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現狀
第100章現狀
因為小北一直都沒有找到合心意的工作,空餘時間多了一些,就和同學們的接觸多了。
畢業已經一年多了,除了回老家發展的同學,留在北京發展的同學也不少。也大都在給人打工,因為專業的問題,和小北所面臨的就業問題都是大同小異。
還有幾個人如楚慶紅一樣的想考律師執照,繼續學習考研的人也有幾個。
聽同學們說,準備考研的已經考過一次的就有不下十人,都沒有考中,還有人準備明年接着考,但大多數是放棄了的。
還有一個女同學走的是迂迴之路,去考了成人高考,還考取了清華大學的成人高考本科,已經開始上課了,還是專升本。
小北還是非常羨慕那些可以讀書的同學,小北對自己不能繼續讀下去還是非常遺憾的。不過人生哪裏有那麼多的圓滿,能拿下大專文憑已經是自己做了很大的努力得來的。
秀妍的工作找的還是很順利的。和小北不同的是,秀妍在所里一年多也不是白呆的,她還是考過了好幾科本科的單科自考。所以她找工作的時候都是按照本科學歷投的簡歷,所以工作的機會還是比較多的。
小北可是一科本科的都沒有考過,其他的同學參加自考本科的都很多,但考過的也沒有幾個人。好像沒有經過系統的去學習,本科的自考非常難。
小北沒有去考過也無法知道本科自考的難易程度,反正就她的同學們去考過的幾乎沒有幾個人能過的。
後來也都因為工作的關係漸漸的都放棄去考自考了,就專科來說,小北就覺得很容易考過。本科想來也不會難到哪裏去,只不過大家都無法專心學習一途才是最主要的。
也不是哪一個家庭都能一直負擔起供一個大學生的,那個年代普遍的家庭收入都是極低的,能做到小北父母的那個程度已經是不易了。
如果再想繼續供下去,不少家庭都是難以為繼的。
後來小北回想起來,那個時候的自己看不到很多行業的發展前途,錯失了許多致富的機會。
小北因為不喜歡中關村市場的狹小和鬧哄哄,就沒有藉機在中關村發展,錯失了人生賺第一桶金的機會。
還有一個做房地產銷售的機會,小北也錯失了。這個機會還是在小北已經再次丟工作一段時間后,在她普遍撒網后撈到的一個工作機會。
可小北對那些賣房子的銷售實在是有些不感冒,就沒有去參加面試。當時小北還沒有覺得怎麼樣,後來隨着房地產的鼎盛發展。有同學做房地產銷售的也跟着發展了起來了,小北才知道當年自己錯過了什麼。
北京有許許多多的機會,那些機會沒有把握好都稍縱即逝,小北豈止錯過了這兩次的機會,那些小北想不到的機會也是千千萬萬的都錯失了。
小北的再就業之路有點難了,這不是小北自己的感覺,是事實就如此。即使是這樣小北也沒有難為自己去中關村找一個銷售硬件的店員的工作,小北其實還是有些任性的,要說自己也是大學畢業,去做店員還是覺得有些浪費了自己辛苦學習得來的畢業證。
在還有可能找到別的工作的前提下,小北還是沒有走到那一步。這可能是所有有學歷人的想法,既然花費了時間和精力還有金錢去拿到了畢業證,就不能讓那些都白白浪費了。
有小北想法的有很多人,小北的同學也大都在求職的路上探索着。因為再一次錯失了大型的人才交流會,小北的找工作之路更加艱難了。
再回想報社的經歷,小北是真的沒有辦法,如果有其他的路可走她也不會放棄那個機會的。那時的記者證可比律師執照好考多了,小北的文筆還可以,也不怕自己寫不出好的文章來。
小北都不知道該去怨恨誰,自己剛剛有希望的前路就這樣戛然而止,小北每當夜晚回想起來時,還是非常不甘心的。
女記者的活也和女律師一樣存在着極大的風險,可小北所做的活是跟經濟和企業有關係的,所以所面臨的風險並不大。
錯失機會的感覺真的是非常讓人難過,以至於小北在過去好幾個月後,還是難以平復心情,還是在工作越加難找的情況之下。
楚慶紅還是每日堅持着學習,看樣子還是沒有放棄考律考。可小北覺得沒有許多的實踐經驗律師也不是那樣容易考的,就算把所有的法條都爛熟於心,但實際案例接觸的少還是不行的。
真正應該做的還是一邊實習,或者一邊跟着律師接觸實際案子,一邊積累經驗才是考律考的正當途徑。經歷一次案子和背一個死的案例,肯定是效果不一樣的。
況且在法官判案的時候,在拿不準量刑的時候,參考以往的案例是辦案的一種常規操作。
光是死記硬背案例不懂變通也是不行的,小北對律考所知有限,也沒有去參加過律考的培訓,但她覺得自己的想法應該不算很離譜。
可楚慶紅是不會聽她的,他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不去再考一年他估計也不會甘心。以前他心心念念的律所他也沒有去幾天,就不再去了。
律所給他安排的法院實習,是多難得的機會,他也因為種種原因就放棄了。同樣都是到律師實習,蔣凡就做的非常好,如果不是家裏突然有了變故,蔣凡估計會一直都在律所發展的。
蔣凡的前途也因為沒有後繼支援而中斷了,小北和楚慶紅因為蔣凡家裏突遭的變故,蔣凡的心情不好,所以最近去蔣凡那裏去的比較勤。
蔣凡也在找新工作的路上,和小北的情況一樣,他雖然在所里實習了一段時間,但沒有單獨接過案子,所以和法律對口的工作也是很難找的。蔣凡在多次碰壁之後,也在往銷售方面尋找。
說起找工作,小北的經驗可以說是一大摞筐,經常幫着蔣凡出謀劃策,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