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皓,便且一試
楊皓當然想到了。
他笑着搖頭說:“那是因為大用這活字印刷的基礎,還沒準備好。”
活字印刷從宋代就被發明了出來,為什麼卻一直不得重用?
有人說活字印刷字跡不清晰,所以沒人用。
但一開始印版印刷也未必清晰。
要真是活字不清晰。那樣的問題極容易解決。調整平整就是了。
至於上墨的問題,更是想都不用想,直接就用製作印版的木料做活字不就得了?
活字印刷一直得不到重用的原因,一個是因為這會不管是用什麼工具,都只能一張一張紙拓印的。
活字,最多就是節省製作印版的時間。但在拓印時卻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
活字可以反覆用,但印版做出來后,不是也可以長期保存?以後同樣可以再版,那是印刷商的固定資產。
所以用這個節省成本的理由讓印刷商改用活字,理由還不夠。而且,用活字雖能減少製作印版的人力和成本。
但也會對人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會因此提高成本。
試想一下,用了活字就必須請真正的讀書人來校字——不認得所有字,怎麼將字找到?
這就至少需要兩個讀書人,一個找字,一個校對。
不然就沒有效率。一旦出錯,還說什麼節省成本?不虧個底朝天就不錯了。
這是一個長期的活,需要兩個讀書人?讀書人金貴得很啊,有幾個讀書人樂意給商賈打工?
撿字和校對,找人做容易與否且不說。
且說找到了,工錢大概也不會低。
為支付這個讀書人的工錢,未必會比製作印版的開銷少。甚至可能會更多。
用印版就不一樣了,隨便找個會雕刻的,跟着字的筆畫刻好就行。根本不需要他認不認字。刻好之後的,以後也不有需要校對之類的麻煩。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活字固定的原因,活字之間會留下一點空隙,同樣大的字,就是要比印版印刷更加耗紙張。
或許有人要問為什麼不將字縮小一些?
又不是黃皮盜版書,字印小了,讓晚上只能點豆粒大油燈的勤奮學子怎麼看啊。
所以字的大小,在買書的人眼裏,是書本是否精緻的關鍵因素之一。
也就是說,字絕對不能小。
而着就又引出一個問題:紙太貴了。
楊皓覺得,活字印刷出現後幾百年一直被束之高閣,根本原因是沒有能讓它發揮作用的基礎——機械化。
至少是半機械化。
只有當活字印刷極大提高了印刷效率的前提下,才有可能真正將印版排擠出去。
機械化?
在大唐,這概念甚至還沒開始形成。
李承乾一心想做好這事,聽楊皓那麼說,忙追問:“你所說的基礎,是指什麼?”
“真正提高活字印刷的效率的技術。”
“術?”李承乾捉住了重點。
楊皓點頭說:“術,與道一樣,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點一點積累。而且還要在交叉……行業之間彼此配合。”
能實現機械化所必須的行業和學科,現在連概念都還沒出現呢。
看來,想讓李承乾做這件事也是難。
“既然知道為何,相必也知道如何解決!還請六郎教我。”
楊皓猶豫了一下,搖頭說:“知易行難啊,乾小郎君。不說皓只知道其皮毛,便是通曉所有,當下條件也難以做出來。”
李泰搶在李承乾面前說:“若是我大唐沒有條件。其他地方更不可能有,你在何處知曉這東西?”
“四弟休得胡言!”李承乾厲聲說。“楊六郎遊歷域外各國,見聞何其廣博。且看我大唐讀書人,誰人不是日日把玩印章,可千百年來,誰又想過用印章之法可用來印刷。”
李泰不服氣,也朝他吼:“想出來又如何。還不是無用之術!”
楊皓頭疼,怎麼吵起來了?
他忙說:“我說兩位小郎君,能否聽我說完?”
李承乾馬上閉嘴,李泰沒了對手,氣哼哼的,也不說話了。
楊皓說:“兩位稍等。說來話長,只是嘴巴說,恐怕兩位記不住,且容皓取來紙筆,一邊畫一邊說。”
他取來文房四寶。只不過那筆竟然是一根毛。
“這是筆?用毛做。”
“用軟筆畫圖,皓沒那個本事。所以隨便找了東西做了一支硬筆。”
攤開紙張,畫了兩個不規整的圓。
他也不臉紅,說:“這是兩個滾筒的示意圖。”
李泰撇嘴:“真丑。”
李麗質小蘿莉捂嘴吃吃笑。
因為,確實很醜!
楊皓可不慣他,將鵝毛筆遞過去:“你行你上。來,請泰小郎君教皓如何畫圓。”
李泰豈會怵他:“畫就畫!我畫好了,看你有什麼好說。”
拿過筆試了兩次,竟然果真畫出兩個比他那兩個要好得多的。
雖然也不圓。但至少比劃順暢,不像楊皓那樣磕磕絆絆、歪歪斜斜的。
李泰驕傲得像只下了鵝蛋的胖鴨子:“哼!”
楊皓輕咳一聲,抱拳:“謝泰小郎君賜教!”
他這麼一說,李泰到了嘴邊嘲諷就吐不出來了。憋在嘴裏,活像河豚。
李麗質小蘿莉看哥哥憋屈,又沒忍住噗呲笑了出聲。
李承乾本來也被楊皓跟他們這些小孩子耍那小無賴,本就覺得有趣。有人笑了,一下也沒忍住大笑起來。
李泰想生氣吧,但一張嘴不覺也笑了起來。
這楊皓什麼人嘛?
明明牛高馬大的,卻還跟他們這些小孩子這麼明目張胆耍賴皮。
但,他也覺得這樣挺好玩。
楊皓的臉皮厚不是說著玩的。被幾個小孩子笑了,依然坦然處之。
他輕咳一聲,說:“好,我們就借用泰小郎君的大作繼續說。”
李承乾忙收住笑聲看向那張圖。
只見楊皓用東西襯着,在兩個圓之間畫了一道橫線。
楊皓放下筆說:“我們可以這樣印刷。在這兩個滾筒上安裝活字。這條直線,是一個平台,一邊是送料台,專門傳送白紙;白紙經過兩個滾筒印刷,正反兩面就都能印好字。然後從另外一邊出來。”
他頓了一下,說:“其中的難點,是兩個滾筒,必須是渾圓的。而且兩個直徑必須一致。還有就是進料要與滾筒轉動頻率必須一致。”
李承乾瞪大了眼睛,問:“滾筒裝活字?這怎麼裝?還有,進料與滾筒轉動頻率一致,又是何意?”
楊皓再畫圖。
“滾筒可大可小。但是必須是能安裝整頁活字。可以是一頁,也可以是兩頁三頁。如果滾筒太小,活字確實不好安裝。我們可以設計大一些。每一頁之間的活字,就必須留白。
“這個留白的寬度,就要跟進料時每一張白紙之間的間距對應。不然字無法完全印在紙張上。這就要求滾筒轉動與進料必須同步。那就必須設計一個系統傳動……比如這樣……”
這個時代,也做不出什麼傳動系統。也就是齒輪槓桿和皮帶,再多他也想不出來了。
沒有電力,就只能用人力。
像印刷這樣需要頻繁調整的活,不管風力還是水力?
都不適合!
當然,也可以考慮用畜力。但畜力也不如人力那樣靈活控制。
他夸夸其談,說得卻很細很淺顯,又是圖文並茂。
連李麗質這個小蘿莉都聽懂了大半。
李承乾和李泰都是聰明人,那裏還有聽不懂的?
“楊六郎,既然你通曉如何做,乾懇請你做出來。若是這印刷系統面世,印書再不是難事。”
楊皓搖頭說:“乾小郎君忘了一句話:知易行難。”
他指着滾筒說:“為何我一定強調滾筒一定要滾圓,上下滾筒大小要完全一致。那是因為,如果不渾圓,上下大小不一致。則會正反面位置對不上。
“而且,會有地方因為壓不緊實,而模糊不清。
“可這樣的滾筒不是頂尖的能工巧匠做不出來。”
其實也可以只做一個滾筒,單面印刷。只不過單面印刷則有可能會在印刷反面時因為拖拽摩擦紙張,導致已經印好的文字變得模糊。
而且已經印刷過的紙張,會不再平整。再次進料,容易打折。
“能工巧匠,乾去找。”
楊皓又搖頭,說:“乾小郎君還記得皓之前與你說過?印刷效率的提高,必須是建立在造紙效率提高的基礎上的。紙張不夠用,印刷效率再高也是白搭。”
這會的紙張,都是手工紙呢。
或者說,手工做紙一直要持續到明清時代。
所以活字印刷是在清晚期才真正開始起步。在那之前,雖偶有活字印刷的,但其實也曇花一現。
沒有高效率,活字再好也好不過印版。
“乾記得。乾還記得六郎還說過,任何術都需要積累。術需要一個引領。不知六郎可願與乾一道,做這引子?改進那造紙術?哪怕只改進一點,也是利國利民。”
楊皓恍惚了,搖頭說:“皓做不到啊!”
若是之前,李承乾大概會想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會勉強。
但剛才看過聽過楊皓畫的圖,他知道只要楊皓想做,就一定能做得到。
至少,楊皓知道該如何做。
他起身叉手彎腰:“乾信六郎。六郎定能做到。敢情六郎與乾一道,行君子之大仁。”
這是大禮了。
沒見幾個護衛都用羨慕妒忌恨的目光看着楊皓了。
楊皓確實沒看見。
他更加恍惚了。
李乾這個小屁孩剛說什麼來着?
他說,信他。
哈哈……真他么的戲劇。
如果,他剛才沒突然意識到這小屁孩的真實身份……或許,他也就是一笑而過。
就在剛才,他丟臉之後,突然意識到李泰是李泰……那李乾就未必是李乾了。
當然,李二郎君大概確實是李二……
或許他……
“六郎……請與乾一道,行君子大仁!”
楊皓緩過神來,笑意漸漸溢出嘴角,起身鄭重回禮:“如此……皓,就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