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迴響來了
襄陽城裏,這個消息並沒有先傳遞到劉表那,而是到了蔡瑁的府邸。
這可是蔡瑁一直在等着的一個結果,關羽和劉備之間發生了什麼他不知道,但是他知道的是關羽這一去江東,相當於是劉備對自己中門大開。
關羽已經在襄陽和新野待了一段時間了,要是正常來說,也掌握了不少荊州核心東西了,他這個時候再一次回到江東,所作所為就是姦細。
蔡瑁在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第一時間聯繫了自己的好搭檔蒯越。
“此乃是天賜良機,我等把這個消息告知主公,劉備就完了!劉琦自然也會再一次回到孤立無援的境地。劉琮的地位基本就穩了。”
蔡瑁跟蒯越說出這件事的時候,整個人都透漏出了一股子興奮的感覺。
一個小小的關羽竟然能夠起到這麼大的作用,這自然是讓蔡瑁他們十分興奮的事了。
“不急,你在吳郡不是有人暗線嗎,讓他們盯住了吳郡,等到關羽到了吳郡的消息傳回來,再跟主公提起這件事不遲。”
“哦?此事還需要這麼謹慎嗎?”
蔡瑁顯然是有點等不及了,他恨不能現在就請求劉表下令把劉備給剿滅了,絕了劉琦的那點念想。
不過蒯越顯然是有着更加成型而且穩妥的想法。
“劉備這廝的姦猾咱們不得不防,要是提早告知主公了,最終又沒能找到關羽到吳郡去的確實證物,劉備和劉琦是非常有可能反咬一口的,一旦被他們反咬,咱們可就被動了,正所謂捉賊見贓,這一點坐實了,在荊州就不會有人敢保劉備。”
蔡瑁聽了之後連連點頭,幾乎是都沒經過太多的琢磨,就點頭道:“就按先生說的辦!我這就去聯繫吳郡的人,只要是關羽到了江東境內,咱們就去跟主公說了此事!”
蒯越這才點了點頭,之後又說道:“你和張允這些時日也要緊緊盯住江東的水軍,關羽和劉備的事,孫策是不可能不盯着的,之前關羽到了吳郡的時候,據說孫策就曾經多次挽留,如今他又到了吳郡,孫策一旦發現他跟劉備之間的事,又怎能善罷甘休,孫策此人,可是什麼都幹得出來的。”
蒯越沒說的那麼明白,但是有一點還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一旦江東和荊州開戰了,那就一定是水軍之間的較量。
江東的水軍現在發展到了一個什麼情況他們並不知道,但之前他們的水軍的確是要比江東的水軍更加精銳的。
蒯越從來就沒有小看過江東,而且他一直在提醒蔡瑁,江東跟荊州相比最大的一個優勢就是孫策現在還十分年輕,只要他不出現什麼意外,江東的戰鬥力只能越來越高,而不會因為權力更迭等緣故開倒車。
但荊州卻大大的存在着這個隱患,也正是預見到了這件事,所以蔡瑁和他的親信張允才一直把持着水軍,這是荊州最大的優勢,把握住了水軍,也就算是扼住了江東的咽喉。
“張允一直在水軍大營中駐紮着,我等不光要防範江東,還要防止劉琦的親信對水軍進行滲透,不過先生以為,要是這一次咱們藉著關羽和劉備的事對江東發難,有幾成把握能將吳郡收入囊中?”
蔡瑁的野心其實還是不小的,他的心裏一直都有着一個宏大的藍圖,只不過這個藍圖他提出來之後劉表並不認可。
他明白,自己要是想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就只能等着自己的大外甥繼承了荊州,但是以孫策這幾年的發展速度,再過幾年究竟會是個什麼樣子可就不一定了。
所以在這個時候,蔡瑁產生了一種能不能趁此機會把江東給拿下了的想法。
要從歷史上說起來,江東和荊州也還算是有點仇怨的,殺死了孫堅的人雖然不是劉表自己的嫡系,但從原則上來說也是劉表的手下。
只不過最開始的時候孫策的確是打不過劉表,而且這件事的確也是跟劉表沒多大的關係,於是孫策也就沒把劉表當成是自己的敵人。
而劉表當初因為孫策年輕,也並未在意,但這幾年孫策的發展卻已經遠遠的超出了他們的預期了,要是一直以這樣的速度發展的話,孫策超過劉表也將會是早晚的事。
劉表的壽命可並不是蔡瑁能決定的,就算他們真的幹掉了劉琦,大逆不道的事,他們幾個還是做不出來的,畢竟劉表到了荊州之後,對於他們幾個怎麼說也是有知遇之恩的,這個恩情在這個時代就是怎麼都還不完的。
就算是劉琮上位了,他怎麼說也都是劉表的公子,輔佐他和輔佐劉琦對於劉表來說應該都是一樣的,當然,這是蔡瑁等人的想法,他們也是靠着這個想法在給自己心裏面找平衡呢。
他們完全沒想過,人家劉表想要讓哪個兒子上位那是人家劉表自己的事兒,而不是他們倆的事。
但蔡瑁的這個提議,蒯越還真的是有那麼一點動心的。
孫策的能耐只能是一天比一天要強,這是毋庸置疑的,而他們荊州的水軍雖然看似強大,但是卻也已經幾年沒有過什麼長足的進步了,再這麼下去的話幾年之後會是個什麼結果,至少他們倆是說不好的。
“你們有多少把握,一旦跟江東人交手,那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沒有任何緩和的餘地,要麼是江東侵佔了我荊州,要麼是荊州吞併了他們的江東,他們的手裏如今還有一個皇帝,若是能滅了他們,皇帝也將會為我們所用!”
蔡瑁聽了這番分析,有點興奮的舔了舔自己的嘴唇,之後說道:“此事我會回去跟張允講明其中的厲害,讓他好生準備,一旦有機會跟江東水軍一較高下,我們要能抓住機會啊!”
蒯越點了點頭,也是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說道:“那都是后話了,暫且還是先把關羽的事辦好吧,除掉了劉備,荊州才太平,咱們才沒有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