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簡樸的婚禮
我們在縣城北方一家姓徐的人家,租了一間房子作為“新房”住下來,房主是位郎中,也是我原來老家的鄰居,徐太太待人也很好,我母親在家時,倆位老人常常來往,相隔僅五十米左右。徐太太見到是我,很是熱情,提供一切方便。岳母送來了一些鍋、勺、碗、筷,憑票買了柴米油鹽,鄒家小倆口的生活便這樣開始了。
本想請張家、親朋吃一餐飯,可惜那個年代市場上沒有東西可買,飯館也不辦酒席,沒法子,只請大家吃了一碗肉絲麵,算作是我們的新婚“宴席”了。
招生仔的簡單行李就是我們“洞房”的新妝,加上我帶來的那條毛毯,便成了我們新婚第一夜的鋪蓋。
我們終於找到了共同的歸宿——相親相愛度百年。這年我已三十歲,她二十二歲,真是有情人終成眷屬啊!
每天早飯後,我倆就來二老家裏相聚,不久,把她姐姐及兒子接來,趁過年,大家相聚熱鬧熱鬧,共享天倫之樂。我用買來的新相機給親戚們照了好多相片,成為永遠的記憶。
因為客人多,沒地方睡,招生就她媽、她姐姐住我們的新房,我就同岳父一起睡,每晚與老人們談天說地,很是開心。白天全家圍着一個大火盆,一壺熱水茶,一托盤茶點,邊吃邊聊,他們問我在部隊的經歷和工作情況,我一一作答,與老人談得十分投機,陪伴二老聊到深夜。岳母不時催:“睡吧、睡吧。”岳父躺在那把老式躺椅上,雙眼眯眯,我以為他想睡了,就不再講了,他卻說:“你講,我還聽着哩。”我才知道老人是在閉目養神。
我把邊疆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生活習俗、物產氣候等介紹給他聽,這些奇聞軼事,他從來沒聽到過,老人像是聽“天方夜譚”,津津有味。我和老人同榻而卧,天南地北講了幾個晚上,使老人了解了外面的世界,也了解了我,看來他們對我這個女婿還是很滿意的。
因為是春節正月,大家都歡度春節,我帶招生去醪橋鄉西坑三姐家拜年,又到她鄒家及我本族各家走了走,完成使命,回到岳父母身邊。
說好元宵節過後就回南詔省,二老又忙着為我們打點行裝,哥嫂為我們準備路上行李。走的日子臨近了,老人家想到把女兒嫁到幾千公裡外的南詔省,何時能相見?難過得流下淚來,千祝福,萬祝願,希望我們能相親相愛,生兒育女,一切平安,親情話就越說越多,沒話說了就呷瓜子、果點,圍着火爐道珍重。
我為二老全家照了一張全家福做紀念。那時小蘭還小着呢,跑前跑后,真可愛。媽媽忙着三餐飯菜,對我們關照尤細,一再對我說:“招生仔初出遠門,要好生照顧她。”停了一下又說:“招生脾氣不好,要多讓她一些,不要跟她一樣,身邊親人少,要互敬互愛,日後帶仔帶女回來探親。”真是情深意長,依依不捨。
我們即將遠行,心裏不免有點惆悵。“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招生能把終生託付給我,遠嫁異省他鄉,完全失去父母的庇護,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決心啊!今後的一切艱難困苦都要自己去面對了!這一去千萬里,何日能回故鄉看望父母?招生不禁潸然淚下……我只好耐心地安慰她,鼓舞她遠走他鄉的勇氣。
1959年農曆正月28日,我們啟程返南詔省了,母親千囑咐、萬叮嚀,充滿一片慈母之心。我說:“二老多多保重,多則五年,少則三載,我們就會回來看望你們。”誰知這一別就是11年,直到1970年才相見,那時岳父已經去世了,我們一天孝也沒盡到,真是終身遺憾。
我們帶着一隻裝滿東西的樟木箱和她姐姐送的一提盒酥肉等路上吃的食物,辭別老人、哥嫂、大姐、大姐夫,向朱山橋車站走去,那時班車很少,等了一個上午也沒有搭上車,於是我請站長攔了一輛載重卡車才離開文山縣。
招生心情沉重,不停回頭張望遠去的故鄉,想到就要遠走他鄉,何時能回來看望爹娘,她動情地哭了,這一去是數千裡外的南詔省邊疆,遠離父母親人的愛護,這是在拿自己的一生做賭注啊!誰能保證這個選擇是正確的呢?
我小聲地說“我理解你的心情,你想哭就哭個痛快吧。”她想到車上還有別人,慢慢不哭了。
招生是第一次出遠門,我也想藉此機會帶她去九市、武市“旅遊”一下,她也欣然同意,多麼想出去開開眼見呀。這可是最早的“旅遊結婚”喲。
坐車到洪都市,玩了大半天,當晚搭火車去九城。那兒有個同道回來結婚的譚義斌,好容易找到他家,小譚正好在家忙着結婚,當晚住小譚家。
第二天由小譚陪同,我們遊覽了九城市容,去了甘家塘公園、沿江路一帶看看。沿江路是順大江邊建成的街道,比舊城更美些,只見寬闊的大江上巨輪穿梭,一派繁忙景象,小譚陪我們玩了一上午。
下午五點鐘,小譚帶上他的新媳婦一起,搭上了去武城的“民生五號”客輪,小譚的母親等人送我們上了船。我們住的是四等艙,四張床,共住八人。室內寬敞、整潔,汽笛一鳴,離開了九城。從此,我再也沒有來過九城。招生有小譚的愛人做伴聊天,心情也好多了。
“民生五號”客輪,比較豪華,行駛在波濤洶湧的大江上,船身平穩,速度較快,船共五層(除艙底),每層都有餐廳、浴室。趁天尚明,我們上到第五層欣賞大江風光。
落日的餘暉,映射在江面上,金波萬頃,五彩繽紛,令人神往。江面開闊,煙波浩渺,遠處漁火點點,巨輪來往穿梭,很是壯觀。招生第一次看到這樣壯美的景象,開心極了。江風太大,寒冷促使我們回到船倉內。由於疲乏,大家和衣而睡,也只能半睡半醒了。
天亮時,汽笛長鳴,人聲鼎沸,說是武市到了。我們快速地洗了臉,提着行李,隨着人流,離開巨輪上了岸,打算在武市玩一天,晚上搭火車南下去貴市。
買好了火車票,存放了行李,四人就去看武市大橋。
武市大橋是新五十年代第一大橋,是外國老大哥幫助設計建造的。從遠看,大橋像一條長虹橫卧在大江上。大橋分上下兩層,上層通汽車,下層通火車。公路鐵路引橋都很長,橋面可并行兩輛汽車,兩邊是行人路加護欄,站在橋上往下看,大江里的巨輪像一把羹匙,漂漂蕩盪的。
這使我想起了范仲淹寫的《江上魚者》:“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憑欄往下看,真有點頭暈。我用相機為大家照了好多相片。火車從下面通過時,震動大。橋頭有電梯可以下到地面,鐵路橋不允許遊人通過,只有武警來往巡邏。
到了地面,在武城看了一下,這座橋的引橋穿城而過,方便兩岸三鎮的百姓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