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孩子的未來
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本來就應該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更傾向於鍛煉孩子。
跟上述父母一樣的爸爸媽媽,在中國並不是少數存在的。這類父母,一般都是很普通的家庭,自己從小在物質方面的不富裕,導致這些父輩們的腦海里會有一個固化的思維方式。他們認為,只要是能給孩子的,他們就竭盡全力統統給孩子。而最終,沒有把握好一個度。他們唯恐自己的孩子再受小時候自己受過的苦,唯恐孩子因為在這樣的普通家庭里受苦。想盡一切辦法,也要把最好的給孩子。
我想,張子琳在她的童年乃至後來的人生當中,都經歷了一般孩子沒有過的滄桑。她更能體會到貧窮,被人冷落的感覺等等。如今她還沒有做一位母親,已經母性大發,要把孩子保護起來,也要像這些父母一樣,對孩子考慮的太多,反而會束縛住孩子的手腳。在這一點上,我還是比張子琳理智一些的。
真不敢想像,如果跟張子琳走進婚姻之後,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我們倆能不能達到一致。當然了,我也不反對她用西方的教育方式影響孩子,只要是有助於孩子成長發展的事情,大方向對,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我跟張子琳還沒有結婚沒有生小孩,但是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憧憬,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孩子,再好不過。
可能經常跟一些媒體人打交道,對孩子教育這個問題,我多少是有關注的。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很多父親在教育子女這件事上顯得敷衍了事。如果你問一個當了幾年的父親,孩子上幾年級了,他可能撓撓頭想一下告訴你,“上幾年級了,這個我還真不清楚。可能是二三年級吧?”
他會不確定的說,可能是二年級或者三年級。還外加一個問號。好像這不是問他家兒子的情況。
很多做了父親的人,並不知道如何做父親。這跟考駕照評職稱不一樣,生育孩子,沒有崗前培訓。也不需要持證上崗,只需要一個結婚證,好像接下來的一切都順理成章。
那些有知識有學識的人,也不一定就是一個好父親,一部分人,他們知道教育孩子這回事,到道理都懂,其實並沒有用心領悟其中的道理。
不參與孩子的教育,不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對孩子和父親都是一個缺失。兒童就那麼幾年的功夫需要家長的陪伴,一旦缺失,一輩子將是個不小的遺憾。
父親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來說,母親不可替代。那是一種有力的力量。對孩子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從一位父親的身上,孩子可以觀察到男人應該是什麼樣兒也讓孩子同時認清,作為丈夫和父親,該是怎樣的一種擔當。
同時,在跟父親相處的過程當中,孩子會思考什麼是獨立什麼是沉穩,什麼是勇敢。
父親相對於母親來講,更有原則,更能用理性的思維思考問題,對待孩子。父愛能夠很好的幫助兒童健康成長。
很多男人做了父親才知道,原來要想教育好孩子,自己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和學識才是。
我還不是一位父親,只是對兒童心理學有過研究。要想教育好一個孩子,幸福的家庭是首要條件。當然了,如果父母不得不離婚,單親家庭的孩子也有陽光積極上進型的,這不排除個例。從普遍現象來看。爸爸愛媽咪,媽媽愛爸爸,這樣的家庭成長出來的孩子,更優秀。
不管是父親還是母親,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不要先把孩子的未來規劃好,最理智的做法是,給他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
張子琳和我還沒有孩子,可是我已經看出來,她要為孩子規劃一個美好的未來。我在想,這要是等到有一天孩子出生之後,會不會被她溺愛成小皇帝小公主呢。
其實孩子的幸福感,並不是要什麼給什麼,什麼都給孩子最好的。沒有這個必要。有些事情,當他垂手可得的時候,根本不會覺得那是一種來之不易的幸福的。反而有節制的愉悅感,才是最良性最持久的幸福的保障。
孩子小的時候,看到好看的玩具,就免不了想要。如果每次都滿足他,他會在心理上形成一種模式。覺得得來全不費工夫,幸福感也會大打折扣。沒有計劃性,孩子不用努力,不用等待就垂手可得。這樣的次數多了,他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應該對他做的事。不但沒有感恩之心,還覺得這是爸爸媽媽應該做的。
他們不會因為馬上得到玩具而更加珍惜所得到的東西,也不會因為得到這個玩具而對父母有感恩的心。終究在一次次的買玩具之後,孩子得到了什麼,父母又給了孩子怎樣的教育結果。很多父母都沒有認真想過。
我是一個粗線條的人,但是我喜歡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把一些認為重要的事情理順。針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我還沒有機會體驗到是什麼感覺,但是在生了孩子之後,我也會跟張子琳做一次深入的溝通。做到防患於未然。
小的時候,孩子要的都是玩具汽車玩具遊艇。玩具挖掘機,如果有一天,他突然長大了,給父母要真的蘭博基尼,要豪華遊艇,到那個時候,如果父母給不了,滿足不了孩子的要求,孩子又會產生一種什麼樣的情緒呢?
孩子一定會想,這樣的父母簡直是不可理喻。好不容易看上了一輛蘭博基尼,怎麼可以不給我買呢。
從來沒有被拒絕過的孩子,一定很沮喪很傷心,甚至會痛恨自己的父母吧。這種怨恨一定是恨到了骨子裏的。
小的時候習慣了什麼事都順着孩子,等長大一些,如果有一次例外沒有滿足他,他可能會通過哭鬧,自殘,果斷消失幾天,甚至自殺來達到目的。而長大成人之後,當他渴望的蘭博基尼通過自殘自殺等手段,也無法讓父母滿足自己時,當他認清了家庭的經濟狀況時,潛在的問題可能會問,“早知如此何必當初。”