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宋人筆記續
其一,浩瀚宋書。
大宋的崔巍燦爛,為古今歷代所不能及。單從書籍角度而言,不論是紙張存本,還是精神信息,皆是如此。
這裏就要介紹一本重要著作了,《宋會要》備載宋代典章制度,卷帙浩繁,原書久佚。分為帝系、后妃、樂、禮、輿服、儀制、瑞異、運歷、崇儒、職官、選舉、食貨、刑法、兵、方域、蕃夷、道釋等17門,這是關於宋朝本朝歷史非常珍貴的資料,可惜的是藏書閣里失火,這些《宋會要》書籍很多都被燒了,只留下殘餘的幾本。
《宋會要》原書的編者都是宋朝當時的史官,分北宋和南宋。其中北宋的《會要》編者有范質、趙普、薛居正、王旦、向敏中、馮拯、呂蒙正、李至、趙安仁、王欽若、宋綬、王洙、韓琦、王珪、李德芻、鄧潤甫、曾公亮、王覿、曾肇、蔡攸、章惇等。南宋的《會要》編者有謝深甫、李心傳、陳騤、施師點、趙雄、楊濟、鍾必萬等。不乏朝堂首座、在面前不由自主想拜首的名字啊。(其中有李心傳,此人雖然在朝堂上沒什麼出息,在史界可是大大有名。他的《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在史界地位不比《宋史》差。《宋會要》中《十三朝會要》即出自他的手筆。)
清嘉慶時編纂全唐文時,徐松從《永樂大典》中輯錄《宋會要》的材料;抄本后歸廣雅書局,張之洞聘請繆荃孫、屠寄二人進行整理,即廣雅稿本;后南潯嘉業堂主人劉承干請劉富曾、費有容整理成嘉業堂清本。這大概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系統地記錄一個朝代,而不是用政治史去勉強涵蓋的文字。
托印刷術的福,宋書大概是目前市面上得能留存的最古老的書籍了;又托文化昌明、宋人能寫的緣故(所謂像我這樣能寫的宋朝有無數個),這書是真是名目繁多,不可盡數了。
自從印刷鋪開,各皇朝就喜歡在大部頭上搞點事,這也是一種意識形態控制嘛。所以明有《永樂大典》,清有《四庫全書》,元膻腥一族還是算了。但不要忘了,作為正式應用印刷術的朝代---大宋,起碼有兩部大部頭可以說事---《太平御覽》&《萬壽道藏》。
《太平御覽》初名《太平類編》、《太平編類》,是以《修文殿御覽》、《藝文類聚》、《文思博要》等書為藍本進行編撰的。宋敏求《春明退朝錄》謂“書成之後,太宗日覽三卷,一歲而讀周,故賜是名也。”說到底,也是專供皇室的。也可說是一部百科全書,索引經使圖書,凡一千六百九十餘種,今不傳者十之七八,徵引賅博,足資考證。全書分五十五門,名次是:天部、時序部、地部、皇王部、偏霸部、皇親部、州郡部、居處部、封建部、職官部、兵部、人事部、逸民部、宗親部、禮儀部、樂部、文部、學部、治道部、刑法部、釋部、道部、儀式部、服章部、服用部、方術部、疾病部、工藝部、器物部、雜物部、舟部、車部、奉使部、四夷部、珍寶部、布帛部、資產部、百穀部、飲食部、火部、休徵部、咎徵部、神鬼部、妖異部、獸部、羽族部、鱗介部、蟲豸部、木部、竹部、果部、菜茹部、香部、葯部、百卉部。各部下又分類,類下又有子目,大小類目共計約五千四百七十四類。雖多轉引類書,不能一一出自原本,而蒐羅浩博,足資考證古籍軼文。
其實,除了《太平御覽》,還有一本名字差不多的《太平廣記》也是著名宋書。雖說也是一部大部頭類書(即所謂百科全書是也),但給我的感覺,總是與《山海經》、《搜神記》、《子不語》類似,總是些神神道道的東西。其實,我關注筆記類,主要還是為了獵奇,所以這部書也算充分滿足了我的好奇心(類似於百鬼夜行、伊藤潤二?)。
胡應麟曾言:“《文苑》之蕪冗,《廣記》之怪誕,皆藝林所厭薄,而不知其有助於載籍者不鮮也。非《御覽》西京以迄六代諸史乘煨燼矣。非《英華》,典午以迄三唐諸文賦煙埃矣。非《廣記》汲冢以迄,五朝諸小說烏有矣。所錄本書,今十九不存,間存者往往賴此而完帙僅半,余恍忽睹其名耳。宋人雜說單行,本朝垂百數種,舍此遂無可別稽。故是編雖蕪冗,世莫得而廢也。。。《廣記》之臚列詳明,紀例精密,灼然必傳,又當議於二典之外者也。”
這就又牽出一個說法,叫宋四大類書,包括《太平御覽》、《冊府元龜》、《太平廣記》、《文苑英華》。好吧,這樣寫下去又是個無法收場的局面,我相信只要不是書痴蠹蟲的,也沒有興趣往下看啦,話頭就此打住吧。
其二,宋書際遇。
我第一次知道還有宋書這種東西,大概還要托相聲的福。相聲《文章會》還是什麼其他的裏面說,某人聽說宋版書值錢,他馬上接過話來:“我家就有,還幾大摞呢。”再詳細問,原來是《康熙字典》。由此可見,宋版書在民間的名聲之大了。
明朝崇禎時期,江蘇有一個著名的藏書家毛晉,他家是當地的大地主,家資頗豐。但毛晉不像其他富家子弟一樣熱衷功名,而是愛好收藏書籍。為了收藏各種善本秘籍遺書,不惜出重金購買。當時,毛晉還公開懸挂徵求宋版書的啟事:“有以宋槧本至者,門內主人計葉酬錢,每葉出二百。有以舊抄本至者,每葉出四十。有以時下善本至者,別家出一千,主人出一千二百。”
“一頁宋版,一兩黃金。”這句老話曾流布坊間。可以想見,宋版書早就是藏書家和文物販子爭相追逐的奇貨,叫價自然非常驚人了。那麼,現在舉國上下“收藏熱”,“宋版書”又到了怎樣一個行情呢?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的宋版書依然“按頁論價”。一般來說,每頁“底價”至少一萬元人民幣。恐怕五六十頁的一卷的宋版書,至少也得百萬以上。
2003年7月13日,北京中國書店古籍春拍場上,一頁1244年(宋淳佑四年)蒙古刻《玄都寶藏·雲芨七箋》,面積約為26cm×76cm,還沒有一塊毛巾大,竟以49500元成交。這已經遠遠超過了每頁萬元的底價。
所以世界上最昂貴的書籍,並非金箔、銀箔甚至鑲嵌珠寶的印刷品,而是中國的久負盛名的“宋版書”,這種珍奇的版本幾乎可以用“價值連城”來形容。
為什麼宋版書珍貴?中信出版的《了不起的宋版書》一書中,很好的回答了這個問題。宋版書受推崇,首先是因為年代久遠,校勘精良,文獻價值高。宋代政府有專門的校勘官,還有複查官的,層層把關。民間也重視校勘,蘇軾校“悠然望南山”為“悠然見南山”,曾紘校“形夭無千歲”為“刑天舞干戚”,他們對原詩的改動並無版本依據,全憑理校,卻依然得到後世的認可,推為高論並成為定本。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宋版書漂亮。明代高濂說:“宋人之書,紙堅刻軟,字畫如寫,格用單邊,間多諱字,用墨稀薄,雖着水濕,燥無湮跡。開卷,一種書香,自生異味。”清人孫從添也說:“南北宋刻本,紙質羅紋不同,字畫刻手,古勁而雅,墨氣香淡紙色蒼潤,展卷便有驚人之處。”
不談別的,即使作為一個愛書之人,對宋朝抱有特殊感情也是理所應當的。中華文化傳承載體在歷史中可謂多舛多難,書厄達十數次之多,魯壁藏書、周師入郢,而書的盛世卻無寥寥數次,遙想亞歷山大圖書館的大火、巴米揚石窟的爆炸,就更令人唏噓了。毀滅總是比創造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