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標配的辦公用品:葫蘆

神仙標配的辦公用品:葫蘆

《後漢書·方術列傳》中有一個繪聲繪色的神仙故事。

東漢時候有一個叫費長房的人,有一天,他在街上看到了一個奇怪的老人在給人看病,身前懸挂着一個大大的葫蘆,看完病以後,就從葫蘆裏面掏出藥丸給人吃,幾乎是藥到病除,非常神奇。費長房知道這位老人是傳說中的神仙,就買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懇求老人收他為徒弟。老人答應了,就拉着他變成小不點,一同鑽到了葫蘆裏面。

原來小小的葫蘆裏面竟然有廣闊的空間,而且種植了各種奇花異草,修建得富麗堂皇,堪稱是神仙洞府。那位老人告訴他,自己叫壺公,自幼學習仙術。於是費長房跟着壺公學習了十天,學到了很多本事。臨出來的時候,壺公還贈給他一根神奇的竹杖,不但可以祛除瘟疫,而且騎上還能飛行。費長房回到家的時候,發現已經過去十多年了。他給別人講了壺公的故事,從此,人們就把醫生出診叫作“懸壺濟世”。

“壺”是古人對葫蘆(Lagenariasiceraria)的稱呼,《詩經·豳風》中說:“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農夫。”“斷壺”就是採摘葫蘆,對當時的農民伯伯來說是八月最重要的勞作。因為葫蘆實在是很有用,在它嫩的時候可以做蔬菜,老了以後,又可以剖開當水瓢舀水,把口鋸開,就可以用來裝東西,不管是居家,還是出行,帶一個葫蘆都非常方便,難怪傳說故事裏的壺公會用葫蘆裝葯呢!

翻開中國歷史,你會發現到處都有葫蘆的身影。比如說《詩經》當中形容美女,說她“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瓠”也是葫蘆的古稱,“瓠犀”就是葫蘆的籽,長得整齊又潔白小巧,用來比喻美女的牙齒是最好不過啦!

《論語》中,孔夫子也說,他不能像匏瓜一樣僅僅被人掛起來看,而不能食用,訴說自己的懷才不遇。“匏”也是葫蘆的古稱,專指那些梨子形狀的大葫蘆,中間沒有“小蠻腰”,適合做水瓢。

葫蘆的價值

孔子為什麼會說“匏瓜”不能吃、沒有用呢?因為這些葫蘆的味道很苦,讓人覺得像是吃苦膽一樣。成書於戰國時期的《國語》中說,匏這個東西太苦了,真不是人吃的,不過等它干透了以後,倒是可以挖空了帶到身上,用來渡過河水,可以起到游泳圈的作用。

不過,可以用來載人渡河的葫蘆那得有多麼巨大呀!至少也得跟八仙過海的時候用的那個大葫蘆差不多大吧?《莊子》中,老朋友惠子還真有這麼一個大葫蘆。他跟莊子說:“我種了一棵葫蘆樹,上面結的大葫蘆足足能裝五石的水,但是這東西太脆了,裝滿水就會被撐爆;我把它剖開做成瓢呢,又實在太大了,沒有能用它的缸,你說這玩意兒是不是沒用啊?”莊子笑嘻嘻地說:“你可以用它當小船,騎上去渡河啊,好東西不會用,那才是真浪費呢!”

很早以前,古人就發現了葫蘆的這個“游泳圈”的功能,把它跟渡河聯繫在了一起。《詩經》中有一首《匏有苦葉》,是一個女孩子說給情人聽的:你看啊,葫蘆的葉子都已經枯掉了,可以摘下來用以過河了,可是你啊,為什麼還不過河來看我?

古代用來做蔬菜的當然不會是這些苦哈哈的葫蘆,那些用來吃的長型葫蘆被稱為“甘瓠”,很早以前就出現在了我們祖先的菜譜中,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大量的葫蘆被我們的祖先們吃掉。《詩經》中也說:“南有樛木,甘瓠累之。”藤上掛滿了碩果累累的葫蘆,在古人眼裏是特別美好的豐收景象,也可見在當時,這些甘甜的葫蘆瓜就已經是很常見的蔬菜了。

正如《詩經》所說,葫蘆最大的優點就是“累之”,意思是說,它結得非常多,一年四季都吃不完,就像元代人王禎在《農書》中說:“瓠之為物也,累然而生,食之無窮,烹飪咸宜,最為佳蔬。”這就難怪小學課本《我要的是葫蘆》裏的那個主角非要種葫蘆了,可惜他不懂得除蟲,最後葫蘆也沒長出來。

這類可以吃的長型葫蘆,我們現在也還很常見,有些地方也叫“瓠子”或者“瓠瓜”,粵語稱為“蒲瓜”,它是長長的圓筒形,最長的可能有70多厘米,樣子已經不太像葫蘆了,反而跟黃瓜、絲瓜有三分相似。

甘瓠不但很高產,而且非常好吃,可以用來切成絲炒肉,可以用來燉湯,當然,也可以用來擦成餡兒包餃子或者包子,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瓜要在幼嫩的時候及時採摘,不然等它長老了以後,皮就變成木質,沒辦法吃了。古人的吃法就更多了,王禎就說:“大者可煮作素羹,可和肉煮作葷羹,可蜜前煎作果,可削條作干。”不過我從來沒吃過葫蘆做的蜜餞,大概早已經失傳了吧。

遠古的神話

葫蘆雖是一種原產非洲的植物,但它早在好幾千年前就已經在世界各國廣泛種植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們的智人祖先在走出非洲時順便帶上了一些葫蘆籽。考古學家發現,世界各大古老文明遺址附近都有過葫蘆的遺存,亞洲的中國、泰國,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魯,非洲的埃及都曾出土過石器時期的葫蘆化石。在浙江省河姆渡遺址,考古學家還發現了大量葫蘆籽,證明早在7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種植葫蘆了。

為什麼祖先對葫蘆這麼著迷,遠走他鄉的時候都一定要帶上?可能並不是出於它的實用價值,而是另有原因。在陶器和青銅器發明之前,尋找合適的容器是先民們急於解決的大問題。智人祖先在試用過甜瓜、冬瓜和木瓜等各種瓜類之後,又經過一代代嘗試,逐漸認識到葫蘆是最合適的。首先是它長老了以後很硬,而且還有一個把手,可以用來抓握,慢慢又學會了把葫蘆鋸開制瓢,這就更方便了,不但能盛水,還能盛飯。

大概是因為這種盛具用起來太得心應手,所以即使後來會用陶器和青銅了以後,我們的祖先還是將其做成了葫蘆的形狀。好玩的是,就連甲骨文中的“壺(卣)”字都長得像是一隻帶一點小小裝飾的葫蘆。

我們都聽說過盤古開天闢地的傳說,那麼盤古又是哪裏來的呢?據聞一多先生考證:“盤”與“奭”同義,“古”與“瓠”諧音,所以開天闢地的盤古其實是“奭瓠”,也就是說,我們漢族人所崇拜的祖先其實是一位葫蘆娃。另外,上古時期傳說裏面的漢族祖先伏羲氏的本名極可能為“匏析氏”,取“匏析成瓢”之意,也是一位葫蘆娃。

葫蘆崇拜不僅僅是漢人的專利,在西南地區生活的20多個少數民族都有關於葫蘆的創世傳說。畲族、苗族和瑤族至今仍在流傳的傳說中,上古時期“高辛氏”時期,王后在耳朵裏面長出來一條蟲,她把蟲放到了葫蘆裏面餵養,過了一段時間,變成了一條大狗,取名叫盤瓠。後來戎吳部落前來挑戰,高辛氏懸賞說,誰能殺死對方主將,就把女兒嫁給他。

最後竟然是這條叫盤瓠的狗殺死了敵將,高辛氏不能食言,只好把公主嫁給了它。後來它變成了一個英俊的少年,和公主一起來到了西南生兒育女,繁衍成了各大民族。這個故事和西晉文學家干寶在《搜神記》中的記載很相似,不知道到底是誰先抄襲的誰。不過“盤瓠”這個名字代表了這些民族的葫蘆圖騰,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所以我們中國人不僅僅是龍的傳人,更是葫蘆的傳人。

為什麼毫不起眼的葫蘆會成為這麼多民族的起源圖騰呢?有的學者猜想,可能跟它的形狀有關係。葫蘆成熟的時候,看上去像是一個腆着大肚子的孕婦,在它的體內有着密密麻麻的種子,而且葫蘆藤上碩果累累的景象對上古先民來說,顯然就是生殖崇拜的象徵,崇拜葫蘆也就意味着對子孫繁衍不絕的渴望。

葫蘆的文化

或許是因為葫蘆在遠古文化中的這種神性,也或許是因為葫蘆本來就是最常用的容器,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它就跟道教產生了不解之緣。特別是東晉道士葛洪的《神仙傳》火爆之後,葫蘆隨着壺公、鐵拐李、尹喜等神仙人物成了人所共知的道教文化符號。身上背一個油光鋥亮的大葫蘆也成了道士形象的標配。到了明代的小說《西遊記》中,葫蘆不但成為太上老君用來裝丹藥的器皿,而且還成了銀角大王手裏可以吸入萬物的神奇寶物。

更有意思的是,“匏瓜”還在漢魏之際成為一顆星星的名字,大才子曹植在《洛神賦》中寫“嘆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為什麼匏瓜會跟牽牛星放到一起說呢?因為在古人看來,它們都是“單身狗”。後世的張銑給《洛神賦》作注說:“匏瓜,星名,獨在河鼓東,故云無匹。”“無匹”就是沒有對象的意思。

儘管“無匹”,葫蘆卻是古代人婚禮上的主角之一。按照上古時期的習俗,舉辦婚禮的時候,首先要準備一隻匏瓜,將它一分為二成兩個瓢,然後新郎新娘各執一個,盛滿酒,再將它們的把接到一起,然後兩人共飲。這套禮儀就叫“合巹”,寓意夫妻雙方從此以後成為一家人。到了後世,葫蘆逐漸退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於是就改成了雙方互相交換杯中酒飲用,這就是交杯酒的由來。

在南方一些省份的口音中,葫蘆往往被叫作“福祿”,這種美麗的錯位又讓它帶上了幾分吉祥色彩。所以從唐代開始在家中懸挂葫蘆或者擺放葫蘆形狀的瓷瓶,用以躲避災禍,現代出租車司機們在車中懸挂葫蘆的風俗可能就是從此衍生而來。另一方面,清代還興起了一種用葫蘆來作畫的藝術,稱作“匏藝”,也就是在葫蘆幼嫩時給它套上刻好花紋的模具,等它長老以後再取出,這樣就可以變得漂亮無比。現代也還有很多人愛玩文玩葫蘆,也算是古老的傳統發揚光大吧。

明代金累絲嵌寶鑲白玉葫蘆耳環:上海市黃浦區李惠利中學明墓出土,藏於上海博物館。工藝極為繁複的金鑲玉耳環珍品,葫蘆形狀代表了吉祥如意的意味。

拉丁學名:Lagenariasiceraria(Molina)Standl

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堇菜目,葫蘆科,葫蘆屬。一年生爬藤植物,廣泛栽培於世界熱帶到溫帶地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一本不正經的博物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一本不正經的博物志
上一章下一章

神仙標配的辦公用品:葫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