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水滸傳說扯
其一,水滸學研究與版本初探。
大致是眼紅近現代學界紅學的昌盛吧,水滸學也成了一門顯學,這你說能怪誰去?自魯迅、胡適、何心、鄭振鐸、嚴敦易、聶紺弩、羅爾綱、王利器以來,對於《水滸傳》的源流考變呈現出越來越清晰的脈絡;隨着新的殘頁的發現以及整理,馬幼垣以及侯會得出了與前人基本一致又有新意的結論。此後,對《水滸傳》的研究隨着偉大領袖的定調、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定稿,成為群眾運動的法寶。這真是腦洞不夠大還跟不上。(X主席三天不學習比不上X主席嘛。X主席自從打倒X主席后,批水滸也變成了政治運動的日常,罵罵宋江、會會大學女教師,X主席的日子還真滋潤。)
後來各種達人也紛紛以學說水滸為能事。我記得郭德綱是說過的,王玥波也批過,錢文忠也在百家講壇上說過。。。大致自古至今所有的評點水滸高人提出的觀點的水平,基本也就是一個日常網友的水平,論腦洞程度,還遠遠不如哩。(這個也證明,在放飛心靈、極限娛樂的征途上,專家與屌絲也沒有多大的不同,所差者,話語權耳。)
近年來網絡的發達,對《水滸傳》的解讀也成為了“鍵史俠”的日常。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兩種120回版《水滸傳》,一種是金聖嘆修改的版本(簡稱“金版”,金大才子大概算是評點水滸第一人了。也大概從金起,評點水滸開始變成一門顯學,一門裝逼學問),以“楔子”開篇、以“梁山泊英雄驚惡夢”為大聚義結局,原本被金聖嘆砍成了70回,後來在增補到120回,充滿了大才子的酸苛與偏執;二種是後人在明代袁無涯刊本基礎上修訂的版本(簡稱“袁版”),為最多人所認可,出版的基本如此。我們所說的《水滸傳》,基本指這兩個版本,就不涉及什麼堂本、什麼古本了。
其二,陰謀論初探。
陰謀論,永遠是人們津津樂道的主題。比如,晁蓋與宋江表面笑嘻嘻心中mmp,雙雄並視,一直是無解的難題(比如瓦崗寨上,翟讓、李密,無論怎麼做,都是擺不平的,嫩死一個,方罷休)。
明末清初的大才子金聖嘆在《貫華堂刻七十回總評》中就說《水滸傳》:“通篇皆用深文曲筆,以深明宋江之弒晁蓋。如風吹旗折,吳用獨諫,一也;戴宗私探,匿其回報,二也;五將死救,余各自顧,三也;主軍星殞,眾人不還,四也;守定啼哭,不商療治,五也;晁蓋遺誓,先雲“莫怪”,六也;驟攝大位,布令詳明,七也;拘牽喪制,不即報仇,八也;大怨未修,逢憎閑話,九也;置死天王,急生麒麟,十也。”
首先是曾頭市的導火索,段景住搞到了好馬,首先想到的是送給宋江而不是梁山山寨正主晁蓋。而曾頭市口吐狂言,只是晁蓋堅持親自出陣的次要原因而已。於是晁蓋堅持要下山,宋江按往常一樣苦勸沒有結果,這次晁蓋顯然是態度異常堅決,宋江也沒有想到。(宋江都架空晁蓋無數次了,這次晁蓋是真怒了。)
晁蓋點將,內有玄機,首先,沒有點本應是其嫡系的吳用、公孫勝,出征不帶軍師算神馬?皆因吳用已經倒向了宋江那邊,而公孫勝則一直在站隊上態度不明朗。除此二人外,林沖、阮氏三雄、劉唐、杜遷、宋萬、白勝已是他能動用的所有嫡系了。只靠這些人當然不足以打下曾頭市。只能另外點些人,宋江嫡系青州集團的首領花榮、秦明沒法去,但呼延灼、穆弘、黃信、燕順這幾個親信,是派去控制局勢的,其他幾人都是出工不出力撐場子的。
接着出兵前出現了風折認旗事件。與其說是上天報警,不如說是宋江給的警報,這時候吳用站出來再勸,是明確站隊去宋江那邊,宋江再勸,是晁蓋的最後機會。晁蓋沒有接受,其實命運已經無可改變。
與曾頭市的第一場接戰,其實並無勝負,但晁蓋回到寨中,心中甚憂。宋江此前戰無不勝,自己第一次領兵下山作戰無功(沒錯,晁蓋自上梁山后,除了江州救宋江是整個江湖一齊出手作戰外,這是第一次單獨領兵出戰。)有可能,但這並不足以讓晁蓋這麼悶悶不樂,但更可能是首戰部下出工不出力的局面非常難看,他覺得這樣下去要取勝太難,所以後面他才想到行險招。
跟曾頭市姦細去劫寨時,林沖勸晁蓋不要親自去,晁蓋卻說“我不自去,誰肯向前”,何等悲涼!點下十個頭領同去,是:劉唐、阮小二、呼延灼、阮小五、歐鵬、阮小七、燕順、杜遷、宋萬、白勝。為什麼沒有林沖?因為他此時能信任的接應者只有林沖了。
晁蓋中箭的場面是這樣的:才轉得兩個彎,撞出一彪軍馬,當頭亂箭射將來。不期一箭,正中晁蓋臉上,倒撞下馬來。《水滸》中每次交鋒,哪路人馬由誰帶領都交待得清清楚楚,這次為什麼沒有說是誰帶的人馬?誰射的晁蓋?晁蓋這種重量級人物之死,沒有正面交待簡直不可思議。
然後就說,看那箭時,上有“史文恭”字。然而從史文恭出場到死掉,從來沒正面描述他射過箭。史文恭作為絕頂高手,偏使用毒箭也是蠻奇怪的。而且史文恭後文也絕無傲功的表現。另外曾頭市為什麼要用毒箭射死晁蓋?對於曾頭市來說,捉了梁山頭領去朝廷領賞,才是最佳選擇。
晁蓋中箭后各頭領準備撤退,這時候呼延灼卻說:“須等宋公明哥哥將令來,方可回軍。”這種局勢下留下有什麼意義?向晁蓋派最後一個重量級人物林沖顯示實力而已。晁蓋回山寨,眼見無藥可救,他做出了最後的反擊:“賢弟保重。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言罷,便瞑目而死。並沒有提要捉史文恭,可見射死晁蓋是史文恭這件事是存疑的。晁蓋死後宋江繼任寨主已經無可避免,如果二人關係正常,為什麼不讓二把手上位?
接着“宋江每日領眾舉哀。無心管理山寨事務。”直到林沖與公孫勝、吳用並眾頭領,商議立宋公明為梁山泊主,宋江才裝模作樣接任,接着他馬上篡改了晁蓋遺言,說:“卻乃不可忘了晁天王遺言。臨死時囑道:‘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為梁山泊主。’此話眾頭領皆知,亦不可忘了。又不曾報得仇,雪得恨,如何便居得此位?”
直接把兇手坐實為史文恭!然後是吳用幫腔,李逵捧哏,直接確定寨主之位。然後呢?報仇的事全忘光了,跑去賺盧俊義上山了。直到八回書之後,又被搶了一次馬(段景住之前已被曾頭市搶了一次,為什麼傻乎乎地又被搶一次?不如說是找個借口對曾頭市開戰),才又想起來有仇要報。
至於是誰射死的,無非是有花榮說,燕順說,穆弘說,石秀說幾類。花榮是宋江嫡系,又是一手神箭,嫌疑最大。不過他未隨晁蓋出征,當然因為有戴宗傳遞消息,陰謀論起來也問題不大;燕順本來是不用陷入這個是非的,不過他積極靠攏宋核心,又有一手接箭的神技,也有嫌疑;穆弘是江州投靠宋江的,也算圈子裏,並且他這一系沒什麼本事,排名靠後,獨他居然進入天罡,令人不解,可以理解為酬功;石秀千里獨行,憑本事殺人,而且與晁蓋有仇,上山時居然差點被晁蓋推出去斬了,接這種臟活也有可能。
反正路線鬥爭容不得半點僥倖。晁蓋本來就小弟少,而且小弟沒什麼本事,本事最大的兩個吳用與公孫還漸漸與他保持了距離,那麼他被搞掉本來就是必然的。這次不行,還有下次。就算他最後看出端倪,出了個難題給宋江,還不是被宋江輕鬆化解,智商上的碾壓是沒有其他可能的。(就像翟讓與李密,誰被誰幹掉幾乎是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