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七章 曙光

第一零七七章 曙光

鳳凰城如此輕鬆拿下,令楊振大喜過望。

雖然說策反鳳凰城守將,是楊振的意思,但是包括楊振本人在內,都沒有想到事情會如此順利。

尤其是當楊振得知,在鳳凰城反正投誠的清虜將領,是鑲藍旗漢軍甲喇章京李明時的時候,他的心情就更好了。

他之所以對接下來的北伐戰爭,或者說平虜事業,更有信心了,原因就在於此。

這倒不是因為這個李明時個人有什麼才華過人之處,事實上楊振根本不認識這個李明時。

真正讓楊振對未來信心倍增,感覺到“平虜復遼”大業終於穩了的,其實是八旗漢軍將領兩面性的進一步凸顯。

當然了,楊振並不是沒有見識過八旗漢軍將領的投誠或者反正,但是這一次顯然跟以往有所區別。

比如,以往影響最大的兩起事件,即沈志祥的投誠和張存仁的反正。

這兩起事件影響很大,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偶然性。

沈志祥是完全被迫的,是走投無路之後的選擇,實際上相當於被俘投降,說他投誠是照顧他面子,是楊振往他臉上貼金,是為了下一步更好的用他。

包括早期效忠的仇震海,後來的許天寵,再後來的劉仲錦、金玉奎等人,幾乎都是如此。

甚至包括宋國輔、石明雄的投誠,起因也是他們與耿仲明的仇怨已經難以化解所致。

至於發生在廣寧城的事情,也就是張存仁及其麾下漢軍將領的反正,就更加具有特殊性了。

因為他們原本就是祖大壽的心腹部將,在大凌河城被圍投降清虜后,也一直與祖大壽這邊保持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甚至當時張存仁軍中很多將領本來就是祖家人,比如祖澤潤、祖可法等人。

當祖大壽得封錦義伯世爵,在大明這邊地位上升,而他們在清虜那邊卻正面臨個人利益受損的情況下,被遼西軍伍策反,然後重歸遼西軍伍,屬於輕車熟路的基本操作。

但如果是換了楊振去聯絡他們,策反他們,可能就未必會有這個結果了。

所以這些人的歸降也好,反正也好,都不具有風向標的意義。

然而李明時的反正與歸降,卻跟以往的那些二韃子將領都不太一樣。

他不是因為被俘才投降,——雖然硬打下去的結果,可能也會被俘。

他也不是因為走投無路才投降,——畢竟祖克勇所部兵馬沒有攜帶重炮,相反鳳凰城上可是有重炮的,起碼在楊振看來,完全可以守上一段時間。

他也不是因為有熟人居中牽線勸降而投誠,——雖然他有可能與同樣出身鑲藍旗漢軍的金玉奎、劉仲錦等人認識,但楊振事前也不知道是鑲藍旗漢軍將領在守鳳凰城,事先根本沒有安排。

最後,這個李明時也不是因為楊振向他許諾了什麼高官厚祿而投降,——因為楊振並沒有這樣做。

楊振給出的策反條件,其實很一般,除了常規的赦免前罪之外,也就是仍領舊部,算是有那麼一點吸引力。

然而就是這樣的條件,這個李明時卻毫不拖泥帶水的反正起義了,連個討價還價的過程都沒有。

這說明,這個李明時心中早就考慮過自己的後路問題,或者說,早就考慮過反正投誠的問題。

也就是說,這是李明時這個鑲藍旗漢軍甲喇章京在審時度勢后自己做出的決定。

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形勢真的不一樣了。

過去一直是敵強我弱,而現在已經有點我強敵弱的意思了,至少顯得勢均力敵了。

而且完全可以預見,有了李明時這樣的先例以後,清虜八旗上層,尤其是中下層,對各自旗下漢軍將領的猜忌與排斥,將會有一個進一步的明朗化。

與此相應的是,八旗漢軍將領們也會對清虜八旗中上層有更進一步的離心離德。

當然不排除會有一些早在老奴所謂天命時期就歸附清虜的二韃子舊漢軍世家死不悔改,一條道走到黑,比如所謂的佟佳氏。

但是大多數八旗漢軍將領,今後在面對楊振兵馬的時候,恐怕都會認真考慮一下自己的後路問題,考慮一下自己要不要反正投誠、回頭再作中國之人的問題了。

崇禎十五年四月二十日上午,楊振在得知鳳凰城已經拿下的捷報后,迅速派人將這一重大勝利通報給了鴨江以西總領圍城事務的仇震海,巡弋江上總領水師事務的嚴省三,以及身在朔州方向總領設伏打援事務的張臣等人。

很快,消息傳開,整個鴨江兩岸的金海鎮兵馬士氣再度高漲,請戰奪取九連城的呼聲,也隨之再度高漲起來。

先是仇震海,派兒子仇必先過江來,呈遞了請戰書。

然後是總領軍前水師事務的嚴省三,親自等岸來見楊振,說到鳳凰城清虜援軍已經覆滅,連帶鳳凰城也已經拿下,目前鴨江以西九連城已無清虜援軍,可以動手了。

再然後,李祿也開始建言,不必非得等待張臣等人歸來,以目前可以調動的兵力,拿下九連城不過是早半天晚半天而已。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顯然,祖克勇和潘喜他們以區區一支沒有什麼重裝備、重火力的偏師,就輕鬆滅掉了鳳凰城一帶清虜兵馬,並且完整拿下了重鎮鳳凰城的消息,狠狠地刺激到了九連城附近的金海鎮將領們。

當然了,不管他們這些人怎麼建言,為保穩妥,楊振一直無動於衷,始終沒有點頭。

因為九連城幾乎是煮熟的鴨子飛不了了,等幹掉了尼堪的援軍之後,有的是時間和手段把它拿下來。

直到午後時分,連身在宿州方向的張臣,都派了信使回來,建議楊振開始對九連城發起進攻的時候,楊振才終於拍板開戰。

不是楊振厚此薄彼,不重視其他人的建議,而是張臣向他提出的理由,徹底打動了他。

張臣認為,儘快發起對九連城的炮擊攻勢,造成一種九連城危在旦夕的戰場局面,將會更加有利於吸引尼堪所部兵馬進入他們的伏擊圈。

對於這個提議,楊振自然無法拒絕。

於是,當日午後,見了張臣的信使之後,楊振先是打發許廷選儘快趕回湯站堡、鳳凰城方向傳令,命令潘喜率部移防鳳凰城,命令祖克勇暫時統領鳳凰城防務並派遣一營重騎兵趕赴九連城城西參與圍城。

爾後不久,就正式派人傳令各路人馬,表示接受各部請戰的提議,命各部開始戰前動員,做好城破后圍殲清虜鄭親王濟爾哈朗及其所部兵馬的最後準備。

命令下達后約半個時辰,即未時前後,留守江東新義堡附近大營的劉仲錦,親自率領一個重炮營,在水師運輸船的幫助之下開始過江。

而幾乎在同一時間,一直駐泊在鴨江東岸附近的大批水師營戰炮船,也迅速行動了起來,紛紛抵近西岸,毫無預兆的朝着九連城的城牆猛烈開起炮來。

這一次打的當然是實心彈,目的就是摧毀九連城高高的土石牆體。

轟隆隆的重炮之聲,簡直是一浪高過一浪,隔着很遠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九連城內,更是地動山搖。

清虜鄭親王濟爾哈朗雖然還不知道多積禮已經被俘,不知道鳳凰城已經丟掉,但一陣接一陣炸雷般轟鳴的炮聲,也讓他意識到大事不妙了。

但是眼下的鄭親王濟爾哈朗,除了心中生出的無限恐慌,以及掩蓋心中恐慌的無能狂怒之外,什麼也做不了,因為他根本沒有多少有效的反擊手段。

畢竟,九連城內連一門清虜自己鑄造的重炮即天佑助威大將軍都沒有,他又能拿什麼反擊呢?

他所能做的,也只有喝令鞏阿岱和佟六十,上城頭約束和指揮城內各支兵馬,防備明軍在重炮轟擊后可能發起的步兵沖城。

就在九連城的濟爾哈朗做着自己所有能做的,同時心驚膽戰惶惶不可終日的時候,前來救援他的清虜駐和寧國監國辦事大臣、敬謹貝勒尼堪,已經悄然率領八千人馬,趕到了朔州東北的昌城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新命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大明新命記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零七七章 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