒有任何外部保護甲,但在早期物種中,擁有大型防禦性頭部甲的魚類卻屢見不鮮。遺憾的是,迄今為止,人們還是無法得知最早魚類的整個身體形狀究竟如何。

魚類身體形態及體型相差迥異,圖為可怕的肉食性大白鯊。

人們在德國巴伐利亞省索倫霍芬的石灰石採石場發現了許多各式各樣的化石,圖中是其中的侏羅紀魚類,它與現代硬骨魚的身體形狀極其相似。

在魚類產生約1.5億年後,無頜魚漸漸進化為許多各式各樣的物種,它們都與如今的鰻形魚截然不同。部分泥盆紀時期(4.17億~3.54億年前)物種的甲殼已經退化為一系列薄桿,使動物的身體更加靈活。其中一個不大為人類所知的類群的甲殼甚至只由單獨的微小結節組成,如今我們只能通過岩石上有陰影的輪廓來尋覓這些結節的蹤跡。

泥盆紀無頜魚大多體型較小,但身體前半部分覆蓋有大塊保護板的甲胄魚卻長達1.5米,在無頜魚中實屬罕見。泥盆紀老紅砂岩中含有具盾形頭板的頭甲類的化石,它們也是人們最熟知的化石無頜魚物種之一。在一次考察中,專家們幸運地發現了部分被埋藏在精細泥漿中保護完好的頭甲類化石,經過精心準備,專家們順利清理出該化石物種的神經及血管遺迹。

首個被確認的七鰓鰻化石是在美國伊利諾伊州的石炭紀(賓夕法尼亞紀)岩石中被發現的(3.25億~2.9億年前),然而迄今為止還未發現任何毫無爭議的盲鰻化石。

刺鮫是最早的具有真正頜的魚類,這種大眼的有鱗類群的脊骨化石來自於迄今4.4億年前的志留紀岩石。人們認為它們能在上層水域中通過視覺進行捕食。其中部分體長超過2米的大型物種具有頜,是非常活躍的肉食動物,與現在的鯊魚十分相似,但大多數刺鮫還是小型物種。最早的刺鮫物種棲息在海洋中,隨後進化的刺鮫物種則棲息在淡水中。

刺鮫有骨質骨骼、硬鱗(為原始魚類所特有,由最外的數層琺琅質、牙質——一種堅硬且富有彈性的物質,也被稱為象牙質——以及一或數層骨組成)和位於除尾鰭外的各鰭前方的短粗棘刺。其中大部分物種在胸鰭和腹鰭之間都有一排棘刺,其尾巴的上葉長於下葉,形同鯊魚尾(歪尾)。儘管它們也具有脊骨和鱗片,但其尾巴的形狀和擁有的棘刺卻使其得名。

魚類身體平面圖

魚類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為了適應水中的生活,魚類顯示出許多有趣的身體適應性。它們在遊動中,依靠鰭控制向前行進的方向,併產生向上的提升力。鰾還能為它們提供浮力。它們複雜的呼吸系統——鰓及弓鰓——能使魚類吸收並聚集水中稀少的氧氣,而極其敏感的側線則能使它們探測出周圍潛在的獵物或敵人。

硬骨魚的骨骼由真正的骨形成,一般包括椎骨、肋骨和由骨質分節鰭刺(鱗質鰭條)組成的鰭條,有些物種的鰭條則已發育為堅硬的棘刺。鰭條一般能活動。鰾(或肺)能提供浮力(或呼吸)。通常行外部受精。

鯊魚、鰩、和銀鮫都有軟骨質骨骼。這些骨骼能鈣化以增強其強度,但事實上這種情況很少發生,因為一旦發生,其骨骼就會骨化。其椎骨由圍繞着脊索的數層軟骨組成。它們都具有頜(頜與齒並未連接在一起),有奇鰭和成對的鰭,但它們的鰭刺(角質鰭條)柔軟,不分節。它們沒有鰾,而是通過大的油肝獲取浮力。行內部受精。

魚類的側線器官由魚鱗下的一系列液體管組成,它們的感受器極其敏感,能探測輕微的波動。1.側線的縱向截面,顯示了液體管與外界的連接及感受器的位置;2.單一壓力感受器的細節圖。

魚(圖中是馬西爾魚,鯉科魚)的主要外部特徵。魚類通常有2套成對的鰭——胸鰭和腹鰭,及2個單獨的鰭——背鰭和臀鰭(也稱為奇鰭),還有一個複雜的尾鰭。

魚類之最

*最小:侏儒蝦虎魚,體長(發育成熟的雄性)僅9毫米。

*最大:鯨鯊,一種軟骨魚,體長達12.5米。

*最快:佛羅里達海岸附近的旗魚速度能達110千米/小時。

*最快反應:蟾魚吞食周圍游過的魚只要區區6毫秒,速度快到同一魚群的其他魚類毫無察覺。

*最常見:深海圓罩魚,它們在世界各大洋中的個體數量都十分豐富,一般棲息在海面下超過300米處的深度。

*產卵最多:海洋太陽魚一次排卵就能產下約2.5億個卵。

*最低產卵率:砂錐齒鯊每2年才能產下1~2頭幼鯊。

*壽命最短:非洲齒鯉,它們生活在雨季的水塘里,只有12周的壽命,是所有脊椎動物中最短的。

*壽命最長:湖鱘的壽命能達80年。

*最毒:毒鮋的毒能使人類致死。

魚鱗的4種基本樣式:1.櫛齒鱗,為大多數現代硬骨魚所具有,各鱗片彼此重疊,像瓦片一樣排列,后緣呈齒狀;2.圓形鱗(如鮭的鱗)外表呈圓形,有光滑的后緣;3.菱形硬鱗,為某些“原始的”現代魚類所有,如多鰭魚、雀鱔和弓鰭魚;4.盾形鱗,或稱“皮齒”,為鯊魚、鰩及其他軟骨魚所有。

為適應不同的生態環境及不同物種的攝食方式,魚類嘴的形狀差別極大:1.呼吸空氣的暹羅鬥魚的嘴朝上,適於捕食蚊子的幼蟲及其他昆蟲;2.金點滿天星,一種鯰魚,嘴上長着特有的長觸鬚,這些肉質凸起有助於這些有吸附器官的底棲動物尋找並定位食物;3.鐮魚的嘴小巧並向外突起,還有許多長長的剛毛狀齒,它們能用這些齒刮蹭岩石上的薄殼狀動物;4.吞噬鰻以甲殼類動物為食,因此它們的頜向後大幅度延伸。

魚類的進化

最早產生的魚類是無頜魚(無頜總綱),它們出現在奧陶紀時期(4.9億~4.43億年前),後來就逐漸進化出具有笨重甲殼的魚類物種。其中便包括異甲目物種,它們與現存的盲鰻目(盲鰻)略有關聯。這種底棲濾食動物棲息在淺海中,其頭部和有鱗的尾部都覆蓋著皮甲。到了此後約0.5億年的志留紀,首次出現了有頜魚的化石記錄。其中包括異棘魚在內的刺鮫類群就生活在志留紀至二疊紀的時期內,人們也常將它們稱為“棘鯊”。刺鮫雖然滅絕了,但另兩個與之不同的類群卻幸運地存活至今,那就是軟骨魚綱(軟骨質魚)和硬骨魚綱(硬骨魚)。硬骨魚綱的物種在所有魚類物種中所佔比例超過95%,在所有脊椎動物物種中的比例也超過一半。

“棘鯊”。近期的研究顯示它們可能更接近於硬骨魚。刺鮫沒有進化出身體扁平或營底棲生活的物種形態,出現1.5億年後就滅絕了。

另一個已經滅絕的魚類類群是盾皮魚,這一奇特的物種綱可能與鯊魚或硬骨魚有關,或與兩者同時有關,甚至有可能與所有其他有頜魚類有關。關於它們的進化關係,尚沒有明確結論。它們身體的前半部分圍繞着骨質板,由此形成的頭部保護盾與其身體保護層結合(形成一個關節)在一起。其中大多數物種都具有匍匐的(如扁平的)身體,在水域底部棲息;只有長達6米的節頸魚一個物種可能具有快速遊動的能力,能主動捕食獵物。節頸魚與現存的鯊魚也有所類似。盾皮魚中的另一個類群為胴甲魚,它們也是所有魚類中最奇特的物種之一。胴甲魚體長約30厘米,軀幹上覆蓋著甲殼板,橫截面呈三角形。它們的眼睛極小,彼此緊挨着,位於頭頂。它們的“胸鰭”十分奇特,在所有脊椎動物中也是獨一無二的,這是因為所有其他脊椎動物都具有內骨骼,而這些胴甲魚的“胸鰭”卻如同甲殼類動物一般,形如螯蝦的足,即能在肌肉的控制下移動的管形分節骨質板。這些身體附肢的具體功能還不得而知,可能是當它們被困在泥漿或岩石縫中時,能緩慢地用附肢將自己拖拽出來。胴甲魚還有一對內囊,其作用等同於肺。盾皮魚中另一個類群的腹鰭則具有二態性,即其雄性和雌性物種的腹鰭並不相同,其中雄性的腹鰭較長,類似於鯊魚的鰭腳。從這一點可以斷定它們是行內部受精的。

大多數早期及部分後期盾皮魚都棲息在淡水中,其他則是海生物種,其中便包括有趣的胴甲魚。這一神秘的類群出現在約4億年前,經過7000萬年後又滅絕了。

人工養殖魚類的歷史

食物和觀賞

地球表面上約70%的地方都被水域覆蓋,水域與陸地截然不同,能提供三維的生活空間,魚類就分佈在水域中幾乎各個角落裏,因此魚類佔所有動物總量的比例也相當可觀。4000多年前人們就開始對魚類產生興趣,但由於它們不像鳥類和哺乳動物那樣在自然界中隨處可見,因此長久以來魚類並沒有獲得它們應該得到的關注。

人類不知從何時開始人工養殖魚類,最初的動機現在也不得而知,極有可能並非出於審美需要,而是為了儲備足夠的新鮮食物。大約4000年前,中東地區十分潮濕,土壤也比如今肥沃得多,特別是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新月沃地更是如此。就在那個時期,蘇美爾人在自己的神廟裏修建了現在被確認的第一個魚塘,隨後亞述人等也漸漸開始人工養殖魚類。可以想像,當時的人們發覺洪水過後留下的魚類能在有水的凹陷處存活一段時間,因此便萌發了建魚塘養殖魚的念頭。但我們現在無從知曉當時在魚塘里飼養的究竟是何種魚類。亞述人雖然將魚描繪在自己的錢幣上,但卻勾勒得不夠準確,因此無法確定這些魚類到底是何物種。

在埃及人民中流傳的魚的故事也不盡相同,埃及人的具象派藝術造詣極高,使現在的人們能依據畫作判定當時所養殖的魚類物種。他們甚至將部分重要的養殖魚物種製成木乃伊,更便於後人考校畫作的準確性。畫作中包括多種羅非魚(也是當地的珍貴食用魚)、尼羅河鱸和長頜魚(象鼻魚)。埃及人還為魚塘增加了一種新的功能,即供人們觀賞娛樂。埃關於魚類的史料記錄。只有通過歷史學家卡西多拉斯(約490~約585年)的記錄,人們才能了解,當時活的鯉魚從多瑙河被運送至住在意大利拉文納的哥特人領袖西奧德理克那裏,而查理曼大帝甚至將自己飼養在魚塘里的活魚拿到市場上交易。

日本的大阪水族海洋館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室內水族箱,深約9米,裏邊包括了太平洋的動物群,甚至還有2條大型鯨鯊。

一部分經選育繁殖出的受歡迎的金魚物種

1.布里斯托朱文錦;2.普通金魚;3.蘭契;4.長尾;5.水泡;6.絨球。

養殖魚類的傳統毫無疑問是由神職人員和貴族秉承至今的。譬如,英國《土地誌》(1086年)中記載,聖埃德蒙斯的阿伯特將自己魚塘所產的魚供應給修道院,而約克郡的羅伯特·馬勒特擁有20個魚塘,僅稅金一項就相當於20條鰻魚的價值。圍池在中世紀的修道院中十分普及,由於教堂禁止周五食用肉類,及的壁畫上描繪了人們用竹竿和線釣魚的情形,這種方式不如用網大量捕魚那樣高效,因此一定是為了休閑取樂而已。同時埃及人對魚類也十分崇拜。

羅馬的馬爾庫斯·泰爾穆斯·瓦羅(公元前116~公元前27年)在《論田間事物》一書中描述了2種魚塘:由小農階級養殖的淡水魚塘(淡水池),用於獲取食物和謀求利益;只有富裕的貴族才能擁有的鹹水池塘(海水池),用於娛樂。紅鯔垂死時身體的顏色變化十分劇烈,用於待客時,客人既能欣賞這種奇特的景象,又能在隨後享用美食,所以養殖紅鯔在當時十分風行。大型海鰻也是當時受歡迎的養殖物種,有人甚至用珠寶裝飾海鰻,並將多餘或犯錯的奴隸給它們做食物(參見“大海鰱、北梭魚、鰻魚和背棘魚”)。

儘管羅馬人擁有玻璃的製造技藝,但沒有記錄表明他們製造了任何形式的水族缸。古羅馬人養殖魚類並不完全只是為了觀賞和展示。他們探尋魚類養殖的方法,資料顯示他們輸送過魚類受精卵,他們通過剝離雄魚與雌魚使魚卵在外部受精。

羅馬帝國滅亡后的初期,西方世界鮮有圍池的存在就顯得尤其重要。所謂“圍”,意思是“限制於其中”,是由古法語中estui演變而來,而不像人們通常所認為的那樣,是將魚儲備起來以供食用的意思。

現代魚類養殖始於19世紀上半葉。1833年,在英國科學聯合會的一次會議上,科學家們展示了水生植物所具有的能吸收二氧化碳併產生氧氣的特性,指出其有利於魚類的生長。直到1846年,泰恩夫人才首次嘗試着用水生植物來保持海生魚類的活性和水中的養分。僅僅6年之後,倫敦動物園就展出了首個大型水族箱。從維多利亞晚期至今,許多家庭都擁有了自己的水族箱,隨着加熱器和加熱管的發明,越來越多的奇異魚種都能在自家水族箱中養殖了。

金魚是所有觀賞魚中最為人熟知的一種,它們原產自中國,外形美麗,4500多年前,人們就開始養殖金魚。公元前475年,范蠡在《養鯉經》中記載,鯉魚能以家蠶的糞便為食,因此鯉魚就與家蠶一起養殖。約公元前2000年,中國人就已在漁業專家的指導下人工孵化魚卵。自公元350年起,人們開始養殖紅金魚,唐代(約公元650年)甚至將金色的魚形徽章作為高官的標誌。到了10世紀,人們發明出一些基本的魚葯,如能去除金魚魚虱的部分特殊樹皮。

野生金魚為古銅棕色,當它們被首次引入英國(約在1691年)時,就已經有了金色、紅色、白色和具各色斑點的物種。到了1728年,商人和經濟學家推動了金魚貿易的急速發展,馬修斯·德克爵士還引入了大量金魚物種,並使它們進入了許多家庭中。18世紀,金魚被引入美洲大陸,並很快成為當地最常見的魚類之一。如今,金魚不僅是水族缸里最多見的物種之一,也是所有寵物中最受歡迎的一種。

瀕危魚類

環境和保護

1982年,美國魚和野生動物局將藍梭子魚和阿爾佩白鮭從美國“瀕危及受威脅野生動物名錄”上移除,這絕不是因為這2個物種的數量已經回復到應有的正常水平,恰恰相反,而是因為它們已經徹底滅絕了。藍梭子魚原本棲息在尼亞加拉河、伊利湖和安大略湖,自20世紀60年代早期就再也沒有了它們的蹤跡;阿爾佩白鮭原本棲息在密歇根湖、休倫湖和伊利湖,它們的最後一次出現是在1967年。它們在存活了數千年後為何又會滅絕?究其原因,原來這2個物種都直接或通過食物鏈間接受害於被污染的環境。此外,自連接安大略湖和伊利湖的韋蘭運河修建以後,使當地的寄生性海生七鰓鰻的數量劇增,對阿爾佩白鮭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1938年,南非發現了一種小型鯉科魚山鯉,然而僅僅過了幾年,它們就在其產生地納塔爾滅絕了。納塔爾當地沒有開鑿任何運河,污染也並不嚴重,但為供當地英國移民取樂而引進的外來物種棕鱒卻嚴重威脅到了山鯉的生命:小棕鱒與山鯉競爭同類食物,而大棕鱒則以山鯉為食。20世紀70年代末期,在萊索托德拉肯斯堡山脈蘇里卡納河上的瀑布上游,人們又幸運地發現了少數倖存的山鯉物種。瀑布雖然能阻止棕鱒的物種擴散,但近年來棕鱒已經逐漸遷徙至瀑布上遊了。儘管人們已經採取措施儘力使山鯉遠離被捕食的危險,但隨着毗連陸地的不斷擴張使河流日漸淤堵,並改變着河流的水質,山鯉的生存依舊受到嚴重的威脅。

馬來西亞、斯里蘭卡和馬拉維湖的部分地區,一些色澤絢麗的淡水魚類的蹤跡越來越罕見。過去,人們常捕捉這些魚類用於水族寵物交易,從而使它們的數量有所下降。如今人們採用大規模的商業養殖,其產量幾乎能滿足全球對這些美麗水族的需求。人工養殖雖然能一定程度上緩解野生物種數量漸少的問題,但其他威脅魚類生存的問題仍然嚴峻,譬如對魚類自然棲息地的直接和間接危害等。

20世紀90年代在俄羅斯伏爾加河捕獲的鱘魚

鱘魚卵能製成魚子醬,隨着當地大壩的修建,以及不斷增長的非法捕魚,鱘魚的數量急劇下降。

從前,美國國土的西北部曾有大量湖泊,在後更新世時期,隨着湖水的乾涸(例如約10萬年前),其中的魚類也逐漸減少,如今部分鱂魚及相關物種只在極少數地區存活。例如,魔鱂僅棲息在內華達州南部的一個荒涼湖面下18米處的小池中,大小僅為3米×17米,這必定是世界上自然分佈範圍最小的脊椎動物。那裏近水面處有一處3米×5.5米的岩石架,一些特有的無脊椎動物就棲息在岩石架的藻類上,魔鱂就是以這些無脊椎動物為食的。儘管它們的棲息地處於死亡谷紀念碑的保護區域中,但遠處的地下水抽取使當地的水位降低,岩石架隨之逐漸暴露在空氣中,從而威脅到魔鱂僅有的食物來源。人們曾嘗試着將部分魔鱂遷徙至其他地方,但都以失敗告終。因此專家們只能在該地區的水下低處匆忙安裝了一個人造岩石架。在最高法院頒佈禁令前,他們還在3個特製的水池內儲備了一些魔鱂。隨着事態的日趨嚴重,最高法院下令禁止抽取當地的地下水,確保了其水位的穩定,保護了魔鱂。

上面的例子向我們展示了事情發展的全過程以及人類所採取的相應措施。上文提到的魚類都是淡水物種,其棲息地較小,便於對瀕危物種的個體數量變化進行控制。海生物種的這類相關詳細信息卻十分缺乏,這是因為它們的棲息地廣闊,使得這類信息的收集十分困難。

在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相當數量的魚類物種都面臨滅絕危險。為此,人們採取了好幾種措施以保證魚類的生存。許多國家都簽署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其成員國將各國的受危動植物列成名冊,並一致同意不會進行這些物種的非法交易。在最新版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中,哺乳動物和鳥類佔了絕大多數,還有約750個魚類物種被列入3個最高的受危等級:極危、瀕危和易危。然而,實施這些條例絕非易事,特別是主要負責實施條例的海關官員必須要確保特定船隻中裝載的魚類就是船主所聲稱的物種。這些海關官員沒有足夠的技術支持來準確分辨可能遇到的5000個物種——由於許多判斷特徵都在魚類的體內,因此這種辨別即便對魚類專家來說也是極其困難的。而且,一旦非法交易的魚類被發現並扣押下來,如何處置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就算能將魚類運回其原產地,也無法保證它們會被放回最初的棲息地中。公共水族館和動物研究機構只能接納一小部分非法交易的魚類,對於其他部分專家們只有2種處置方法:其一是將魚類銷毀,其二是允許非法船隻進港,但在他們出示合法的文件前,禁止其銷售。

意大利撒丁島漁網中捕獲的一條劍魚

這一物種肉質厚實,倍受追捧,有時也是捕撈其他魚時的附帶捕撈物種,這些都使劍魚種群處於受危的狀況。

有些國家比其他國家更遵從這些保護法律的精神,譬如,美國科羅拉多河上的大壩修築使許多當地物種無法繁殖,導致這些物種的數量急劇下降,面臨滅絕的威脅。經過科學家們的努力,一座德克斯特國家魚類培育所在新墨西哥州建成,這些瀕危物種就在那裏進行繁殖養育。這項繁殖項目獲得了巨大成功,每年都將許多繁殖出的新生個體送返至合適的棲息地。在這些人工養殖項目中,也有一些失敗的例子,譬如,阿米斯塔食蚊魚原棲息在德克斯特被蘆葦所圍繞的湖中,已於1996年滅絕。由於它們原來棲息的絕佳泉的底部源頭已經永久性乾涸,因此人工繁殖養育的物種也無法放回其原產地。包括弗朗西斯鱂在內的另一些物種則只能通過人工圍養存活,它們的原棲息地擠滿了其他外來物種或受到嚴重污染,因此也無法被放回。

有些持悲觀懷疑態度的人可能會問,人們極力挽救這些瀕臨滅絕的小魚,究竟意義何在?於公,這些魚類的生命與人類一樣平等;於私,人類最終總會從這些魚類身上獲益。棲息在阿曼洞穴中的一種小型無眼魚(墨頭魚物種)個體數量僅為約1000條,但它們卻能再生出約1/3個大腦(視葉),在人們所知的脊椎動物中,這種能力是獨一無二的,這對人類的神經外科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人類何其幸運,能找到並研究這種魚類,而那些已經滅絕的魚類身上又該蘊藏着多少極具價值的秘密呢?

瀕危物種中的一部分面臨的情形比其他物種要嚴峻得多,但總體說來,這些受危物種的命運都掌握在人類手中。若想保存這些瀕危物種,就必須採取正確的措施,而且越早越好。

魚類的未來

生態

1882年之前的幾年,美國在東部近海展開了大範圍的馬頭魚捕撈,尤其集中在楠塔基特島至特拉華灣一段。馬頭魚營養豐富、味美可口,體長約90厘米,平均重達18千克,主要棲息在溫暖水域中90~275米深處的大陸架邊緣上。1882年3~4月,數以百萬計的死馬頭魚漂浮在海面上,當時,一艘漁船在海面上航行了整整兩天,所見全是這些馬頭魚的屍體。此後的20年間,馬頭魚再沒有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直到1915年,它們的數量才有所回升,可供人們進行小範圍的捕撈。

雖然關於馬頭魚的記錄時間間隔較長,但可以肯定的是,當時一定有足夠多的物種存活下來,才能在20年後十分有限地重建這一物種群。1882年的馬頭魚大滅亡產生的原因尚不清楚,專家們確信,洋流的改變使馬頭魚原本棲息的溫暖水域被迅速上涌的深海冷水所充斥,致使魚類死亡。儘管許多魚類物種都能承受自然氣候的變化,但出於某些原因,一次重大的自然災難也足以使它們遭受滅頂之災,如果當時該物種的個體數量不足,就很有可能導致物種的滅絕。幸運的是,當年洋流變化時,馬頭魚的數量還非常多。

工業化程度較低的地區,河流自然就清澈,這是不證自明的道理。至少對蘇格蘭的部分地區就是如此,其經濟生存能力主要依靠大西洋鮭魚的產卵洄游。1個多世紀以來,當地的主要經濟支柱都是旅遊業和酒店業,重點面向希冀釣到鮭魚的垂釣者。用網捕魚者守候在更靠近海岸的地方,將剛開始逆流遷徙的鮭魚捕獲並作為奢侈品銷售到南方市場。這些產業一直保持穩定繁榮,到了20世紀50年代晚期,一個偶然的發現改變了這一切。

在那之前,沒人了解鮭魚在海洋中生長時究竟會經過何方,這時,一艘美國核潛艇在戴維斯海峽(位於格陵蘭島和巴芬島之間)的冰層下發現了大量鮭魚群。當這一消息傳播開來后,大量商業漁船便趨之若鶩,導致鮭魚的數量急劇下降,回到原來棲息的河流產卵的鮭魚越來越少。由於可供網漁者捕獲的魚日漸減少,他們的生計因而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垂釣者能釣上來的鮭魚就更為稀少,鮭魚也幾乎無法通過排卵來增加物種的個體數量。

在塔伊河上2個著名的池塘中,垂釣者過去在5月前一般能釣上約500條鮭魚,1983年,卻僅僅能釣到36條。這樣,垂釣者漸漸不再涉足此地,那些原本在新年後還要開放一段時間的酒店也受到冷遇,直到復活節才開始有生意,這也導致這個原本就已經壓力重重、沒有其他就業機會的地區面臨更快的經濟滑坡,就業壓力也逐漸上升。

此外,還有2個深遠因素使當地難以捕獲鮭魚的尷尬情形加劇。首先,氣候變化趨緩,使春季洄遊產卵的鮭魚數量下降;其次,鮭魚的人工養殖非常發達,足以滿足大部分市場需求,因此也沒有必要繼續在海洋中捕撈野生鮭魚。從生物學角度而言,保存健康強壯的野生物種作為基因儲備,也能有效避免人工養殖物種的基因被削弱。這種觀點絕非僅僅只是假設,例如,具有較短頜的鮭魚不易攝食,生長率也較低,而在人工養殖的新生鮭魚中,短頜個體所佔的比例(至少在部分養殖群體中)遠比野生群體中的比例要高。

上述例子向我們展示了魚群的價值所在。魚類不應是少數人用以謀求利益的短期資源,而是一種能不斷自我更新的資源,如果能合理使用這些魚類資源,它們就能保持長盛不衰。“二戰”以前,人們用流刺網捕獲鯡魚,那時每晚都要在北海上架設起超過1600千米的網牆。由於魚類能在水中上下遊動,而網牆卻只能覆蓋水面以下6米的範圍,因此許多鯡魚都能躲過流刺網,進行洄遊產卵並維持穩定的個體數量。若改變捕魚策略,如採用迴音測深器並調整流刺網的深度,自然能提高投入產出比,但同時也會造成魚群數量的急劇下降。僅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人們為了保護魚群數量就採取了比較極端的措施(如禁漁令),而如今人們為了保護另一種日漸減少的物種大西洋鱈魚,在歐洲水域採取了十分嚴格但並非完全禁絕的禁漁令。鯡魚危機的教訓促使人們更早地採取保護魚類的措施,因此大西洋鱈魚的數量回升速度較快。

受到威脅的不僅僅只有主要的食用魚物種,部分棲息在深海的魚類物種也不斷被捕捉,如鼠尾鱈和水珍魚,人們可將它們的肉製成魚絲,裹上麵包后壓模做成“炸魚條”。如果人們無法從這些捕獲的魚類身上獲得利益,那又會是怎樣的局面呢?事實上,在所有魚類面臨的威脅中,還有一項非自然形成的因素,即人為的自然災害,如工業廢料的傾倒和原油的泄漏。這不光會毒害當地的魚類物種,更重要的是,有毒物質會沿食物鏈聚集起來,最後集中到人類所食用的位於食物鏈頂端的魚類身上,對人類本身造成危害。原油泄漏還有許多其他顯而易見的危害,例如,會阻止水面附近的卵孵化成新的成體。然而,為了生活的舒適,人類不可避免地需要棄置廢物,通過海洋運輸原油,人們還用帶有較小網眼的漁網捕獲大型物種中尚未排卵的成體,用於繁殖。此外,拖網也會破壞魚類的產卵場。

包括尚未被人類所意識到的所有這些因素是否必然會造成魚類的災難呢?在經過定期討論達成的國際協議獲得廣泛遵守和擁護前,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再是不置可否,而是“是”。如果人類能小心謹慎、着眼長遠地開發海洋,那麼海洋也會相應為人類提供大量的資源。魚類的未來是人類的責任,它們與人類生活的質量息息相關。因此我們必須意識到這一點,並切實保護魚類資源,避免最糟的一幕真正降臨在它們身上。

鯡魚與歷史

經濟魚類鯡魚是北歐許多國家的主要食用魚種,在這些地區的歷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世紀時期,波羅的海南部沿岸的商業同業公會城市不僅在本埠鯡魚供應充足,當地人還善於運用經濟頭腦,將這些鯡魚製成罐頭出口到整個歐洲,因此促成了這些城市的繁榮。

很快鯡魚逐漸遠離波羅的海,並在北海中棲息生存下來。隨着商業同業公會聯盟政治及經濟上的崩潰,荷蘭緊接着掌握了鯡魚的控制權。強大的荷蘭艦隊常在英國海域捕獲大量鯡魚,英王查理一世意識到,向荷蘭收取鯡魚捕撈特權的稅金正是補充英國國庫資金的大好方法。為強制執行這種不受歡迎的稅金徵收,也為了保護英國海域內的鯡魚,查理一世開始着手重建衰敗的皇家海軍。不久以後,荷蘭為了保護自己的艦隊,不惜與英國兵刃相見,展開血戰。

更早的“鯡魚之戰”發生在1429年,當時,英國的薩福克公爵正率軍圍困奧爾良,約翰·法斯托夫爵士則押運鯡魚送往前線的英國軍士,並與法軍狹路相逢,由此展開戰役。

儘管這些小摩擦最終都被一一化解,但關於以魚類為代表的“移動”資源的最終歸屬的爭論仍然延續着。例如,關於北大西洋開發深海魚類資源至今都沒有形成公認的國際條約。20世紀80年代關於歐盟成員國間的鯡魚配額分配的大爭論,只不過是現代各國之間禮貌的政治炮彈而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魚:全世界300種魚的彩色圖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魚:全世界300種魚的彩色圖鑑
上一章下一章

魚的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