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九】這是回放之:村酒醉人多7
但姚恩澹這是第一次上姚家的門,那個柔眉大眼的年過半百的僕人不知是對她略有耳聞,還是好奇別的事情,抬着眼睛仔細打量了她一眼,便恭恭敬敬退到了一旁,請她和梁億一起進門。
梁億為她引見:“這就是姚家管家吳叔。”
姚恩澹敬吳叔年事高,便站在門外,堅持等他進門了才抬步跨檻。
正在廚房忙活的女僕聽到客人的聲音,圍着圍裙出來,跟梁億打過招呼,那雙灰褐色的眼珠子便定在了姚恩澹的身上。皮膚鬆弛的臉上露出的那種打量的神色,竟是與吳叔無異。
姚恩澹噗嗤一聲笑出來,“想必這位便是吳嫂?”
見她先示好,吳嫂也笑了,有些樸實:“姚小姐快快去里堂坐着,別累着。”
大路平坦,不用舟車勞頓,況且司機又不是她,哪裏有累着之說?看來梁億在姚家的地位不是一般的高,僕人連帶着對他的女朋友態度都這般好。
姚恩澹乖巧地跟着梁億往主客廳的方向走。
拐了彎,高牆已擋住吳姓夫婦的視線,姚恩澹忍不住拉了拉梁億的衣角,低聲問:“這裏,你帶沒帶過女朋友來過?”
梁億回頭看她一眼,眼角含笑,“這個可要問你。難道你什麼時候來過?”
姚恩澹在他手臂上輕輕拍了一把,“我是說在我之前的別的女朋友。”
梁億反手輕扣住她的手,與其十指相扣,拉在身側:“當然沒有。哪能隨便什麼人都往這裏帶。”
難怪。如果梁億多次帶女朋友訪師,恐怕姚家人早就習以為常了。此刻大家都稀奇的是梁億的女朋友,而非她姚恩澹本人。
姚恩澹便嬌嗔地朝他翻了下眼皮。梁億哈哈一笑,將她的手拉得更緊。
梁億知道姚家主廳的大門從來是不關閉的,進主廳也沒有敲門的必要,他牽着姚恩澹的手有說有笑地走了進去。
一進門,姚恩澹抬頭就看見鶴髮童顏的姚老先生拄着拐杖,正迎面坐在主座上。
他健康的麥色皮膚中透着潤紅,氣色極好。勝雪的白眉下是一對懸珠般的眼睛,眼中黑白分明,精光四射。此刻這般凜凜坐在堂中,嚴厲不夠,慈祥也不夠,倒是透出一股淡然的仙氣來。
姚遜在這裏等候多時,早聽見了走廊外的動靜。此刻這對小情侶親親熱熱地走進來,一時間,他抬起眼睛先看了姚恩澹一眼,然後目光落在兩人緊牽的雙手上。
姚恩澹想起黎顰曾在閑聊中說起過,姚梁兩家為世交,梁億還小時,兩家的家長就開玩笑說要把姚家大公子剛生下的千金許配給他。長大了情竇初開的姚逸蓓果然對梁億有些意思,可惜妾有意郎無情,最後的姚逸蓓求愛無果,憤然跟父親出國留學去了。
同是姚姓人,說不定五百年前還是一家,她姚恩澹此番由梁億牽引着前來拜訪,豈不是當面打上姚家的老臉?幸好姚逸蓓並不在當場。不然豈不尷尬。姚恩澹想到這一層,手一掙,已經脫離了梁億的手。
梁億伸手想向去撈她的手,但她站得離自己已有兩步遠,動作太大未免惹眼,於是任由她低眉站在那裏。他先恭恭敬敬向老師行了個禮,這才開始介紹:“老先生,這是姚恩澹,現在考古系研三,成績佼佼,馬上畢業。姚兒,這就是我跟你說過的姚遜姚老先生。”
姚恩澹便微微抬眼,看了姚老先生一眼,薄唇微動:“久仰姚老先生大名。”
“姚同學客氣,請坐。”姚遜看過姚恩澹一眼,淡淡轉開了視線,看向梁億,“陝西商南松樹溝的橄欖石開採是怎麼回事?”
“開採礦隊與研究院的合同在今年年底到期。研究院暫時還沒表態要不要續。礦隊卻已與另外一所研究院簽下了三年的合同。後期的開採,是開採礦隊臨時找別人頂替的。他們技術不純熟,鑽進時回次的時間過長,岩礦心在空地就被破壞了。研究院及時發現了這個問題,調度到合格的開採礦隊,減小了破壞程度。”
“合同是誰在跟進?開採礦隊的負責人是誰?”
梁億接下來的回答中,除了鑽探工程的專業術語,還有多個人名以及相關的合同責任問題。
地質學和考古學雖有明顯分家,但實際應用中兩者緊密相關聯,許多科技技術是考古隊和地質探索隊共用的。而且往往一個考古隊還會帶着一兩個資深的地質學家在場,姚老先生年輕時曾當過考古隊的領隊,前後帶過幾批地質學家、考古學家和民工,浩浩蕩蕩“挖”遍天下,與各界高、低層人員都很熟。
姚老先生和梁億的對話姚恩澹還是能聽個七八分的,但她不願意去聽,趁着梁億說完一句話的空當,向他使了個眼色。
梁億心領神會,開口問姚遜:“老先生,姚小朋友呢?怎麼來了這麼久還不見他人影?”
姚小跳向來飛揚跋扈,小小年紀就自持清高。
姚梁兩家的交情好,梁億無論是以世友的身份還是學生的身份,都是經常出入姚家的,但姚小跳對他的態度與對他人無異,一直到那次在實驗室梁億給他下過一次馬威,把他的氣勢削成泥之後,他見到梁億總是小心翼翼中帶着親近,距離倒拉進了不少。
方才還在一臉嚴峻談開採事故的姚老先生一聽,臉上的表情已儘是寵溺,“不用搭理他。誰知道現在是鑽在哪個灌木叢里掏鳥蛋呢。”
“這小朋友可皮得很,別跟上次一樣又被黃蜂蟄了,沒有人去找他嗎?”又轉過頭來看着姚恩澹,“姚兒,要不你去找找他,他常在後花園玩耍。或許他還願意帶你四處走走。”
這是姚老先生的家,姚家小孫子的事情自然有正牌的主人管着,縱然姚梁兩家的交情再深,來者終究是客,哪裏用得着他操心?況且他的女朋友姚小姐第一次登門拜訪,豈有讓她出門找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