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外層空間治理
隨着怪獸與核爆數量攀升,被毀及污染的沿海地區越來越多,地表物流鏈壓力也更大,航天系統抓緊最後的窗口期,為太空體系努力着。
六月初,C國三站系統全部名額放出,還沒上天的太空人全都到C國某航天中心集訓。
自物資儲備階段啟動以來的幾個月裏,總共有二十支電磁火箭因各種原因炸掉,不過對比整體發射量,發射成功率相當不錯,以物資為基礎,最後的人員數也就可以定下來了。
此刻已經在天上的人數為130人,按早期計劃,該數字會擴張到兩百人。
與各大集團做技術資料交換放出的名額也是兩百人。
最後是根據物資儲備順利程度,以及一些補充要求增加的人員數,湊個整數,一百人。
另外還有三十名頂級運動員出身的。
其中運動員的任務最簡單,生孩子和參與醫療實驗。
會出現這種岸排,還是大家擔心低重力環境下生孩子帶來的自然難產和手術風險。相比軍人的訓練系統,國際水準的運動員更強調全身爆發力,對太空醫療系統的進步會有幫助。
計劃最終月宮安置一百六十人,未來空間站一百人,剩下的全部在鯤鵬空間站。
按國籍劃分,C國人在月宮的佔比達到93%,未來空間站71%,鯤鵬空間站僅有65%。
從支出與收益角度出發,無疑是虧了血本,不過看人類基因續存,這個比例就很容易接受了。
到這個階段,太空層面的自主管理體系也出台了。
參考了C國外星人分析團隊,對章魚所在世界的研究結果,採集地外資源的團隊負責總體管理。
既月宮的級別最高,另外兩個純粹依賴外部資源輸入的次一級,自己管自己。
這不是拍腦袋做的隨緣決定,經過了大量專業人士的分析和論證。
土球、《星球戰略》、章魚所在真實世界,有着各種各樣的治理體系。
土球的治理體系首先被排除,因為土球各國的體系,絕大多數都是為了與其他地區競爭而生成的。太空裏的物資太珍貴了,如果因為內耗出現額外的物資損耗,會顯著降低太空技術進一步發展的速度。
《星球戰略》裏的體系,比較接近科幻作品的常態,基於人杈、自由勘探等,形成的外星開發體系。
假如沒有怪獸危機,人類正常發展下去,很可能就會走這條路。
理由是跨國財團巨型化趨勢短期內無法逆轉,過不了幾年,稍微幾個這種體量的集團聯合,就有着不亞於大型實體國家的經濟與研發實力。
與國家實體不同,財團眼裏人命只是一串金錢數字,藉由子公司實際操作,不會牽連集團聲譽,他們可以承擔更大的失敗風險,一旦前期探索表明外面某行星有開發價值,並且財團手裏恰好有航天技術,他們的行動甚至會更快。
而求穩的國家實體,即使行動規模更大,也會因落後一步,難以在太空環境下限制財團行動,最後必然形成妥協局面,共同開發。
繼續演化下去,出現私人行星也是遲早的事。
行星都私人化了,星際世界大戰還遠嗎?
剩下的是章魚所代表的奇特世界。
除了章魚本人在閑談中偶爾吐露的關鍵詞,研究團隊也從遊戲裏根據關鍵詞搜到了很多書籍。
經過論證確定,那是任由行星級文明自生自滅,管理層只管地外事務的管理構架。
很容易就看出,這是個專門為“太空人”準備的管理體系,排除掉母星情節,具備相當的合理性與可行性。
此時呈規模的開發還只延申至月球,通訊延遲不到三秒。隨着太空疆域擴大,當超空間通訊的發展出現瓶頸,伴隨探索距離增加,通訊延遲會達到幾百上千年。
那種程度的延遲下,人類常識下的任何治理方式都沒有實際意義,只有外星人的資源分級框架,才可能真正做到預防太空大戰。
再來,是基於對地外文明的防備。
人類早幾十年開始向地外發送電磁波信號,最初的目的非常單純,尋找外星人。
但不論怎麼想,能接收到信號並且很快回訪土球的文明,並不是土球能對付的。隨着時間推移,主動尋找也變成更多以被動式電子望遠鏡,尋找地外文明跡象。
有沒有,不知道。
會不會在幾百年後,突然有外星團隊接到之前發送的電磁波信號,沿着發射路徑回訪?也不知道。
防備地外文明的攻擊,經過研判,也是由太空人來做更合適。
以今天的電磁發射規模,一個月投送到外層空間的物資勉強超過一千噸。即使科技再發展一些,突破大氣進行物資投送,萬噸級恐怕也到頭了。
夠打太空戰爭嗎?
這點物資,甚至都不夠在太陽系內普遍部署監視探測點。
而小行星開發,隨着飛船與設備成熟,月產能突破十萬乃至百萬噸級並不是很難想像。
因此對外星人的反抗,還是要依賴太空人的太空資源搜集與加工能力,大氣內的人只負責喊666即可。
基於以上幾個基本觀點,以及對太空人後續進化方向的預判,最終做出分離大氣內外管理體系的決定,在大氣外採用資源決定論,掌握資源的便掌握指揮權。
該管理體系,便於六月起試行。
試行過程中實際還是地面指揮,月宮相關人員做復讀,積累標準流程經驗,不過月宮也有一定物資協調權,決定儲備物資在各站點的分配比例,調整幅度不得大於總量5%。
之所以有個調整幅度限制,還是土球和月球的距離決定的,哪怕有旱魃乙、丙兩型核動力貨運組,但核動力組本身將貨物從低軌道快遞至繞月軌道,仍然需要傳統發動機近四成的燃料,損失的物資質量相當於抵達月表物資總重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具體差異取決於地月相對位置。
六月起,還有一套新東西進入交付階段。
早在近兩年前,航天系統專家們已經意識到工業生產中的全體系通用零件,能帶來設計生產效率的飛躍,並由此啟動了一個子計劃。
這種關係到上百個工業門類的重大工程,難度極高,哪怕其中一個零部件的設計,也要求項目帶頭人對多個工業門類生產裝置有深入了解。
本計劃動用了師生、技工總數約六十萬,其中有八萬左右屬於專項組。
經過二十幾個月的加班加點,少部分成果已經應用到自去年年末以來,送上太空的新裝備里。
到本年度六月,隨着社會穩定性的顯著下降,人力投入出現一定困難,上層決定部分交付成果。
所謂的部分交付成果,除了數據層面的資料傳輸,還包括幾套整機。
以其中一套氫氧發電機生產設備為例。
這是一種專門生產太空用應急發電機的裝置,通過簡單的程序切換,就能生產20千瓦、50千瓦、200千瓦三個型號和大小的機器。
注意,該裝置生產的發電機,並不是低溫反應的氫燃料電池,而是直接燃燒驅動轉子發電的模式。
它可以採用低效率模式配合鑄件單元升級(配套裝置),兼職生產出汽油(輕油)發動機,不過太空裏沒有石油來源,就算造出來也只能燒酒精,只能說它有造其他東西的可能性。
更重要的還不在於設備能生產什麼,因為採用了全通用化設計,設備本身的零部件也嚴格遵照通用目標設計,可以拆開來重組成其他目標的生產裝置。
由於項目投入的時間、人力、財力關係,在設備重組方面,做得不算到位,哪怕用八級鉗工,重組后的裝置加工精度也只有0.1毫米,還需要額外的步驟進行精度修正,剩下的就交由太空人進行後續深度研究。
本期交付的一級零部件(生產裝置用)共三千兩百多種,可生產的成品部件超過兩萬種,配合後續的軟件開發,數量還要乘十倍以上。
本期生產與發射計劃,排到了九月,將會佔用後續幾個月一半的國內投送量。
至於國外,還是送些普通補給。
實際到了這個時間段,國外的電磁發射井,有不少的運力都轉向A國的末日空間站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