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巧石
一是主要還是因為有那些禁軍在,他們就算有那個想法也沒那個膽子,不敢放肆,這也是為何他們現在還是得聽命於皇后的原因。二是那畢竟是聖旨,他們會出於本能,不敢去違抗。
於是乎,大臣們在得知自己的親眷被藉著祈求的名義關押在宮中的時候,一個個都急得焦頭爛額,各種找辦法想要救出他們。
只是很顯然,在不敢違抗的前提下,根本沒有任何辦法能夠救出自己的親眷,所以說,在這之後,大臣們都是一個個愁眉苦臉的,恨不得每天臉上都堆滿烏雲。
這種哭喪着臉的氛圍以及皇后當時明目張胆,目中無人般下的聖旨,很快通過董小溪的消息網裏,而後傳進了她耳中。
“皇後下旨要求三品以上官員的家眷和命婦等祈求天羽國度過近日的劫難?這是什麼時辰發生的事情?”
面對着着這個消息的來源,董小溪清楚這絕非是玩笑話。
其實她在今早前去日常調理皇上的身子時,就已經聽見宮女們正在偷偷摸摸地討論有關於皇后的事情。
董小溪不確定皇上有沒有聽到,但是她倒是聽得一清二楚。
宮女們沒有畏懼自己,也沒有避開自己,可能是因為她是真正地被皇后重用,那些宮女們非但不忌憚她,還一個個知道些什麼宮裏的好消息就全來告訴她。
即便是她這幾天因為想要單獨和皇上講話,而後請他們在門外待的次數越來越多了,但是她們非但沒有起疑,還覺得這是有關於她的治療方法。
於是乎,宮女們一個個很識趣的聽從了她的要求,有時候看見緊閉的寢殿大門,有些宮女還會敲敲門,得到准許后再進去。
正因為這樣,董小溪她一個人和皇上獨處在一起的時間才會也越來越多了起來。
但這並不代表董小溪就能夠完全信賴於她們。
雖說宮女們肯肆無忌憚地將所有知道的消息都告知自己,但是誰又能夠保證,這些人並不是皇后的監視器,也在隨時隨刻將自己的一舉一動精準地彙報給了皇后。
也正是因為顧慮到這一點,董小溪依舊萬事如舊,每個舉動都用得小心翼翼,就是害怕露出破綻。
她今早在宮女那裏聽說的事,也就是剛剛程浩影的人給自己說的事情。
但是宮女們給自己說的異常簡略,就是說皇后給大臣們的親眷下旨了這樣,類似於一句話的東西。
這也是為什麼董小溪現如今才知道這件事的緣由。
“就在剛剛,宮中傳來消息,是我聽那些大臣們親口說的。”
負責給董小溪帶消息的人如實說道。在這之後董小溪又問了幾個有的沒的,將心中的疑問解答后,才讓那人離開。
她現如今才算是真正得知了皇后的陰謀,原以為派出刺客刺殺太後娘娘已經是個很不可思議的事了。沒想到後頭還有更厲害的,既然這樣的話,自己之前傳出去的東西也沒了太大的作用。
也是,皇后也算是個在宮中深造已久,頗有城府,有頭有臉的人物,並不是路邊隨便跳出來張牙舞爪,狐假虎威的人。
事情變得麻煩了起來……董小溪周期眉頭,不自覺地在心中想到。
沒想到自己算計了那麼多,拚命用盡全力反轉局勢。到了皇后那裏,扳倒自己不過是一兩句話的事情。
從心靈深處深深感覺到了她與皇后的實力差距,但董小溪依舊不肯就此罷休。
至少,她進宮就是為了扭轉局勢,做了那麼多的努力,想盡了一切辦法,並且託了那麼多人才勉強走到了如今的這個地步,董小溪又怎麼能接受失敗告終這個結局。
現在要說放棄還太早,可是她又該怎麼做?費勁心思想出的無數個方法也完全被皇后靈活地擊垮,董小溪她先在唯一慶幸的是,至少皇后目前還沒有發現幕後黑手其實是易容成棉鈴的她。
但是要是繼續待下去的話,總會有暴露的那一天。
再加上皇后現在局勢正旺,正是迫在眉睫的時刻,她卻想不出任何的對策。
一向冷靜自若的董小溪也突然之間變得着急起來,如果,皇后的陰謀得逞的話,那麼趙宣凌也會徹底坐實謀逆的罪名,到時候就真的一切都晚了。
而董小溪苦苦所做的一切也會在剎那間被粉碎個乾淨。
心下因為著急,董小溪面頰上出得冷汗越來越多,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第不知道幾次嘆了口氣,她否決掉剛剛從腦海里冒出來的新點子,無奈着。
一籌莫展之時,從宮外突然傳來了消息,直衝着董小溪來。說是某地出土了一塊石頭,上面寫到皇后要牝雞司晨。
董小溪驚訝地同時,也不確定這件事情的真實性。天底下怎麼會有如此之巧的事情,正當她愁眉苦展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有一塊針對皇后的石頭便突然地出現了。
但是董小溪即便深刻懷疑,也沒有其他辦法能夠阻止皇后的陰謀,於是乎,董小溪帶上程浩影,想要前去那塊地一探究竟。
“你也覺得那塊石頭很可疑對吧?我主要還是覺得實在是太巧了,就卡在這個節骨眼上。”
“我聽說皇後下旨的事情了,雖說是很巧沒錯,但是這豈不是天助我也,我們什麼都不用做,就能又讓皇后跌回原位。”
程浩影確實說得很有道理,但是董小溪依然還是很想知道石頭的來源。
畢竟她不相信世界上有巧合這種東西存在,冥冥之中一定有人在暗中幫忙。
而此時此刻,董小溪還在思考石頭的來源,宮外的那個消息完全沒有受到任何阻礙地進到了宮中。
一時,局勢又壓倒性地發轉了過來,這條消息將皇后完完全全地壓倒下去,很難翻身。
一時之間,皇后處於了真正的風口浪尖之處,對她的抵禦和不滿從未停歇般地從四面八方朝着皇后襲來。
而皇后的祭祀活動也被有了底氣的大臣們多次的婉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