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秋水長情(76)

第76章:秋水長情(76)

孔伐嘆息道:“只可惜有了這些初級讀物后,讀的人多了,然而學的人也多了,很多人總是窮其一支,究其一理,深入研究,他們以為在大放光彩,其實卻是早已失去了原先的精義。更何況書難盡言,言難盡意,道可道,非常道,這天地至理只能用心感悟,本就無法用言語說一個絕對的清清楚楚,再精準的表述也不過得其至理十之八九,所以說任何至極之理一旦經過傳播,也就變成了一種最為平凡的文字,便只適合於初步教化了,因為那些書籍已經不再有最初的那種精義所在,人們對他們的理解也全都流於最表面最膚淺的層面。”

靈宵寶殿上的佛道眾神聽了,都是情不自禁點了點頭,因為佛道兩家之秘,也正是如同一轍。

佛祖是無不感慨的說道:“善哉,善哉,大師說得好,我們佛法在凡間傳世,也遇到的是相同的情況,先是分成了不同的流派,再被一些凡人胡亂註釋,反而是讓佛法機緣就那樣白白流失。”

玉帝也是不斷的點了點頭,嘆道:“我們道家又何嘗不是如此,分成了不同的流派,大師一言,便道破了這天地間學問的奧妙。”

“孔伐愚頓,無能在仙法之上有所精研,身為儒學的傳人,也只好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這學問上,這才偶然的發現這個道理。其實,話說回來,這雖然也算得上一種天地的奧妙,卻並沒有多大的實用價值。”孔伐得了佛祖與玉帝讚賞,反面是有些不好意思,然後又說道:“當然了,學問的這種傳播方式也是必然的矛盾,是一種矛盾的必然,是自然的必然。”

“這是為什麼?難道所有的學問和玄妙都是註定的要被流失嗎?”豬八戒吃驚的問道。

孔伐搖了搖頭,道:“事實上,雖是天地至理極玄,眾生智力有限,但有三種情況卻是可以悟得天地至理。”

“哪三種呢?”豬八戒好奇的問道。

“第一種乃是自誠而明,像佛祖一樣自證菩提,開宗立派;第二種乃是自明而誠,就好比獲得佛經或是親聞佛祖妙解,一朝豁然開悟立地成佛;第三種乃是至曲有誠,他們無法並修整個經卷,便只能緊悟其中某一個方面,機緣深修,最後返本歸源,返樸歸真,重而修得大法,悟得至理。”孔伐細緻的解釋道,“當然了,也正因為這樣,種種天地至理也因此而自然的分成了不同流派,可是,如果人們一定還要繼續細分,窮其一枝,雖有希望悟得至理,但卻相對而言比較困難了,用儒家的話說那就是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卻是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當然了,天地無極,衍生萬象,這也就在客觀上需要各種學問從某一個字,某個單一含義,某個單一方面發展,從而與之相應。”

孫悟空聽到這兒,忍不住說道:“大師說得太好了,一個矛盾的必然,便道破了一切因緣。”

孔伐看了看眾神,說道:“啊,對不起,孔伐無狀,一說就說到其他方面去了。我們還是具體的談論儒學情況吧。正如前面所說,在儒學裏面,《論語》確實為儒學之創,但是有些艱深難懂,對於初學儒學而言,略為有些不便,而小仙從選節的這一段《大學》較為簡單,可為儒學的初級讀物,而《論語》之後,雖有些較好經卷,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淪為了儒學的普通讀物,雖有助於眾生啟蒙,但對於各位大神的修行應該是沒有多大的益處。”

豬八戒又向孔伐問道:“大師,不知這《大學》裏或者是《論語》裏有沒有專門說到如何得道成仙之類的話?”

孔伐卻是無奈的搖了搖頭。

唐僧也在一邊說道:“大師,請恕三藏冒昧,好像當年的孔聖人及整個儒學流派是並不主張追求天道的,像《論語》的‘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與‘未知生,焉知鬼’這些話語都是很出名的,是嗎?”

孔伐點點頭,說道:“聖僧說得不錯,當年先祖確是不鼓勵人間的平民百姓追尋天道,但這並非就是說先祖真正排斥神學與天道,這從先祖對《易經》的無比尊崇就可明顯看得出來。”

“既然如此,那孔聖人為何還不讓人們談神論道呢,這不是自相矛盾嗎?”豬八戒又奇怪的問道。

孔伐耐心的解釋道:“只因下界之人,他們都是凡人,是最普通的人,他們沒有法力,沒有仙術,對自然與生命有一種深切的無奈,所以凡人才喜歡幻想,久而久之,凡人對長生之術,對法力,對神聖都有了一種狂熱的追求,以至於捨本逐末,極大的擾亂人間的秩序。哎,事實上,若是一個凡人,他連一個起碼的人做不好,又如何有資格去做一個神仙呢?因此先祖才發出了‘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感嘆,先祖此議,正是讓凡人能夠珍惜他們現有的一切,好好的生活,好好做一個人。”

玉帝也說道:“是啊,孔聖人此舉,確是對凡間的最大貢獻,使得凡間之人不再那麼盲目,讓整個人間能夠走上一種有秩序的生活,凡人也都得到了應有的教化,其功卻是比我們這些神仙大多了。”

“謝玉帝讚賞。”孔伐說道,“先祖當年雖是未尋天道,但是卻說明了很多對事情方方面面的看法,而小仙當年有鑒於此,便欲窮其一枝,希圖從中獲得法力之源。”

豬八戒大喜,問道:“那大師一定有什麼發現了?”

孔伐無奈的搖了搖頭,道:“奈何子思是資質平庸,終是無法看破生老病死,更不能胡亂傳學,於是只得留下了一點點純粹的心得體會,小作《中庸》,而子思被接引上天後,這麼多年來,也是不斷的研究,直至今天,還是未啟儒學裏的先天之機。哎,但是目前想來,也只有這一部書或者於眾神有益了。”

“善哉善哉。”佛祖聽了大喜,道:“原來如此,大師,看來儒學之精,所有的先機玄妙必是蘊藏於您所作的《中庸》裏。”

玉帝也是欣然同意,說道:“佛祖此言甚是,所以大師當年便接引上天,其玄機也正應於今天,也只有大師才能為大家講明白儒學中先天的精義。”

孔伐聽得卻是連連搖頭,道:“事實上,儒學除了偏重於治世育人以外,其修身之要與佛道無不一理相通,子思試着修行之時,似乎觸手可及,卻又可望不可及,近在眼前時,卻又遠在天邊,總是無法從儒學裏修到法理。”

佛祖說道:“大師精研儒學,多是專於文字而已,未能參透天地之理,但如今大家皆已成神,合智合力再來從中汲取精要,那便容易得多了。”

孔伐一想也是,便說道:“佛祖說得甚是,子思這就為大家講這三部書。”

於是,孔伐便先為佛道眾神詳解了《大學》與《論語》兩部書,可是卻沒有人從儒學裏悟到奪天地造化的法力,大家都覺得有些沮喪了。

孔伐見大家灰心喪氣的樣子,便又說道:“佛祖,玉帝,小仙現在為大家講小仙所作之《中庸》,看能否對大家有用。”

佛道眾神於是又打起了精神來。

孔伐說道:“至於《中庸》嗎?大家剛才熟悉了《論語》,在《論語》裏,先祖便曾明確說道‘中庸為德,其至矣乎’。小仙也正是有鑒於此,才窮於先祖之中庸,從而也算是小有所得,最後作了這《中庸》一書。”

“大師,這是什麼意思?”豬八戒不禁問道。

孫悟空大怒,喝道:“你剛才為何不認真聽?現在又來搗亂?”

豬八戒說道:“我聽了,只是不太明白?”

孔伐說道:“其實,要說儒學與佛道之區別,從目的來看,佛道之學追求的都是成神成仙,成仙得道,與天地同休,而儒學講究的是教化凡人,若從看事物的觀點來看,佛道講究的都是看破一切,放下一切,但儒學卻並不主張這樣,只是要求無論對何事,總是適可而止,既不過,又非無及,過與不及皆非良策。儒學裏認為中庸乃是最高的德行,只可惜,真正能做到這一點卻是寥寥無幾。”

佛祖說道:“大師此言正是,這確實是儒學與佛道的最大的區別。”

“有區別就有玄機,這應當就是我們要認真研究的地方。”玉帝也是同意的說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刺客世家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刺客世家
上一章下一章

第76章:秋水長情(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