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高大節智破安親王 夏國相敗走醴陵縣
岳樂領軍離了九江,怕孤軍不能抵禦,又請派簡親王喇布移鎮江之兵為後援。那時夏國相正與高大節同駐南昌,聽得兩王軍到,國相卻與大節計議道:“我得一南昌,於敵無損,不如棄之以破安、簡兩王。他兩軍既破,則望風而解,不患江西不再為我有也。”高大節道:“相國之言是也。”夏國相道:“將軍驍勇善戰,可領本部兵馬並及部將,從小路抄過袁州,吾且權守南昌。料安、簡二王必爭來攻我,我即退兵。敵軍必來追趕,將軍卻抄出其後以邀擊之。”
簡親王喇布,自領兵到了鎮江,實未經一戰。及到九江,依然逗留觀望。那岳樂日盼簡王到來,久候不到,便連番催促。簡王喇布沒辦法,只陽答應進兵,仍緩緩而行。夏國相聽得,乃決意退出南昌,望萍鄉而退。岳樂聽得,即飛報簡王。簡王得此消息,自念領兵而來未有寸功,現在南昌空虛,若乘機而入,即是克複南昌,此功不小。簡王即令諸軍立出,晝夜不停,務以先入南昌為上。更怕岳樂奪了頭功,乃親自督隊。果然馬不停蹄,先到了南昌。及岳樂至時,簡王已到了南昌多時。岳樂心甚不悅,以為簡王奪去自己大功。正欲詰責,那簡王已有文書到來,約請岳樂直趨萍鄉。
忽然接得袁州急報,知周將高大節領兵數萬,已將到達袁州。岳樂聽得,大驚道:“前有夏國相,後有高大節,吾軍危矣,不如回軍為上。”岳樂便一面知照簡王,一面回軍。那簡王聽得,已嚇得魂不附體。當初只道得了頭功,今日反受了危險,如何不害怕?於是下令閉城緊守。
高大節本部人馬陽稱數萬,實則只有八千。那高大節生平驍勇耐戰,又善能以少擊眾。自行到達袁州之後,逆料岳樂必然回軍,乃囑副將韓大任道:“離此數十里有一座螺子山,樹木叢雜。且山下溪澗縱橫,可領千人先伏山上。岳樂回軍,必經此間,待其至時,排槍勁箭一齊施放,岳樂必不能抵禦。他所恃者,數尊西洋大炮罷了,大炮仰攻甚難,吾軍必獲大捷。”又囑部將吳用華領軍千人,離螺子山十餘里擇林木深處埋伏,等韓大任軍中號炮響應,即行殺出,以為接應。又囑部將李雄飛道:“岳樂雖不曉軍事,但他軍中必有經事之人。若到螺子山,害怕有埋伏也。足下領軍千人直過螺子山十餘里,阻山立營以待之。他若見有伏兵,必來攻擊,足下當引軍即退。他以為伏兵已過,方放心直行。待至韓軍得手,然後掩出可也。”又囑韓大任,於清軍到時先發號炮,以告諸軍。
高大節又派部將多名,或領千人,或數百,為游擊之師。高大節卻統中軍,留一半於袁州,假稱將出九江,卻親自領兵為各路救應。
岳樂自聽得袁州已失,自己孤軍深入實非良策,便星夜回軍。忽前軍探馬報道:“前頭已有伏兵,但旌旗不多,人數甚少。”岳樂道:“以些少伏兵,何足憂慮?”乃急令前軍攻之,並移炮隊往攻。當岳樂軍來時,李雄飛即與接戰。雄飛即斂軍而退。岳軍正欲追趕,岳樂急止之,於是催促軍士疾行。恰當螺子山,已近夜分。岳樂心怯,只令軍士舉火乘夜急行。忽到初更時分,突聞山上炮聲響亮。
那時岳樂軍已且行且驚,到此時聞炮聲震地,更魂飛魄散,不知所措,一時嘩噪起來。岳樂正欲制止之,忽然槍聲亂鳴,箭也齊發,如飛蝗一般。岳樂欲令軍士還擊,又不知敵軍在何處,只是山上箭石齊望火光射來。岳樂無奈,只令一面前進,一面向山還擊。怎奈由下攻上,絕不中要害。韓大任更令軍士一齊發擊,岳軍死傷甚眾。岳樂雖見軍士逃亡,也不能制止,只有與諸軍死命奔逃。岳樂受傷數處。過了螺子山,殘兵心魂才定,忽然炮聲響亮,已有周將吳用華截出。岳軍見了吳周旗號,心膽俱裂。岳樂道:“此處溪河較狹,且水勢不深,吾軍雖敗,尚存萬餘人,不如以軍中物具雜泥石投諸河中,填河而避之。過此之後,即繞道先奔鄱陽湖。鄱陽湖尚有水師屯駐。”即令軍士各就地挖土泥一包,一齊投諸溪中,雜以軍中笨重器具。
幸河水不深,煞時河中已如平地。那時吳世華見岳樂不進,正前來發擊,韓大任、李雄飛也從后趕來。岳樂即令軍士齊遁,也不敢還戰。諸軍如喪家狗,恨不得爺娘多生兩條腿,各自沒命地跑。那時周將韓大任、吳用華、李雄飛,都令軍中向岳樂軍人叢處發射。岳樂軍死傷甚眾,只是死命奔逃,韓大任也不追趕,只令收軍。計是役殺得岳樂軍中人人喪膽,個個驚心。總兵及副都統死傷數名,其餘將校死傷數十名,軍士則三停折了兩停。凡降的、逃的,韓大任都收置軍中。其餘死者,屍骸層疊,只令軍士掘土掩之。其得西洋大炮數尊,餘外器械糧食不計其數,即班師回袁州報捷。
高大節喜道:“此一戰足令敵人膽落矣。”於是論功請賞,以吳用華奪得大旗兩面,且擊斃岳樂部將總兵兩名、都統一名,於是錄為頭功,請賞以金吾衛大將軍之銜,以提督請補。韓大任不悅,謂左右屬下道:“若無我一軍挫之,敵人以全力爭趨,怕吳用華也不能抵敵也。”自此日有怨言。或有告知高大節者,高大節道:“吾與大任實執軍權,當藉此以鼓勵部將,何必爭功?”因此高大節對於韓大任之怨恨只是詐不知,諸事仍與韓大任商酌。只是大任想不開,就想陷害大節。
會三桂駙馬胡國柱回鎮長沙,大任本國柱的外甥輩,國柱以其驍勇,深愛之。因此韓大任一聽說國柱回長沙,乃寫信進讒言於胡國柱,說螺子山一戰本足以擒岳樂,乃各路游擊之師高大節既中道撤回,且又擁兵不發,因此岳樂得逍遙遁去,聽說岳樂陰與高大節相通,許大節封侯之位,現在高大節擁兵袁州,遲疑觀望,即原於此。胡國柱聽得,一面催夏國相再進江西,一面撤高大節回長沙,往岳州助戰,反令高大節以兵權交於大任。大節聽得,吃了一驚。即回復國柱,說軍事得手,方將直進江南,岳州有馬寶主持,兵力已足,無用再助。國柱大怒,乃更信大節擁兵抗命,發令大節軍中,立令即行交代。高大節猶以為坐失機會,嗟怨不已。
來使道:“將軍尚在夢中耶?韓將軍乃胡駙馬之姻黨也。胡駙馬才略優長,而偏聽任性的是其最短。韓將軍既言於先,已如先入為主,將軍雖有百口,焉能分辯也?”高大節至此時方知為韓大任所賣,乃嘆道:“今後國家大事,將斷送此輩之手矣。”
韓大任自代高大節領了全軍之後,即提兵直入九江,欲長驅大進,更不待夏國相兵到,以為後援。夏國相退到醴陵,才接得高大節軍報,知道清將簡王及將軍希爾根,因圖爭功已先進兵南昌,又在螺子山一戰已大敗岳樂。這時夏國相仍未知撤回高大節一事,即督兵由醴陵直出萍鄉,向南昌進發。
原來簡王及希爾根,自聽得岳樂敗於高大節之手,即棄城而遁,因此夏國相到時殊不費力,已再得南昌。正欲知照高大節,使直出九江,自己直出鄱陽湖,以斷清朝水師接應,並尾隨岳樂之後,一面又催閩王耿精忠,將人馬折回,直出浙江,分三路而進,忽報高大節已被撤回,現在以韓大任代領全軍,已望九江去了也。夏國相跌足嘆道:“大任雖勇有餘而謀不足,可以任偏裨,必不足以當重任也。現在偏師輕進,即為失算矣,其敗可立待也。不知誰人主意,撤回高大節,一誤至此!”說猶未已,已報高大節使人送信來到。夏國相就在案上拆開,看罷,嘆道:“高大節真將才也,今日局面,吾不能再出鄱陽湖,須望袁州進發,以援應大任也。”便下令三軍,直趨袁州。
岳樂自敗走後,退至鄱陽湖。不多時簡王及將軍希爾根也奔到。二人見了岳樂,已有慚色。岳樂道:“兩位忽然至此,得毋南昌已失守乎?”
簡王不能答。岳樂道:“吾與君於朝廷位為至親,觀天下大局如此,正當同心協力,以圖肅清。現在前事可不必多說,只是圖此後奏功,更不宜以前事芥蒂也。”簡王至此,頓首伏罪。正說話間,已報駐長江水師提督楊捷已有信到來,說韓大任已代高大節為帥,將直行渡江,吾知所以破之矣,只是夏國相若知韓大任輕進,必觀兵袁州、九江一帶,以為聲援,可以擇伏要而破之,等語。岳樂看罷來信,深以為然。那時清朝方以董衛國為江西總督,帶兵五萬前赴南昌。岳樂即與董衛國商議,令董衛國先領軍直趨南昌,以截夏國相之後。
岳樂又與簡王及希爾根,率人馬直入袁州,以截國相。那時國相不知董衛國已到,只留兵二千駐守南昌省城。行至中途,聽得岳樂與簡王及希爾根同出袁州索戰,夏國相驚道:“簡王乃驚弓之鳥,岳樂也敗軍之將,現在一旦盡出,袁州得毋救兵已至乎?”那時部將郭壯謀,乃郭壯圖之弟,乃進道:“吾雖至此,甚憂。南昌設有敵警,怕區區二千人必守南昌不住也。”夏國相道:“此大任誤了我也。如果知大任輕出,吾斷不令耿王回軍。”正議論間,忽報清朝已令董衛國為江西總督,已帶兵五萬直赴南昌去矣。國相嘆道:“董衛國如此神速,必非簡王可比。他必爭萍鄉以斷吾後路。萍鄉若失,他將直出湖南,是大局也震動矣。不如退兵。”於是令三軍齊退。
且說安王岳樂與簡王同出袁州,知道夏國相中道折回,便令諸將追之,並謂諸將道:“夏國相在三桂軍中號為能將,當乘其失算之時,并力追之。”
乃留希爾根駐袁州,自與簡王并力追來。那時夏國相也虞岳樂以屢敗之餘,必奮勇求雪前恥,又怕為董衛國所截,乃令急趨萍鄉。原來董衛國也欲急爭萍鄉,一路以先復南昌為根本,以為南昌唾手可復。不料到南昌時,直延數日南昌方下。因吳元祚為夏國相部將,方領二千人扼守南昌,也害怕國相為董衛國所截,因此死力堅持數日。及聽得國相將到萍鄉,方棄南昌而遁。及奔到萍鄉時,國相也全軍都到。吳元祚具述前因,夏國相道:“非公死守數日,則吾軍都危矣。現在董衛國必領兵來爭,吾軍不能獨當兩面,須扼守醴陵,阻湖南要道方可。然吾若盡棄萍鄉,則岳樂與董衛國必長驅大進矣。不知誰人敢暫守萍鄉,吾自有計可以拒董衛國也。”郭壯謀道:“我願以死當之。”夏國相大喜,令郭壯謀與吳元祚共駐萍鄉,夏國相仍望醴陵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