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泰順廊橋究竟是“廊”還是“橋”?

浙江泰順廊橋究竟是“廊”還是“橋”?

■浙江泰順廊橋究竟是“廊”還是“橋”?

所謂廊橋,就是一種加蓋了頂、形成長廊形狀的橋。泰順地廣人稀,村落分散,交通不便,從一個村落到另一個村落,人們往往需要走很長的路,經過好幾座橋樑。於是,人們在橋上加蓋了頂,有的還在橋上修建了幾間房屋,這種建築形式既能保護橋樑免受風吹日晒,又能供行人休息、暫住,這就形成了廊橋。因為廊橋看起來像一條蜈蚣的形狀,所以又被當地人稱為“蜈蚣橋”。泰順廊橋的始建年代可追溯到唐代,現存廊橋則多為清代的作品,共有30座左右,有木拱廊橋、木平廊橋和石拱廊橋三種形式。

廊橋中最長的一座名為仙居橋,長42.83米,寬5.30米。橋上修建了18間橋屋,屋頂鋪設着魚鱗一般的瓦片屋板,用來遮風擋雨,非常堅固。仙居橋也是泰順跨徑最大的木拱橋,其最大跨徑達34.50米。由於設計科學合理,仙居橋成功地解決了木拱廊橋力學和建築學上的諸多問題。泰順最古老的一座廊橋是三條橋,據說清代道光年間重修此橋時發現過刻有“貞觀”字樣的瓦片,說明我國在初唐時期就掌握了建造廊橋的技術。

那麼,泰順廊橋究竟是“廊”還是“橋”呢?不管從建造方法、建築結構還是建築特點上來看,其主體和本質結構都是橋,而同時還起到“廊”的作用。這種建築形式,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傳統文化十萬個為什麼(全三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傳統文化十萬個為什麼(全三冊)
上一章下一章

浙江泰順廊橋究竟是“廊”還是“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