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一)緣起,(二)、紛爭
楔子
東海縣位於長江入海口處。是一個縣級市,是個人口大縣。土地肥沃。是有名的魚米之鄉。
順和鎮是東海縣轄區內的一個老鎮。北靠通海河。一條大馬路從鎮邊穿過,直通縣城。水陸交通便利,所以老鎮的經濟比較發達,屬於東海縣的對外窗口鎮。小鎮的管理者也頗有魄力,將小鎮管理得很興旺。
南玻村是順和鎮的一個行政大村。全村共38個組,本文的主人公就就住在南玻村的8組。
老人已年過九旬,老伴也是八旬老人,老倆口身體很是硬朗。田裏的事情全靠自己,完全不要子女幫忙。日子過得很舒心。平日裏老伴還常常和鄰里的老太打打牌,一群老太太常常為了幾分錢的輸贏爭得面紅耳赤。常常為某某人的一張牌出錯了,導致自己輸錢而互相埋怨。
就在這個富足、和諧的小村落里最近卻因為一塊土地的歸屬而掀起了一場不小的風波……
(一)緣起
農曆春節剛過,鄉村的人們還沉浸在節日的歡樂氛圍中。正月半之前農村很少有人外出。農村習俗一般是月半以後出門做事。出門以後就很少回家了,有些人整年都不回家。年頭出去,年尾回來,經年輪迴。
正月半前,大多數人是天天打牌,不管年輕的還是年長的都有自己的班子,每天生活都很有規律。上午買菜煮飯,每天十點半準時開飯。十一點半準時上場。晚上六點結束,天天如此。
一晃已是正月十二了,老人夫妻倆早早地吃了飯。正想去上場打牌,鄰居小王夫婦倆來了。
看到小王夫婦來了,老倆口連忙把他們讓進來,倒了杯茶,陪客人坐了下來。
老人就問小王:“大侄子,今天怎麼有空來玩呀,下午沒牌局呀。”
“老伯呀,今天我們是有事來找你的。”小王說。
老人連忙坐下來,對老伴說:“老伴呀,你和他們說一下,就說讓他們另找人吧,今天沒空去了。”
老伴應聲出去了,於是老人就和小王聊起來。
小王說:“老伯呀,今天來是為田的事。”
“田?什麼田呀?”老人問。
“就是以我以前給你的那塊房地呀中。”小王說。
“哦,那房地怎麼啦。”老人問。
“老伯呀,是這樣的,現在不是我爸媽都去世了嗎,早前為這塊地沒給我兄弟,弟媳一直有意見。矛盾一直到現在都沒調解得了。”小王說。
“這我是知道的呀,你們兄弟沒什麼意見,但兩個媳婦不和,這大家都是知道的。也是你媳婦當時把這塊地送給我的原因吧。”老人說。
“就是,但現在不同了,原先爸媽在時,都靠我兄弟,田也由他們種,我也沒什麼意見。現在老人都去了,田還在他們手上,這有些不公平。應該我們倆兄弟平分才對呀。”小王說。
“嗯,說的也是,這田都給他是有些不公平。不說平分吧,也得再給一兩畝給你們,才算合理。”老人說。
“就是這個理呀,可他就是不給呀,最近還放出話來,說是要想要地可以,得把爹媽的喪葬費給補上,還得將我的宅基地給他才可以商量。”小王說。
“哦,原來如此呀。那你讓他說用了多少錢,然後平攤一下費用不就行了嗎?”老人說。
“不行呀,他要我給你的那塊宅基地呀。”小王說。
“他要宅基地幹嘛呀,現在不是變成了小河了嗎,又不好種地。”老人說。
“哎,別提了,他就是給我出難題,他認為你不會給我的,所以出了這個騷主意。想讓我們先鬧起來,然後讓他們看熱鬧。”小王說。
“哦,這倒是,不過你那塊宅基地我已養魚了呀。這樣好不好,我東邊有塊地,正好離你家也不遠,我年紀也大了,孩子們也種不過來。我把那塊地給你怎樣?”老人想了想說。
小王媳婦連忙說:“行呀,你那塊地雖然小點,不過離我家比較近,再說啦,他們只是想為難我們,以為我要不到地,也就不好和他們去要地了。”
“那好,就這樣吧,那塊地給你,等今年麥子收了下半年你就去種吧。”老人說。
“那就謝謝啦,我再和他們去說。”小王夫婦倆起身走了。
傍晚時分,老太太回來了,一邊燒飯一邊問老人:“下午小王他們來幹嘛的呀?”
“哦,還沒和你商量,我就作主了,你不會怪我吧。”老人說。
“什麼事呀,你說說看。”老太太說。
老人就把下午小王夫婦倆為田的事和老太太說了。老太太沉吟了半晌,說:“哎,我就知道會來的,前幾天已有人和我說了,小王他們到老二家去要地,老二媳婦不肯,說是先要讓他們出這幾年兩個老人的費用,還得把給我們的那塊宅基地給要回去,給他們,說是正好在他們家門口,給他們才行。”
“就是這件事,他們今天就是為這事來的。”老人說。
“你是不是說給了他呀。”老太太問。
“沒有。我把我們東邊那塊地給了他們了,反正我們也沒人種。”老人說。
“哎,他家老二哪裏是要這塊宅基地呀,他是以為我們不肯給他老大,才出了這個主意。沒想到你這麼爽快地給他了,他們還得吵呀,你看他那個老二媳婦,不是個省油燈呀。”老太太說。
“嗯,那就由他去了。”老人說。
“老頭子,你有沒有想過,你把那塊地給他們了,我們就少了呀,以前得繳農業稅,現在不繳了呀,就是不種政府也會給補貼呀。你看他老二媳婦會給他們地嗎?才不呢。”老太太說。
不一會兒,飯已搞好了。老人拿出酒杯,開了一瓶啤酒。(老人開了個小店,經營些日用百貨。)給老太和自己各倒了一杯。
老太太喝了一口,問:“哎,老頭子,前幾年我給孫子帶孩子,你不是把我們的一塊地給了建國嗎。現在人家來向我們要地了,你也去把給他們的那塊地給要回來,這樣我們的總面積也沒什麼損失,你說是吧,再說啦,這幾年國家給地里的錢是越來越多了,又不要繳費用。不種也沒問題,你說是吧?”
老人想了想說:“嗯,有道理,反正是借給他種的,又沒說給他,明天我去看看。”
吃好晚飯,兩位老人說了會兒話就上床睡了。
(二)、紛爭
第二天早晨,老人早早地起床了。匆匆吃好早飯,就向侄子建國家走去。
侄子建國家就住在老人家的東邊。三層樓房,旁邊還建有一排豬圈。一家三口,丈夫建國是木匠,妻子茹娟沒什麼手藝,平時就在家養豬,養了幾十頭豬。兒子職中畢業,已在崑山車床廠打工。平時就是夫妻倆在家。
小夫妻倆看到老人一大早就來到家裏,很是納悶,茹娟就問:“大伯呀,這麼早到我家來,有什麼事嗎?”
“哦,大侄女呀,是有事呀,想和你們商量一下。”老人說。
這時正好建國從外面進來,就問:“有什麼事呀?大伯,你說,沒關係的。只要我能幫的,肯定會幫你的。”
“這就好,這就好,是這麼回事。”老人坐了下來,說:“昨天小王夫妻倆到我家來,說是想要向他老二要父母的地。你也知道,他家老人的地都在老二家,現在老人都去世了,小王也想向老二要點地。可他老二說只要我把宅基地給他,他就同意讓點地給小王,所以他們昨天到我家來了,說是要想要回他的宅基地,我就答應把東邊的那塊地給他了,你大媽回來后怪我給他了,說是當初小王的地給我家了,我才把東邊的那塊地讓給你家種的,現在小王要地了,你大媽就讓我也向你們要回我的那塊地。不然我家的地就少了。所以就和你們商量來了。”
聽了老人話,建國沒說什麼,茹娟開口了:“大伯呀,這不好吧,以前政府收農業稅時你給我們種,田裏的費用都是我們給繳的。你也知道,這幾年田裏根本沒什麼收入。現在不繳費用了,政府還有些補貼,你說你要地,恐怕不太好吧,你也得讓我們再種幾年,然後再給你好不好呀?”
老人聽了茹娟的話,看了茹娟一眼,說:“哦,這我倒沒想到呢,昨天小王來向我要地,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晚上你大媽說讓我來要地,我以為你們也不會有什麼意見的呢,沒想到你會這麼說。那你說要怎麼辦才行呢?”
茹娟聽了老人的話,臉色有些難看,說:“你實在要的話,那得墊點損失給我們,種了幾年了,你哪怕貼點肥料錢也好呀。”
“那我先回去和你大媽商量一下。”說罷老人轉身對建國說:“建國,我走啦,你和你媳婦再商量商量,我等你迴音,知道嗎?”
建國嗯了一聲。低着頭坐在一邊沒說話。
回到家裏,老人把到建國家的結果告訴了老太,老太一聽就來火了:“建國家的怎麼這樣呀,前幾年要不是看他孩子小,收入少,我也不同意你給他家種呀,現在倒好,賴着不給了,倒成了他家的地了,這不行,得向他要,你不行我去。”
“我和建國說了,讓他給我迴音呢,你現在去幹嘛呀,也許現在他們夫婦倆在吵架呢,剛才建國沒說什麼,只是他媳婦不肯呀。再說啦,建國也做不了主,催急了,於事無補。”老人說。
剛說完就看見建國他爸從門口匆匆地向東去了。
老人走出來向東看了看,只見建國鄰居張嬸騎着自行車從門前路過,看到老人在向東看,就問老人:“你剛才去建國家幹嘛去了,你走後好像他們就吵了起來,這不,建國他爸也過去了。”
“是嗎,這倒好,吵起來了,我剛才是去了,去向他們要地。昨天小王來向我要地了,我把東邊的那塊地給了小王,你大媽讓我去把給建國種的那塊地給要回來,這不,我剛才就是去要地的,沒想到建國媳婦不肯。哎,怎麼還吵起來了。真是的,我只是借給他種的,又沒給他,借的東西要回來還不能呀。你說是吧?”
“哎,就是,這茹娟就是這樣的,有點不上理的,你想向她要地,我看有難度。”張嬸說。
“這有什麼難的,我的地借給他種的,現在我要了,不是名正言順的嗎?”老人說。
“理是這個理,但得她和你講理才行呀,如果她不給的話你還強行去種呀。”張嬸笑了笑說。
“這有什麼呀,我的地我還不能種呀,我就不信了。”老人脾氣上來了。
看見老人有些來火,知道老人家也是個犟牛脾氣,連忙說:“大伯,這個你看着辦吧,我有事到河南邊去一下。”說罷騎上車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