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拍攝結束
第二天早上八點。
“各部門檢查設備,沒問題我們就開始今天的拍攝了。”
鬆軟香甜的紅糖發糕配上一杯豆漿。
路邊偶遇鍋盔小吃車,來一個!
雖然是街邊小吃,軍屯鍋盔的味道卻能與法國巴黎的油酥糕點相媲美。
軍屯鍋魁:張飛當年在軍屯這個地方打仗,因為沒有鍋,就拿頭盔當成鍋,用來烤餅吃,後來就變成了軍屯鍋魁。
也有店老闆的小知識:“生油和熟油,用過菜籽油炒過菜會知道,菜炒好了之後不能加生油,但是油溫又太高,所以用熟的冷油去把溫度降下來。”
黃雷老師也幫店老闆總結一下:“他的意思是說,像現在這樣油溫很高慢慢升溫的時候用生油是對的,但是溫度太高要讓油溫稍微降下來的時候一般會加冷油,這個時候要用燒開的過的冷油。直接倒生油會有一股生油味兒要降溫的時候,就要用燒開過的油這點很科學。”
黃雷老師也順便介紹了一下軍屯鍋魁的製作:“用高油溫一直炸會蓬起來的,他是用低溫油長時間油炸這樣表皮會很酥脆,像這樣油炸這麼長時間不可能不好吃啊。不是直接出鍋,之後還有像進烤箱一樣烤制。”
黃雷老師吃着:“這是藝術!有家點心店說是有米其林星級,那家店的最佳菜品之一就是這個油酥糕點,烤出來的。是有點微甜的味道,但這個比那個還好吃。很神奇,其實油酥糕點都是烘焙製品里的高難度技術了,去發國在吧黎買油酥糕點估計都沒有這個好吃。”
“好,過了。大家收拾收拾,我們去寬窄巷子。”葉曉童說著接過黃老師手中還省一半的軍屯鍋魁“老師,今天還有大概五餐左右,這些小美食就讓我們解決吧。”
。。。。。。。。
寬窄巷子位於川省都成市QY區長順街附近,由寬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組成,全為青黛磚瓦的仿古四合院落,這裏也是成都遺留下來的較成規模的清朝古街道,與大慈寺、文殊院一起並稱為成都三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街區。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在平定了准葛爾之亂后,選留千餘兵丁駐守成都,在當年少城基礎上修築了滿城。民國初年,當時的城市管理者下文,將“衚衕“改為“巷子“。二十世紀80年代,寬窄巷子列入《成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03年,寬窄巷子街區正式出現在世人的詞典中。
而《街頭美食鬥士》來這裏只是找稍稍遠離遊客聚集的小巷,就能意外地發現當地的美食店。就是我們這次的目的地:楊記肥腸店。
。。。。。。
拍完肥腸粉后就到川省最出名的美食: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始創於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在都成萬福橋邊,有一家原名“陳興盛飯鋪“的店面。店主姓陳,小飯店便由老闆娘經營,女老闆面上微麻,人稱“陳麻婆“。當年的萬福橋是一道橫跨府河,常有苦力之人在此歇腳、打尖。光顧飯鋪的主要是挑油的腳夫。陳氏對烹制豆腐有一套獨特的烹飪技巧,烹制出的豆腐色香味俱全,不同凡響,深得人們喜愛,她創製的燒豆腐,則被稱為“陳麻婆豆腐“,其飲食小店後來也以“陳麻婆豆腐店“為名。
。。。。。。
上午的拍攝任務也就完成了,下午去都成的百年茶店。
一般都說世界的茶園,世界的茶館都在華國,因為沒有什麼地方比中國的茶文化更發達了。在華國境內,華國範圍內的茶館又當屬川省最好。從市內開車行駛40分鐘左右,有一家有着百年歷史的茶館。
下午的拍攝任務就是這裏彭鎮,百年老茶館和路邊的小飯店。
川省的代表性調味料:魚香。
魚香,是川省菜肴主要傳統味型之一。成菜具有魚香味,但其味並不來自“魚“,而是泡紅辣椒、蔥、姜、蒜、糖、鹽、醬油等調味品調製而成。此法源出於四川民間獨具特色的烹魚調味方法,而今已廣泛用於川味的熟菜中,具有咸、酸、甜、辣、香、鮮和濃郁的蔥、姜、蒜味的特色。
還有北部的鹹派豆腐花、宮保雞丁。
。。。。。。
晚上的宵夜就是麻辣燙,串串。
。。。
到這裏《街頭美食鬥士》第一期錄製也就順利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