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求和國書

第101章 求和國書

匈奴遞交了國書,向大梁國求和。

只是第三日,匈奴王廷陷落,王公貴族全數成為了俘虜,這個消息也傳遍了天下。

大梁國五千御林軍,猶如天降神兵,直接佔領了匈奴王庭,血洗了匈奴王宮。

大梁國的百姓們是喜悅的,就和三十年前一樣,大梁國的軍隊,再一次出現在了匈奴王廷。

大梁國已經收了匈奴的國書,右丞相親自帶隊,前往東都,準備和匈奴人談判。

目前為止,匈奴的王廷還在大梁軍隊的手中。

匈奴王廷,上原城!

匈奴近三十萬鐵騎已經撤了回來,如今的匈奴王廷外,駐紮了超過二十萬的匈奴鐵騎。

努爾代代這位匈奴的王,回到了自己的王廷,卻沒辦法進入上原城。

此時的努爾代代,領軍駐紮在了上原城外。

中軍大汗營帳之中,努爾代代正在見一個人,他的親弟弟,匈奴左院大王努爾赤林。

努爾赤林臉有愧色,王廷是在他手中失去的,他這個左院大王有失職之處。

“起來吧!此事不能怪你!”

努爾代代並沒有過多的為難他的弟弟,從小他們兄弟的關係就很好。

匈奴王族和大梁國的皇族不一樣,匈奴沒有那麼多的勾心鬥角。

“王兄,只要你給我兩萬鐵騎,我一定會把王廷給你奪回來。”

努爾赤林想要將功補過,上原城出現的漢人軍隊早已經調查清楚,不過幾千軍隊而已。

最讓努爾赤林忌憚的,是那支銀甲鐵騎,這支軍隊,銀甲讓他損失了差不多近萬人。

好幾次他試圖殺進上原城,結果都被這支軍隊幾乎滅盡他派出的鐵騎。

還好着支軍隊的人數也不多,按照他所調查的信息,也就是幾百人而已。

努爾代代瞪了這個弟弟一眼,這傢伙就是這種不服輸的脾氣,他何嘗不想領着大軍衝殺進去,可若是這樣,那他這次忍痛撤軍的意義何在。

“好了!”

努爾代代沒好氣的道:“這事你就別管了!”

在一邊的完顏亢也開口道:“此事還需從長計議,若是我所料不錯的話,大梁國一定會獅子大開口。”

上原城那麼多的俘虜,而且多是王公貴族,真要贖回這些人,那付出的代價肯定會很大。

“你們可知道,出現在王廷的漢人將領是誰了嗎?”

這是努爾代代最關心的問題,一個突然領兵出現在上原城,攻佔了他的王廷,霸佔了他王宮的漢人將領,若是他都不知道對方是誰,那豈不是丟盡了臉面。

“梁國那邊並未回應,根據我們在王廷的眼線彙報,此人應該是出身漢人皇宮的御林軍。”

“御林軍!”努爾代代眉頭皺着,淡淡的道:“三十年前,漢人就曾突發奇兵,出現在匈奴王廷。”

“三十年後,這一幕又再次重演,在世人眼中,會如何看待我們匈奴。”

“同一件事,我們就栽了兩次。”

“誰能告訴我,為什麼漢人的軍隊會出現在匈奴王廷。”

這個時候,大家都知道大汗努爾代代的心情不好,誰這個時候惹了他,那不是找死嗎?

“陛下,是羅浮山脈!”

還是完顏亢,只有他這個時候開口,努爾代代才沒法藉此發揮。

“漢人的軍隊翻越了羅浮山脈,這就是他們突然出現在匈奴王廷的原因。”

努爾代代臉色很陰鬱,就像是隨時都會暴怒一樣。

呼!

他終究是呼了一口氣,開口道:“從即日起,羅浮山脈之下,遷移幾個大的部落過去。”

大家都明白,大汗這是要未雨綢繆了,他絕不允許這樣的事情在發生第三次。

遷移大的部落到羅浮山脈之下,這樣一旦有漢人的軍隊出現,也能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向王廷示警。

三十年前,李若青領兵出現在匈奴王廷,那一次,李若青並沒有對上原城大開殺戒,只是圍了上原城,逼迫當時的匈奴大汗救援王廷。

這次不同,漢人的軍隊直接殺進了匈奴王廷之中,血洗了匈奴的王宮。

努爾代代派出了使者,張城一樣不見,全部交給了喬山接待。

張城知道,這次和匈奴的和談,還輪不到他。

他在等,等大梁國那邊的消息,匈奴撤軍,這個消息對他來說已經是好消息。

喬山對張城的佩服那是發自於心底的,他現在對張城那是言聽計從。

努爾代代不敢對上原城的漢人軍隊發起進攻,他擔心漢人會在一怒之下,真的拿王廷的人來陪葬。

努爾代代只能等,等大梁國皇帝的回應。

雁門關!

李若青的傷勢,並沒有因為匈奴鐵騎的撤軍而好轉,反而變得似乎更嚴重了。

雁門關的大梁國軍隊並沒有撤走,這次和匈奴人的戰爭,數十萬年輕的生命忠魂埋骨於此。

大梁國最強大的幾大王牌軍,戰死的將領可不少。

吳王每日除了整軍,就是在想辦法安插那些失去將領的軍隊將領。

這是一個機會,吳王又怎麼會放棄,這是很多人想要看到的一個局面。

或者說,這就是有些人故意製造出來的局面。

到現在為止,匈奴鐵騎已經撤軍,按理說,留幾萬大軍駐守雁門關就行。

可剩下的二十萬軍隊,依然沒有動,這就是一個很奇怪的信號。

說是為了防止匈奴人出爾反爾,但實際上這是小皇帝給他們的一個機會。

李若青把大帥的印章交予吳王的時候,心中早就有了打算。

大梁國五大王牌軍,西衛軍在西涼幾乎全軍覆沒,這次與匈奴一戰,東衛軍也幾近覆滅,就連大將軍蘇豐都戰死了。

其它幾支王牌軍,情況稍好,但是軍中將領死的死,傷的傷,情況堪憂。

吳王若不趁着這個時候,把軍中各級將領定下來,豈不是錯失良機。

只要還未撤軍,他現在就有這個權利決定這些將領的任命,最後只需要把名單上報到軍部就行。

這就是所謂的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道理。

吳王正忙着在各軍中安插將領的時候,大梁國的使臣團已經到了東都。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之王朝霸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重生之王朝霸業
上一章下一章

第101章 求和國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