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大漢忠臣白波賊
六月十三日。
河東郡。
距離渡河已經過去了五天時間,大漢最後的希望剛剛進入安邑城。
直到進入河東郡守府,一屁股坐在竹席上,劉協才終於得到了喘息的機會。
這五天之內,這位大漢帝國的天子陛下,不僅橫渡湍急奔涌的黃河,而且率領文武百官、家眷侍從,穿越了近兩百里太行山,簡直堪稱人類行軍歷史的偉大壯舉!
河東太守王邑早已恭敬地奉上飲食:
“陛下一路勞累,還請在安邑稍作歇息吧。”
他又看了看衣衫襤褸、狼狽不堪的公卿們,令士卒們捧出了數百匹絹布,吩咐裁縫們為他們量體裁衣,勉強遮羞。
吃飽喝足的劉協擦了擦嘴巴,終於恢復了統治高層的矜持。
身為太尉的楊彪清了清嗓子,拱手道:
“陛下,河東太守王邑忠君體國,老臣為其請賞!”
司徒趙溫、司空張喜、尚書令陳紀、宗正劉艾、侍中楊琦、董承、伏完等人也隨聲贊同:
“臣等附議!”
手握兵權的楊奉、韓暹、胡才、李樂等人也沒有反對。
劉協沒有任何猶豫就表示同意:
“此等忠臣,當可封為列侯!有勞陳令君替朕擬旨。”
陳紀微微躬身:
“老臣以為,可封安陽亭侯,食邑百戶。”
劉協小手一揮:
“百戶太少,加至五百戶!”
王邑大喜過望,頓時雙膝跪倒,整個人都貼在了地毯上:
“臣拜謝陛下恩賜!”
他當然會感激涕零,這個時候的侯爵之位還沒那麼泛濫,就連楊彪、趙溫、張喜、陳紀這些公卿重臣,也極少會獲得這份殊榮。
看到他這麼感動,劉協也很滿意:
“王卿免禮吧,不知河東府庫之內,尚有多少糧谷?又能支持大軍食用多久?”
這幾個月以來,可憐的天子是飽一頓飢一頓,對於伙食問題當然格外關注。
其他官員無不滿懷期待地看向了王邑。
但這位安陽亭侯卻一臉為難:
“啟稟陛下,河東早年為董卓所佔,而後連年遭遇白波、匈奴侵掠,百姓流散,疫病橫行,農桑不振,如今府庫之中僅有粟米十萬石,即使全部供給朝廷,也僅夠支撐兩個月時間……”
十萬石,也就是三百萬斤,劉協一行,包括了殘兵敗將五六千、官員數百、家眷僕從數千,總共也有一萬餘人、數百匹馬,一天就要消耗幾萬斤糧食。何況……王邑自己手下也有官員、士兵需要養活,怎麼可能把看家老底全都交出來?
劉協頓時又發愁了:
“這可如何是好?”
楊彪、楊眾、楊琦三兄弟,此時只能面面相覷,他們連自己在弘農的老家都被李傕一把火燒了個精光,哪裏還能找得到糧食和援軍?
司徒趙溫遲疑地說道:
“不如派遣使者,分別前往河內太守張楊、西河太守劉玄、冀州牧袁紹、行河南尹楊原等,令各地輸運糧谷,以解朝廷燃眉之急。”
或許是知道朝廷的權威日益衰微,各地諸侯未必都會如同王邑一樣忠誠,所以他一口氣將臨近河東的各大勢力全都數了一遍,只要有一方能夠送來糧食,朝廷就能多支撐一段時間。
司空張喜也表示贊同:
“這一路跋山涉水,陛下甚是疲憊,可以在安邑稍事歇息,同時詔令州郡輸送糧草布匹,並且讓河南尹修繕洛陽宮室,以迎接陛下返回東都。”
他們當然清楚,朝廷的威望在這幾年間斷崖式下跌,山東州郡早就呈現出分裂割據的態勢,但……誰也不願意在公開場合,將這層窗戶紙殘忍地捅開。
看到公卿們還在討論朝廷的下一步計劃,白波賊首領李樂卻忍不住開了口:
“河東太守王邑只不過是準備了一頓飯菜,陛下就給他封了侯,我等冒死救駕,手下兒郎死傷慘重,為何至今沒有封賞?”
韓暹、胡才等將領紛紛鼓噪起來:
“就是!就是!”
“我們至少死了五六千兄弟!”
楊奉咳嗽了一聲,勸道:
“三位大帥不必急於一時,你們功在社稷,陛下豈會不知?”
劉協看了他們這一唱一和的戲份,忽然有些凄愴,但還是神色如常地點了點頭:
“此次朝廷得以逃離李郭虎口,白波軍出力甚巨,還請楊將軍整理一下各營功績,朕自當重重有賞!”
楊奉向著李樂等人抬了抬下巴,矜持地拱了拱手:
“末將遵旨!”
-
僅僅隔了一個晚上,朝廷的封賞就新鮮出爐。
白波三位大帥中,胡才為征北將軍,領并州牧;李樂為征西將軍,領涼州牧;韓暹為征東將軍,領幽州牧,皆假節,開府如三公,公卿、將軍、州牧之位又一次大幅貶值。
而同樣參與了救駕的南匈奴右賢王去卑在亂戰之中不知所蹤,所以沒能混上封賞。
十餘名使者帶着朝廷的詔書,別向四面八方的州郡疾馳而去,劉協又派太僕韓融前往弘農,與西涼軍講和,請求歸還遭到俘虜的百官、宮女、家眷及車駕。
韓融剛剛抵達河邊,就看到賈詡帶着一群俘虜渡過了黃河,迎着自己緩緩行進。
又驚又喜的韓融連忙縱馬向前:
“文和公……這是往哪裏去?”
賈詡向他行了一禮:
“張濟將軍從李傕、郭汜手中救回公卿及家眷近兩千人,特使老夫送還朝廷,韓太僕又是往哪裏去?”
韓融微微抿了抿嘴唇,低聲問道:
“可有老夫妻兒?”
賈詡會意,當即喊來一名士卒:
“快去東方第二營,尋找韓太僕的家眷。”
聽他說得如此肯定,韓融心中稍有安慰,連聲稱讚:
“之前在長安時,公卿百官就屢次承蒙文和公照顧,如今更是多虧先生回護,這數千老幼才得以保全性命,文和公對於大漢朝廷,實在有再造之功!”
賈詡笑着擺了擺手:
“韓太僕過譽、過譽了,張將軍並非李傕、郭汜,他一直心念朝廷,不願和李郭二人沆瀣一氣,只是兵馬太少,難以抗衡,此次他特意派我送還百官家眷,就是為了向朝廷表明心意,希望朝廷能夠體諒一二……”
韓融心領神會地點了點頭:
“是,朝廷不僅能夠體諒,還會對張將軍授以封賞,必不會讓忠臣良將寒心。”
賈詡微微頷首:
“既然如此,韓太僕還要渡河南下嗎?”
韓融哈哈一笑:
“文和公替老夫完成了使命,老夫自然要陪同文和公返回安邑!”
-
“終於又回到洛陽城了!”
當賈詡在河東郡護送俘虜的時候,他的妻子秦氏剛剛進入洛陽。
“比起當年,洛陽城蕭條多了!”
也難怪秦氏如此感慨,距離他們被迫離開洛陽,已經過去了整整五年時間,那個時候十歲出頭的賈穆,如今已經長成了一個身材魁梧的壯小夥子。
面對秦氏的感慨,一路護送他們返回的徐晃應道:
“比起易子而食的長安,君侯治下的洛陽應該已經好了許多,至少……百姓都可以吃上一口飽飯。”
想起長安城裏連綿不斷的戰火,秦氏連連點頭:
“徐都尉說得對,老婦在長安城生活了四五年時間,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好覺,但自從進入函谷關之後,這幾天總算能夠安穩了……徐都尉,你怎麼了?”
秦氏注意到了,徐晃臉上的神情忽然發生了變化。
她沒有等到回答,因為徐晃已經翻身下馬,向著不遠處快步走來的一名年輕人單膝跪下:
“末將拜見君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