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
1、浮石埠頭日
(字幕打出)景祐元年(1034)三月
衢江兩岸柳枝婆娑,江水粼粼,春意蕩漾,浮石埠頭,布谷鳥叫聲咕咕回蕩,喜鵲叫聲打破寂寥鄉野……
埠頭上,趙振帶着弟弟及孩子們站在浮石埠頭,眺望着江上粼粼的江水……
趙揚焦急地:“怎麼船還看不到?”
“別急,別急,按這樣的風生水起,船也快了吧!”趙振安慰道。
話音剛落趙揚便喊道:“船,船,船來了……”
眾人目光瞬間朝遠處望去……
粼粼江水中,一條船朝浮石埠頭緩緩駛來。船頭站着趙抃老遠就看到站在埠頭的大哥、二哥、弟弟及孩子們,情不自禁地喊道:“到了,到了,終於到家了!”
船漸漸靠近,趙抃痴痴地往埠頭望去。終於,看清了大哥憨厚慈愛的笑臉……
“四弟!四弟!”
“四哥!四哥!”
“大哥!二哥!”船還未靠到埠頭,趙抃急急地跨上岸去,踩着埠頭石砌的台階。
趙抃和大哥,二哥臂膀緊緊相擁,孩子們都圍了上來……
良久,趙抃腰間搭過來一條胳膊。他,回頭一看,原來是胞弟趙揚,便一把把他擁進懷裏……
2、回家路上日
頭頂日晒,田裏農作的農夫挑着糞桶畚箕歸村……
趙振滿臉喜容走在前頭,趙抃等人跟隨身後走來……
迎面過來鄰居陳叔熱情相問:“老大,接兄弟歸家?”
趙振連連點頭,笑嘿嘿地回道:“是啊,是啊,陳叔歇工回家吃午飯呀!土根哥呢?”
“挑貨郎擔出門走江湖去了。”陳叔邊回答邊看着趙抃道:“四郎啊,叔恭喜你了!”
“謝謝陳叔!”趙抃靦腆回答道。
眾人走着,前邊不遠處一座白牆灰瓦的屋子,屋頂上飄出裊裊的炊煙……
3、趙家日
廚房裏,姨娘正在燒湯準備煮麵條……
趙振一踏進大門便喊道:“姨娘,四郎回來了!”
趙抃早已三步並兩步跨進廚房,灶間煙霧繚繞,姨娘正在把一大把麵條往沸騰的大鍋里下……
“孩兒啊,你歸來啦,姨娘和你嫂子正為你燒碗長壽麵呢!”姨娘親切地說。
姨娘一聲“孩兒啊”趙抃心頭一熱,眼眶發熱,眼含淚珠……
此時,大嫂遞上熱面巾讓趙抃抹面擦塵,趙抃接過熱面巾擦面洗塵。趙振已把姨娘煮好一碗熱氣騰騰的壽麵端上客堂八仙桌上……
趙抃大口大口地吃着麵條,碗底還有四個荷包蛋。
一家人都圍着趙抃,看着他吃得歡,全家歡喜不盡。
4、蓮花山日
午後,趙振帶着家人,趙抃拎着籃筐,筐裏面放着煮好條肉,煎好豆腐、魚、菜、白米飯等及香紙、蠟燭、祭品前往蓮花山上墳。
趙振帶頭操持,趙抃擺好酒菜米飯,並與大哥虔誠地上香燃燭,燒起紙錢……
姨娘這次沒有放聲大哭,悲悲戚戚,卻柔聲細語道:“爹、娘、大姐、亞才,你們保佑,四郎已為趙家出頭啦,上皇榜啰!你們放心吧,家裏都好,兒媳孝順,兄弟和睦,拊兒、揚兒聰明,日後會象四郎一樣出人頭地。”
趙抃跪在祖墳前連叩三個頭,燒起香紙,告慰祖輩。
(旁白):“此時進京及第,趙抃並未感到自己出人頭地,更多的是對祖輩夙願得償的告慰及對家人的報恩。”
5、縣衙門前日
衢江兩岸,桃花燃春別樣紅,汨汨江水映碧春。
“,……”衙役抬出大紅匾額,上書寫“璧藻聯輝”四個金光閃閃的大字。
知縣一行鳴鑼打鼓,前往衢州府城北郊外三里陳庄保村,趙家送大紅匾額……
6、趙家日
趙家一派喜氣洋洋,趙振更是忙裏忙外,孩子們高興得蹦蹦跳跳。
姨娘拿出一套為趙抃新制衣裳、新鞋襪給趙抃更換……
不時傳來村裏的炮竹聲……
7、北門城門口日
鑼鼓喧天,送匾的隊伍穿過北城門……
看熱鬧的百姓擁擠在道路兩旁……
8、趙家日
鑼聲、鼓聲、炮仗聲喧天,四村鄉民湧向陳庄保村……
趙抃站在門前迎接知縣一行,大紅匾額送到趙家,趙抃跪拜連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振指揮着幾個壯漢在客堂正中樑上掛上大紅匾額。
知縣客氣地:“恭喜趙兄,進士及第,不知何時赴任?”
趙抃道:“謝父母官大人,逢皇上之命,不日急赴武安……”
知縣點頭道:“趙兄年輕有為,前途無量。”
趙抃謙虛道:“為國社稷,為君分憂。”
趙抃送走知縣一行,鄉民連連祝賀……
9、天空夜
夜空,月亮在薄薄的雲層里時隱時現……
不遠處,偶爾傳來幾聲狗吠
10、趙家夜
廚房裏,燈光下趙抃陪姨娘一起收拾停當碗筷鍋匙等家務后,扶着姨娘來到客堂,在圈靠椅里落後,自己“撲通”一聲跪下,並向姨娘“咚咚咚”連磕了三個響頭,哽咽地喊出了一聲“娘——”
姨娘半響無語,端詳望着眼前的這位朝廷命官,大姐的么兒,自己的親外甥,雙眼漸漸地模糊起來,淚流如珠……
11、(回閃)靈堂日
靈堂中,懸挂着趙抃母親徐氏的畫像。
小徐氏抱着身穿孝服不到三歲,身體虛弱的趙抃跪在母親遺像前磕頭……
(旁白):“趙湘兒子亞才,娶了西安‘南州徐氏’徐泌大女兒。徐泌與趙湘為同朝進士,兩家族淵源深長。亞才生長子趙振、次子趙拯,三子趙抃是趙氏家族中排名第四,喚他叫‘四郎’。四郎瘦小體弱,母親徐氏體質較差,加上傾心照顧小兒子底子更虧。因此,還沒等孩子喊‘娘親’,就離世了……”
12、趙家夜
客堂里,小徐氏姨娘淚流滿面,趕緊扶住眼前大姐的么兒,自己的親外甥無限欣慰,似乎報償自己半生苦楚,深情地:“四郎啊,我的好兒郎,快快起來!”
趙抃沒有起來,而滿已深情地訴說道:“懇請娘親隨孩兒同往任上,好讓孩兒朝夕侍奉娘親。”
趙抃抬頭熱切地訴說,含淚的眼神充滿期待……
“好孩子,兒的心意為娘懂,快快起來。”小徐氏寬慰扶起四郎。娘兒倆合坐到一條長板凳上。
小徐氏兩眼凝視着客堂掛着丈夫亞才的遺像,深深地長嘆一聲道:“四郎啊,如果你父在世看到你現在,該多高興啊!”
趙抃望父親的遺像眼眶濕潤了……
13、(回閃)客堂夜
燈光下,亞才一邊在照顧大兒子趙振,二兒子趙拯吃飯,一邊又在喂小兒子趙抃吃飯,搞得手忙腳亂……
此時,小徐氏走進來心痛地說:“姐夫,大姐去世后,你一人拉扯三個孩子太難了。唉,四郎我來喂,你去忙別的吧!”
亞才一邊把飯碗遞給小徐氏道:“只是四郎瘦小身弱,我真擔心。”一邊對小兒子說:“快叫姨娘!”
四郎望着小徐氏乖巧地叫了一聲:“小姨娘!”
“四郎乖!”小徐氏邊把四郎拉到身邊,邊給四郎喂起飯來……
14、(回閃)徐家花園日
小徐氏開口道:“爹爹,三女不忍,大姐家沒有主心骨,沒人照料,也不舍姐夫處境艱難。女兒願……”小女兒兩眼望着父親……
徐員外沉默良久,動情地說:“兒啊,你心底善良,心疼你姐謝世,外甥小沒娘親。為父想趙家親翁早逝,家境敗落,女婿續弦難有着落,但這樣又委屈你了,為父不忍啊……”
小徐氏寬慰道:“女兒自小承爹爹教誨,為人重道義。況且趙家自是名門之族,趙徐兩家互通姻好,要有照應,女兒一定要撫育大姐的血肉成才。”
徐員外被小女的大義說心動了!默默地點着頭……
15、(回閃)新房夜
洞房之夜,小徐氏就一把將三個外甥緊緊擁在懷裏。當時四郎只有四歲,深得姨娘疼愛。
(旁白):“從此,她就挑起相夫教子的擔子。四郎在姨娘的教誨下,念字學禮,遵規守矩,孔孟之書更是全心通讀。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四郎十二歲那年仲春,父親亞才撇下妻兒眾親溘然長逝。”
16、趙家夜
趙抃動情地望着姨娘說:“娘,沒有您老和大哥的撫育之苦,哪有四郎的今天,現在四郎算有出息了,娘也該享清福了;我也會幫助大哥大嫂,不要再辛苦扒拉田地了。”
小徐氏用衣袖擦去四郎臉上的淚痕,慈母般地回應道:“四郎,好孩子,娘和你大哥兄弟們都很好,無須你操心。娘和你大哥大嫂過慣了這樣平常的日子,還享受不來那富貴的日子。你有這份孝心,為娘和大哥都曉得。”她拉住四郎的手,語重心長的說:“你安心上任,照顧好自己,做好皇上交代你做的事,就是給趙家增光。”
趙抃重重地點着頭。
“大道理娘不懂!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對得起天地良心,對得起為官的這頂烏紗帽,不管走到哪兒,就不會錯了理。”小徐氏懇切地說。
趙抃點頭道:“娘,兒牢記在心。”
此時,趙振進來親熱地說:“我和你嫂子在家種田,守着這個家。你想家了就回來看看!”
趙抃站了起來,把大哥拉到長板凳上落座后,動情地說:“姨娘如母,長兄如父。娘,大哥,受孩兒和小弟一拜!”說著便跪下給姨娘和大哥磕頭。
姨娘和大哥忙站起來扶起趙抃……
17、江邊日
江面上,飄着薄薄的晨霧,兩條小船在江中緩駛着,船上的漁夫時而把站在船頭上的鸕鶿趕下江里捕魚,時而從飛上船頭的鸕鶿嘴裏奪下一條條鮮活魚。
對岸的村落如詩似畫,不時還傳來雄雞啼叫聲……
18、趙家日
早晨,小徐氏在房裏忙着為四郎準備行裝等物品……
廚房裏,大嫂在為四郎做一路攜帶的乾糧……
趙抃也在書房挑選要帶書籍,趙拊和趙揚也在一起幫着選擇。
此時,傳來趙振的喊聲:“開化余仁合大哥派人送禮到!”
趙抃忙來到客堂,大哥已陪客人進來。客人送上開化余仁合大哥送來賀禮一擔,炮仗十紮,賀喜聯對一副,並書信一封。趙抃一一收下后,趙振便泡上新茶,客人喝茶后便起身告辭,趙抃送客門外,雙方道別。
此後,徐家舅公、表哥也送來賀金、喜面、紅燭、染紅的雞蛋和新衣鞋襪等;大嫂娘家大哥也來賀喜,送上賀禮。
左鄰右舍的鄉親也陸續來到趙家送上壽麵、紅雞蛋、花生等前來賀喜。
午後,趙抃的好友毛彥志趕來趙家,一見面兩人相擁而抱。毛彥志便打趣地說:“如今趙兄京城折桂,堂堂的朝廷命官還認我這個昔日同窗否?”
趙抃一把抓住他的手,說道:“彥志弟,我倆西山寺伴讀,情同手足,怎敢言忘?”
趙抃拉着他同步走進客堂后,毛彥志遞上一個包袱,展開后只見一隻陶制筆筒,一方硯台,一條墨石。便指着說:“抃兄,這是我們本地的硯墨,走出去帶着,留點家鄉的念想吧。”
趙抃動情地嘆道:“彥志啊,你我志同道合,本可一起上京城,志在四方,同走天下。可是,……”
毛彥志長嘆一聲道:“爹娘難捨呀,父母在,不遠遊。做兒子的奉親鄉里,也沒有什麼憾恨的。”
趙抃重重地點着頭。
此時,趙振走進客堂說:“四郎,大嫂炒了幾個菜,姨娘也熱了一壺老酒,進去與彥志喝幾杯!”
“走,進裏屋喝兩杯!”趙抃拉着毛彥志兩人走進裏屋……
19、沿江路上夜
月光下,趙抃腳穿黑布鞋踩着草泥的小路,走出陳庄保村來到衢江邊,這時,趙揚帶着白鶴匆匆趕了上來……
“四哥,四哥,”趙揚喊道。
趙抃轉身回應:“弟弟,何事?”
趙揚指着站在肩上的白鶴問道:“四哥,明日赴任帶上它嗎?”
“帶上!”趙抃肯定地回答。
白鶴一見趙抃便“吱……吱……”地鳴唱起來,展開雙羽輕巧地飛騰起來,雙腳落到趙抃身邊……
20、(回閃)山間草屋前日
余仁合帶着趙抃來到山間草屋前,道:“抃弟,你年輕有為,人品好,學識高,又有遠大志向,不能讓你當一輩子教書匠。愚兄讓你在此讀書,趕上大比之年前去科考。”
趙抃十分感激地:“謝謝余大哥,小弟在此一定勤奮讀書,迎接大比之年科考,為國效力。”
晨曦,林中晨鳥啼唱着,伴着幾聲悠長而脆亮的鶴鳴。
趙抃坐在草屋前一邊撫琴,一邊吟誦,悠揚的琴聲,深遠的詩意,美妙絕倫。
忽然,如白絮般繚繞的晨霧裏,一團白羽,細足丹頂,緩緩踱將過來,叫聲合著踱步的節奏,平緩而有韻律來到趙抃面前……
“啊,白鶴!”趙抃迎上前去,附身摩挲,白鶴竟毫不認生,長頸相纏依偎過來,望着趙抃“吱……吱……”地鳴唱起來。
(旁白):“白鶴隨即又盤旋幾步,展開雙羽輕巧地飛騰起來。從此,這隻白鶴陪着趙抃,晨夕相伴,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21、江邊夜
趙抃和趙揚中間站着一隻白鶴,眼前的衢江水面開闊平靜,月亮大半圓懸挂在藍天上,群星閃耀,寒風微吹,江面一艘帆船正懸帆溯流而來。
這時,姨娘走到趙抃身後,將一件長裳輕輕披在趙抃身上。趙抃轉頭叫一聲“娘!”
趙揚也喊道:“娘!”
姨娘道:“四郎啊,明日你即赴任,千萬別受風寒。回去吧,明日早起!”
“是,”趙抃扶着姨娘一步步沿着江邊小路回家,趙揚帶着白鶴隨後跟上……
22、趙家日
一大早,趙抃和帶在身邊看護教習的趙拊和趙揚,都做好出行的一切準備。
姨娘和大嫂給三人燒了壽麵加上雞蛋,還煮了條肉、煎了雞蛋、豆腐,備了白米飯等等祭祖酒菜,大哥趙振和二哥趙拯點上蠟燭香紙。趙抃及兩個弟弟焚香叩頭。
此時,趙振雙手抱着一把雷氏琴交給趙抃……
23、(回閃)堂前日
父親亞才勉強支撐起身子,捧着雷氏琴慎重地對趙抃說:“四郎,爹指望你為我們趙家爭氣,這把雷氏琴是你爺爺的,他曾一直帶在身邊。現在我把它交給你,希望你銘記爹的話,力學成才,為國效力,為家爭氣。”
趙抃含淚點頭,雙手接過雷氏琴……
24、趙家日
趙抃雙手捧着雷氏琴真切地說:“娘,大哥,大嫂,二哥,你們放心吧,四郎一定牢記爹的教誨!”
姨娘點點頭,吩咐道:“兒啊,一切都保重。”
趙振,趙拯也一再叮囑趙拊和趙揚:“要聽四哥的話。”
兄弟兩人都重重地點着頭。
25、浮石埠頭日
江風滌盪,漁歌輕揚。船上趙抃與趙拊、趙揚站在船頭,趙拊背着雷氏琴,趙揚帶着白鶴一同隨趙抃赴任去了。
埠頭上站着姨娘、大哥、大嫂、二哥及孩子們,不斷地朝趙抃三兄弟揮着手……
船緩緩離開埠頭朝江中駛去,船老大控好帆的風向,風帆迎風而上。船頭的趙抃等人朝埠頭上的人揮手……
趙抃揮着眷戀的衣袖,帶着這片靜靜的鄉情親音向故鄉告別了!瀫水汨汨,含情脈脈,潭心浮石,巍巍屹立,親人們目送這一粒舟影漸漸遠去……
(旁白):“趙抃首次赴任之地為潭州,即今日湖南長沙,楚漢名城。職務為武安軍節度推官,受理武安軍刑獄之事。”
(第一集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