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武曌 六承乾 七秘記
六承乾
方上《括地誌》之魏王近來很為得意,他愈來愈得唐帝寵愛了。唐帝甚曾詔他移居武德殿,禮秩如嫡。(《唐會要卷五諸王雜錄》)同此之時,太子承乾之荒唐,朝中人皆知。承乾特加寵幸之美貌樂人稱心不久前因魏王示意終告發於唐帝御前,並為唐帝怒而收殺之。痛悼不已之承乾因此怨魏王茲甚。然魏王並不為意,他所求遠不止此。他深信,唐帝對他屢屢逾制之寵愛意味着,終有一日,唐帝會廢太子承乾,立他——魏王為太子。朝中議論愈發頻繁了,愈來愈多大臣開始攀附於他。媚娘有時心底也想,唐帝會這般樣做麽?
內外庶僚之疑議終於使唐帝不悅了。他寵愛泰兒,然並不真想廢了承乾這個他最初就立之太子。魏徵前此亦上疏曰“陛下愛魏王,常欲使之安全,宜每抑其驕奢,不處嫌疑之地。今移居此殿,乃在東宮之西,海陵(李元吉)昔嘗居之,時人不以為可;雖時異事異,然亦恐魏王之心不敢安息也。”(《資治通鑒卷一百九十六唐紀十二貞觀十六年》)心下一番次第后,他終於決定依舊遣泰歸其本第,又為承乾下了一道詔書——
儲貳不會,自古常式。近代以來,多為節限,求之故實,深非事宜,自今皇太子出用庫物,所司勿為限制。(《全唐文唐卷六皇太子用庫物勿限制詔》)
詔書既下,承乾循例要謝一番,遂抗表謝。唐帝答曰——
汝家之冢嫡,國之儲兩,故有斯命,以彰有殊。入學齒胄,則君臣之義也,同之府庫,實父子一體也。是以君子富而不驕,謙而受益,奢則不孫,以約失之者鮮矣。勉思守道,無煩致謝。(《全唐文唐卷六答皇太子承乾詔》)
一番往返,終於,朝臣們暫時安靜了下來。
貞觀十六年夏天真是個酷熱夏天,因常當值,媚娘、晉王相遇愈發頻繁了,晉王溫柔眼神也愈來愈熱切。會有人讀懂晉王私底里密藏之心事麽?媚娘不是不擔心的。
宮中規矩素來多不勝數,尤者皇子、殿臣、嬪御、內官、宮官之私葛。媚娘心底里明白,若非唐帝依常例將她以宮中未蒙恩女官名賜與晉王,她與晉王隔的不僅數重山。晉王熱切眼神里滿含期翼於她而言,與其說是溫柔低徊之繾倦,毋寧說是許迎面將來之狂風驟雨。
單隻與晉王“偶遇”時——雖然,格於宮中禮制,這般樣“只兩人之偶遇”甚寥若晨星,然而晉王眼底掩不住熱切……
這個貞觀十六年夏月白蘭花開得格外繁茂,沁人濃香馥郁得撩撥人的心,媚娘有些擔憂着她與晉王每一次偶遇,哪怕只簡單幾句話,相互守禮問候,旁人在側時似有若無關切眼神。唐帝,唐帝會覺出這些巧遇麽?
唐帝的心些微糾結,他看着他最愛皇兒熱切得出格眼神,這是以前從沒有於雉奴眼底里發現的。雉奴十五了,本來早當出閣,因為他的溺子,一直居於宮中。
是到讓雉奴出閣之時了麽?當如何安置媚娘呢?將其賜與雉奴?還是納為己寵?這個有着不同宮中其她女子之殊色、看似天真無意實則嫻於政令之嬌艷小女子,不是不動他心懷的。唐帝心猶疑着。
七秘記
貞觀十六年的風終究不能就此平靜地止歇。這個(貞觀十六年)六月之甲辰,有流星狀如月,西南流三丈乃滅(《唐會要卷四十三》)。六月戊戌,太白晝見(《新唐書本紀第二太宗》)。唐帝循例召太史局以訊,太史局道出一則秘記——“唐三世之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女主武王。唐帝靜靜思度着。武王自當武姓或封地曰武,然何為女主呢?難道是個女子?可千百年來除華胥元母外少有女子帝王說。或者,女主者,主後宮女子武姓,生子後宮主位,子繼位后外戚專權再以本族武氏代有天下?細思亦絕無可能。本朝以降,朝堂上下咸敬文德皇后(長孫皇后),其崩逝后,宮之內外俱無再立后之想。宮內嬪妃,亦絕無升位為繼后之可能。況文德皇后(長孫皇后)子俱負朝望,其嫡長子又居儲位。她人縱有所出,亦無廢儲再立她人所出之可能。則末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還有甚旁之意味麽?
便殿長夏之薰風薰暖着,殿外淡的草木花香。將宮人盡數遣於殿外之唐帝的心有些焦灼了。
“臣據象推算,其兆已成。然其人已生,在陛下宮內,從今不逾三十年,當有天下,誅殺唐氏子孫殆盡。”此李淳風之所言。
在陛下宮內,從今不逾三十年,當有天下,誅殺唐氏子孫殆盡。竟真一至於此?唐帝的手驀地一緊,指關節處微微發白。天下方得數十載,而今方傳二世,竟乃將快失之了麽?得江山固屬不易,守成者何嘗不難。若乃失之,誅殺唐氏子孫殆盡,己身之禍乃至后之將世為之何?一念思及此,唐帝殺心頓起,指關節處微微生響,“莫若將疑似者盡殺之,何如?”唐帝音聲沙啞中略些低沉。
“天之所命,必無禳避之理。王者不死,多恐枉及無辜。且據上象,今已成,復在宮內。更三十年,又當衰老,老則仁慈,雖受終易姓,其於陛下子孫,或不甚損。今若殺之,即當復生,少壯嚴毒,殺之立仇。若如此,即殺戮陛下子孫,必無遺類矣。”
若如此,即殺戮陛下子孫,必無遺類矣——天之所命,一嚴至此。唐帝心驀地一冷,手心緊攥着的指尖隱約有些生疼,剋制不住急怒之火於他心底里翻騰着,他竭力隱忍着。
“可推算得出究竟是何來歷?”唐帝緊攥於掌心之指尖愈發生疼了。
“據象看,恐屬華胥遠祖。然究屬何人,尚待參詳。”
尚待參詳。唐帝沉默了。由來朝代興替,自然之理。若果是實,也只有儘力防之了。惟此後細細留意所有武姓相關之人事,宮中人等皆具名冊,依名冊將宮中人等盡皆篩厘,武姓女子尤須着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