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0章:動機
“你……”竹野浩司被說中了心事,心中一陣的發虛,一時之間,但是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目暮警官會錯了意,還以為他不知道毛利小五郎的身份,有所質疑,便幫忙介紹道:“竹野先生,你面前的這位,是我們警方請來的助手,名偵探毛利小五郎,特地幫忙協助調查此案。”
“毛利小五郎?名偵探毛利小五郎?”竹野浩司扭回身,上下打量着毛利小五郎,眸光之中的驚恐之色更甚。
“是!”毛利小五郎點點頭,繼續着原有的節奏,“所以,現在是不是可以回答我了,在你看來,日下先生他是不是真的有殺人動機。”
“是!”竹野浩司用力地點了點頭,神色決絕,“日下的確有殺死義郎的動機。”
“你胡說!”日下正巳立刻便跨步向前,來到了竹野浩司面前,“竹野,我沒有得罪過你,你這是什麼意思。你為什麼要害我?你為什麼?”
日下正巳表情憤恨,語氣之中更是帶着濃濃的怨氣,看起來,實在不像是刻意表演。
“我沒有!”竹野浩司迎着日下正巳的目光,毫不畏懼,沒有絲毫的閃避,“你和義郎之間的事情,我們這裏的人都知道,是不是冤枉你,你心裏最清楚。”扭過頭,又對毛利小五郎說道:“毛利偵探,不信的話,你可以問清水他們,他們都知道,也都可以為我作證。”
殺人的動機,毛利小五郎已經知道了,目光下意識掃過眾人。
“是!”清水洋一沒等發問,便率先開口,稍顯有些迫不及待,“我可以作證,日下的確有殺死義郎的動機。”
“你……”日下正巳恨得直咬牙,一時半會,倒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只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毛利小五郎。這一會的功夫,毛利小五郎幫他說了幾次的好話。
毛利小五郎仿若未覺,既不問也不答,只是靜靜地看着眾人,一副看戲的模樣。
“什麼動機?”最終,還是目暮警官忍不住了,開口詢問。實在是,從目前所掌握的情況來看,所有有嫌疑的人中,當屬日下正巳。他有充分的作案時間,也是目前看來唯一有着作案時間的人,若是再有了作案動機,破案指日可待。
“學費!”竹野浩司的解釋很簡短,語氣甚是堅定。彷彿,這所謂的學費,一定就是死者被殺了原因。
“沒錯!”清水洋一接過了話頭,做了進一步的補充,“就是學費,我們馬上就要放假了。按照我們學校的規定,是需要提前交付下個學期學費的。”
“這和殺人有什麼關係啊?”目暮警官沒聽明白,不自覺搖了搖頭。
竹野浩司解釋道:“據我所知,日下的學費已經準備好了,但是就在交上去之前,卻意外被人偷了。而他的懷疑對象,就是義郎。這是他親口說的,很多人都可以作證。”
“偷了學費?殺人?”目暮警官表示無法理解,米花大學的學費,他還是略知一二的,不過是一個學期而已,這絕不是個大數目。即便是一般的家庭,都可以輕鬆的應對。為此就要殺人,在他的認知觀里,貌似不太充分。
像是看出來他的想法,竹野浩司解釋道:“警官先生,你可能不知道,日下的家境非常的不好。他的學費,沒有人替他拿,都要靠着自己一分一分的打工攢出來。”
“是的!”清水洋一點頭附和,“我可以證明,的確是這個樣子。既要上學,又要打工兼職,日下這兩年真的很辛苦,他能攢下這麼多錢,已經很不容易了。而且啊,一旦這些錢找不回來,很有可能,他就要輟學了。”
“所以,這就是你們覺得他要殺人的原因?”目暮警官不自覺搖了搖頭,雖然現下的證據,都在指向日下正巳。但是,通過兩個人的描述,卻又讓他對這個自強不息、打工賺學費的少年有了些許的好感。
“這是他自己說的!”竹野浩司又一次指證道,“我說的沒錯吧,日下。這是那天在學校裏面,你親口告訴我的,若是義郎不願意把錢還給你,你就殺了他。”
“我……我那只是氣話而已。當時,我正在氣頭上,就……就算是我說了,也不代表我會真的殺人吧。”日下正巳出言反駁,語氣卻稍顯發虛,顯得不是那麼底氣十足。
“那麼你們呢?”毛利小五郎終於又開口了,目光掃視了一圈,“除了清水洋一先生,案發的時候,他應該還在超市買東西,不可能有時間作案之外。你們兩個,又沒有殺人動機呢?”
“我的確在超市!”清水洋一趕緊掏出了口袋裏的小票,遞給了目暮警官,上面的時間,清晰地證明着,在八點十五分的時候,他人還在超市之中。
目暮警官看了一眼,下意識詢問道:“毛利老弟,案發時間是?”
“八點十七左右!”江戶川柯南舉了舉小手,給出了確切的答案,“下樓的時候,我專門看了看手錶。我記得很清楚,當時的時間是八點十九分。而玻璃被打碎的時間,應該在我下樓的兩分鐘之前。而日下先生說,他聽到玻璃被打碎,是在死者被襲擊后的幾秒鐘時間。所以,綜合判斷,案發時間,大概就在八點十七分左右。”
目暮警官點點頭,做了最後的總結:“如果是這樣的話,倒是的確可以排除清水先生的作案可能。”
“所以,”毛利小五郎又把話題給拉了回來,“你們兩個,是不是也有什麼動機啊?”
“有!”日下正巳語氣急促,那個樣子,像是生怕晚一點就會被別人給搶先了一樣,“毛利偵探,就像是我在樓下跟你說的那樣。竹野有個非常漂亮的女朋友,叫做惠子。就在半年前,在雪山中,因為腳崴了,無法行走。但是當時一起的義郎,卻獨自離開了,害的惠子被凍死在了雪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