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節去千家峒的路上
第二十八節去千家峒的路上
本來準備在暑假裏帶鄭浩去瑤家千家峒里好好練一下打法的,卻因為讓鄭棟輝彭向紅回城的事這麼一打岔,耽擱了下來。那個時候,徐靜川都有點灰心了,本以為從此以後就要失去鄭浩這個徒弟了,沒想到“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個徒弟現在又好生生地呆在自已的身邊。不過這件事後,徐靜川覺得時不我待,他決定要好好磨練一下鄭浩,要抓緊時間把這身功夫傳給鄭浩,即算是略嫌?苗助長也顧不得了!所以,剛一送走鄭棟輝一家人,徐靜川就丟給鄭浩一個小包,這是準備叫鄭浩帶回潭洲的,後來因為不想執手相看離別淚,所以就站在了桃花山上沒有去送,本以為這個包就只能留作紀念,沒想到馬上就?上了用場。徐靜川自己也拿上一個包,鎖上院門,出了桃川小學,帶着鄭浩踏上了去瑤家千家峒的路。
這千家峒是華夏瑤族心中的桃花源。據傳早在秦漢時期,永江境內就有瑤族先民依山險而居,南北朝時稱之為“莫徭”。至隋未唐初,五陵、五溪地區的一支瑤民南遷入境,居都龐嶺、萌渚冷山脈。唐開元年間,另一支瑤民從江浙一帶遷入永江境內千家峒定居。至此,永江境內成了瑤族的聚居地,形成了“四大民瑤”、“四崗九源”和千家峒瑤族群體。元大德9年(1395年),官府強征糧稅,圍剿千家峒。峒內十二姓瑤民被迫向外逃散,飄泊四方。以後,瑤族的後裔希望重返千家峒,以各種方式尋找故地千家峒,並逐漸形成了強烈嚮往千家峒的民族心理。因此,千家峒在瑤胞的心目中染上了神秘的色彩,成為瑤族同胞理想中的桃花源。
千家峒究竟在哪裏?後世鄭浩所生活的那個年代裏,武漢大學有位教授通過實地反覆考證,揭開了這個千古之謎,認定永江縣大遠瑤族鄉就是千家峒。千家峒具有秀麗的自然風光、神奇的人文景觀和濃郁的瑤家風情。@本章節孤獨手打www.ShouDa8.Com@走進千家峒,猶如走進了瑤族燦爛文化的展廳,古樸純真的民風民俗、如錦似繡的千家峒風光撲面而來。千家峒內,四面高山,環繞三個盆地,分為前、中、后三峒。從穿岩走入,可見一派奇山碧水,風景迷人。這千家峒內良田萬畝,瑤村古樸典雅,石峰奇特秀麗,泉流清澈見底,溶洞幽深神奇,飛瀑雄偉壯觀。穿岩、古城牆、白鵝洞、鳥山、狗頭岩、馬山、石童子、溫泉、瀑布群……一個個景緻美不勝收!千家峒的瀑布群尤為壯觀,那大大小小的瀑布從深山密林間傾泄而出,飛流直下,如虹如練,如濤如歌,是大自然構思花費了無數心血,然後發表在深山密林的藝術珍品,令人目不暇接,可謂是“養在深閨人不識”。千家峒內每一個景緻都有一個優美的傳說,每到一處都有一篇神奇的故事。如若能落客瑤寨,便可體會瑤家種種奇風異俗。“舉着火擔背新娘”的婚俗,瑤家阿妹織錦刺繡的五彩服飾,喝到香醇可口的瓜簞米酒,品嘗到花生、油果、炒米泡油茶的香甜,聽到宛轉纏綿的瑤歌……古樸濃郁的瑤家風情讓人陶醉於斯,使人平生寵辱得失皆忘之感。但在現下,如非瑤族山民,很少有人能走進千家峒,更別說長住。但徐靜川則例外,也可以說永江徐家人能例外,永江徐家憑藉多年來與瑤老、石牌頭人的深厚情誼可以自由往來瑤家山寨,徐矮子當年回永江隱居時就曾在千家峒居住過很長一段時間。甚至徐靜川當家跟從徐矮子習武時就曾長住千家峒。因為徐家的練功房就建在千家峒。
鄭浩跟着徐靜川默默無語地走了一上午,差不多幾十里山路,這時徐靜川開口說了一聲:“到了。”鄭浩順着徐靜川的目光望去,就看見有一座小石山,它形似一隻蹲着的小鳥。後來鄭浩才知道這座山在千家峒瑤民的口中呼做“鳥山”。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隻神鳥跟隨瑤胞一同進入千家峒后,每天到外地銜來五穀良種,撒在田裏,瑤胞因此年年豐衣足食。有一年的二月初一,這隻神鳥銜回了一穗特殊的谷種,撒在四塊大田裏。秋天結出的穀粒同花生米一樣大,一把禾就能打出一擔谷,金燦燦的穀粒堆積如山,種一年可以吃三年。瑤族人民感激神鳥的幫助,從此把二月初一定為敬鳥節。後來,神鳥老了,化作一座鳥山保佑着這塊土地上的子民。在當年瑤胞逃離千家峒時,還帶走了大粒谷種。可惜的是,大谷種撒在異地他鄉不發芽,剩下的大粒穀子只好用來祭盤王。而千家峒里大穀粒的故事從此只在瑤民的口中流傳,再也不能養育這裏的人民了。而這座鳥山,作為神鳥的化身,如今不過只是讓瑤民多了一個口口相傳的故事。
走到這小石山前,就可以看見一個被一塊大岩石遮擋住大半個洞口的山洞,眼前的這個小山洞,俗稱穿岩口,就是原來瑤民進出千家峒的唯一通道。穿岩最窄處只容一人而過。由此可知當年瑤胞進出千家峒的艱辛情景。穿過穿岩,鄭浩眼前豁然開朗。聽着耳旁潺潺流水聲,再看眼前阡陌相通,不知不覺中,鄭浩的腦海中,想起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耕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這樣的景色,鄭浩心想難怪千家峒被稱為“瑤族桃花源”。
瑤族是一個山區民族,住所往往依山傍水建成。其代表作就是人與自然和諧而居的吊腳樓。山區很少有供成片建造房屋的平地,所以瑤胞便選擇坡度較為平緩的地方,將其一半土地平整好,另一半依據山勢用長短不一的杉木柱頭作支撐,架木鋪板,與挖平的屋場地合為一個平坦的整體,再在此整體上建房。住宅因而隨着山勢的高低而建造。前後立柱也隨地勢長短不同地立在陡坡上,這房屋分上下兩層,下層暢空,裏面多作牛、豬等牲畜棚或儲存農具與雜物。樓上為客堂與卧室。四周伸出有挑廊,主人可以在廊內做活和休息。這些挑廊的柱子有的不着地,以便人畜在下面通行。廊子重量完全靠挑出的木樑承受,所以這種住宅往往是內側靠在山坡上,外側懸吊在空中。這種建築風格體現了瑤族人民“地不平我身平”的哲學思想。
在這座桃花源里,徐靜川帶着鄭浩沒有多做停留,直奔千家峒的后峒。這后峒佔地約兩千多餘平方米,依山勢而建,築於兩山樑之間的南山樑半山坡,坐南朝北,是歷史上保存原貌最原始的一座瑤寨。相傳為瑤王盤氏所建,依瑤族習俗,就近取材,夯土為牆,立木為柱,半地半樓的二至三層吊腳屋(千腳屋)形式,由十餘棟土木結構房屋組成,寨房中間有百餘平方米的空坪。千家峒后峒古瑤寨保存了瑤寨歷史的風貌,現今像這樣原始風貌的瑤家山寨已不多見。這種傳統的瑤族民居,在“地無三尺平”的山地,運用自稱“千個柱頭下地”的吊腳式建築設計,在不改變地形地貌的情況下,建起寬大平敞且通風舒適的木樓,與山水融為一體,成為風景的一部分。其建築思想與現代居室環境設計理念不謀而合,既照顧到了人類居住的需要,又考慮到了如何與周圍自然環境協調的問題,二者互融互通,渾然一體,簡直就是一幅環境藝術作品,既體現出瑤族人的民情風俗,又體現了古瑤寨民高超的建築智慧。雖然只是浮光掠影,走馬觀花,匆匆路過,但這千家峒的風景還是讓鄭浩驚嘆不己,後世的他雖然也遊歷過不少地方,也曾見識過不少號稱原始風貌的古寨村落,但那些到底都經過一定程度的商業包裝,那像現在所見到的完全的不加修飾的瑤家風情。他一路上對這些風景嘖嘖稱奇,直至下午四、五點鐘,徐靜川、鄭浩才到了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