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殺人案雲霧漸散 馬清齋和盤托出
“八月二十九日黃昏——大概在五點鐘左右,我早早地躲在了蘆葦盪裏面,一直等到七點多鐘,包俊才終於來了。”
“等一下,你和包俊才之間有一段距離,又有蘆葦遮擋,你是怎麼看見包俊才的呢?你當時在什麼位置?”
“我當時就躲在北渡口附近的蘆葦叢里。”
“蘆葦叢和渡口之間的距離有多遠?”
“有——大概有十幾步的樣子。”
“你剛才講,包俊才到七里灣的時候,時間是七點多鐘,天已經黑了,黑暗之中,你是怎麼確認包俊才的相貌的呢?”
“你們沒有在夜裏面去過七里灣吧!魯老五和謝大爹的船頭上都有一根桅杆,桅杆上掛着一盞馬燈。”
鄭峰知道李雲帆的意思,李雲帆之所以問得這麼細緻,是想看一看馬清齋所交代的情況和案發現場的環境、案發現場勘察的記錄是不是吻合。
“接著說。”
“船上一共有三個人,另外兩個是女娃。船靠岸以後,包俊才最後一個跳下船,他還和謝大爹說了聲‘大爹再見’。兩個女娃走在前面,包俊才走在後面,相隔十幾步的樣子。等包俊才走進蘆葦盪以後,我就遠遠地跟了上去,一直沒有機會,路走到一半的時候,他突然停住了……”
“停住了?”
“對,他鑽進了蘆葦叢……”
“他要幹什麼?”
“他要解手。我看見他從書包裏面拿出一個作業本,從上面撕了幾張紙。我就慢慢地跟了上去,他往蘆葦叢裏面走了十幾步的樣子,脫下褲子,蹲了下去。”
說到這裏,馬清齋停住了。他喝了幾口水,又換了一支香煙。
刑偵隊的其他同志都站在會議室的門外,一個個屏住呼吸,大氣不敢出一聲,好幾隻耳朵貼在門縫上,卞一鳴就是其中之一。
鄭峰和金所長耳語了幾句。
金所長打開門,朝外面招了一下手,所有的人都魚貫而入、躡手躡腳地走進了會議室,坐在一旁的長靠背椅上,靜靜地聽着。
不一會的功夫,會議室裏面便煙霧繚繞。
觀眾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只等馬明齋的下回“分解”。
“我問你,你為什麼要選擇這個時間,你就知道一定會有下手的機會嗎?”
“這個時間坐船的人少,山裡人一般在天黑之前回家。”
“往下說。”
“我解下褲帶,等前面的人走遠了,就慢慢地靠了上去……”
馬清齋在這個地方又卡帶了。
“接著說啊!既然已經做了,就不要吞吞吐吐了。”李雲帆開始擠牙膏。
馬清齋面有難色,眼神也飄忽起來。
“這一段,你不能省略。說吧!說詳細一點,尤其是細節。包俊才沒有發現你嗎?”
“他朝周圍看了一下,好像看到了我,剛想提——提褲子——站起來,我手上的褲帶已經勒——勒住了他的脖——脖子……”
馬清齋又頓住了。一個勁地猛抽香煙,一根煙一眨眼的功夫就抽完了。李雲帆又扔給他一支。
“我從後面勒住了他的脖子……”馬清齋的思維在這裏僵住了。
“他沒有喊嗎?”
“他喊了,但沒有喊出聲,就是喊,前面的人已經聽不見了。”
“為什麼?”
“他們已經走遠了。”
“包俊才是一個一米七幾的大小伙,他沒有掙扎嗎?”
“他——他掙——掙扎了,而且掙——掙扎了不短的時間……”馬清齋的思維出現了短路。
不一會,電路又接通了:“他想掰開我的手,還蹬腿來着,我緊緊地抓住繩子,而且越勒越緊,他掙——掙扎了一段時間以後,頭就軟下去了,接着手和腳也軟下去了……”
李雲帆心想,馬清齋的懷錶很可能就是在這時候落到包俊才手上的。
“後來呢?”
“後來,我就把他拖到了喇叭塘。”
“你下手的地方李喇叭塘有多遠?”
“不到半里地吧。”
“這時候,他已經死了嗎?”
“沒有,我把他放到坑旁邊,準備跳到坑裏面挖土的時候,聽見他哼了幾聲。身子動了幾下,我就……”
“說。”
“我就掐——掐住了他的脖子,直到他不動了——才鬆開手。”
“等一下,那個坑是你事先挖好的嗎?”
“不是,那個坑原來就有,是我事先選好的,我看坑不夠深,就又挖了一些上來。”
“你事先準備好了鐵鍬?”
“我事先準備了一把刀。”
“什麼樣的刀?”
“殺豬刀。”
“你哪來的殺豬刀?”
“我們馬家過去逢年過節就殺豬,那把刀已經多年不用了。”
“包俊才的頭顱就是用這把刀砍下來的嗎?”
“是。”
怪不得脖頸切割得那麼乾淨。
“那把殺豬刀現在何處?”
“刀,我扔到河裏面去了。”
“扔在什麼地點?”
“就在不遠處,在土坑西面第——好像是第四棵柳樹下。”
王萍在“第四棵柳樹”五個字的下面打了兩道橫線。
“你為什麼要把包俊才的頭顱砍下來?”
“明齋的頭不是被包家人砍下來了嗎?”
“為什麼要從肩處砍下來呢?”
“我兄弟的屍體,你們難道沒見過嗎?”
“‘8。18’,你到過案發現場馬家橋嗎?”
“到過。”
“除了復仇之外,恐怕還有更深層的原因吧?”
“這——”
“是不是怕撥出蘿蔔帶出泥,想隱藏自己的形跡?”
馬清齋選擇了沉默。
“接着往下說。”
“我把他身上的衣服全脫了,然後把他的屍體掀到坑裏面。”
“包俊才當時穿什麼衣服?”
“上身穿一件的確良襯衫,下身穿一條深灰色褲子。”
“穿什麼樣的鞋子?”
“好像是一雙布鞋,天黑——沒看清楚。”
“鞋子扔到哪裏去了?”同志們在的確良襯衫裏面沒有看到鞋子。
“我把鞋子扔到河裏面去了。”
“具體地點在什麼地方?”
“七里灣河道——就在土坑的東邊。”
包俊才的屍體被掀到坑裏面的時候,是什麼姿勢?”
“想不起來了,因為當時很緊張,只想早一點把他埋了,再說,當時天很黑,伸手不見五指。”
“頭是在什麼時候砍下來的呢?”
“在把他掀到坑裏面之前。“
“之後呢?”
“埋好了以後,我把的確良襯衫鋪在地上,然後把皮包裏面的書和作業本拿出來放在上面,還有一條褲子。系好的確襯衫以後,我又砍了幾根柳樹枝,還找來了一塊石頭,用柳樹條把包裹和石頭綁在一起。然後扔到水裏面去了。”
“你為什麼不連皮包一起扔到河裏去呢?”
“這個皮包太顯眼來了,在馬家集恐怕只有包俊才一個人用這種書包。扔到河裏面,會被人撿走。”
“你是怎麼離開七里灣的?”,
“我家有一條船。”
“你把船停了什麼地方?”
“停在南渡口東面的一條汊港裏面,那裏也有茂密的蘆葦,距離渡口大概有半里地,。”
“你為什麼不在七里灣就把包俊才的頭顱處理掉?”
“當時就想好了地方,再說,馬家集靠打漁吃飯的人很多。”
“難道你就沒有想到那些摸魚的人嗎?”
“沒有。”
這真是百密一疏啊。馬清齋雖然生活馬家集,但對馬家集人的生活是知之甚少啊!
“你為什麼把包俊才的頭顱藏到老槐樹的樹洞裏面去呢?”
“那裏比較保險,那裏是馬家集人的禁地,連那些爬樹上房的調皮孩子都不敢爬到樹上去。”
“包俊才的頭顱是放在皮包裏面的嗎?”
“是。”
“從七里灣到老槐樹,有一段很長的路,說說看,你是怎麼到那兒去的。”
“離開七里灣之後,我把船停在了馬家集渡口東邊的拐角處——我們馬家的船平時就停在那兒,然後沿着石牆邊走到了山門前。”
“路上有沒有遇到什麼人?”
“沒有,那條路非常偏僻,夜裏面,不會有人走。”
“我問你,你為什麼不連頭帶包一起藏到樹洞裏面去,而是將包和頭顱分開來扔進去呢?”
“我沒有把它們分開,我連包帶頭扔進去了。”
“這就奇怪了,皮包和頭顱為什麼會在槐樹洞裏面分開了呢?”
“不得而知。大概是扔進去以後,頭從皮包裏面滾出來了吧!”
這種可能不是沒有,馬清齋的腦子轉得就是快。
“難道你就不怕被人發現嗎?”
“我用竹竿試過,槐樹洞非常深,而且洞口很小,除非很小的小孩——而且必須是身形非常瘦弱的小孩子才能鑽進去,誰會鑽到裏面去呢?”
這應該是天意,在這起凶殺案當中,褚二狗的特殊身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還有那個皮球也功不可沒,真可謂鬼使神差。
“八月二十九日黃昏——大概在五點鐘左右,我早早地躲在了蘆葦盪裏面,一直等到七點多鐘,包俊才終於來了。”
“等一下,你和包俊才之間有一段距離,又有蘆葦遮擋,你是怎麼看見包俊才的呢?你當時在什麼位置?”
“我當時就躲在北渡口附近的蘆葦叢里。”
“蘆葦叢和渡口之間的距離有多遠?”
“有——大概有十幾步的樣子。”
“你剛才講,包俊才到七里灣的時候,時間是七點多鐘,天已經黑了,黑暗之中,你是怎麼確認包俊才的相貌的呢?”
“你們沒有在夜裏面去過七里灣吧!魯老五和謝大爹的船頭上都有一根桅杆,桅杆上掛着一盞馬燈。”
鄭峰知道李雲帆的意思,李雲帆之所以問得這麼細緻,是想看一看馬清齋所交代的情況和案發現場的環境、案發現場勘察的記錄是不是吻合。
“接著說。”
“船上一共有三個人,另外兩個是女娃。船靠岸以後,包俊才最後一個跳下船,他還和謝大爹說了聲‘大爹再見’。兩個女娃走在前面,包俊才走在後面,相隔十幾步的樣子。等包俊才走進蘆葦盪以後,我就遠遠地跟了上去,一直沒有機會,路走到一半的時候,他突然停住了……”
“停住了?”
“對,他鑽進了蘆葦叢……”
“他要幹什麼?”
“他要解手。我看見他從書包裏面拿出一個作業本,從上面撕了幾張紙。我就慢慢地跟了上去,他往蘆葦叢裏面走了十幾步的樣子,脫下褲子,蹲了下去。”
說到這裏,馬清齋停住了。他喝了幾口水,又換了一支香煙。
刑偵隊的其他同志都站在會議室的門外,一個個屏住呼吸,大氣不敢出一聲,好幾隻耳朵貼在門縫上,卞一鳴就是其中之一。
鄭峰和金所長耳語了幾句。
金所長打開門,朝外面招了一下手,所有的人都魚貫而入、躡手躡腳地走進了會議室,坐在一旁的長靠背椅上,靜靜地聽着。
不一會的功夫,會議室裏面便煙霧繚繞。
觀眾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只等馬明齋的下回“分解”。
“我問你,你為什麼要選擇這個時間,你就知道一定會有下手的機會嗎?”
“這個時間坐船的人少,山裡人一般在天黑之前回家。”
“往下說。”
“我解下褲帶,等前面的人走遠了,就慢慢地靠了上去……”
馬清齋在這個地方又卡帶了。
“接著說啊!既然已經做了,就不要吞吞吐吐了。”李雲帆開始擠牙膏。
馬清齋面有難色,眼神也飄忽起來。
“這一段,你不能省略。說吧!說詳細一點,尤其是細節。包俊才沒有發現你嗎?”
“他朝周圍看了一下,好像看到了我,剛想提——提褲子——站起來,我手上的褲帶已經勒——勒住了他的脖——脖子……”
馬清齋又頓住了。一個勁地猛抽香煙,一根煙一眨眼的功夫就抽完了。李雲帆又扔給他一支。
“我從後面勒住了他的脖子……”馬清齋的思維在這裏僵住了。
“他沒有喊嗎?”
“他喊了,但沒有喊出聲,就是喊,前面的人已經聽不見了。”
“為什麼?”
“他們已經走遠了。”
“包俊才是一個一米七幾的大小伙,他沒有掙扎嗎?”
“他——他掙——掙扎了,而且掙——掙扎了不短的時間……”馬清齋的思維出現了短路。
不一會,電路又接通了:“他想掰開我的手,還蹬腿來着,我緊緊地抓住繩子,而且越勒越緊,他掙——掙扎了一段時間以後,頭就軟下去了,接着手和腳也軟下去了……”
李雲帆心想,馬清齋的懷錶很可能就是在這時候落到包俊才手上的。
“後來呢?”
“後來,我就把他拖到了喇叭塘。”
“你下手的地方李喇叭塘有多遠?”
“不到半里地吧。”
“這時候,他已經死了嗎?”
“沒有,我把他放到坑旁邊,準備跳到坑裏面挖土的時候,聽見他哼了幾聲。身子動了幾下,我就……”
“說。”
“我就掐——掐住了他的脖子,直到他不動了——才鬆開手。”
“等一下,那個坑是你事先挖好的嗎?”
“不是,那個坑原來就有,是我事先選好的,我看坑不夠深,就又挖了一些上來。”
“你事先準備好了鐵鍬?”
“我事先準備了一把刀。”
“什麼樣的刀?”
“殺豬刀。”
“你哪來的殺豬刀?”
“我們馬家過去逢年過節就殺豬,那把刀已經多年不用了。”
“包俊才的頭顱就是用這把刀砍下來的嗎?”
“是。”
怪不得脖頸切割得那麼乾淨。
“那把殺豬刀現在何處?”
“刀,我扔到河裏面去了。”
“扔在什麼地點?”
“就在不遠處,在土坑西面第——好像是第四棵柳樹下。”
王萍在“第四棵柳樹”五個字的下面打了兩道橫線。
“你為什麼要把包俊才的頭顱砍下來?”
“明齋的頭不是被包家人砍下來了嗎?”
“為什麼要從肩處砍下來呢?”
“我兄弟的屍體,你們難道沒見過嗎?”
“‘8。18’,你到過案發現場馬家橋嗎?”
“到過。”
“除了復仇之外,恐怕還有更深層的原因吧?”
“這——”
“是不是怕撥出蘿蔔帶出泥,想隱藏自己的形跡?”
馬清齋選擇了沉默。
“接着往下說。”
“我把他身上的衣服全脫了,然後把他的屍體掀到坑裏面。”
“包俊才當時穿什麼衣服?”
“上身穿一件的確良襯衫,下身穿一條深灰色褲子。”
“穿什麼樣的鞋子?”
“好像是一雙布鞋,天黑——沒看清楚。”
“鞋子扔到哪裏去了?”同志們在的確良襯衫裏面沒有看到鞋子。
“我把鞋子扔到河裏面去了。”
“具體地點在什麼地方?”
“七里灣河道——就在土坑的東邊。”
包俊才的屍體被掀到坑裏面的時候,是什麼姿勢?”
“想不起來了,因為當時很緊張,只想早一點把他埋了,再說,當時天很黑,伸手不見五指。”
“頭是在什麼時候砍下來的呢?”
“在把他掀到坑裏面之前。“
“之後呢?”
“埋好了以後,我把的確良襯衫鋪在地上,然後把皮包裏面的書和作業本拿出來放在上面,還有一條褲子。系好的確襯衫以後,我又砍了幾根柳樹枝,還找來了一塊石頭,用柳樹條把包裹和石頭綁在一起。然後扔到水裏面去了。”
“你為什麼不連皮包一起扔到河裏去呢?”
“這個皮包太顯眼來了,在馬家集恐怕只有包俊才一個人用這種書包。扔到河裏面,會被人撿走。”
“你是怎麼離開七里灣的?”,
“我家有一條船。”
“你把船停了什麼地方?”
“停在南渡口東面的一條汊港裏面,那裏也有茂密的蘆葦,距離渡口大概有半里地,。”
“你為什麼不在七里灣就把包俊才的頭顱處理掉?”
“當時就想好了地方,再說,馬家集靠打漁吃飯的人很多。”
“難道你就沒有想到那些摸魚的人嗎?”
“沒有。”
這真是百密一疏啊。馬清齋雖然生活馬家集,但對馬家集人的生活是知之甚少啊!
“你為什麼把包俊才的頭顱藏到老槐樹的樹洞裏面去呢?”
“那裏比較保險,那裏是馬家集人的禁地,連那些爬樹上房的調皮孩子都不敢爬到樹上去。”
“包俊才的頭顱是放在皮包裏面的嗎?”
“是。”
“從七里灣到老槐樹,有一段很長的路,說說看,你是怎麼到那兒去的。”
“離開七里灣之後,我把船停在了馬家集渡口東邊的拐角處——我們馬家的船平時就停在那兒,然後沿着石牆邊走到了山門前。”
“路上有沒有遇到什麼人?”
“沒有,那條路非常偏僻,夜裏面,不會有人走。”
“我問你,你為什麼不連頭帶包一起藏到樹洞裏面去,而是將包和頭顱分開來扔進去呢?”
“我沒有把它們分開,我連包帶頭扔進去了。”
“這就奇怪了,皮包和頭顱為什麼會在槐樹洞裏面分開了呢?”
“不得而知。大概是扔進去以後,頭從皮包裏面滾出來了吧!”
這種可能不是沒有,馬清齋的腦子轉得就是快。
“難道你就不怕被人發現嗎?”
“我用竹竿試過,槐樹洞非常深,而且洞口很小,除非很小的小孩——而且必須是身形非常瘦弱的小孩子才能鑽進去,誰會鑽到裏面去呢?”
這應該是天意,在這起凶殺案當中,褚二狗的特殊身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還有那個皮球也功不可沒,真可謂鬼使神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