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奇遇手記篇 (4)

第37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奇遇手記篇 (4)

術人受而纏諸腰,乃扣笥而呼曰:“八八兒,不出謝賞將何待?”忽一蓬頭童首抵笥蓋而出,望北稽首,則其子也。以其術奇,故至今猶記之。后聞白蓮教能為此術,意此其苗裔耶?

鬼話歪批

古人的魔術與今天的相比,絲毫也不遜色!

鬼怕人拚命

出處:《子不語》

閱讀環境:鬱悶時

恐怖係數:★★★

介侍郎有一位同家族的兄弟,為人強悍,厭惡別人談鬼神之事。每到一個地方,他總喜歡找那些大家都說不祥的地方住宿。

有一次,他經過山東一家旅店,有人說西廂鬧鬼怪,介某大喜,打開西廂門就住了進去。坐到二更天時,有瓦片砸到房樑上。介某罵道:“你要是鬼,用屋子上沒有的東西砸給我看看?我就怕了你!”果然掉下來一塊磨石。介某又罵:“你要是厲鬼,一定能砸碎我的案幾,那我就怕了你了!”馬上一塊大石頭掉下來,把案幾砸成了兩半。介某火了,大罵道:“鬼東西狗奴才!有本事砸破我腦殼,我就服了你啦!”說完站起身,把帽子摔在地上,昂起頭站在那裏。從那以後,房子一點聲音也沒有了,鬼怪也銷聲匿跡。

經典溯源

介侍郎有族兄某,強悍,憎人言鬼神事。每所居,喜擇其素號不祥者而居之。過山東一旅店,人言西廂有怪,介大喜,開戶直入。坐至二鼓,瓦墜於梁。介罵曰:“若鬼耶,須擇吾屋上所無者而擲焉,吾方畏汝。”果墜一磨石。介又罵曰:“若厲鬼耶,須能碎吾之幾,吾方畏汝。”則墜一巨石,碎幾之半。介大怒,罵曰:“鬼狗奴!敢碎吾之首,吾方服汝!”起立擲冠於地,昂首而待。自此,寂然無聲,怪亦永斷矣。

鬼話歪批

軟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原來鬼也如此。

土地挨餓

出處:《子不語》

閱讀環境:書桌旁

恐怖係數:★★

杭州錢塘縣的秀才張望齡患了瘧疾,病重時,見已死去的同學顧某踉蹌而來,對他說:“你的壽運已終,但因小時候曾救活一個女子,所以再增添十二年的壽命。原本那位被你搭救的女子,在得知你病重后,特地趕來要探視,路上卻碰到一群惡鬼,向她勒索,並誣賴你暗地做過一些虧心事。我趕過去大加叱責,才將他們趕跑。我特地來向你道賀!”

張望齡見老朋友為自己四處奔走,弄得衣衫襤褸、面有菜色,十分感激,要多燒紙錢去酬謝他。顧某堅辭不受,說:“我現在是本處的土地神,因為官職小、地方清苦,我一向又廉潔自愛,不肯滿足那些求神問卜者的不當祈願,濫作威福,所以被地方父老認為廟不靈驗,以致一年到頭缺少香火。我雖身為土地神,卻時常饑寒交迫。雖然如此,只要是非分之財,即便是認識的人所饋贈,我也絕不能接受!”張望齡聽了哈哈大笑。

第二天,張望齡準備了豐盛的酒食,到土地廟裏祭拜。當晚,他夢見顧某前來致謝說:“人得一飽,可頂三天;鬼得一飽,可頂一年。今天承蒙你的恩德,讓我得以挨到陰間官吏考察之時,希望這次能夠因為廉潔優越而被舉薦。”張望齡感到好奇,問:“像你這樣的清官,為什麼不能升為城隍神?”顧某一臉無奈:“懂得應酬的,才有機會破格陞官;像我這種不善交際的清官,只好慢慢等待上級的考察和推薦了。”

經典溯源

杭州錢塘邑生張望齡,病瘧。熱重時,見已故同學顧某者踉蹌而來,曰:“兄壽算已絕,幸幼年曾救一女,益壽一紀。前兄所救之女知兄病重,特來奉探,為地方鬼棍所詐,誣以平素有黯昧事。弟大加呵飭,方遣之去,特詣府奉賀。”張見故人為己事而來,衣裳藍縷,面有菜色,因謝以金。顧辭不受,曰:“我現為本處土地神,因官職小,地方清苦,我又素講操守,不肯擅受鬼詞,濫作威福,故終年無香火,雖作土地,往往受餓。然非分之財,雖故人見贈,我終不受。”張大笑。

次日,具犧牲牢祭之,又夢顧來謝曰:“人得一飽,可耐三日;鬼得一飽,可耐一年。我受君恩,可挨到陰司大計,望薦卓異矣。”張問:“如此清官,何以不即升城隍?”曰:“解應酬者,可望格外超升;做清官者,只好大計卓薦。”

鬼話歪批

土地神面黃肌瘦,衣衫破爛,出人意料。細究原因,很有諷刺意味。懂應酬,通關節,人間陰間都官運亨通。可憐清官只能挨餓。

豐都知縣

出處:《子不語》

閱讀環境:燈下

恐怖係數:★★★

四川豐都縣,老百姓都傳說是人鬼交界處。縣裏有一口深井,人們每年都燒紙錢、絲綢、錢串等東西,差不多要花錢三千,這叫做“納陰司錢糧”。假如嫌貴不繳或者少繳的話,全縣必然會出現瘟疫。

清朝初年,知縣劉綱新上任,聽說這個民俗后,便下了一個佈告加以禁止,他認為此舉只是浪費老百姓的錢財。當地人並不領情,紛紛加以指責。劉縣令卻堅持自己的做法。百姓們說:“不改也行,但請大人先去對鬼神說明白吧!”縣令問:“你們知道鬼神住在哪兒嗎?”百姓們回答:“這口水井底下就是他們的住處,不過從來就沒人敢去!”

縣令堅決地說:“為民請命,死何足惜!我現在就一個人下去。”於是命左右隨從準備長繩子下井,眾人都加以勸阻,縣令卻一定要去。他的幕僚李詵是一個勇士,對縣令說:“我想要了解鬼神為何物,請允許我一同前往吧!”縣令想阻止他,李先卻沒有聽從,也拴好繩子吊進井裏。

下井到大概五丈深時,四周竟然從漆黑一片又變得明亮起來,似乎有燦爛的陽光,他們見到的城鎮、鄉村,都和陽間的一樣。這裏的人身材矮小,太陽照着,地下卻沒有影子,且能在半空中飛來飛去,還說:“住在這裏的人,都不知道有地面呢。”他們見到縣令,都拜倒施禮說:“你是陽間的官員,為什麼到這裏來呢?”縣令說:“我來這裏是為了百姓請願,希望免除每年的陰司錢糧。”這些鬼都不住地稱讚他是好官,並把手放在額上恭敬地說:“這件事情得和包閻王商量一下。”縣令問:“包公在什麼地方?”眾鬼說:“在大殿上。”他們帶着縣令二人來到一處宮殿。上面端坐一個戴着官帽的人,年約七十多歲,容貌威嚴。群鬼高呼說:“有一名縣令來了。”包閻王走下台階來迎接他,請縣令坐到上座,說:“陰陽相隔,你是為什麼來這裏呢?”縣令起身拱着手說:“酆都水旱連年,民眾十分困苦,朝廷的國稅,已經是極重的負擔了,怎麼能再為陰司繳納絲綢、串錢,而再當佃戶呢?我冒死來到這裏,為百姓求情。”

包公聽了,笑道:“世上常有妖僧惡道假冒鬼神之名幹壞事,引誘百姓修齋打醮,為此而破產的人家超過千萬。再加上鬼神和人間阻隔難通,鬼神行事,不能使人間百姓家喻戶曉,從而攻破壞人的謊言。先生為民除弊,即使不親自前來,我們也不敢違犯啊!如今你親自光臨,更證明先生的大仁大勇……”

話未說完,一道紅光從天而降。包公連忙起身說:“伏魔大帝駕臨,請先生迴避一下!”劉縣令慌忙起身,退避到後堂。

不一會兒,只見關公身披綠袍,美髯飄飄,從天上翩然而下。關公和包公行了賓主之禮之後,便交談起來。他們的談話,劉縣令只模模糊糊聽到一些。只聽得關公問:“你這兒有活人的氣味,是怎麼回事?”於是包公把事情詳細說了一遍。

關公說:“如果是這樣,那就是一個賢德的縣令,我想見一見他。”縣令和李詵趕緊出來拜見。關公讓二人坐下,態度和藹,問了許多人世的事情,就是不提陰間的事情。

李詵向來莽撞,忽然問關公:“玄德公現在在什麼地方?”關公也不說話,臉色很難看,頭髮直立,把帽子都頂起來了,隨即告辭。

包公大驚失色,對李詵說:“你一定會被雷劈死,我也救不了你了。這種事情怎麼能問?而且是在當臣子的面前,直接叫出他君主的名字!”劉縣令慌忙幫他求情,包公說:“只有讓他馬上死掉,才可以避免被焚屍。”他從盒子裏取出一方玉石的印,約一尺長,揭開李詵的衣服在背上蓋了一個章。

縣令連忙拜謝了包公,和李詵一道攀着繩子出井。剛到酆都南門外,李詵突然中風,倒在地上死了。幾天之後,人們送李詵出葬,途中突遇電閃雷鳴,火焰環繞着李詵的棺木,衣服全都燒掉了,唯獨屍身因包公蓋過大印保存完好。

經典溯源

四川酆都縣,俗傳人鬼交界處。縣中有井,每歲焚紙錢帛鏹投之,約費三千金,名“納陰司錢糧”。人或吝惜,必生瘟疫。國初,知縣劉綱到任,聞而禁之,眾論嘩然。令持之頗堅。眾曰:“公能與鬼神言明乃可。”令曰:“鬼神何在?”曰:“井底即鬼神所居,無人敢往。”令毅然曰:“為民請命,死何惜?吾當自行。”命左右取長繩,縛而墜焉。眾持留之,令不可。其幕客李詵,豪士也,請令曰:“吾欲知鬼神之情狀,請與子俱。”令沮之,客不可,亦縛而墜焉。入井五丈許,地黑復明,燦然有天光。所見城郭宮室,悉如陽世。其人民藐小,映日無影,蹈空而行,自言“在此者不知有地也”。見縣令,皆羅拜曰:“公陽官,來何為?”今曰:“吾為陽間百姓請免陰司錢糧。”眾鬼嘖嘖稱賢,手加額曰:“此事須與包閻羅商之。”令曰:“包公何在?”曰:“在殿上。

”引至一處,宮室巍峨,上有冕旒而坐者,年七十餘,容貌方嚴。群鬼傳呼曰:“某縣令至。”公下階迎,揖以上坐,曰:“陰陽道隔,公來何為?”令起立拱手曰:“酆都水旱頻年,民力竭矣。朝廷國課,尚苦不輸,豈能為陰司納帛鏹,再作租戶哉?知縣冒死而來,為民請命。”包公笑曰:“世有妖憎惡道,借鬼神為口實,誘人修齋打醮,傾家者不下千萬。鬼神幽明道隔,不能家喻戶曉,破其誣罔。明公為民除弊,雖不來此,誰敢相違?今更寵臨,具征仁勇。”語未竟,紅光自天而下。包公起曰:“伏魔大帝至矣,公少避。”劉退至後堂。少頃,關神綠袍長髯,冉冉而下,與包公行賓主禮,語多不可辨。關神曰:“公處有生人氣,何也?”包公具道所以。關曰:“若然,則賢令也,我願見之。”令與幕客李,惶恐出拜。關賜坐,顏色甚溫,問世事甚悉,唯不及幽冥之事。

李素贛,遽問曰:“玄德公何在?”關不答,色不懌,帽發盡指,即辭去。包公大驚,謂李曰:“汝必為雷擊死,吾不能救汝矣。此事何可問也!況於臣子之前呼其君之字乎!”令代為乞哀。包公曰:“但令速死,免致焚屍。”取匣中玉印方尺許,解李袍背印之。令與李拜謝畢,仍縋而出。甫到酆都南門,李竟中風而亡。未幾,暴雷震電,繞其棺槨,衣服焚燒殆盡,唯背間有印處不壞。

鬼話歪批

宰相的肚裏能撐船。關公身為大帝,器量似乎小了點。

豐都鬼城至今香火旺盛,或許當年縣令為民請命,包閻王只是隨口應付,打了白條。

冒失鬼失手

出處:《子不語》

閱讀環境:廁所

恐怖係數:★★

杭州三元坊石牌樓旁,住着一個姓沈的老婦,一向能看見鬼。她常說,十年前見一個蓬頭鬼,藏在牌樓上的石繡球里,手裏拿着一串紙錢,有一丈多長,像一串珠子。發現有人從牌樓下經過,就偷偷地拿紙錢往人家頭上擲。那人便打寒噤,毛骨悚然,回到家就會生病。他必須向空中祈禱,或到野外祭祀,才能痊癒。蓬頭鬼藉著這個伎倆,常常混個酒足飯飽。一天,有個長得高高大大的男子,氣昂昂地背負着銀錢從牌樓下經過,蓬頭鬼向他投擲紙錢,男子頭上忽然發出火焰,火焰燒了紙錢,沿着線繩,一層一層地往上燒。蓬頭鬼一下子從牌樓上摔倒,沿着石繡球滾下來,一個勁兒地打噴嚏,後來化作一股黑煙散去。背錢的男子全然不知。自此,三元坊石牌樓再也沒有鬼怪作祟了。

我的朋友方子云聽說后,笑道:“做鬼害人,也得看風使舵。像這個蓬頭鬼,不就是人們所說的‘冒失鬼’嗎?”

經典溯源

杭州三元坊石牌樓旁居老嫗沈氏,素能見鬼,常言十年前見一蓬頭鬼,匿牌樓上石繡球中,手執紙錢為標,長丈餘,累累若貫珠。伺人過牌樓下,暗擲標打其頭。人輒作寒噤,毛孔森然,歸家即病,必向空中祈禱,或設野祭方愈。蓬頭鬼藉此伎倆,往往醉飽。一日,有長大男子,氣昂昂然,背負錢鏹而過,蓬頭鬼擲以標。男子頭上忽發火焰,沖燒其標,線層層裂斷,蓬頭鬼自牌樓上顛仆,滾繡球而下,噴嚏不止,化為黑煙散去。負錢之男子全不知也。自此,三元坊石牌樓無復作祟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古代鬼故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古代鬼故事
上一章下一章

第37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奇遇手記篇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