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暗中交鋒,遁甲陰符
太史公《史記》有載:“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以漁釣好周西伯。”
由於時代的關係,這個故事並非家喻戶曉。但即便是尋常稚童,只要學過史,便都知曉太公垂釣之事,何況曹荀二人。
他們一眼看出這位老翁是在效法太公,願者上鉤。
從事情本身來說,直鉤垂釣毫無疑問是一件蠢事,無論哪個時代,身負大才者都沒有必要使用這樣的手段來博人眼球,想要出人頭地,有無數比這更好的手段。
然而,正因為這樣一件事是太公呂尚所為,才使得其成為了流傳千古的典故,否則換作庸碌無能的旁人,世人必定會嘲笑其跳樑小丑,不自量力。
眼前之人重現太公舊事,其目的不言而喻,雖然一張行軍圖足矣證明其確有能力,但自比太公,也未免太過自大。
太公之前,戰未成法,太公以來,兵者大興。
這便是對太公最為貼切的評價。
在古周創立之前,世人對於戰爭的理解是及其原始且膚淺的,或許有陣列,或許有謀略,但在現在看來,必定是混亂無序的。
自從太公拜將西岐之後,戰爭這才開始成為了一種學問,統兵者不再一味追求勇武,而是需要集謀略與統御能力於一身,才能夠戰勝敵人。
能夠將領兵與戰爭之道融會貫通者,可以為將,從孫武之後,這類人又有了一種稱謂——兵家。
或許太公不是兵家的創始者,但卻是兵家的實際奠基者,正如同黃帝之於道家,周公之於儒家一樣,若是沒有太公,兵家或許也會出現,但要再推遲不知多少個年頭。
世人自比先賢,本是無可厚非的一件事,就連荀攸自己,也曾自比伍子胥等人,但沒有一人敢於自比太公,因為他們配不上。
如同始皇帝,後世天子從未有自比始皇之說,只要他們仍舊承認自身“皇帝”的名號,便天生地會在其之後。
至於那個唯一自封“大帝”的碧眼兒,此時不過是一黃髮小童,更何況,沒有人會認為這個“大帝”是自比始皇的意思。
就算曹操可比文王,眼前的老叟也不會比得上太公,就算你才絕驚艷,也不能這樣去比。
因為這是對太公的侮辱!
荀攸眼中閃過一絲憤怒,嘴角卻掛着嘲笑,一幅路線圖有可能說明很多問題,也有可能什麼也說明不了。
他倒要看看,這老者有何本事,敢來自比太公。
“在下穎陰荀攸,見過先生。”
未等曹操言語,荀攸上前一步,率先拱手道。
曹操笑着微微搖頭,他當然能夠看出荀攸心存試探之意,雖然他並不因老翁效仿太公的做法感到憤怒,但對方既然敢於如此,也確實需要荀攸來試探對方深淺。
面對荀攸的以禮相待,老者不為所動,整個人如同一尊雕像,甚至連頭上的斗笠都沒有一絲晃動。
以靜應動,荀攸心中一凜,雖然雙方沒有直接對話,可他有一種感覺,從他上前邁出的那一步開始,兩人之間的較量也隨之展開。
荀攸主動上前,是為攻方,以言試探,先禮後兵;而老者則為守方,靜默無言,不動如山,沒有給對方流露出絲毫的破綻。
雖說這樣的交鋒連紙上談兵都有所不如,但也能試探對方的能耐。
想到這裏,荀攸也就不再顧及所謂的禮數,大踏步向前,朝老者走去。
正所謂攻其必救,對方大概不會想到,方才還在行禮的自己會如此雷厲風行。
一般來說,旁人有這種做法,便會被稱之為莽撞,而有時智者的莽撞,則被稱為奇謀。奇正相間,是謂兵法。
然而,老者依舊沒有回頭,只是將釣竿收起,將其充當手杖,緩緩站起身來,一手握着釣竿,另一隻手則向後點指。
荀攸順着其手指方向看去,頓時如遭雷擊,步伐踉蹌一下,險些摔倒。
那些隔在他與老者之間的莊稼,從來時的角度看似乎整齊有序,可一旦踏入其中,才能夠真正看明白其排列之法。
這分明就是一座陣法!
戰陣之法,本就源於奇門遁甲,也就是所謂的太公陰符,其間涵括萬物,便是只得皮毛,也足矣受用無窮。
現存的戰場陣列,有一些是經過戰爭積累而被創造出來,有一些則仍舊可以看到奇門遁甲的影子。
更不要說,卜算、謀略、甚至部分易學都脫胎於奇門。
只可惜,此術經過上千年的流傳變更,早已失傳,現存的奇門遁甲,不過十之一二。
荀攸也自忖熟讀兵法,但他卻從未見識過如此玄妙的陣列,環環相扣,變化無窮,難以琢磨。
荀攸身處陣中,可以推算出來,只需要數千人佈陣,就足矣輕鬆抵擋數萬敵軍。單憑陣列而論,就是荀攸窮盡畢生所學都難以理解的。
這一輪無形之間的交鋒,荀攸自認完全不是對手。好在,困住他的不是士兵,而是三四尺高的莊稼。
只要不去顧及腳下的繁雜,還是可以輕鬆分開莊稼來到對方面前的。
而荀攸此刻已經完全沒有了此前的憤怒,僅憑這個簡單的交手,他便可以斷定眼前這個老者的能力遠在自己之上。至少,也是精通奇門遁甲的存在。
這樣一位能人,就算自比太公,也不是他能夠質疑的。
“荀攸,見過先生。”
來到老者身後,荀攸重新介紹自己,只是此刻的語氣充滿了尊敬,全然沒有了一開始的那股憤怒與嘲諷。
老者緩緩轉頭,不出荀攸所料,斗笠之下是一雙蒼老卻絕不渾濁的眼眸,一眼看去,猶如一潭深水。
對方微微點頭,隨手便將釣竿扔在一旁,向荀攸伸出了一隻手臂。並在後者的攙扶之下,來到了曹操面前。
荀攸那異常的表現,全部都被曹操看在眼裏,如此,他怎會不知老者的厲害。
只見他躬身拱手,完全以晚輩之禮相對,口中高呼:
“譙縣曹操,懇請先生出山相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